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骁雄 >

第217部分

骁雄-第217部分

小说: 骁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门的兴衰?”李风云哈哈大笑起来,“刘长老你看本门还有什么兴衰可言?”

    此言一出,众人皆怒。

    李风云不屑一顾,道:“没来药王谷之前,我对药王谷很好奇,不管怎么说,青囊门当初也曾是江湖上名声赫赫的大派,弟子不下数千人,影响力广布天下。

    可是来了药王谷,我大失所望。这哪里还能算是一个江湖门派?比山间的小村强不到哪里去。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恐怕再过不了几十年,不用仇家来灭青囊门,青囊门自己也就消失了。

    刘长老,做一个小山村的村长很有意思吗?”

    这段话说出来,不止是刘明忠,五位长老都羞愧难当。

    这几十年下来,青囊门的确每况日下。

    当初他们前一代,历经种种大难,活下来的也有八十多人,到了他们这一代,曾经也有师兄弟七八十人,到如今,除了几位主动脱离青囊门不知所踪的外,其余的人,或是因为内部争斗,或是死于江湖,如今只剩下他们九人了。

    而苏语侬这一代则更惨,所有的弟子加起来还不到三十人,而且资质都较他们这一代要差很多。似乎除了苏语侬外,再无一个是可造就之材。无论是医术、毒术,还是武功、机关都大不如他们这一代人。

    李风云说得不错,再过去几十年,或许不需要几十年,等他们这一批人死光了,也许青囊门就此烟消云散,不存于世了。

    李风云借着又道:“各位长老,我曾听人说过一个故事,话说有一天从天空飞过一群天鹅,树林中的猫头鹰十分紧张,急忙将它抓来的老鼠藏了起来,生怕被天鹅发现后抢了去。

    天鹅看见后感觉很好笑,对那猫头鹰说:‘我们从南飞到北,飞了不下数十万里,难道仅仅是为了你的一只死耗子?’”

    在故事中,李风云将药王谷中的长老比做猫头鹰,又将苏语侬比作是天鹅,嘲笑刘明忠等人鼠目寸光,只顾及自己眼前的一点小利益。

    刘明忠叹了口气,道:“鸿鹄有鸿鹄的志向,燕雀有燕雀的想法。人各有志,何必强求?若有一天,天要灭我青囊门,那也是天意,人力不可违。”

    李风云叹了口气,望向苏语侬,道:“我算明白虞前辈临终前为何要说那番话。语侬,虞前辈宁愿隐居扬州,也不肯回药王谷,真的只是因为赵余庆的缘故么?”

    苏语侬眼睛一红,不肯回答。

    答案很明显,就是因为有刘明忠这样一批人,因循守旧,抱残守缺,虞不全虽有掌门之名,却根本施展不开手脚。无奈之下,才逼得虞不全远走他乡。

    “我们走吧!”李风云对苏语侬道,“虞前辈也说过,若事不可为,也就罢了。与在这里空耗精力,不如另起炉灶,重新再建立起一个新的青囊门。我瞧那离开药王谷的四位长老也许会支持你。”

    李风云猜想,那四名离开药王谷的长老,恐怕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实在看不下去青囊门逐渐枯萎失去生机,才主动离开的吧。

    苏语侬闭上眼睛,两滴晶莹的泪珠从脸颊上滑落,过了半晌,苏语侬猛地睁开眼睛,摇头道:“不成啊,不成,我答应过师父,要重振青囊门,药王谷是青囊门根本所在,又岂可舍弃?

    风云哥哥,清平镇虽然是被毁了,但若是要你舍弃清平镇,你做得到吗?”

    李风云呆了呆,道:“这不是一回事。是他们自己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不肯改变,与清平镇大不相同。清平镇虽然乱,但弱肉强食,能生存下来的无一不是强者。与这里不一般,这里只会越来越弱,两者没有什么可比!

    况且,就算他们认可你为青囊门的掌门又如何?虞前辈终其一生都难改变的事情,你又要花多大的代价才能改变?与其坐守愁城,空耗岁月,不如另起炉灶,或许真的可以重振青囊门也说不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苏语侬摇摇头,道:“五位师伯、师叔,语侬这次奉命秉承青囊门掌门之位,回到药王谷,并非是要与各位争权夺利,实在是不忍看到药王谷从此没落。

    语侬答应,药王谷中的所有事务,我都可以不过问,药王谷中财物,我不取分毫。

    而且语侬仍旧会像师父以前那般,尽我一己之力支援药王谷。语侬只希望各位长老能支持我,能让语侬带走愿意随我一起出去闯荡的弟子,只求青囊门不再次分裂。

    语侬会在白云山庄重设一部作为我青囊门的分部,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第四百十一章 册封() 
刘明忠等五位长老彼此望了一眼,他们所求的,无非是在药王谷中那超然的地位和利益。如今羊圈里跑进来李风云这只野狼,他们无力对抗,如果李风云强行要他们认可苏语侬的地位,到最后他们也不敢不认可。

    如今苏语侬已经做了退让,而且说出了不过问药王谷中的所有事务的承诺,苏语侬要的只是青囊门掌门这个虚名。要知道,这句话,即便是当年的虞不全也不曾说出来过。

    既然如此,又有什么不可以的?毕竟,他们五人的威望,也只是仅限于药王谷中,走出药王谷,世上又有几人认得他们五人?

    苏语侬提的条件,就连刘明忠也十分心动,虽然认一个只有十八岁的丫头做掌门,有些让他感觉丢脸,可是与实际利益比起来,丢些脸面又算得了什么?

    想到这里,刘明忠点了点头,道:“语侬,你莫多心。我等也是为青囊门好,毕竟你年纪尚小,威望难以服众,而药王谷又关系到我青囊门存亡,不得不谨慎为之。虞掌门的遗命,我等又怎会违抗?

    就这样办吧,我会立刻派人尽快通知王长老、云长老、贺长老和楚长老,等他们赶回来后,苏掌门就可以马上举行继位大典。”

    另外三位长老见刘明忠这般说,也纷纷点头赞成,只有陈宜贤长老沉默不语。

    刘明忠有些不满,瞄了陈宜贤一眼,问道:“陈长老,你怎么说?”

    陈宜贤无奈,只得道:“大家怎么说,就怎么办吧!”

    就这样,苏语侬的掌门之位终于定了下来。

    一个月后,青囊门的九位长老齐集青囊谷,加上李风云这个临时加入的护法长老,总共有十大长老。

    其中药王谷中的五位长老分别是刘明忠刘长老,张望清张长老,许智崇许长老,邓先邓长老,陈宜贤陈长老。另外四位长老分别是王清王长老、云海云长老、贺晓松贺长老和楚金鹏楚长老。

    选了一个良辰吉日,青囊殿布置一新,披红挂彩,青囊宗的弟子齐聚在青囊殿中,三十多人就让这座小殿显得有些拥挤。

    刘明忠以大长老的身份,走到殿中,大声致辞:“各位青囊门的弟子,我青囊门传承至今历经了三十七代掌门,已经走过三百余载,也曾走过一段风光辉煌的日子。但日中则昃,任何门派都难免有起伏波折,我青囊门也不例外,多难兴邦,这是上天对我青囊门的考验,也是对青囊门弟子的考验。

    虽然如今的青囊门已经远不如当初,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青囊门的弟子万众一心,坚贞不屈,任何困难,我们都可以克服;我坚信,只要我青囊门忠贞的弟子还在一天,我青囊门迟早会有中兴的一天。

    前任虞不全掌门一生为我青囊门的中兴呕心沥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解决我青囊门的隐忧,不惜远赴中南山。但是很不幸,在终南山太乙峰下,不幸遭奸人暗算,身陨道消。此仇,我们不能不报,此恨,我们不能不雪。

    我刘明忠代表青囊门所有弟子与长老,在此发誓,此仇此恨,必要昭雪,以仇寇的首级来祭奠虞掌门的在天英灵。

    但,国不可一日无主,我青囊门也不可没有掌门。

    虞掌门在临终前,嘱咐下遗命,将掌门之位传给弟子苏语侬。我青囊门十位长老经过充分的讨论,认为苏语侬见识不凡,聪慧过人,医术、毒术和机关之术在同辈之中无不是佼佼者,完全可以担任青囊门掌门之位。

    因此,我代表青囊门所有的弟子与长老宣布……”

    “圣旨到!”正在此时,忽然一声大喝从殿外传来,“青囊门诸人立刻停止掌门继任大典,违抗圣旨者,斩!”

    殿内的众人大惊,顾不得继续举行掌门继任大典,纷纷涌向殿外。

    只见殿外足足有四十余名锦衣侍卫已经将青囊殿团团围住,远处更有数十名锦衣侍卫控制住了药王谷中的亲眷、百姓。

    药王谷地处偏僻,极为难寻,而且入谷的路上机关重重,这么多锦衣侍卫是如何混进药王谷来的?众人疑惑不解。

    “赵仪仇,是他,是他带官兵进来的!”有眼尖的弟子认出了躲在人群之后的赵仪仇,指着他大声叫道,一时间群情激愤。

    “放肆!”一名宦官打扮的中年人操着公鸭嗓子大声喝道,“大唐圣上有旨,青囊门还不快快下跪接旨。”

    苏语侬几步走到众人身前,喝道:“你是什么人?我青囊门与后唐朝廷向来没有什么瓜葛,江湖人士,闲云野鹤,又要接什么旨?”

    李风云紧随其后,拔出幽影宝刀,紧紧护住苏语侬。

    那宦官打量了一眼苏语侬和李风云,轻哼了一声,仰头朝天,道:“李统领,你来说!”

    那宦官身边一人侧步跨出,朝苏语侬、李风云拱了拱手,道:“苏姑娘,李兄弟又见面了!”

    李风云紧盯着李凤鸣,问道:“原来是李凤鸣李统领,这都是你奉承卫的人么,你这次是来拿我们的么?”

    李凤鸣摇摇头,答道:“李兄弟,你多疑了,我这次是专程为青囊门的事情而来。听说青囊门前任掌门虞不全不幸身亡,圣上有旨,青囊门有大功与民,不可不赏。

    特此册封原青囊门的掌门神医虞不全为靖华真人。

    册封刘明忠刘长老为庐华真人。

    册封青囊门为御前青囊司,掌管天下杏林。

    册封庐华真人为御前青囊司第一任司药,并以青囊门掌门人的身份掌管青囊门。

    余者众人皆有封赏。

    这是好事呀,青囊门从此鱼跃龙门,中兴有望,前程不可限量。”

    此言一出,青囊门弟子议论纷纷。

    陈宜贤喜道:“陛下重瞳亲照,终于注意到我们青囊门了,这下好了,我青囊门中兴指日可待,总算不负列祖列宗所托。刘长老,还不接旨?”

    “接什么旨?”张望清对陈宜贤怒目而视,“我青囊门从古至今,出过的名医无数,几曾有人做过朝廷的鹰犬?陈长老,要接旨你自己去接去,我张望清绝不受那嗟来之食!”

第四百十二章 圣旨() 
陈宜贤怒道:“你不愿为朝廷效力那是你的事情,却休要拦住弟子富贵之路,更莫要挡了青囊门中兴的机会。”

    苏语侬回头看了陈宜贤一眼,又转头对李凤鸣道:“如果我青囊门不接旨又当如何?”

    李凤鸣低头不语。

    那太监嘿嘿笑了两声,道:“青囊门呼啸山林,欺辱百姓,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乱用邪术,为世之不容,我大唐有保土安民之责,这位姑娘是个聪明人,不会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吧!”

    苏语侬冷笑一声,说道:“原来还是要剿杀我们。

    我青囊门隐居药王谷,何来呼啸山林之说?

    我青囊门弟子自力更生,与人无争;与人做买卖,向来都很公道,付足了银两;在世间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更是不论贫富老弱,一视而待之,常常不收分文,有何来欺辱百姓之辞?

    为非作歹?横行不法?我青囊门弟子又做过哪些坏事,违反过朝廷哪条法令?

    至于乱用邪术,李统领说的应该是毒术吧?试问天下杏林之人,有谁不懂一点毒术?我青囊门门规森严,绝对禁止对无关人施展毒术,所学毒术也都是自保之术。这数十年,我青囊门更是闭门自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乱用邪术又从何说起,又如何令世之不容?

    难道你们官府,就可以信口雌黄,胡乱编排罪名?如此作为,天下英雄,谁肯服你?”

    “大胆!”那宦官大声喝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们这些刁民,圣上抬举你们,是你们几世修来的福分,你们还敢指责朝廷的不是,你是吃了豹子胆不是?再跟我磨叽,信不信咱家一声令下,教你们所有人人头落地!真当少了张屠户,就要吃带毛的猪肉?”

    李凤鸣见势不妙,他与李风云交好,与苏语侬也有一面之缘,并不愿将事情做绝,急忙拦住那宦官,低声道:“刘公公,他们毕竟是江湖草莽中人,很多事情并不明白,且容下官好好劝说于他。”

    那刘公公虽然是南唐皇帝李璟身边的红人,但毕竟李凤鸣手握奉宸卫,深受皇帝的信任,他也不能不给李凤鸣的面子。轻哼了一声,刘公公道:“这些刁民泥腿子,不给点颜色他们瞧瞧,真不知好歹。

    李统领,你也莫太心软,该杀的时候,便杀他几个,将他们杀怕了,自然就明白了什么是君君臣臣的道理。”

    又看了苏语侬一眼,轻声对李凤鸣交代道:“那位姑娘倒也有几分姿色,最好能留下,调教好,献给陛下,也能让陛下轻松一下。”

    李凤鸣心中愕然,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将苏语侬献给皇上,苏语侬是虞不全的弟子,一身毒术十分了得,连李风云也在她手上吃过亏,如果一时起意,要刺杀皇帝,他李凤鸣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不得已,李凤鸣嗯嗯了两声敷衍那刘公公,心中暗道:“这位刘公公在江湖上行走的经验太少,根本不知江湖人的秉性。”

    那刘公公说话的声音虽然很小,但在场的众人不乏二流高手,更有李风云这样的一流高手,那几句话听得清清楚楚,直听得李风云怒火中烧,正要发作,却见苏语侬不怒反笑,对那刘公公道:“原来是刘公公,奴家久仰大名,实在景慕得很,的罗!”

    李风云知道,则刘公公只怕要倒霉了。

    苏语侬本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