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骁雄 >

第27部分

骁雄-第27部分

小说: 骁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什么人,我又是什么人?你根本高攀不上我,就连倾慕我的资格你都没有,更别说要接近我,就连你心里想着我也都有罪,你居然还敢说喜欢我,这根本就是在侮辱我,既然你读过书,就应该知道什么叫做亵渎。你敢不敢对庙里的观音菩萨说,说你喜欢她?”

    那女子不停戳着书生的胸口,逼得那书生连连后退,那书生争辩道:“既然这样,七夕那日,你为何对我三笑留情?”

    “我没有!”那女子斩钉截铁地道。

    “你有……”那书生急道。

    “就算是有,那也是嘲笑讥笑耻笑对你的冷笑!”那女子打断那书生的话,道,“我告诉你呀,你绝对不能让别人知道你对我有非分之想,别人嘲笑你事小,拉低我的层次事大,如果这件事被别人知道,本小姐绝对饶不了你!哼!”说罢那女子转身便走。

    那书生抬眼偷看着那女子的背影,眼中满是绝望与羞愧。

    “天下还有这么凶蛮的女子!”李风云暗道,“小丫头跟她比起来,简直是只善良的小白兔。”正想着,忽见那女突然又转过身去,朝那书生走去。

    那书生吓了一大跳,双手捂住头,道:“不知道……四小姐还有什么指教?”

    那女子搂了搂袖子,猛地一伸手,将那书生推了一把,那书生惊叫一声,一不留神,栽下桥去,那女子冲着桥下气呼呼地大声道:“这就证明我没看错你,打你你也不晓得还手,推你你也不知道躲避,文也不成,武也不成,简直是废物一个,哼!”说罢,轻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李风云冷不丁打了个冷噤,心道:“原来女人都是这般想的,说得也对,那小丫头是什么身份,我是什么身份,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她又怎会喜欢上我?幸亏老子聪明,不像那傻小子,才没吃这亏!”

    拍马走到那山涧边,那山涧幸亏不深,离木桥也不过一人多高,山涧中又有水流,那书生并未摔成怎样,只是隆冬的涧水,何其寒冷,那书生已经冻得脸色发青,挣扎从涧水中爬了出来,早已全身湿透,寒风一吹,更是浑身哆嗦个不停,才走了几步,便再也支撑不住,“砰”的一声,摔倒在地上,磕破了头,血流如注,晕厥了过去。

    “没用的傻书生!”李风云拨转马头,正欲离开,心中隐隐觉得不安,这里人迹罕至,就算有人路过,也未必会注意到桥下那傻书生,山间风冷,他若不理,这傻书生必定冻死在这里。

    “娘的,算老子倒霉!昧着良心做回好事吧!”李风云嘟哝了一句,跳下马来,跃下山涧,将那书生抱上山涧,草草为他裹上伤口,将他搭上马匹,想要再回到镇上。又想这书生体弱,在寒风中未必能支撑到镇上,要是就这么死了,被人看见了这书生的尸体,又是个麻烦。还不如干脆找个避风的地方,生堆火,若救得活这书生便救,救不活也只怪这书生的命不好,将这书生的尸体往山中一扔,免得招惹是非。

    想到这里,李风云干脆牵着马继续往前走,约莫走了半里多路,终于找到一个山洞,李风云大喜,将那书生卸了下来,探了探似乎还有气息,只是额头烫得吓人。

    李风云急忙找来干草柴火,生了一大堆火,将那书生湿衣服剥得干干净净,拍活了他的筋骨,放在火堆边铺好的干草上烤火,又找来些草药,胡乱捣成糊,就着烈酒喂了进去,又喂了些撕碎捣烂的肉饼,低声道:“穷酸书生,老子能做的也就这些,活不活得成,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谁叫你去招惹那个凶婆娘!”

    说来那书生的命也真大,时昏时醒过了两天,终于从阎王爷那里挣扎回来,清醒了过来。

    那书生名叫王审琦,年纪与李风云相当,才十八岁,祖籍辽西,迁居洛阳,石敬瑭引契丹兵灭后唐之时,随父逃难逃到了这里,因这里偏僻,战火难以波及,便在此处定居下来,父子俩靠写字卖画为生,前些年其父病故,便只留下一人,生活更是贫苦。

    后来的王审琦不知吃错了什么药,居然暗恋双峡镇上大户张家的四小姐,命中该有此劫,幸好遇上了李风云,救了他一命。

    李风云问他以后有什么打算,王审琦叹道:“双峡镇我是不想再呆下去了,李兄说得没错,如今这乱世,学文有什么用?还不如手中的刀靠得住,我打算出去闯闯,听说契丹人又要攻打中原,也许这是一个机会。”

    李风云笑道:“你这书呆子,抓只鸡都够呛,还敢拿刀去杀人?”

    王审琦咬破手指,对天发誓道:“死便死矣,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我王审琦对天发誓,绝再不受这番屈辱,此生若是不能出将入相,情愿死在万刃之下。”

    李风云哈哈大笑,拍了拍王审琦的肩膀,道:“行,算老子没救错人,不过你一个文弱书生,单身去中原,的确有些危险,老子干脆好人做到底,正好这里有个令牌,你拿去先用吧,遇到危险时拿出来,应该管一些用!”

    说罢,从怀中掏出周纵云送给他的那只“虎贲令”交给王审琦,又送了他些银两作为盘缠,两人告别,李风云跃上马背,继续赶路,王审琦则暂时留在双峡镇养伤。

    李风云没料到王审琦养好伤后,前往中原途中遇险,果然凭着那枚“虎贲令”化险为夷,引起了天策府的关注,并被天策府赏识,引出一段故事,那是后话,此处不提。

第55章 没银子难道给你白看病?()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注1)

    李风云沿长江乘船南下,来到扬州之时,已经立春之后的初春时节。

    扬州属南唐(注2)淮南道管辖,自升元元年(注3),烈祖李昪(注4)趁着石敬瑭灭后唐,中原大乱,取原本的吴朝而代之,确立国本,国号为“唐”。

    李昪登基后,休兵罢战,修养生息,江南(注5)本是繁华之地,少受战火波及,交通便利,又有京杭大运河这条大动脉,烈祖在位的六年多时间,愈发的繁荣昌盛,又兼江南水乡,景色秀丽,比之饱受旱灾战乱之苦的中原,就仿佛世外桃源般,惹人羡慕。

    扬州原本是吴朝的都城,二十年间物华天宝,吴唐更替之际,也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更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升元七年,烈祖已经驾崩,新帝李璟继位,与东南的吴越起了争执,战火又起,但多发生在边境地区,一时还影响不到淮扬繁华之地。

    吴语侬软,弃舟登岸,李风云顿觉骨头都似乎酥软了几分。

    找了间客栈住下,李风云找来伙计,询问神医虞不全的下落。

    那伙计望着李风云道:“客官也是冲着虞医师来扬州的么?”

    李风云一听,心中一喜,道:“不错啊!怎么,找他的人很多吗?”

    “是啊!”那伙计答道,“那个虞医师大概是半年前来到扬州,在东门大街开了一家医馆,好像叫什么济世堂。这半年,的确有很多人找他看病,光我们客栈便有接待了十几个,不过都是那些外地人,扬州本地人一般都不找他看病。”

    李风云奇道:“为何扬州本地人不找他看病?难道他的医术不够高明。”

    那伙计摇摇头,道:“这位虞医师看病的本事怎么样我不知道,不过济世堂医治病人的费用实在是高得出奇,实在不是一般人承受得起的,所以,本地人宁可找本地的大夫看病。”

    李风云笑道:“虞不全性格古怪,不肯给一般人看病,也难怪是这般,不就是贵了点么,所谓便宜无好货,有本事才敢这般做。”在开封时,李风云将他从清平镇那洞里捡来杂碎差不多都卖了,加上莫轻言送给他的盘缠,如今他兜里有四十多两金子,又有一百两银子(注6),当然不在乎那点小钱。

    问明了去济世堂的路径,李风云匆匆赶了过去。

    在东门大街的繁华地段,远远便能看见一间装点得金碧辉煌的店铺,门楹上高悬一块大牌匾,上书“济世堂”三个鎏金大字,门前挂着一幅龙飞凤舞的门联:“著手成春一代神医赛扁鹊;婆心济世万载仁心胜华佗”。

    “就是这里了!”李风云松了口气,正要跨入济世堂,忽听堂内有个很熟的声音问道:“……这个人真没来过?”

    “真没来过,要是来过,老朽一定记得,姑娘,老朽骗你做什么?”

    “小丫头?”李风云叫道,冲进堂内,堂中一名少女全身一震,回过头来,不是杜如月又是谁?

    李风云上前两步,一把抓住杜如月手,问道:“小丫头,你不呆在万花谷,来这里做什么?我知道了,一定想我了,没人跟你吵架,过得不自在了!”

    杜如月脸色微红,挣脱李凤云的手,嗔道:“本姑娘想去哪里便去这里,你管得着么?”

    李风云挠了挠脑袋,呵呵笑道:“没想到在这里也能遇到熟人,太激动了!”

    “原来这位公子便是姑娘要找的人,可喜可贺!”一边的那为老坐堂医师道,“不知姑娘何以知道这位公子会来我济世堂?”

    有求于人,李风云不敢得罪这老医师,朝他作揖道:“实不相瞒,我中了药毒,经人指点,这世上恐怕也只有神医虞不全才可医治,所以才会专程从开封赶来扬州,这个小丫头要找我自然是到贵宝店来寻我!老夫子,请问你可是虞神医?”

    杜如月“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道:“原来你也会这么说话!”

    那老医师呵呵笑了两声,道:“原来如此,老朽可不是虞神医,虞神医轻易并不给人看病,若要找他看病,两位请先到那边拿个号,再由坐堂的医师先行把脉,看是否真需要虞神医亲自出手。”

    李风云看了看四周,奇道:“老医师,这里看病的人并不多,为何还要拿号?”

    老医师捋须笑道:“这是本店的规矩。”

    两人谢过老医师,来到拿号的案边,只见一名小厮正伏在案上打盹,见两人走来,无精打釆地伸出手来,道:“要拿号,先付十两银子的拿号费。”

    “什么?”李风云、杜如月都张大了嘴巴,李风云小心翼翼地问道:“不过是拿一个号,怎么要十两银子之多?”一般医师看病,诊金也不过几十、百余文钱,看来客栈那小二说得没错,要想虞不全看,果真是怎贵一字了得。

    那小厮不耐烦地道:“爱拿不拿,不拿就走,没银子难道给你白看病?”

    “这虞不全果然古怪,名不虚传!”李风云暗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虽然心中恼火,李风云还是心疼地掏出十两银子,递给那小厮。

    那小厮收了银子,扔了快木牌给李风云,道:“不要怪我没告诉你,一个木牌只能诊断一次,当日有效,隔日作废,领牌之后,概不退钱,另外,诊金另算。”

    “什么?”李风云叫了出来,“这十两银子还不算是诊金?”

    “当然不算,神医出手,十两银子哪够,至少也要五十两!有什么好奇怪的?”小厮道,“你先去那边初诊,放心,初诊不收钱,我们济世堂绝不会乱收费!”

    李风云忍了忍,依言又回到那名老医师那里,老医师眯着眼睛给他把了一会儿的脉,望闻问切,又详细询问了一番,一一记录下来,才站起身来,道:“公子所中的药毒果然是稀奇,非老朽力所能及,请稍等片刻,老朽这就去请虞神医。”

    李风云心中腹诽:“要是你都治得好,老子还用从开封跑到这里来?这个虞不全好大的架子。”

    杜如月悄悄拉了拉他的袖子,低声道:“莫动气!”

    注1:取自杜牧《赠别?其一》

    注2:南唐的国号其实也为“唐”,此处为了便于区分,按后世的称法称为南唐。

    注3:升元元年即公元937年。

    注4:李昪(bian,去声),原名徐知诰,公元937年,废吴帝杨溥,登基称帝,原本国号为“齐”,后改为“唐”,为表明是李唐的后裔,改名为李昪,以示正统。

    注5:宋唐时的江南指的是江淮地区,并非指长江以南。

    注6:古代一两金子可兑换8~11两白银,一两银子名义上可兑换一贯钱,即一千文。一两银子在盛唐时期大约相当于2000—4000元人民币,在北宋朝中期大约相当于600到1800元人民币左右,本文假定在五代时,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大致相当于1000元人民币。李风云腰里缠着五百多两银子,相当于五十多万人民币,足见其腰包充实。

第56章 原来你这般疼我() 
约莫半炷香工夫过去,老医师转了回来,呵呵笑道:“神医请两位进去诊治!”

    两人随着老医师走进内堂,只见一名面色枯黄的中年汉子正在内堂品茗,抬头见到三人,眯着眼睛,咳嗽了一声,挥挥手道:“老周,你先下去吧,你们两个,哪个是要看病的?”

    李风云仔细打量了一眼虞不全,只见约莫四五十多岁,他身子精瘦,眼缝之中偶尔放出几丝寒光,果然不愧是江湖上闻名的人物,别有一番气势。不敢得罪这位大爷,李风云急忙施礼,恭恭敬敬地道:“就是小子,还请神医出手相助。”

    虞不全翻了翻眼,瞅了瞅李风云两眼,只觉得那目光雪亮得出奇,又听他道:“过来,老夫先与你把把脉,老夫既然答应出手,就决计不会不理的。”

    说罢,探出枯干的鸡爪般的一只手,搭在了李风云伸出的手臂上。那只手颇有些气力,手指偶尔点动两下脉搏。

    李风云暗道:“神医果然不愧是神医,连把脉都跟一般人不一样。”

    约莫过了半盏茶的工夫,虞不全放开李风云,皱眉捋须苦思。

    李风云不敢打扰,又过了半炷香,虞不全方才道:“你的症结所在,老夫也不多说,药力太甚,郁结于筋骨中,聚而难散,乃致经脉滞塞,这药力若是不尽早散去,一旦发做,后果不堪设想。”

    “正是,正是!”李风云喜道,“不知神医可有法子散去小子经脉中的药力?”

    虞不全点了点头,道:“倒也不是不能,龙虎溢散丹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