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天降横财 >

第31部分

天降横财-第31部分

小说: 天降横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新时间:2004…8…8 16:54:00  本章字数:3879)

八月的香港是台风多的季节,“夸父”正在袭击珠江三角洲的入海口,蒲台岛每次都是在这风口上,我站在珍妮的写字楼里的窗前看着海岸边高达8米多的海浪汹涌的拍击着岸边的沙滩,身后的沙发上坐着两位年纪和我差不多的客人。珍妮在大班台后面的电脑上整理着文件,快50的她头上已经出现了丝丝白发,尽管看上去还很年轻。阿松则陪着客人在那里喝着他推荐的哥伦比亚蓝山咖啡,阿松的外型现在可是“窟”闭了,浩发如雪竟没有一根是黑的,透过淡淡的壁灯照射,就像上等的燕窝般发出银光,脸上居然没有一丝的皱纹,我们戏谑的说他的头发为他的年纪付出了一切代价。房间里除了我们五个人没有其他人,显然这次的会面有些神秘。
来的客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韩名山中将和他的助理王晓大校,他们是秘密的以普通游客的身份来香港的,临来之前,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的赖音光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是有重要客人指名要见我,我感到很纳闷。
一直以来,我们同中央政府的联系都是通过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进行的,从来也没有直接进行过,就是中央领导到香港来,我们也拒绝任何形式的单独见面和过分的熟识,阿松那个政协委员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委员,在政治上木呐的他根本用不着去提醒他要低调行事。对于我们这样的低调经营,政府是理解的,而在香港,我们也是通过文件的形式向特首汇报和沟通的,当然,我们也有代表我们想法的立法会议员,不过由于公司在香港是龙头企业,围绕香港的经营政策和经营环境总归是令我们满意的。
总装备部长找我们是看中了我们的实力和那个藏在山洞里的大型船台,东亚联盟成立以后,作为核心力量的中国,在军备上还不能与之相称,特别是海军方面。现在世界上的政治势力和经济势力是三足鼎立,欧洲联盟以德国、法国加上最近完全归入的英国,还有意大利、西班牙这些老牌海上强国,在军力上已经可以同以美国为首的泛西半球的联盟相抗衡,而俄罗斯也在琢磨着组建伊斯兰联盟,不过他们的势力比较混杂,良莠不齐。美国虽然在经济上遭到重创,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管怎么说,当年小布什疯狂扩军的底子还是在那里,15艘航母还是虎视眈眈的在世界大洋上游弋,英国从原来的造大航母无用的理论一下子来了个大转弯,要知道英国制造现代航母的技术一点也不比美国落后,很多技术都是英国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艘航母也是英国发明的。德国由于根据二战后的规定是不能建造巡洋舰以上的大型军舰的,所以,法国和英国就担当起建造这些军舰的任务,欧洲联盟已经成立了单独的军队,在费用上也是内部统一协调,英国人有了钱,那航母建造起来就好像是变戏法一样的神速。这一次他们造的可是排水量在9万吨以上的大型航母,在今年复活节的时候,以前首相名字命名的“丘吉尔”号和“撒切尔”号先后下水,正在舾装。法国也在原“戴高乐”号的基础上放大尺寸生产了85000吨的“蓬皮杜”号。而我们的东亚联盟明显的是海军力量不足,日本具有建造这些航母的能力,可是现代航母他们也没有搞过,一些关键技术也是不清楚,美国在这些关键技术上从来也没有对日本开放过,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现任政府下决心脱离美国,退出美日防护条约而彻底的走和平建国路线的根本动机。尽管日本在成立东亚联盟后,以租赁的形式把一半以上的先进的主力战舰转让给了我们中国,以换取中国在联盟军事力量里面占取80%的承诺,但是中国的海军能力还是单薄的走不出第二岛链。
在2006年,中国的“北京”号中型航母正式列装,后来的“天津”号也不过是“北京”号的姐妹舰,目前正在建造的“重庆”号要比原来的大一点,但是也不过才65000吨级,这些航母在技术上和作战效能上是根本无法与西方列强的航母相抗衡的,在自己的家门口转转还凑合,一旦我们的防区扩大到整个东亚就明显的力不从心了。
对于国家的难处,我们公司历来是“国之兴亡,匹夫有责”,为此在前几年,我们帮助南海舰队建造过3艘巡洋舰和8艘驱除舰,基本上按成本卖给国家的,这些常规的舰体我们建造起来并不费事,至于武器的装备我们是交给军方让他们自己去安装,总体设计也是国内研究所弄出来的,这次韩名山来找我,我有些犹豫,因为这毕竟是在搞大型的战略武器,牵涉之广,耗资之大,影响之深不是我们企业可以把握的了的。搅入国家政治这个大染缸,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很好的事情,特别是在这风雨交加的时候,弄的心情很不是滋味,总觉得是哪里不对劲。
韩名山是我在部队的战友,他比我还晚一年当兵,火线入党的时候找不着介绍人还是我给他充当的临时介绍人。越南回来后凭着一等功他直接进了石家庄步兵军事学院深造,后来在部队干的不错,按资排辈的也熬到了将军,最近军委调整四大部领导班子才升任总装备部部长,没想到上任伊始就来找我这个老战友了。他的性格是单刀直入,见面连寒暄都没有就直奔主题,弄的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窗外的风没有减弱,瓢泼大雨落了下来,天都黑了,海上变的灰蒙蒙的一片。我没有转身,背对着我的老战友,声音犹豫的说道,“可不可以给我一点时间考虑一下,你先参观一下我们的企业,我们内部也要商量一下吗。”
韩名山看到我的犹豫态度,很不高兴的说道,“你的企业我不需要参观,总参的资料恐怕比你所知道的还要详尽,我说司徒啊,你是不是赚钱把脑子赚蒙了?不要忘记,你是共产党员,你曾经是一个优秀的军人,更不要忘记你还是一个中国人!现在人家的卫星天天在盯着我们,内地船台周围到处是他们的间谍,而我们的项目是要绝对保密的,哪里有你们这么好的条件?哪里有时间在去挖这么大个洞穴?”他几乎是在吼叫,已经十几年了没有人敢这样对我说话了。
“按照宪法的规定,你还是预备役军人,我们可以随时恢复你的军籍,同时,我们军委党委也召开了特别会议,恢复你的党籍,考虑到你在香港的特殊身份,我们不公开你的党内身份,但是,你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国家也知道你们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国家也给了你们很多帮助,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你以为你可以那么轻松的去打赢一场又一场的商战吗?现在国家需要你做出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做出的义务的时候,你为什么推三阻四?再说,当初你挖那个洞穴不是就是打算秘密的造航母吗?为此是我们的工程兵给你挖的,还是我给你联系的,这些你都忘记了?”
韩名山的性格还是那样火暴,竟然不给我留一点情面,阿松吃惊的看着我,不知该说什么,珍妮则用愤怒的眼神看着韩名山,王晓像没听见什么似的在摆弄着放在膝盖上的便携式电脑。
“我们搞你要的项目在技术上没有问题,但是在整个经营方向和形象上会发生重大的影响,对于香港在国际社会上的形态也会有影响,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在香港生产航空母舰,会把香港的形象变成什么?我们不是以色列,也不是瑞典,尽管我们做过很多有关军工方面的产品,但是我们从没有直接生产过武器装备,也没有搞过这么强大的战略武器啊,你这不是为难我吗?你就是能把我又变成军人,可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不能把这么大个企业也变成军人吧?如果香港成为中国最大的军火制造基地,那么,我们不是把香港700万人民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了吗?不是把香港推到很危险的战略目标上去了吗?当时我们搞的那个洞穴式船台是有些想搞这方面的东西,可是后来企业做大了,考虑的方方面面的多了,看来是不可行。如果我们要是在香港造这些东西,被香港市民知道了,香港市民不把我给吃了才怪,你当他们是白痴啊!”
我转过身来说道。
“还有,你这次来说的这个项目,是你个人的意见还是中央的想法?如果是个人的意见,请你回去向中央汇报后再说,如果是中央的意见,我将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向中央陈述我的看法。”
我的思绪在同韩名山的争辩中逐渐变的清晰起来,当我问他是不是自己的想法时,明显的见他的态度犹豫了,多年的商场经验告诉我,他是来摸我的底牌的,这不是中央的意见,他是仗着是我战友的身份来试探我们的,也许这个试探是中央安排的,但绝不是中央的意图。可是如果这么僵持下去,对我们企业也肯定是有问题的,怎么能够折中一下呢?
国家的兴旺发达是我们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作为一个军人的后代,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曾经当过兵的人,我的血在燃烧,我的心在燃烧,可是我不能被这种激情给蒙蔽双眼啊,更不能把自己的大脑也给烧掉啊。
“作为老战友,我希望你能冷静,我们也需要思考折中的办法,对于国家的要求,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只有怎么去干,怎么去干的好,怎么去照顾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你的提议我会考虑,但是你不要急,要给我时间。”我沉静的对韩名山说,王晓看着我的眼神里有了一丝异样的表情。
“怎么样,给个面子咱们共进晚餐如何?”我微笑着对他说,“就算咱今天腐蚀拉拢了韩部长一回。”气氛显然平息了很多。
“今日打风,回港岛可能不得!”阿松还是那么不合时宜的乱冒炮,好在他是说的白话,韩名山和王晓听不懂。
“咱们洞穴里有不少海里的客人来避风,今天收获少不了,叫阿昭去安排人搞好了。我们到下面去看看,好不好?”珍妮不失时机的说道。
“这样吧,你给我24小时的时间考虑,然后我跟你一起去北京‘面圣’如何?”
我妥协道。
韩名山脸上露出了多年不见的微笑,这个时候我们才唠起了家常,珍妮去下面布置了,阿松和王晓说起了英语,看不出王晓的英语水平还不一般。
晚上,我们在洞穴的沙滩上抓了不少螃蟹和龙虾,他们都是避风而来,没想到成为我们餐桌上的佳肴。
当韩名山和王晓去休息的时候,我和阿松又开始了一个不眠之夜。

正文 第四十一章 分拆
(更新时间:2004…8…9 18:41:00  本章字数:3186)

韩名山去休息以后,我和阿松在船厂的会议室里喝着咖啡,这倒霉的天气把我们留在了这个小岛上了。
台风还没有完全过去,外面的风雨已经小了很多,阿松摇着那雪白的脑袋喃喃的说道,“怎么搞好啊,我们现在做的这么大,现在政府都来干预了,不如我们都退出好了,就是把这些企业都给政府我都没意见,反正我们也辉煌过了,钱都多的用不完。”
“怎么给啊?”我抽着香烟回道,“你以为他们是想要企业啊?他们要的是你我这样的人,这样的企业他们可以分分钟的建立,可是哪里去找你我这样的管理人才啊?政治的悲哀就在于你想要的不会给你,而你不想要的却要硬塞给你。”
“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们会做这么大,原来也只是想到混两碗饭吃就够了,最多卑(给)后人留得小小(一点点),后来扩张了,好刺激,也就跟着滚动了,搞到衣家(现在),政协委员也当埋,我点知政治咯桥啊?(政治计谋)这次怎么算?”阿松居丧的说。
“这次没有什么了,我刚才已经看到他们带来的光碟资料,那样的船在国内的确不能造,再说,我们从美国转移来的船舶制造技术和设备国内根本没有,也掌握不了,真正看中我们的是我们在美国收购的那两家船厂啊。韩部长的计划也很严密,不过在政治上他考虑的不多,他没有想到会在香港民众间引起不满,更没有想到如何去妥善处理这样的问题,如果仅就一个单纯的发展计划,中央是会支持他的,这也是他自己的想当然,但是考虑到综合因素,中央一定会叫他或者联合其他部门做好另一个计划,军人是单纯的,而政治则是复杂的。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小岛毕竟是我们私人的领地,可以变通的方式‘多着’哪!而且,国际形式的发展并不一定取决于你这个地区是否非武装化,而是看你在国际生活中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香港在历史上多次被外国列强侵占和攻击,更何况香港本身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驻扎有军队,这已经是被攻击的最好理由了,所以这个理由不成立。”我就事论事的说道。
“你这么大年纪莫非还要去当一回兵哥?”阿松不无“愤满”的说。
“谁叫我当过兵啊,谁叫咱是中国人啊,按照兵役法,退伍的军人应该是立即转入预备役的,在一般情况下超过年纪和年限后会退出预备役,但是,每个当过预备役军人的档案可都是保留在各地的武装部手里,对于具有特殊能力和技能的人才,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被征集人的身体状况,随时征召入伍,从这点上说,咱们是说不过国家的,必要时国家甚至可能专为此而修改或者重新制定一条法律。当年华罗庚、钱学森等都是没有当过兵的民间人士,为了工作需要不都是授过中将军衔?”我在那里一边喝咖啡,一边对阿松说。
“现在其实是在给我们敲警钟,我们的企业过于庞大了,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我们尽管努力低调,但是我们那是瞒的舆论和平头老百姓,我们瞒的过各国的情报机构吗?瞒的过国家机关吗?显然是瞒不过的,想过太平日子只不过是我们的一相情愿啊!”我分析道,“我现在考虑的是如何把我们的企业分拆开,尽可能的在法律上不要给将来愤怒的议员们口实,在资产上保持我们企业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在生产上严格划分民品和军品的界限,必要的时候牺牲局部来交换整个企业的存在。”
“那么把辉映公司的船厂分出去是必然的结果了?还有生产航空发动机的企业。”阿松说道。
“对!”我接口道,“船厂要尽快的从辉映公司里分离出去,辉映公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