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骁雄 >

第49部分

骁雄-第49部分

小说: 骁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了马的契丹精骑,实力要下降一大半,可要好对付得多。

    只可惜时间太短,若再挖一条壕沟,就完美无缺了,契丹鞑子就只能靠人命来耗。”

    李风云听得高兴,哈哈大笑道:“这样就够了!老子就不信,鞑子就真的是三头六臂不怕死?”

    典奎九人,人人都会开弓射箭,各取了一张弓,又将会射箭的那十多人专门编为了一队,由一名叫张俊的人率领。

    又将其他的青壮重新编组,将练过武的一百多人拉了出来,各配备稍好一些的武器,作为中坚,由李风云率领。其他的人都站到拒马后,手持长枪、尖木棍的站在前面,剩下的站在后面,吩咐他们,一旦前面的人倒下,立刻捡起长枪、尖木棍填补上去。

    那些老弱妇孺,典奎也没放过,让他们拆了车辆,用碎枝藤蔓,紧急制作简陋的盾牌。

    这时,契丹精骑在离开山包两里外停下,将整个山包团团围住。看那样子,足有千余人。

    就看见为首的契丹大将稍稍看了看四周的情况,不知说了什么话,手一挥,五十多人的精骑脱队而出,领队的将领一声呼哨,五十多骑一溜烟尘,直朝那朝南的山坡冲来。

    李风云不解,问道:“他们怎么在那么远停下?怎么就派这么点人?”

    曲奎解释道:“他们不是跑了,骑兵进攻,速度越快,威力越大,真要让马跑起速度,不用拼杀,单靠马匹的冲起来的力量,也足以将阵形冲垮。要想马匹跑得起速度,差不多要一两里的距离。所以他们才会在一两里外停下。

    这个山坡的范围不大,马与马之间还要保持距离,正面最多跑五六匹马,一队五十人,足够了,再多,纵使冲上山包来,马儿也施展不开,彼此影响,效果反而不好。

    李少侠,你莫小看了这五十骑精骑,若是真的被他们冲了上来,我们人数再多一倍也是白搭。

    这些鞑子,太小瞧我们了,山坡上的情况都没搞清楚,就敢轻易冲锋?”

    李风云听了,心中又出了一身冷汗,原来前日晚上,他们能够将那四五十名契丹铁骑打败,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马速没有提起来,战力大打折扣,要不然,只怕只需一个冲锋,就能将李风云率领的那二十多个残兵败将砍得稀里哗啦,他哪还有机会解救百姓,反败为胜。

    正在出神之际,只听曲奎大声喝道:“大家不要慌,不要怕,鞑子也是人,一枪捅下去也是一个血窟窿,镇定,镇定,端稳枪,端稳了,枪尖向前,呆会儿鞑子冲上来,就已经没力气了,大家只管捅就是,就像捅死猪一样桶他们,鞑子的马刀短,够不着大家!”

    李风云回过神来,才发现队伍中的许多人,腿肚子在发抖,也是,都是些庄稼汉,几时见过这般,不要说他们,即便是李风云自己,听到五十骑的铁蹄如打鼓般地敲打在地面上,敲得地面微微发颤,心中一样有些忐忑不安。

    直到这时,李风云才发现他犯了一错误,他居然忘了在战前鼓舞大家士气,不过看上去他不需要做了,黑大个典奎就已经做得不错。

    那五十骑精骑逐渐提上了速度,不多时便冲到了山坡下,“哇呀呀”乱吼着,挥舞这马刀,扑了上来。

    哪知道才没跑几步,前面数骑的马匹突然摔倒在地,将马上的骑兵直掼了出去,运气好的,直接折断了脖子,气绝身亡,运气不好的,不等他们站起来,后面精骑已越过前面摔倒的马匹,铁蹄踩踏在他们的后背上,肚子上,顿时被踩得肠穿肚烂,偏偏一时还死不了,“哎呦哎呦”哀嚎着,试图让后来的同襟给他们一个痛快。

    这怪不得后面的契丹人心狠,要想要全速冲击的战马想要做出避让的动作,几乎不可能,一不小心反而会撞乱阵形,自己也落下马来,更不可能减速,一旦减速,后面的紧跟其后的精骑会连人带马将他们撞翻。

    而且,此时紧跟上来的骑兵自身也难保,刚冲上没几步,他们的坐骑同样莫名其妙如前者那般突然栽倒在地,又有几名骑兵被惯了出去。

    “有陷阱!”损失十多骑精骑后,契丹人终于发现有古怪。

    “南蛮子狡猾,地上有陷马坑!”有人大叫道。

    “散开,散开,不能冲!”有人呼喝道。

    契丹精骑纷纷拉转马头,硬生生地从两边拐开绕了回去。但依旧有十多匹战马控制不住,冲上山坡,马蹄陷入陷马坑折断,摔倒在山坡上。

    李风云见状大喜飞身,跃出拒马,扑向一名被摔得七荤八素的契丹兵,一刀就把他的脑袋斩了下来。杜如月见状,也跟了出去,那身后的百余名中坚哪肯落后,纷纷冲了出来,将拒马冲得乱七八糟,带动守拒马的几十名青壮也跟着冲了下来。其他人手足无措,也不知该冲下去还是不冲下去。

    那几名被摔落在地侥幸未死的契丹兵哪经得起这些人这些人狂殴,转眼间就淹没在人群中,被砍成了肉酱。

    典奎站在山坡上唯有苦笑,这时若是契丹人回过神来,返身再冲过来,只怕这山坡便再也守不住了。好在那些契丹人并没有回头看,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远处的契丹鞑子虽然看到了,但距离太远,根本来不及部署进攻。

    李风云看着满地的马匹与尸首,心中一动,大叫道:“大家把伤马全给杀了,连那些鞑子的尸首一起扛上去,摞起来,契丹鞑子想冲也冲不过来了。”

    大家听了李风云的话,纷纷动手,近两百人出手,将山坡上的马匹及鞑子的尸首都抬上了山包。

    将鞑子和马匹的尸首摞在拒马之后,在典奎的指导下,将原来不太完整的拒马防线补充完整,只在侧边留了一个只容一人出入的缝隙。

    小山包上一阵欢呼,这一阵,总计杀了二十八名精骑,己方却一人未损,大家不由得士气大振。更重要的,李风云还得到了二十八套皮甲,五六十件武器,十多把完整的弓,两百多支箭,还有二十多面小盾,二十八匹可充做粮食的战马尸体。

    二里开外的那名契丹大将显然很生气,用马鞭狠狠地抽打着那二十多名逃回去的契丹精骑,又命人将他们带下去,不多时,一颗脑袋被高高的挑起,应该就是率领指挥这次冲锋的契丹将领的脑袋。

第94章 血战(1)() 
杀人示威后,契丹精骑再次动了起来,缓缓朝小山包围了过来。

    李风云奇道:“他们要做什么?”

    典奎解释道:“看来契丹人已经知道靠骑兵强行冲锋损失会很大,他们打算下马作战。

    果然,契丹骑兵在逼近到小山包一箭之地之外,停下了脚步,契丹主将又召集众将说了几句话,挥手让众将离开。

    三百多名契丹骑兵跳下了马,列开队列朝南面山坡走来,其余的精骑呼啸散开,直朝小山包冲了过来,只留一百多名精骑护住主帅。

    “小心,他们要射箭,举盾,没有盾的大家快隐蔽!”典奎经验丰富,一眼看出了契丹人的布置。

    话音刚落,那些精骑已经扑到山包下,与刚才不同,他们并不打算攻打小山包,马速也不快,临近山包时,那些精骑各自掏出弓箭,仰天抛射,刹那间,空中一暗,飞羽如蝗虫般的向众人射了下来,

    “啊!”“啊!”……

    只听得小山包上惨叫之声此起彼伏,那些有盾遮身的尚且还好些,那些没有盾的又能往哪里躲?只能靠挥舞着兵刃格挡,箭射得又快又密集,哪里能尽数格挡得住?转眼间便被射倒了近百人。

    那些契丹兵见山包上并无还击,胆子大了许多,干脆停了下来,跳下马来,站在南坡的两侧,举弓漫射。

    “啪”“啪”“啪”,山下弓弦身不断。

    “嗖”“嗖”“嗖”,空中飞羽声不绝。

    李风云大怒,忽然看见一旁磊着的尸体,心中一动,大叫道:“大家快取那些尸体当做盾牌!”众人醒悟过来,几人抓起一具尸体,挡在头顶,五十多具人马的尸体很快就分光,在加上仓促之间做好的盾牌和缴获的盾牌,南平的众人头顶上终于有些东西遮挡了。

    即便是这样,仍旧不断有人中箭倒下。

    典奎大怒,大叫道:“护住我!”

    李风云闻声跃了过来,挥舞这宵练刀,替他格挡如雨的飞矢,他眼力、耳力无不是顶尖的,对危险的感觉也好,身手又灵敏,出刀又快,那些箭矢一时竟对两人够不成危胁。

    典奎取出弓箭,“嗖”“嗖”“嗖”接连放了三箭,只听山下“啊”“啊”“啊”三声惨叫,三名契丹鞑子被射翻在地。

    张俊带领着弓箭队赶来,也躲在一边朝山下直射,他们在山上,契丹人在山下,论射程他们更有优势,一连被他们射翻了十数个契丹人。

    “呜——”忽听一声牛角声,契丹人停止了抛射,纷纷上马。

    趁着这机会,山上众人纷纷开弓,接连有射翻了十数人,这时,忽听有人大叫道:“快,鞑子上来了!鞑子上来了!”

    李风云、典奎心中一惊,再顾不得山下的精骑,回头望去,果然只见那两百余名鞑子兵用盾牌遮住上身,不声不响地扑上山坡,推开拒马,挥刀扑了上来,已经砍翻了数名民壮。

    李风云扬刀大喝一道:“杀鞑子!”返身朝契丹兵杀去,杜如月紧紧护住他一侧,随他杀了过去。

    冲在最前面的契丹兵抬起盾牌,想要架住李风云的刀,李风云的刀是那么好架得住的么?只听“嗤”的一声,盾牌被斩为了两断,连带着的是这名契丹兵的半截尸体。

    紧随其后的一名契丹兵被吓得一怔,出手微微慢了一点,杜如月瞅中其破绽,“嗖”的一剑刺出,将他刺了一个透心凉。

    两名杀得最凶的契丹兵被李风云、杜如月解决,后面的契丹兵立刻意识到这是高手,纷纷组成阵势,五人结成一阵,朝李风云杀来。另两阵分别杀向杜如月与典奎,他们看出,这群人中,就属这三人最难缠。

    李风云见势不妙,踢起身前的尸体,一脚踹了过去。

    “砰”那尸体砸在那五人身上,李风云天生神力,他们怎经受得住,纷纷吐血,摔倒在地,李风云岂会放过这个机会,一招“风卷残云”,只听惨叫之声不绝于耳,五人身首异处,魂归地府。

    李风云大喜,这一招居然奏效了,看来契丹人的阵法也不是那么难破。又挑起一具尸体,踹向攻向杜如月的那五人。

    那五人联手进攻,正逼得杜如月连连后退,忽然一侧一个大物飞来,还未等他们看清楚,已经被那具尸体撞得歪歪斜斜,杜如月瞅准这个机会,手中绿鹊如一只灵鸟,“刷刷刷”数剑刺出,那五人哪里抵挡得住,纷纷中剑身亡。

    典奎武功远在李风云、杜如月之上,五个人联成的阵法还为难不住他,此时已经斩杀了两人,另外三人也被逼得手忙脚乱,眼见就要丧命。

    跟随其后的契丹兵见五人阵奈何不了这三人,两两相和,两个五人阵聚成了一个十人阵。

    南坡的地方不大,整个坡面也只能摆放下两个十人阵。

    无论是五人阵还是十人阵,都是军中专门用来对付骁勇之士、武林高手的阵法,更大规模的还有百人阵,这些阵法都是由阵法高手精心设计,专门为军中所用。

    这些阵法,若用在两军交战之中,未必比得过惯用的军阵,但对付武林高手,却有其独特之处,能集中百人之力同时攻击同一个敌人,有道双拳难敌四手,武功再高的高手,面对一百个敌人同时的进攻,恐怕除了避让,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这些阵法往往并不需要很高的武功修为,但要求彼此间的配合严丝合缝,相互保护,彼此接应,即便被武林高手击中其中一人,也会由周围数人一齐分担,极为难缠。即使是一流高手,落到百人阵中,一个不慎,也可能会丧命。

    不过,南坡地方小,摆不下百人大阵,而且,百人大阵组阵的难度太大,要求太苛刻,也不是所有的契丹兵都会使用,所以,契丹人并未拿出百人大阵。十人大阵反而成为对付高手常用的阵法。

    李风云见契丹兵突然又改变了战法,心知其必不好对付,踢起一具尸体朝他们踹了过去,果然,那十人迅速聚成一团,一齐举盾相敌,盾与盾之间彼此交合。“砰”的一声,那尸体砸在了盾上,被各个盾牌分摊开,每人只承受了十分之一的冲击,虽然仍然让人有些难受,却并没有打乱阵型。

    “快撤回来!”这时典奎已经解决了与他缠斗的三名契丹人,与像典奎这样的武林高手缠斗,他们简直是活腻味了。不过契丹军纪严明,纵然明知是死路一条,这些契丹兵也不得不以命相搏。

第95章 血战(2)() 
也正是他们以命相搏,才让后面的人有机会结成两座十人阵。

    李风云见无法对付这怪异的军阵,一拉杜如月,道:“我们撤!”缓缓向后撤去。

    与此同时,十数把投矛从军阵后投出,直朝两人投来。

    那十数把投矛哪里伤得了李风云?李风云身形一转,接住五六把投矛,震力一掷,那五六把投矛飞过军阵,只听“啊”、“啊”两声惨叫,也不知是那两个倒霉蛋被投矛射中。

    李风云与杜如月退入拒马之后,一群青壮早将挡箭的那些尸体码好,站在尸体码成的矮墙后,各持尖棍,严阵以待。

    十人阵对付武林高手有奇效,但此阵若用来攻击敌阵,那就比普通的军阵反而要差很多,所以那两个十人阵立刻让到两边,阵后契丹兵如潮水般的涌出,迅速列成数排,彼此相依,用盾牌护住胸口,将马刀搁在盾牌之上,一步一步逼了过来。

    “好精锐的兵阵!”李风云心中暗叹,“难怪契丹将中原打得这么惨。”

    “杀!”典奎大声喝道,近百把长枪、尖棍从拒马后捅出,有的刺在契丹人的圆盾上,刺得圆盾“咯吱咯吱”直响,更多的从盾牌的空隙间插入,带着血滴抽了出来。

    契丹兵那边也投掷出一支支投矛,穿透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