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骁雄 >

第93部分

骁雄-第93部分

小说: 骁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一阵,丢下三十具尸体,扬长而去。

    耶律麻答也不愿与那拨人马多纠缠,急匆匆赶到渡口,李风云早带人离开,耶律麻答却欲哭无泪,好不容易搜集来的船只被点着了大半,还有一部分偷偷地趁着码头大乱,逃往了对岸。剩下的船只不足原来的三成。

    还有一些守军正急匆匆地救火,希望能多救出几只船只来。可是哪有那么容易,为了防止木头在水中腐烂,木船上刷着厚厚的桐油,烧着的木船,就如点燃的油一样,很难被扑灭。

    气急不过的耶律麻答二话不说,将马家口的守将抓了起来,亲手一刀砍下了他的脑袋。

    契丹人不是没有渡河的法子,一张缝好的羊皮,往里面吹满气,扎好气口,这便是契丹人常用的渡河方法。可是,这法子在黄河上管用么?这么急的水流,河中漩涡也多,用这种方法渡河,不知有多少人会被卷到河中喂王八去。

    契丹人大多不识水性,就算是掉到普通的江河里,也会像秤砣一样直往水下沉,何况是在黄河上?

    而且,即便用这种法子人能渡过黄河,那战马呢?战马又如何过去,没有战马的契丹铁骑,还能称为是契丹铁骑么?

    耶律麻答心中又急又燥,看眼前的情形,剩下的这么点船只,一次最多能运过去两三千人马了不得了,单靠两三千人马,能守得住对面的河岸么?

    耶律麻答心中一点底也没有。

    但如果不赶快渡过黄河,对岸的晋兵会越来越多,那渡过黄河的困难就会越来越多。黄河两岸的船并不是那么好找的,这千余条船,原就是这两个多月搜集征用来的,再想找到这么多船,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李风云也没想到耶律麻答的援军来得如此之慢,让他有足够的时间,烧毁更多的船只。听到哨探吹响了号角,李风云没有多犹豫,立刻率军撤离了马家口。

    李风云并未安排人去袭击耶律麻答的援军,究竟是谁袭击了耶律麻答,李风云也觉得莫名其妙,难道是赵匡胤摆脱了契丹追兵,回头咬了契丹人一口?

    不过此时毕竟不是想这些事的时候,耶律麻答的大军随时都可能追上来,若是被契丹人缠上了,李风云可没有把握还能将这两千多人完整地带出来。

    李风云率领两千多人马,直朝约定好的会合地点而去。

    忽然,从前方杀出一拨人马,正挡在了李风云队伍的前面。

第百五十二章 原来他还活着() 
李风云心头一惊,暗道:“难道那个耶律麻什么花已经料到我们会从这里经过,特地在此地等着我们?”

    “李老弟,还记得老哥么?”忽然挡住他们的那拨人马中,有人高声叫道,声音十分耳熟。

    “典大哥?是你吗?”李风云眼前一亮,大声喊道。

    那人哈哈大笑道:“不是我还会是谁?”

    此人正是当初与李风云并肩作战的典奎,没想到那日他并没有战死在镇州城南门外。

    李风云麾下张俊、张松、元霸和肖景云原本就是典奎的旧部,王大山等人也曾跟他血战过,莫轻言也认识他,至于白福通等清平镇众豪杰,本就与典奎同属天策府,只是有的人以前见过面,有的没有,此时故人重逢,难免一阵嘘寒问暖。

    原来,之前袭击马家口的那数十人就是典奎所率领的绿林好汉,典奎也打算焚烧契丹军的船只,只是可惜,这些啸聚山林的绿林好汉实在不多,不过才五百人,而且良莠不齐,都没经过正规的训练,高手不多,根本不是契丹铁骑的对手,无奈之下,只得采取将敌军诱开的方法。

    马家口驻守的契丹铁骑足有三千多人,典奎所率领的绿林好汉每次诱不出多少,所以他一直也没有机会下手。

    李风云足有三千两百多人,受他的启发,才想到这调虎离山之计,有样学样,分兵诱开契丹兵。

    这几日,契丹兵早被典奎的战术弄烦了,把李风云所部也认为是典奎这伙绿林好汉,恨不能一举歼灭了他们,这才中计,抽空了营中的兵马。

    典奎大喜,聚齐人马,正准备袭取马家口之时,忽见马家口火光忽起,顿时也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典奎本是行伍出身,当初后唐的千牛卫,当年曾多次与契丹铁骑交手,自然会想到耶律麻答会派出援兵,所以索性率了众绿林好汉,等在援兵的必经之地伏击,袭扰援军,给李风云争取撤离的时间。

    虽然此举导致典奎损失了二三十人,但也让李风云烧了更多的船只,救走了更多的船夫。

    见目的已经达到,典奎略微一计量,猜测李风云会走这一条路,便率众绿林好汉守在此处,想看看敢与焚烧契丹船只的人究竟是哪位英雄,这才会遇上李风云。

    这般一说,大家都明白过来了,两拨人马合兵一处,典奎对此地的地形比较熟,众人按照典奎的建议,干脆赶往了典奎的秘密营地。

    至于赵匡胤所带领的那一千精骑,也安排了人去会合地点通知他们。

    典奎本是天策府逍遥堂的右护法,这拨绿林好汉的骨干主要是逍遥堂的人,再加上归附逍遥堂的一些各个山头上的蟊贼响马,当然都听他的号令。

    元霸曾跟李风云介绍过天策府,天策府分为九个堂口,上四堂,下五堂,上四堂分别是青龙堂、白虎堂、朱雀堂和玄武堂。下五堂分别是汇仁堂、聚义堂、荣礼堂、圆智堂和申信堂。

    逍遥堂实际就是荣礼堂,而白福通等人则是属于上四堂中的白虎堂。

    典奎的营地在一处环形山中,只有一条窄窄的山路可通谷内,易守难攻,而且十分隐蔽,不知道的人,很难发现这环形山中居然还另有天地。

    这山谷名叫荆柯寨,是逍遥堂的秘密据点之一。

    谷中土地肥沃,大概种了两三百亩庄稼。契丹人入侵中原后,逍遥堂又将大批的粮食、武器运抵此地,又收拢了许多绿林好汉,想把此处建成一个可以据守的要塞。

    谷中还有两千多老弱妇孺,都是这些绿林好汉的家小。

    典奎回到博州后,这块营地就由他来负责。

    来到谷中,李风云大喜,他们本就没有固定的营地,所带的粮食也只够人马五天的用度,如果这五天,郭威没有请到将令,不能及时赶到,那他们这三千多人马就只好去刘知远的大营。

    现在有了这山谷可做依托,山谷内粮草也算充足,短期内供应他们这三千多人马不成问题,那李风云他们就能在此地多留一段时间,看能否再找到战机,咬上耶律麻答一大口。

    将众人安顿下来,李风云问道:“典老哥,当初你是如何逃脱的?那日镇州城外,你返身杀敌,我逃上山后,只看到一地的尸体,还以为你已经……”

    典奎呵呵笑了两声,道:“我哪有那般本事,能逃得了?那一日,我杀入杨光远的骑兵中,杨瞻的本事不弱,又有那些精兵帮他,没几招就被砍成了重伤,被杨瞻那厮拿住,被两名杨军押送往大营。

    我直道这回算是完了,不知契丹鞑子会怎么对付我。谁知,才走了没几里路,忽然眼前一花,出现了两人。

    一人是契丹人打扮,样子很凶,另一人倒是中原人打扮,不过脸上带着一张钟馗面具,不晓得是什么人。

    那戴着面具的中原人的功夫好高,伸手拍晕了押送我的两名杨军,说道:‘这人我救了,耶律教主不会反对吧?’

    那契丹人冷哼了一声,说:‘你要救便救,本尊反对你肯罢手么?’

    那戴钟馗面具的中原人微微一笑,解开捆绑我的绳索,拍开我的穴道,说:‘那倒也是,不过,都是老朋友了,总要打声招呼才好。你瞧,我也没下死手!’

    那契丹人道:‘你杀不杀他们,与本尊何干,不过是两只狗而矣!’

    那戴钟馗面具的中原人轻叹一声,说:‘唉,你们契丹人,连为你们效命的中原人尚且这般对待,教人如何放心将天下交给你们?’

    那契丹人冷笑一声,道:‘你轩辕台要插手此事,当然怎么看契丹都不顺眼,中原有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契丹做事向来如此,燕云十六州在我契丹手下,不是一样治理得很好?契丹人从不畏惧敌人,多一个轩辕台又算得了什么?倒是你轩辕台要小心了,我契丹入主中原之时,便是你轩辕台覆灭之际。’

    那戴钟馗面具的中原人摇摇头,说道:‘还是说不通,燕云十六州算是治理得好么?被契丹人无辜杀死的人还少么?若不是看到燕云十六州如今这般模样,契丹未必不能入轩辕台的眼底。纵使契丹能夺得中原,也决计难以长久,马上得天下,又岂可马上治天下?’

    那契丹人仰头望天,只是不语。

    那中原人也不多说,指了条安全的路径,叫我离开。

    后来的事我便不知道了,那两人身影一闪,便到了数丈之外,武功之高,深不可测。”

    李风云心中一动,暗道:“莫非是耶律明和野狐禅?听典老哥所说,像是这两人,没想到那时耶律明便在镇州,如果没有野狐禅看住他,镇州城只怕早就被攻破了。”

第百五十三章 渡河之战() 
天色尚黑,耶律麻答遥望黄河对岸的李守贞大营,心中的感觉与数日之前大不相同。

    数百艘船只被焚,又有百余只船逃到了对岸,如今他手的船只不超过四五百艘,四五百艘船,若是只运送契丹将士,一次只能运过去三千余人,如果想要把战马一齐运过去,最多一次能运过去八百多骑铁骑。

    靠这八百多骑精骑去占领对面的渡口,耶律麻答再自信也不认为有取胜的可能,毕竟李守贞在对岸已经聚集了一万多人马,就算是一万头猪冲过来,那也是铺天盖地,足以将八百骑铁骑挤下河去,更何况李守贞部下兵马的战力并不弱。

    唯一对耶律麻答有利的是,他可以选择对岸渡河的地点,不至于会被李守贞堵在黄河上,连冲上河滩的机会都没有。

    不能等下去了,再搜集船只,不晓得要到什么时候,中原的人实在太多,等他们调集齐兵力,这次突袭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而且,河北各地的契丹兵马已经被抽调一空,若是被南朝人反应过来,反戈一击,契丹的十万铁骑只怕匹马难归关外。

    耶律麻答心一横,挥手喝令道:“按原定计划,首批三千人马渡河!战马先留下!”

    一队队契丹铁骑跳下马来,奔上船去,逼迫着船夫驾驶着船只驶往对岸。

    小半个时辰后,天色渐明,已经能够看清对岸的情形,黄河并不太宽,看清对岸的情况并不难,只是稀薄的晨霭略微有些阻碍视线。

    耶律麻答看见那首批三千人马在大将耶律淳观的带领下,杀散了岸边巡视的一只人马,顺利登上了岸。

    不过,对岸李守贞的兵马也被惊动了,大批的兵马朝耶律淳观杀了过去。

    “不好!”耶律麻答脸上微变。

    对面的耶律淳观似乎还没有整理出阵形,契丹人本就不善步战,但仗着身体强壮,南人未必是他们的对手,但是如果没有阵型,就算契丹人的个人战力比南朝人强悍又如何,散兵永远是对付不了严阵以待的军伍,而且,最先冲过来的是骑兵。

    “这个耶律淳观,究竟是怎么搞的?”耶律麻答怒道。

    临行前,耶律麻答再三交代,那首批过去的三千人马,至少需要支持一个时辰,只有这样,后续的兵马才能送上对岸。

    可是现在这模样,不要说一个时辰,耶律淳观能支持一炷香的时间就算很不错了!

    喊杀声起,隔着黄河都能听得到,耶律麻答脸黑如墨,心沉到水底。

    耶律淳观的表现比想象中更不如,渡过黄河的契丹兵就好像刚从梦中醒来一般,一个个有气无力,梦游一般,打着旋被李守贞的精骑砍倒在地上,根本不复契丹人的悍勇。

    耶律淳观好不容易整理出来的一道防线,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被李守贞的骑兵一举攻破。

    耶律淳观也很冤枉,他没有想到,渡过黄河后兵卒会晕船晕到如此地步,吐得昏天黑地,难得有几个晕船的,根本没法组织起有效的防线。

    看来耶律麻答犯了大错误,北人南战,晕船是北人无法克服的一大缺陷。北方没有什么大的河流,更没有像黄河这样波涛汹涌的河流,突然乘船南渡,马背上坐惯了的汉子,很难适应滚滚黄河的翻天覆地。

    才一轮攻击下来,耶律淳的三千兵卒就开始溃散。

    在马背上,即便李守贞有一万多人马,契丹男儿绝不会畏惧,只会挥舞着弯刀,唿哨着朝敌军冲去,用马蹄踏出一条血路,用钢刀扫清一路上敢与抵抗的所有顽敌,也许只要一个冲锋,李守贞的大军就会完全垮下来。马上作战,契丹男儿还不曾怕过谁。

    没有了马匹,契丹男儿的战力顿时被削减了一大半去,不过凭借北方男儿的悍勇与体质,契丹兵马的战力仍旧强于南人的精兵。凭着这三千兵马,守住一个滩头一个时辰,耶律淳观曾认为这应该不成什么问题,

    接连砍翻了数名纷纷后逃的兵卒,提着脑袋,耶律淳观厉声喝道:“挡住,挡住,只要挡住了南蛮子这拨进攻,大汗有数之不尽的牛羊和美酒,草原的男儿,没有一个是你孬种,死战不退,谁敢后退半步,杀无赦!”

    这些话,若是平日说出来,草原上的汉子会激得“嗷嗷”直叫,提着钢刀像恶狼般朝对方杀过去。可是今天不同了,出了平日的几个亲信,几乎没有人理他,更多的人躲开了他,朝河滩逃去,似乎那里才有生机。

    “跑?你们能跑到哪里去?”耶律淳观气急败坏,背后便是滚滚的黄河,莫说这些不识水性的北方汉子,就算是精通泅渡的中原人,也没人有把握能泅渡过汹涌的黄河。

    可是,人就是这么一种奇怪,当大家都勇猛起来时,夹杂在众人之中的绵羊也会变得像狮子一般勇猛,但若是周围的人都在逃命之时,即便是狮子,也会像绵羊一般懦弱。

    李守贞显然注意到了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