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天降横财 >

第16部分

天降横财-第16部分

小说: 天降横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船厂在公司的评估里也值不了多少钱,好在靠近北部水深还够,如果策划的好,还是能派上用场的。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我和阿松还有我老婆租了一条游艇,(我们虽然很有钱了,但是我们自己的消费却很低,我们都没有购买游艇,那对我们来说是很奢华和没有必要的)来到“蒲台岛”上看看,岛上的小山不高,不过海拔200米左右,周围到处都是灌木丛生的土丘,我们轻松的爬到山上,在上面鸟瞰全岛,“咧咧”的海风吹在我的面颊上,使我感到很舒服,我感叹的说,

“好地方,真是好地方,阿松,我们在这里再弄一个工业基地如何?”
阿松不知我在想什么,他疑惑的问道,
“弄什么工业?这里的土地大部分都不是我们的,我们怎么能够把这些山地收购过来呢?”
“这里的山民已经没有多少了,根据政府的福利安排他们早就应该到港岛去生活了,不过是这里的祖产卖不出去,守在这里是无奈的,咱们要买他们还巴不得呢。剩下的一半咱们也可以去和政府商量的,我打算在这里搞点高科技的东西,到时候又会叫一些人吃惊了。”我随口在那说着。

“可是这里的环境不是很好啊,搞基础建设和厂房都会遇到相当的困难。”阿松不无担忧的发表意见。
“这里我可不想把厂房修在表面上,那不是找麻烦吗?一年几次台风,一来就啥都剩不下了。”我乐呵呵的说道。
“那么把厂房修在什么地方?”阿松不明所以的问道。
“地下。”我老婆接口道。
“哈哈……知我者莫过吾妻也!”我朗声笑道。
“这里是‘科斯特’地貌,我在香港档案馆已经查过了,山体根部很坚实,只要设计得当,这里可是大有可为啊!”我们边下山边说着。
没过几天,辉映公司的业务员就开始了收购山地的工作,因为辉映公司的船厂在这里,所以也没有引起多少人的猜测,更何况辉映公司现在是在“咸鱼翻身”那些大“佬”们还猜测不到我们的用意,找当地人收购山地的工作也顺理成章的成为辉映公司在当地的主要业务了,除了极个别的钉子户外,我们很快的把这些私人手中的山地买下来了,那些顽劣的刁民最后也是叫阿强去搞“掂”的。

至于政府那边已经同意就“蒲台岛”的山地进行竞标拍卖,由于我们公司在香港的影响,一下子又把“蒲台岛”的地价给哄抬起来了,这对我们是十分的不利。几个老牌的大集团公司摸不透我们要那块地干什么,但是由于我们已经收购了全岛一半的山地,实际上已经是表现出了对这个小岛志在必得的动机,因此,他们在没有搞清楚之前还是打算乘机向我们挑战,他们希望能够在“竞”得山地后再高价转卖给我们,一时间好几个公司都对“蒲台岛”的开发侃侃而谈,尽管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要干什么,他们还是在那里大谈旅游、屋村建设甚至是做疯人院这样的废话,有些
“牛”吹的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但是参加竞标的决心是表露无疑了。
面对他们这样无理取闹的商业动机,我有时实在是恨不得把他们都给“做”了,可是咱是正当商人,那些伤阴德,灭人性的事情咱是不干的,有时也就是涂个嘴上快活。我仔细想了一下,找来阿松和公司的会计师又非常谨慎的计算了一遍我们将要收购的土地成本。我们先期收购的私人土地所花资金不多,前后加起来不过1。5亿港币,根据历年来政府拍卖用地的价格我们推算出“标底”价格不会超过3亿,但是“竞标”就肯定会抬高地价,如果我们把接受地价的底线定的太低,对方也是压的起资金的,那样就会搞成打持久战,从长远的眼光看是不利于我们未来发展的,现在是靠实力竞争的时代,因此,要抬就要把地价抬到一个让对方感到肉疼的价位,要让对方掉进我们设计好的陷阱,我们“竞”买土地是有实际用途的,而对方是在算计我们,只要我们在能够接受的价格范围内逐步上升,对方也不得不跟,但是如果对方用超出我们预计的价格竞争,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放弃对这片山地的收购,另行寻找其它的合适地方,我们没有必要和这些商场上的无赖去死缠烂打,只不过是沉淀了不到2亿的资金,对于我们,现在这样的大型集团公司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对方就不会那么轻松了,在我们的“竞标”下,那块地我们收购的最高极限是40亿港币,(因为前期收购成本很低,摊薄了整个用地成本)如果对方要想拿到那块地那么他就必须要用大过这个价位的资金才能得到,他们得到后,我们会抽身退出,那么这块地又会恢复到原来那种神鬼不理,贵贱不要的境地,对方投入的几十亿港币就打了水漂,这个结果我倒是十分的希望看到。对方在我们退出后如果拖不下去了又会怎么样?我思索着这里面的漏洞,从现在这个分析来看,这次“竞标”我们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没有什么太大的风险。

看来商场上的又一场恶战我们是无法避免的要开打了。

正文 第十九章 虚实
(更新时间:2004…7…16 11:47:00  本章字数:3235)

“蒲台岛”政府用地“竞标”如期开始,政府这次破例把那块山地给划成了四块发标,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原来是一些幕后集团“操控”议员在政府里面搞了名堂,那些该死的政客只要有了利益什么都可以出卖。我不得不对阿松说按实际面积平均计算我们的收购成本,能收多少就多少,不过在方式上,我们要来个欲擒故纵,不然,我们就会掉进对方设计好的圈套,对方的意思是即便要长期拖下去也要我们陪他们一起拖下去,我们现在占的半个岛几乎没有成本,如果按整块“竞标”,他们在到手后显然是处于劣势,这一点不光我看到了,对方也看到了,因此才又搞出个“分块竞标”的花样,这不过是叫我们也要“套”进去,眼见得这些人心机老辣,十分难缠。

想明白了这点,我反而清醒了许多,看来今天不过是在竞标上预演一下今后的商战,以后这些和我叫阵的家伙是决不会放过我们的。
既然人家叫了阵,咱不应是不行的,为此,我和阿松坐在写字楼看着直播电视遥控,叫老婆云妮带着辉映公司的几个助理去了“竞标”会场,一部大功率加密微型对讲耳机藏在老婆那厚实的头发里,我对她说一切按我的指示办。

第一块竞投的山地是与我们已经有的山地不相连的在“大角头”的一块,从8000
万开始叫起,竟然没有任何人举牌,出现了流标的征兆,主持人无奈的开始以100万后来以500万数额向下调正“标底”,当“标底”下调到只有6500万的时候,我对老婆说
“举牌!”结果我们就以6500万的低价“竞”得了这块“飞地”。
第二块山地是与我们已有的山地连在一起的,面对螺洲岛的一块不到50英亩的山地,当主持人刚刚报出7500万的标底时立即有人举牌,价格一路上升到5亿港币,我指示老婆离开会场出去喝咖啡,不要理他们如何竞投。老婆听话的站了起来走了出去,会场里传来一阵议论声,当主持人在询问5亿第二遍的时候,好像对方看到我们没有竞争就不再上升了,我及时的叫阿恩(那个老师,现在也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了)在那里报价“6亿”,然后与对方反复争夺,过不多久,那块地的价格就升到了12亿,我通过对讲机告诉我们在现场的人,放弃那块地,于是最后那块地以12。6亿的天价卖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后面的在“南嘴角”和“墨洲”的两块地也是这样进行下去的,凡是不靠我们已有山地的地块就没有人去“竞投”,剩下最后那块连接我们两头叫“墨洲”的那块山地竞争很激烈,我叫老婆在那里死咬,每次报价仅比对方多100
万,一直把那块山地抬到了23亿的时候,我叫老婆立即放弃,不要再争了。
这次“竞标”很有意思,对方的意图是给你两块飞地,让你连不上,那么你要想
“连”上就必须购买他们手上已经收到的两块山地之一,因此他们花了35亿多去阻断我们,他们这样做是看准了我们要把“蒲台岛”派上用场,因而他们才铤而走险,花了“牛价”买了一只鸡,从地理位置上看,他们所获得的山地只有两端靠海除了起到阻断我们连地的作用外几乎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而我们的占地基本上是围在海边的,原有的还可以向岛纵深发展。整个收购所花费的资金不超过5亿,而对方却用了7倍于我们的资金来阻断我们。现在对方已经深深的陷在了我设计的泥潭里。

竞标结束后,对方就急不可耐的在官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暗示我们,他们的代表在回答记者时是这样说的。
“我们很荣幸的竞得了两块山地,那里很有前景,我们非常看好,将要花大力气和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各种开发,当然我们也知道那块山地割断了辉映公司两块地的连接,大家都是同行,如果辉映公司希望得到我们那块山地,我们也不是不可以商量的,只要是为香港的繁荣,我们做出一点牺牲也是应该的。”

而我老婆云妮倒是气定神闲的对记者说,
“众所周知,我们辉映公司是经营海产品的,以前我们放松了对海产养殖业的重视,现在我们竞投的都是沿海边的山地,我们要在那里大力发展海产养殖业,那里的海水由于是处于外海,潮流涌动,污染少,而海水养分高,养殖出来的海鲜将是一流的,香港市民又要大饱口福了。因此,这次‘竞标’我们将着重点放在海岸线上,至于那两块山地我不知道得到它的公司有什么打算,但是对于我们公司来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太高的价值,再说,我们也买不起那么贵重的东西。”

老婆不冷不热的给对方了一个软钉子,谁不知道辉映的身后是香港最大的工业集团“三葵”啊,这么说不是等于在调侃对方吗?从新闻发布会上就已经看到了双方斗智,斗“计”的硝烟了。

接下来,香港各报纸开始了对“蒲台岛”的猜测,还有一些文痞在一些财团控制的报纸上连篇累牍的发表对于“蒲台岛”的开发设想,甚至胡说八道的要在那里搞什么童子军的野战营,看着对手这些愚昧的表演我有时直笑出声来。而我们自己的所有机构都保持沉默,只有辉映公司海产部在海边做着规划勘察工作,我们完全摆出了一付要搞养殖的架势,可是骨子里却在进行着其他的准备。

我叫阿强去调查了和我们争地的公司,也调查了划账的银行,由于是公开竞标,这些资料基本上都是公开的,很快对方身后的影子就漏了出来,原来是老牌殖民地银行“渣大”银行在从中作祟,而主持这次活动的竟然是香港知名大老板的后裔“李主凯”,这样我们面对的居然是两大老牌英资财团和老牌华人财团,起实力不可小
“窥”啊!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中国的国力空前高涨,台湾在“陈水遍”几年隐性“台独”的统治以后惨淡收场,毕竟在国力、经济和文化上,台湾没有本钱与大陆竞争,国民党重新掌握政权以后,立即与大陆进行了和平统一谈判,最后完全按照香港模式进行了回归,国民党再一次和共产党合作,中华民族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这是当时的国际大环境。

而在香港,经过世纪交接的经济大衰退后,由我们“三葵公司”挑头搞起的新一轮香港工业创业使的香港顺利的渡过了那非常萧条的年代,各项经济指标飞速发展,
GDP的发展速度远远的超过了大陆,新的生机使世界对香港的商业机会的评估又重新排在了前例,面对香港的欣欣向荣那些老牌殖民主义当然是心里不舒服,他们对于我们这些带有大陆血统的新兴商人更是恨之入骨,并且不时的挑起本地人特别是一些心胸狭小的潮州商人对我们的仇视。这是当时香港的小环境,

香港经过世纪初的几次实力大洗牌,原先的一些比较老一点的华人财团多半在新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除了一些老的精英先后逝去外,他们的子孙不争气也是重要的原因,这些“二世祖”吃喝嫖赌抽“样样”都来,包“明星”,搞“男妓”,实在是乌烟瘴气。叫他们做正经生意没什么点子,而闹一些歪门邪道的一个比一个精明,从他们在读书的时候开始,他们就是“出猫”(作弊)的高手,从来没有想过会去用自己的力量做好一件事情,这些人在香港大多考不上大学,都是靠家里的几个钱跑去美国或者英国去混个“文凭”回来,有的连“混”都“混”不出来,干脆就买一个或者自己造一个。这“李主凯”就是这么一个主。

“李二世”的父亲原本是运用资金的高手,当时他曾经创造了用1元港币控制15元资本的记录,卖了一个“橘子”就“坑”了外国人2000多万美元,着实长中国人的志气,整个商业帝国当时高达4000多亿港币,可惜老人家归隐以后,诺大的家业被不肖子孙败坏的七零八落,上个世纪前辈从英资“四大洋行”手下吃下来的“合记王铺”又被这些不肖子给拱手送回了英国人手里,这次他以为可以借“外资”的势力给我们一点颜色看看,殊不知,外资洋行也是看着他自己那点最后的不动产,准备来个一石二鸟,在打击我们“三葵”的同时顺手吃掉上个世纪给他们带来耻辱的李记财团。

面对这样纷乱的局面,我召开了公司骨干会议,请大家发表意见,尽管我手下精英不少,可是毕竟都是没有见过这么大场面的,我自己也没有见过,会议上大家也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倒是财务总监随口说了一句“如果我们有银行就好了,多印点钞票就压垮他们了。”这句话提醒了阿松,阿松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正文 第二十章 银行
(更新时间:2004…7…18 12:06:00  本章字数:3551)

几经发展,我们的集团公司总部安排在车城里,我们没有像一些公司在香港的最昂贵的“中环”去买楼或者租楼,一是我们不需要去“显摆”,二是在车城是我们最安全和清净的地方,第三也是我们现在都把家按在了深圳以避免那些记者的骚扰,平时没事我们也不会去港岛,原来的写字楼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