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天降横财 >

第24部分

天降横财-第24部分

小说: 天降横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开挖出了一个有100宽3000多米长的一个地下水空间,另外还有一个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山洞厂房,这个工程是我们在收购这个小岛后委托国内工程兵部队干的,很明显,目的是为了保密,所以,尽管在外面船台上有不少“鬼佬”在干活,可是他们并不知道那些部件的产地在哪里,也不知道这个小岛的肚子里还有另外一翻天地。

阿强设计的保密制度和手段是很严格的,那些来的“鬼佬”也都是经过严密审查,没有背景的人,其实这些外国人到这里来就是拿钱走人,我们也从不和他们续约,2年时间一到就各奔东西了。而关键的设计,我们大多是在国内的几个研究所进行的,像这些油轮几乎都成了制式设计,没有什么新鲜的玩意,鼓励工人们使劲干就是了。

现代造船是分段合拢,在主龙骨上按照设计的要求接龙焊接,就像是搭积木,分开的各段大多像造汽车那样用机器人进行焊接,我们的焊接大量的使用了亚弧焊,等离子焊接,辅助气体焊接,无氧焊接等先进的技术以保证质量,钢材是我们分别订购国产专用船板和欧洲生产的高级合金船板。日本和美国的我们一概不用,一是我们信不过他们,二是不为他们那些岌岌可危的钢铁企业扩大市场。巴统组织协议到现在已经有大几十年了,到目前世界经济大融合的今天,美国和日本等几个顽固国家还在严格遵守,欧盟国家早就对那个协议睁眼闭眼的当它没有了。就连英国现在也同美国分道扬镳了,英国新任首相拉莫尔。海斯在就职演说中说,“近百年的英国外交应该有个转变了,我们不会再去为不是英国的利益去买单,我们的利益在欧洲,在我们的英联邦国家,而不是在美洲,更不是按照别人的指挥去做。”所以,我们不去购买那些限制我们的国家的初级产品,而充分的和欧盟合作,这是国际上的大趋势也是当前我们的国策。在这众多有利的条件下,我们的造船企业发展的很迅速也很健康。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制造了4。5万吨的游轮三艘,2。5万吨的游轮8艘,(这些是在国内生产的)15万吨的油轮2艘,50万吨的一艘,还有一艘在建,从我们公司来说,局部上缓解了我们在南海运油的紧张矛盾。从国家来说,船舶工业的振兴带动了大批的相关企业和行业,国家保持了二位数的经济增长率。

阿天和阿昭两个人把公司的三葵船队打理的井井有条,似摸似样的。在原有的船队的基础上,阿天按总部的要求,扩充了远洋集装箱和散装船队,这些船队主要是收购了一批旧船和购买了一批新船,加上我们自己船厂造的,总运输能力已经超过了500
万吨,本身自己集团内部的业务就占了船队的运输能力的95%,所以对船队扩充还是很紧迫的,鉴于自身的造船能力还是满足不了我们和市场的要求,我们只好到国内去扩充一下。

南海洋公司在我们搞完永乐岛附近的油气田后,按我的指示立即投入了对孟加拉湾二期油气田的竞争投标,在那里涉及到印度、孟加拉、缅甸、斯里兰卡等国家的利益,参加竞标的有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公司。目前进展还不是很明朗。

而我自己也在考虑其他方面的发展和开拓。近来我已经多次的去国内找许多高级研究所等部门参观,由于我们公司在国内的特殊地位和一些部门的特殊关系,许多项目对我也是开放的,我的心目中的大船可不是几十万吨的油轮,我要从根本上使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要利用我们得天独厚的政策和条件做在国内办不到的事情。

从当前国际上的形式上来看大的战争和争端没有多少,可是在经济上的争斗却越演越烈,美国经常无端的对我们进行倾销制裁,弄的我们干脆放弃了打算在美国设立分公司的想法,大国之间的争斗已经从地球的表面发展到了太空,各国在新的科学新的技术领域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虽然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制高点,但从另外的角度看还是处于追赶别人的地位,因此,我们不光是要办实业搞科研所,还要加强对于教育的投入,在这点上我们是空白完全的空白。想到这里我心里一动,觉得该找阿松商量一下了。

正文 第三十一章 美国
(更新时间:2004…7…29 12:30:00  本章字数:6836)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后,由于各种矛盾的不断发展,美国在世界上逐步退却,经济上虽然还是世界第一,但已经是强弩之末,影响力已经是大大的减弱了,产生这样的原因是,从21世纪初小乔治。布什开始实行的单边政策,代表着美国军火工业和金融寡头的共和党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把美国推向强权的单边主义,造成了美国连续多年对世界敏感地区的国家进行战争和颠覆,或者诉诸武力或者战争威胁,用武力威胁世界和平,同时为了所谓的美国利益而脱离了国际大家庭,退出了一系列国际协议的裁军协定,走上了一条穷兵黩武闭关锁国的帝国主义道路,工业结构偏向于军事工业和与之相敏感的工业,造成了国家内部工业结构的严重失衡,经济发展的畸形更使得美国在国际金融信用上的“减磅”,美国从1968年尼克松总统上台后开始逐步实行赤字预算,历年来发行的国家公债已经累计达63000亿美元,按国际标准,发行公债的安全线应该是不超过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6%,而美国的国家欠债已经接近这个临界点。这还没有计算美国经济中的那些泡沫水分。

美国原来都说他是建立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其实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在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基础上发展了现代消费信用理论,提出了超前消费的概念,用零售市场的繁荣刺激和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当时冷战没有结束,国家军费预算高居不下,而政府的财政收入捉襟见肘,在这样的前提下美国开始了赤字预算,实行国家信用来冲抵预算中的透支,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美国的人民也普遍开始了信用借贷,寅吃卯粮提前消费,在美国,如果你在银行有大笔存款而没有借贷,那么税务官一定会找上门来,一定会有麻烦。美元的发行量也是远远的超过了在美国市场的流通量,因为有三分之一的现钞是在世界其他国家流通,甚至在有的国家是公开的去充当一般等价物。在俄罗斯,上等的酒店,宾馆都是用美元标价的,也是用美元结算的。这种强势货币的概念和信用使美国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界初的近20年里,虽然国内经济不好,可是还一直保持着世界最高标准的消费,它让全世界其他的国家给美国的消费买单。到这个时候的美国已经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国家了。

2008年中国成功的举办奥运会前,顺利的收回台湾,使世界华人经济达到空前的高度,国家影响力已经不是仅仅的局限在东南亚一带,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
400000亿人民币,逐步从地域大国走向了世界强国。2009年人民币实行了自由兑换后迅速升值,连带三个特区的货币也跟着升值,港币从1983年开始就是实行的联汇制,现在仍然是这样的制度,不过不是再联汇美元而是同人民币挂钩,保持相对稳定的市场汇率,台湾澳门也先后同人民币联汇,后来,东南亚和周边国家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开始与人民币挂钩,新加坡元、韩国元、越南盾,马来西亚元,泰国铢等。印度、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等则与中国实行半联汇制度。这样,人民币在东南亚一带形成了一个中国货币区,同欧元、美元在世界上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日元在疲软了20多年以后,也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进入华人经济圈以谋求在经济上的发展。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日本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实行了货币自由兑换,但是由于日本经济是捆绑在美国的经济战车上的,就是在日本经济最旺盛的时候也没有能够左右东南亚的经济,更不要说是对世界的经济影响了。日本经济由于国内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本身在发展经济上就存在着先天的缺陷,从数字上看,高端产品的高价值和高附加值使日本的GDP在世界上长期排名第二,(我国是在2009年人民币升值后才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而维持国家和民众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却不得不依赖外国进口,在这个依赖上,美国是日本最大的“奶妈”,也正是用这种依赖,美国实际控制日本经济长达半个世纪以上。

可是目前美国自身的经济出现了问题,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美国的经济发展走进了死胡同。
首先,从人的素质上,几代人的和平富裕生活使美国人懒惰、散漫、追求个性和自我享受,丧失了向自然挑战的动能和信心,从整个民族来讲,大多群体愚昧,思维迟钝呆板,非常容易被少数政客策动和控制。

其次,从产业结构来讲,在美国已经没有多少轻工业,传统重工业也很不均衡,全国的吃喝拉撒睡都要靠进口来维持,而一些风险行业则畸形发展,超现实,超逻辑的虚拟行业在美国十分流行,甚至他们幻想的是制造大量的机器人,去世界各地掠夺别人的财富,幻想国际间的战斗无人化,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念,美国的军事工业和自动化工业相当发达。

第三,从人口结构来讲,美国用于前端生产的人口比例很小,不到总人口的10%,而且这些人大部分是外来的移民,而大部分白人则是从事流通领域里的工作,更有很大一部分人则是有闲阶级和乞丐,很多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宁可去要饭,领取救济金也不愿意出去工作,特别是从小布什的老婆苏珊开始号召一些富人发慈悲去救济这些人以后,在美国已经形成这样的习俗,

第四,从资源分配结构上来讲,美国以不到世界5%的人口,却要占有和使用超过
32%的资源,这样的巧取豪夺不可能不引起世界其他国家的反抗,不可能会叫美国人永远这样下去。
由于这些个原因,美国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强势货币的虚拟的海市蜃楼开始出现裂痕,开始了坍塌的前奏。美国人的心态已经固化为街头的小流氓那样欺小猸大,靠局部小的战争威慑和恫吓其他国家,他们忘了“狼来了”的故事,弄的多了也就没有人信了。

因此,美国的衰落和全世界对他的反对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和美国国家债券,到2004年我国拥有的美国国家债券高达900多亿美元,虽然当时是赚了点蝇头小利,可是从长远来看还是背上包袱,当人民币升值的时候,这些债券和美元货币便缩水了30%以上,我们不大不小的吃了个闷亏,搞的世界上最大的穷国为世界上最大的富国去买单,出现了经济规律中的悖论,这也不能不说是我们在经济理论上的落后和对国际经济事物变化的反应迟钝。在这一回合中也不能不说我们有些当家人可是愚蠢到家了。为此,有关方面给我们透信,希望我们去弄美国佬一次。

那么,我们是该怎么去狙击美国的呢?我同阿松找老黄商量后觉得最有效的办法还是用美国人的方法,以夷制夷吗!为此,我们开始了详尽的准备,首先,我们在华尔街以英国人名义开办了一个办事处,聘请了不少黄毛鬼子给我们充门面,我让银行的老黄又回到美国,(渣大银行的事情交给他的副手方金去打理)。然后,我们效法美国的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也弄了个发展基金,先在美国资金市场,股票市场还有期货市场做一些普通的业务,倒点期货和外汇利差等等,我安排了一大批在美国学习经济的研究生在那里实习,也弄了不少在国内毕业的经济学博士去那里工作,我的目的就是要用对冲的方法去折腾一些已经很敏感和脆弱的美国经济,让他们不得不挖肉补疮,只有在这个环节打开锁链,才能彻底的破坏美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所谓对冲其实是用金钱买时间,又用时间换金钱,特别是当国家弱小的时候,外汇市场承担的风险能力小,往往是禁不起一些对冲基金的冲击,三下两下就被搞垮了。举个例子,当年索罗什在泰国,用自己在美国银行的资金担保,从泰国银行中贷款泰币,然后在泰国的外汇资金市场上抛售美元,使美元在泰国的汇率下跌,然后用贷款来的泰币很轻易的就在泰国资金市场换回了大量的美元。等到时间差不多了,用手上控制的资金在泰国股市上大量卖空,对龙头股狠狠打压,使股市的风波波及到外汇市场,于是泰币同美元的比价一下子跌落到不可思议的地步,最后用少量的美元换回还款用的泰币,将这些已经几乎成为废纸的泰币交还给银行,把贷款结清,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就是这么弄出来的。对冲基金是在资金、股票、期货、外汇等市场上的综合操作来实现货币的溢差。有些操作方法到现在也是说不清楚的,正像一位行内人士说的,“一个人之所以在市场上成功,他有一个理念,而且这个理念他一生都不改变,所以打死他也不会跟别人说的。对冲基金是平常看不到的,只对有钱的人服务,从投资人来说,这是一个Club(少数人的俱乐部)。Hedge
Fund就像中医一样,中医能看病,但说不清楚为什么;对冲基金可以赚钱,但往往不能对你说为什么。区别在于,中医是说不出来,我们是不能说。”
我们在进行了相关的准备后开始了对美国市场的狙击。
首先,我们利用发展基金会的原始资本向美国花期银行贷款美元200亿,然后利用各种渠道,开始囤积美国棉花市场上的棉花和石油市场上的成品油期货水单。在这个同时,我们利用人民币的强势在日本外汇市场反复炒作美元和日元,先行在日本狙击了日本经济,搞了一招虚张声势瞒天过海的把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相对的集中了将近130亿美元,在伦敦市场,我们手中的银行也“莫名其妙”的集中了150亿美元,香港金融市场的美元也逐步被我们的“三葵渣大银行”控制。

紧接着,我们利用中国银行给我们的信用担保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借给我们的美国国家长期债券担保,分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