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骁雄 >

第169部分

骁雄-第169部分

小说: 骁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策府已经占去了十分之一。难怪轩辕台有对抗天下英雄的底气。

    要知道,轩辕台手下肯定不止只有一个天策府。

    当然,天策府是天策府,不是轩辕台,这从张宗远的话中已经透漏出来了。

    “这次泰巅争锋,轩辕台的人一个也没有派出。”

    这话虽然模糊,却意味深远。

    张宗远已经隐隐承认了,天策府的高手相助李风云,是轩辕台的授意。这意味着聚拢在李风云身边的这十七名一流高手,一个都没有加入到轩辕台。

    再从另外一方面想一想,天策府的府主,或许还有其他一流高手,没有参加这次泰巅争锋,是不是表示着他或者他们实际上已经是轩辕台的人了?

    天策府的府主是轩辕台的人,那天策府自然而然便是轩辕台的附属门派了。

    张宗远呵呵笑了两声,道:“李将军,无论你想到什么,轩辕台都希望你不要将它说给任何人知道,你明白的!”

    看来,轩辕台是有意将这部分信息透漏给李风云的,从另一方面讲,这未必也不是对李风云的一种考验。

    “轩辕台的宗旨是保证华夏传承,不参与江湖纷争,只可惜,这次泰巅争锋恐怕是这么多年来,最大的江湖纷争,偏偏又威胁到华夏的传承,我轩辕台也是不得不这么做。”张宗远叹了口气,从怀中摸出一张纸条,递给李风云,“记住这些人,他们是来帮你的!”

    李风云一眼扫过,纸条上足有二十三名一流高手名字,看来也是轩辕台的授意了。

    这么算来,轩辕台此次至少准备了有四十名一流高手来阻止契丹得到《归藏经》。已经与契丹所带来的一流高手相差无几了。

    李风云总算是明白过来,为何当初酒馆中耶律明为何不敢轻易得罪醉道人。

    见李风云已经记下了这些人的名字,张宗远笑了笑,取出火折子,一把火将那名单烧为灰烬。方才又道:“李将军,你师兄燕无双燕大侠也托老夫给你带个话。”

    李风云精神一振,问道:“燕师兄说什么?”

    “燕大侠说,他找来了五名高手,都非是泛泛之辈,以燕云大侠冯高为首,你尽可以安排他们,今夜他们应该便会来找你,《归藏经》的事,便拜托你了。”张宗远道。

    燕云大侠冯高,实力不在疯和尚之下,看来燕师兄找来的人实力绝不会弱。

    李风云大喜,如此算来,他手上掌握的一流高手加上他,足有四十九名,如今只有白福通与佘破财出战过,还有四十七人未曾出战。若说能稳取《归藏经》那是大话,但是要是存心要拦住契丹人,倒不是一件太难的事。

    李风云想了想,又问了一下各方实力。

    张宗远沉吟一下,道:“以现在的情况看,契丹的实力最强,赤练崖与演武宫带来的一流高手加起来足有六十多名。

    其下便属你所率的高手了。

    其他三方,晋国、南唐、后蜀,哥有十多名一流高手相助。

    而永固宫本身就有十多名一流高手,再加上请来的高手,恐怕也不下二三十名。

    至于其他各方的势力,所属的一流高手并不多,不过是来投机捞些好处罢了。真正有实力夺取《归藏经》的,也只有这五方势力了。”

    “那轩辕台对这些势力,有何看法?”李风云追问道。

    张宗远摇摇头,道:“除了契丹,轩辕台对其他势力并无看法。”

    李风云心中有了数。

    张宗远又道:“今日的比试,只是一个试探,后几日的比试恐怕要激烈得多。江湖中藏龙卧虎,李将军,你切莫大意。”

    看了看夜色,张宗远道:“估计今夜要找你的人不少,老夫也不打扰你,你好自为之吧!”

    李风云点头答应。

    回来之后,李风云发现疯和尚等人正与一伙人交谈,见李风云回来,周纵云拉住李风云介绍道:“这位是燕云大侠冯高,你应该知道,打算与我们合营一处。”

    李风云大喜,没料到冯高来得这么快。

    冯高带来十多人,其中一流高手加上冯高本人共有五人,以冯高武功最高,功夫最差的一人也与佘破财相当,其余三人实力与白福通差不多,燕无双找来的人果然不一般。

    至于其他人都是这五人的子弟,是带出来历练见识一番的,基本上都是二流高手,对此次泰巅争锋并无太大帮助。

    两拨人合营一处,在玉皇顶山腰选了一处小平台,安营扎寨。

    张宗远说得没错,刚安顿好众人,拜访的人便一批一批赶到了。

    这些人代表着各方势力,其意无非是想试探李风云究竟是为哪一方而战。李风云或是笑而不答,或是说些模拟两可的话,敷衍过去。甚至萧丹也代表契丹来了。

    想要拉拢李风云的势力也不少,比如晋国的千牛卫,比如南唐的奉宸卫,比如后蜀的青城派,比如永固宫等。

    李风云直言不讳,在比试中,只要没有人有意为难他,他也不会有意为难这些势力,如果在比试中有人愿意相助,日后他李风云自然也会有所报答。

    众人心领神会。

第三百十三章 刀魂() 
一拨拨人来,一拨拨人又离开,直到午夜子时,李风云的营地内才算安静下来。

    经过这一天的观战,李风云心中的体悟也不少,趁着没人打扰,李风云找了一处僻静的山崖,盘膝坐下,细思今日之所得。

    天边的那轮明月渐渐西沉,清风徐徐吹过平台,时值深夜,虫鸟不惊,偶尔有几身怪鸟的叫声传来,更凭添了几分悠远沧桑的意韵。

    今日泰山之巅上发生的一场场比试重新出现在李风云的脑中,与他平日的种种感悟与体会交织在一起,化做了无数模糊的人影,在李风云眼前翻飞。

    不知不觉中,李风云再次陷入到那种与天地合一的状态中。随着进入这种状态次数的增多,李风云发现,他进入到这种状态虽还不能做到随心所欲,但似乎越来越容易。

    渐渐地,那些人影不断在减少,从千万个减少到数百个,又从数百个减少到十数个,直至剩下一个。

    不过那一个人影更加形象,更加生动。那人影双手各持一把大刀,真元如同奔腾的江河在那人影中流淌,清晰可辨。每一个动作挥出,都是那么自然和谐,没有半点别扭的感觉,宛若风吹大地,又似雁过山岗。

    忽然,李风云站起身来,一挥衣袖。一阵狂风吹过,山崖边的一棵松树上的松针被那阵狂风吹落了无数。

    但奇怪的是,这些松针并没有落往崖下,也没有飞扬上空中,而是彼此纠缠在一起,化作一团不断旋转的松针球,悬浮在空中,就好像有人将它托举在空中一样。

    如果此时有人凝神细看,会发现其实每一枚松针的轨迹其实都很有规律,平滑而圆润,其中更有一道真元注入其间,正是有这道真元,那些松针才似乎有了生命一般,翩翩起舞,生动而形象。

    这团松针球中的松针恐怕不下万枚,能将真元分成万道,每一道控制一枚松针,又能让每一根松针都如此和谐完美,这要何等庞大的内力与精力?

    庞大的内力暂且不谈,一流高手的内力基本上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但是这般这般细致入微、精确无比控制,能做到的,世上除了那几位绝顶高手,并没有几个人了。更不消说让每一枚松针宛若有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融为一体了。

    不过,李风云做来似乎毫不费气力,仿佛本该是这样。

    内力是奔腾的河流,思想如变幻的风云……

    “哈哈哈哈,原来如此!”李风云突然放声大笑,双手猛地一推,那近万枚松针猛然散开,如疾风骤雨般向崖外射去,转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心中原本说不出的那股大疑团随着那团松针球的瓦解消失得无影无踪。

    以前,李风云曾创出了一招“风云起”,一招施展开来,幽影宝刀如一股黑旋风卷向对手,而宵练宝刀却如片片碎云四处绞杀,威力奇大无比。凭着这一招,在小河石桥边,李风云硬生生地逼退了郭猛,那时李风云的境界才不过二流顶尖而已。

    虽然这一招已经趋近完美,不过,在李风云总觉得这一招缺一点什么,却偏偏又说不出来,不过今天看了这多场比试,李风云总算是有些明悟,有在这山崖之上不知坐了多久,终于领悟过来,他的武功看似完美无缺,但实际上,缺一样的东西,缺生命的灵动。

    没有生命的灵动,任何招式打出去都是死的,死板的招数,就算再完美,威力再太,也会被人破解。毕竟,招数是死的,人却是活的。

    同样道理,有了生命的灵动,即便是破绽百出的招数,也会变得强大起来,犹如画龙点睛,生命的灵动就是那“睛”。

    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刀魂、剑意。

    李风云拔出背后的幽影宝刀,施展开“青龙斩”,将这股所悟所得融入到招数之中,果然,青龙斩的威力大出了十倍不止,每一招都仿佛有了生命一般,仿佛一条青龙盘旋其中,一股滔天威势凭空散开。

    原来,青龙斩根本不重招式,所有招式的本意,其实都只是为了引出其内藏的那股青龙之意。有了这股刀意,招式便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青龙七斩,或是威猛,或是凌厉,或是一往无前,或是气荡山河……

    原来如此,这就是刀魂。

    而风云斩第一式“风云起”,却缺乏这种难以捉摸的意蕴,虽然能被称为一流顶尖的刀法,虽然威力无穷,但实际上仍旧赶不上青龙斩。

    因为青龙斩每一招都有其刀魂,而“风云起”没有。

    青龙斩每一招都是鲜活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生出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招式上甚至让人认不出来,只有那刀魂却是永恒不变的。

    这就像是一副画,绝世圣手的作品之所以高明,就是他将隽永的画意融入其中。

    而同样是一副画,即使临摹得再逼真,那股鲜活的画意却永远无人能临摹得出来的。

    所以,绝世圣手的画价值连城,而无数临摹出来的作品却是值不了几两银子。

    武功也是一样,学武原来学的不是招数,学的原来是深藏在招数中的“魂魄”,只有真正能将招中的“魂魄”施展出来,才能算是真正学会了那一招。

    一流高手之所以被称为宗师,就是因为他们招中有魂。

    而二流高手,三流高手,根本不懂其中的道理。

    偏偏这一点,却是无法传授的,只能通过习武者自己去体悟、去感受。

    这也是为什么说只有自己创出武功才是最好的武功,因为,自己所创出的武功,招中的“魂魄”是自己的,别人即使临摹得再好,也终究不是真品,永远也达不到真品中所含的那股隽永的意境。当然,推陈出新另当别说。

    想明白了这一点,李风云就知道该怎么做。

    他要将他的那股刀魂融入到“风云起”中去。只有这样,“风云起”才能真正活过来,风云斩才能真正成为绝顶武功。

第三百十四章 两败俱伤() 
看看天色,东方渐明,原来一夜已经过去了。

    李风云舒展了一下身体,觉得没有半点倦意。将幽影宝刀插回到刀鞘中去,李风云转身朝营地走去,今天还有重要的事情正等着他去做,《归藏经》不能落入契丹人之手。

    这时众人已经纷纷起来,平台上变得喧嚣起来。

    将一流高手聚集到一块,由于又加入了五名高手,众人再次重新讨论分派了任务。

    “大家一定要记住,”李风云强调道,“千万别强求,《归藏经》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大家的性命,就算《归藏经》真要落到了契丹人之手,也千万别为此搭上性命。

    昨天佘大哥的事情已经让我很不安了,我不想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退一步来说,契丹人得到《归藏经》又如何?我不为他译解经书,《归藏经》不过是破书一本,毫无意义。”

    众人哈哈大笑后纷纷散去。

    李风云的说法显然跟轩辕台的期望有些差距。不过,这就是李风云的想法,他毕竟不是轩辕台的人,他没有答应过轩辕台什么,在他心中,《归藏经》只是一本书,只可惜天下人把这本书看得太重了。

    他会努力阻止《归藏经》落入契丹人之手,但绝不希望看到身边的人再为了这本经书喋血泰山之巅,身陨道消。

    辰时很快就到了,新的一天血腥的比试开始了。

    这一天的比试比前一天更为残酷,才两个多时辰,两名一流高手惨死当场,一名是南唐的一名高手,另一名是契丹的一名高手,又有十多名高手身受重伤。不过,这一次,契丹人拿到了第三个进入决赛的资格。

    这两个时辰内,李风云这边也有两名一流高手出战,分别是,朱雀堂堂主一剑落九雁何七,和荣礼堂霸王枪刘延祚,对战契丹的两名高手。

    与李风云想的不同,这两人明显没有把他早上说的话当回事,与契丹人死战不退,何七与对方打了一个两败俱伤,而刘延祚虽未能阻止对手,却也让对手耗去了大量的真元,被接下来的挑战者打败,没能获得决赛的资格。

    何七和刘延祚伤得虽然没有佘破财那般重,但是也不轻,虽有虞不全的治疗,不过要恢复过来,没有大几个月是不成的。

    接下来的比试,永固宫的孙尚云,也就是曾在镇州出现的那位婆婆,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碍便进入决赛,成为第四个进入决赛之人。

    紧接着的比试又残酷起来,直打到天黑,有伤了十多名一流高手,也没有决出第五个进入决赛之人,李风云这边又有三人受伤。

    分别是申信堂堂主一字千金王叙,无敌神拳周昌,鞭王刘宁。其中周昌与刘宁都是前一天晚上刚刚加入的那五人之一。

    除此之外,暗中相助李风云的那二十三名高手中也伤了两人。

    另外,又有晋国的一名一流高手战死当场。

    单单这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