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骁雄 >

第123部分

骁雄-第123部分

小说: 骁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江湖就像是一块磨砺宝剑的磨刀石,没有这块磨刀石的磨砺,在好的宝剑何谈锋芒?玄武宫的衰落也就可以想象的。

    “宫主,你就莫卖关子了,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玉虚真人的师兄又是谁?发生了什么事?你就快说吧!”李风云心痒难耐,忍不住问道。

第二百十五章 泰巅争锋() 
永固宫主“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道:“伍长老说你像只猢狲,初看你不像,现在看来,还有那几分意思。”

    李风云挠挠头,嘿嘿干笑了几声。

    永固宫主又道:“你莫急,该告诉你的,本宫自然都会告诉你。你可知本宫原来的身份?”

    “宫主是后唐的公主,是不是?”李风云曾听孙婆婆和疯和尚打架时提过,猜出了几分。

    “不错,本宫原本是先皇唐明宗的女儿,原名叫李尚云。

    先皇御赐为本宫永固公主,原本是想寓意江山永固,只可惜,先帝驾崩没几年,李从珂谋逆,皇弟李从厚不幸遇难,本宫当时是支持从厚弟弟的,因此被李从珂追杀,逃到了武当山,躲进了玄武宫。”永固宫主缓缓地道,“而几年后,石敬瑭杀入洛阳,李从珂也死了,大唐也因此而亡。呵呵,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当时本宫逃到玄武宫,可是李从珂并不打算放过本宫,追兵也赶到了武当山,一众武林高手将玄武宫团团围住,逼师父将本宫交出去,连少林寺的了然大师也出动了。

    可是师父怎会将本宫交出去?

    于是两方人马一语不合,杀了起来。

    唉,就是因为那一场大战,太多的武林高手殒命,双方都结下极深的怨忿。

    而这件事,又演变成道、佛之争,玄武宫与少林寺两大门派相互之间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厮杀,江湖中更是彼此仇杀不断,一场腥风血雨,大批武林高手丧生,这才导致中原武林实力大减。

    几年后,石敬瑭造反,引来契丹精兵,中原武林的菁英要么已经殒命,要么心灰意冷,退隐江湖,能出来抵抗的没有几人,中原几乎无抵抗之力,因此大唐最终也被石敬瑭那厮灭国了。

    说起来,大唐的覆灭其实都是因本宫而起。

    玄武宫也因为这件事,损失了大批的精锐弟子,实力大减。当然,少林寺同样也受到重创。

    而本宫也在玄武宫的支持下,收集旧部,成立了永固宫。”

    说到此处,永固宫主神色黯然,沉默了一段时间。

    “那这场厮杀是怎么结束的?”李风云问道。

    “没有结束,只是暂停!”永固宫主摇摇头,给了李风云一个他意想不到的答案。

    “佛与道的争斗进行数百上千年,怎么可能说结束便结束?而本宫只不过是这两宗进行战争的一个引子。

    正如当年,道教支持了李从厚,那么佛教便自然倒向了李从珂。最终,李从珂胜出,当然,也没有胜利多少年。

    当初那场争斗,毕竟死伤的人太多,双方都流了太多的血,中原及南方武林元气大伤,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出面阻止双方继续将这场战争打下去。李师弟,你猜得到是什么人出的面么?”

    李风云正要说不知道,忽然心中一动,问道:“莫非是轩辕台的人?”

    永固宫主点点头,道:“不错,就是轩辕台的人。当时的轩辕台也有两位绝世高手,一个叫野狐禅,你应该听说过他,他曾出手帮过你与如月,另一个叫公冶常。”

    “公冶长?莫不是那个‘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的公冶长(注1)?难道醉道人就是公冶长?”公冶长背诺的故事,李风云是听杜如月对他讲的,李风云当然听得出来,杜如月希望他不要背起他们俩的盟誓。

    永固宫主微微一笑,解释道:“此公冶常非彼公冶长,你说的那个公冶长是春秋时鲁国人,与现在相隔一千多年,又怎会是他?这个公冶常也非醉道人,醉道人也才这几年出世,而公冶常却成名于三十年前,又怎会是他?”

    李风云惊道:“那岂不是说,轩辕台至少有三名绝世高手?”

    永固宫主摇头道:“轩辕台究竟有几名绝世高手,本宫不清楚,不过像轩辕台这般有数千年底蕴的隐宗来说,即便有三名绝世高手也不奇怪!其实,轩辕台历代必有绝世高手出世,这也是轩辕台屹立江湖数千年不倒的缘故之一。”

    李风云轻叹:“轩辕台果真是深不可测,那公冶常是如何平息那场纷争的?”

    “他只是找我师父和当时少林寺的方丈了缘大师谈了一次话,于是两家便约定在东岳泰山之巅举行一场比试,以公冶常与数位武林名宿为中正,一战定胜负。

    输的一方,将在三十年内弟子不得涉足江湖。”

    李风云惊道:“轩辕台的影响力果然强大,强如玄武宫与少林寺,也肯听他的话。”

    “轩辕台的影响力自然是强大,不过我师父与了然大师肯答应,却并不是畏惧轩辕台。”永固宫主说道,“其实,那时双方的血已经流得差不多了,都不愿将这场战争再打下去,都需要时间去舔舐伤口,公冶常正好给了双方这么一个下台的台阶。”

    李风云长叹一声,道:“这么说,玄武宫输了!”

    永固宫主摇头道:“玄武宫没有输!”

    “那是少林寺输了?”李风云又问道。

    “不,少林寺也没有输。”

    李风云有些不解:“难道是打和了?”

    永固宫主幽幽叹了口气道:“算是吧!那一战,后来被称为泰巅争锋。”

    永固宫主怔怔地想了会儿,方才继续道:“本宫还记得那是一个阴天,泰山之巅寒风瑟瑟,风声如鬼嚎一般。

    公冶常联络二十多位江湖上颇具声望的名宿,其中就包括你的两位师兄。除此之外便是玄武宫和少林寺观战的弟子!别的人,没有被允许上泰山观战。

    玄武宫那一方出战的,自然是我师父玉虚真人,而少林寺上场的便是了然大师。

    那一场大战,两人打了三天三夜,直打得泰山之巅飘起了鹅毛大雪。

    然而三天三夜打下来,两人谁也没有战胜谁。

    李师弟,你应该知道,绝世高手比试,除非是运超好,想在短时间击败对手,几乎是不可能。

    迫不得已,我师父决定使出他的绝招“万星坠”,准备倾其毕生积攒的深厚的内力一举击败了然大师。

    谁想,了然大师也是打得这个主意,也倾尽全力,使出了他成名绝技“龙象神功”。

    两人四掌击在一起,谁也不闪避,竟然要用江湖上最凶险的比试内力之局。

    但凡比拼内力,必定是不死不休。

    而我师父与了然大师的功力相当,要想单靠内力胜过对方,也是不大可能。最终的结果必定是两人油尽灯枯,同归于尽。”

    注1:公冶长,春秋时孔子的弟子,此处说的是公冶长背诺的故事,相传公冶长能听懂鸟兽的语言,有一天,一只猫头鹰落到他的窗前,说道:“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跑出去寻找,果然在南山上发现一只死獐。

    公冶长把死獐扛回家,却忘了兑现诺言,将死獐的内脏给猫头鹰食用,猫头鹰因此怀恨在心。

    过了一段时间,那只猫头鹰又落在他的窗前,说道:“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再次出去寻找,结果在南山上发现一大群人围在一起。

    公冶长担心死獐被别人抢走,急忙大声喊道:“是我杀的,是我杀的!”

    结果人群闪开,公冶长看见一具被人谋杀的死人尸体。众人一拥而上,把公冶长捉住送官。

第二百十六章 渊源() 
“后来怎么样?”虽然明知玉虚真人与了然大师现在还都活着,但李风云仍然忍不住将心提到了嗓子眼。

    “公冶常出手了!”永固宫主答道。

    李风云松了一口气,道:“所以,玄武宫与少林寺不分胜负?”

    永固宫主点了点头:“不错,只是公冶常也因此事重伤不治而死。”

    “什么?”李风云怎么也没料到是这般一个结果。

    永固宫主轻叹一声,道:“比拼内力本就凶险异常,往往是不死不休,想收手都不可能。尤其像我师父与了然大师这般的绝世高手倾尽全力比拼内力,已经对外界视若无睹,完全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莫说是公冶常一人出手,就算是他与燕大哥、路惊鸿一齐联手,也必有死伤。

    要想平安解开他俩,除非功力境界远超他们。而这样的人,世上只有一个,你是你师父李苍穹,只可惜,那时你师父早已经消失数年。

    唉,如若你师父没有消失,以他的实力,足以力压少林寺,那场战争也许就打不起来。终究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公冶常出手虽然解了我师父与了然大师的困局,他自己却被俩人同时击中,当场心脉被击碎,命不久矣。

    本宫还记得公冶常临终前说的话:‘罢手吧,两位!你们两家再这么打下去,中原只怕要完了,华夏数千年的传承只怕也要完了。

    我轩辕台原不该插手你们两家的事,不过,你们这次实在是闹得太过份了,已经危及天下的根本,所以,我不的不出手。

    只可惜我轩辕台插手太慢,才闹得天下如此局面。可是,若是我轩辕台早一些出手,你们两家又怎肯这般轻易听我们的?

    你们两家闹得再凶,总要顾及华夏的传承吧!

    如今华夏气运衰微,龙脉散乱,危在旦夕。

    我公冶常也只能用这条老命来劝谏你们两家了!’”

    听到这里,李风云的眼睛不禁有些湿,心中多了几分感慨:“难怪轩辕台会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只怕从古至今,像公冶常这般的人出过不少。若有一日,轩辕台来请我帮他们办事,就冲着他们这番所作所为,我又怎能拒绝?又怎好意思不竭尽全力?”

    “也许是出于内疚,也许是因为两家的确是无力再战,玄武宫与少林寺停战了,相约三十年间彼此互不侵犯。但是,少林寺依旧要求我师父把我交出来,解散永固宫。

    我师父当然坚持不肯。

    这时,多亏了燕大哥和路庄主出面了,最终大家达成协议。

    我师父同意一生再不出武当山,玄武宫的弟子退出江湖三十年,不涉足江湖中事,除非有人来攻打玄武宫或者永固宫。

    而少林寺也答应,只要永固宫不与少林寺为敌,不再为难本宫和永固宫。

    而本宫,当时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留在玄武宫,仍旧为玄武宫的弟子,但不允许干涉江湖中的恩怨。另一个选择是,退出玄武宫。”

    “所以,宫主退出了玄武宫!”

    永固宫主默然地点了点头,眼中露出几丝伤感。

    李风云这才明白整件事情的始末,忽然,他想到一事,问道:“宫主,有一件事,我还是不明白,你不是说永固宫与本门渊源颇深,但是我仍旧不清楚究竟有何渊源。

    另外,既然永固宫与本门渊源颇深,为何我两位师兄没有出手帮玄武宫与永固宫?”

    永固宫主答道:“接着,本宫就该讲到这里了。至于燕大哥和路庄主为何没有出手,其实他们也有他们的苦衷,不便对少林寺出手。

    无论是你师父李苍穹,还是你的那两位师兄,当年都受过少林寺莫大的恩情,曾发过誓,此生绝不与少林寺为敌。他们不出手,没有人怪他们。”

    “也就是说少林寺曾逼他们发过重誓?”李风云有些愤然,没料到少林寺身为天下武林之泰斗,居然也会做出这种龌龊之事,“这种事,老子都未必会做!”

    李风云的确未必会这么做,不过,他也未必会做的原因,倒不是不屑于这么做,而是他根本不相信那些所谓的重誓、毒誓什么的。

    在清平镇呆了那么久,谁还会相信那些东西?比较起来,李风云更倾向于给对方喂一颗毒药的效果,就像他对付李平那三人。

    永固宫主摆摆手,端起案上的茶盅,茶盅中的茶水早已经冷了,不过永固宫主并不在意,轻轻地喝了一口,道:“这件事倒不怪少林寺,若是换做本宫,只怕做得比少林寺更为过份。”

    “难道这其中还有原因?”李风云惊讶地问道。

    永固宫主点点头,道:“的确有原因,少林寺与玄武宫不和,这是当年江湖中人都知道的,彼此已经明争暗斗了百余年了。当初少林寺肯帮助你天罡宗一脉,其目的也是为了消除一个可能的对手。”

    “你是说本门与玄武宗也有密切的关系?”李风云揣测道。

    “是的,若不是你师父与玄武宗这层关系,本宫也未必能拜入到玉虚真人的门下。”永固宫主答道。

    听了这话,李风云心头一动:“莫非,莫非我老爹李苍穹就是宫主所说的,玉虚真人的那位师兄?”

    永固宫主挑了挑拇指,赞道:“李师弟,你果真是绝顶聪明。你师父虽然被玄武宫革出门外,但对玄武宫的感情犹在。当初他求到少林寺门下,你想,少林寺怎能不防他一手?”

    李风云干笑了一声,道:“我也是瞎猜的,可是我老爹不是天罡宗的弟子,怎么会投到玄武宗去?”

    永固宫主解释道:“其实,天罡宗原本的传承只怕早就断绝了。你师父被废去武功,赶下山门,谁料祸中得福,这番经历却成全了他。

    也是机缘凑巧,他找到了天罡宗的传承,成为了天罡宗断代传人。并且获得了一门法门,能够重新习练武功,最终成为了天下武功第一的武圣。”

    “原来如此!”李风云皱眉道,“不过,我仍旧不明白,宫主你与本门的关系。而且,这事关本门的机密,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永固宫主笑道:“这一点,更加容易解释,因为准确的说,本宫应该称你师父为大伯。”

    “你是说……”李风云睁大眼睛,简直不敢相信。

    “不错,我母亲惠妃娘娘就是你老爹的亲妹妹。若不是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