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成神之路之元神传 >

第130部分

成神之路之元神传-第130部分

小说: 成神之路之元神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本功就是这二路拳架!

    老辈高人留下的一些捷径旨在启发笨徒弟。那些虽说算是捷径,却是有致命的缺陷。

    就说这个站桩。

    现在许多拳师很迷恋这种功法,认为站得越久,功夫越纯。这不是胡说么?!

    站桩在太极拳里面的意义,无非就是理解“松沉”二字,因为松沉是迈入暗劲的关键!不过,最终还是要把这两个字的奥义运用到拳架里。

    因为,抱球一般的松沉,只适合抱球的姿势。想要理解其他姿势下的松沉还是要到拳架里去寻找。

    这是一条捷径,没错。但却不是直达目的地的康庄大道。

    这也符合“径”字的定义。

    “径”窄,“道”阔!

    “小基和穆勒,你们两个最近是不是经常会膝盖疼?”法自然笑着问道。

    “对啊,师父!您怎么知道的?”小基很惊讶。他和穆勒最近经常打拳架。几乎每天都要打五遍以上。主要是跟陈金鹏师兄练习推手,每每看到他独自一人练习一路,他们二人便忍不住要跟着练。

    “这是必然的!”法自然并没有解释,接着问道:“金鹏有没有这个问题?”

    “没有。”陈金鹏恭敬地说道。

    “师父,我们二人是修行时日还短,腿部力量不够。”穆勒沉吟道。

    “穆勒,你们的刻苦精神值得表扬。不过,这并非是腿功不够的问题。”法自然由衷欣赏这两个外国弟子的勤奋刻苦精神,不过,作为师父,就是要在弟子走弯路的时候提醒一下。

    “那是什么原因?”

    “原因很简单,就是你们二人还没有到你们金鹏师兄的水平和境界。”

    “哦?”

    此时国术馆并没有其他人,除了他们师徒六个,就是还只有王东。所以,大厅显得十分空旷。

    “呃?”

    “没有到即将迈入暗劲的境界,拳架不宜多打。”

    “膝盖之所以会疼,是周身姿势不正确,对膝盖压迫所致。就如一些人会得骨刺等毛病一般,人体的骨骼并没有因为已经成年就停止生长,只不过是相对于未成年长得慢而已。”

    “所以,膝盖骨会受到来自各方的压迫力,产生骨骼变形。比如女人们的脚掌,由于经常穿高跟鞋,她们的掌根处就会变形。老人们走路姿势不正确,膝盖就会产生骨刺。”

    “这些其实都是身体发力的姿势不正确导致的。犹如捏泥人,捏泥人的手就是肌肉,骨骼就是泥人。”

    “而且,这并非最严重的后果。”

    法自然环视一圈,表情故作很严肃。他是要吓一吓他们。

    “还有更严重的后果?”穆勒有些吃惊,法自然的话他能够理解十之八九。他心中已经隐隐猜到事情的严重性。

    “对。这后果就是磨穿膝盖骨。没有了膝盖骨,想必后果有多严重,也不用我多说了吧。”

    “可是,为什么陈师兄就没事呢,我还是不明白。”小基准备打破砂锅问到底了。

    “这个还用说么?陈师兄功夫底子厚嘛!”戴伟明两只眼骨碌碌转了一圈,不忘给陈金鹏拍拍马屁。

    “对对对。”马麟在旁边眉开眼笑附和道。

    “哦?”法自然微微一笑,看着这俩活宝。

    “呃”看到法自然的眼神,二人立刻噤声,他们二人看到法自然那明察秋毫的眼睛,立刻就觉得自己是无处遁形的猴子,始终逃不过如来的法眼!

    “伟明,那你说说,金鹏的功夫底子是什么吧。”

    法自然眼神一收,戴伟明立刻浑身舒泰。不过,当他听到这句话,脑袋又不由得变大!

    “啊?这个么,是不是功夫练久了,就会有?”他哪里知道什么境界的界限,看待境界是要超过之后回头细想,才能清晰发现的。就像潜泳,眼睛时刻处在水面下,那就看不清水天之间的界限。

    法自然知道这有些难为他,便直接说道:“是也不是。”

    “所谓的功夫练久了,也要在方向明确之后,努力前行才好。金鹏之所以不会膝盖疼,就是他懂得了拳架的正确练法。”

    “这个是要从推手里获得的真实感触,再通过老师来一语道破,最后自己领悟了什么是‘道’,方能做到练拳十几遍,膝盖不会疼。而且,还会越练越带劲。”

    “功夫并非是要拳架子每天打个几十遍,三五年你就捉摸出来其中真谛。这是不可能的。”

    “刚开始练太极拳,拳架可以少打,一天至多两三遍就足够了。但是推手却不可荒疏。等到明白所谓的周身一体是什么意思,再来练拳架,便事半功倍了。”

    “什么是周身一体?”穆勒和小基都皱着眉头,这词他们可是第一次听说。他们是第一次听说,马麟和戴伟明却早就耳闻。只不过,他们四人,不论早晚,能够明白其中含义的却没有。

    “周身一体,最简单的表象就是练拳再也不会膝盖疼。当然,膝盖不疼也不代表是周身一体。”法自然笑看大家。

    “太极的周身一体,最基本要求就是四肢的转动要配合腰胯。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肚脐的朝向。双手的转动、旋转膝盖的朝向以及眼睛的所看之处,都要时刻保持与肚脐的朝向一致。”

    “腰胯不能乱转,也不能乱颤,更不能乱抖,此谓周身一体,这就是内家拳常讲的六合之中‘手足合,肘膝合,肩胯合’的外三合!”

    “两两相合还不行,还要整体合!”

    “师父,这么说来,我和小明,把精力用在推手上是对的吧!”马麟哪里能够明白“这合那合”的,大致意思他听得明白,就是少练拳架,多推手。

    “我正要说你们两个呢。拳架少打也不是不打啊。要没我催促,你们两个两天都懒得打一遍!”

    互有侧重,却非单重!

    内家拳分出来练法、功法和打法。

    太极拳的练法就是推手,演练模拟实战之法。功法就是拳架,所谓扎实的基本功,能够应对各个方向、各个角度、各个大小的力道,唯有拳架里去找。而这打法,便是实战,前两者摸不透,这后者就是空谈。

    民国时代的武林前辈,众家之说纷纷扰扰。现代后人想要理清楚,弄明白,并不容易。原因就是陷入前人留下的话的陷阱里。

    讲究将拳法融入行止坐卧之中,这些前辈是到了化劲水平,看透了道为何物,才能发出如此感慨。

    讲究拳架要多练,是明白了拳架作为基本功的重要性,这是到了暗劲,想要突破到化劲的武师说的话。

    而整天一味的去追求站桩,将拳架里似是而非的招数,生搬硬套到实战里的人,不知“道”为何物,看前方茫茫然,则是功夫尚处在明劲阶段才会有的表现。

    没有到过的境界,想要用语言描述,难!

    只是,现代社会书籍普及度太高,导致伪大师们,都懂得些老辈高人的理论。

    因为书本上的东西,谁都会引用。

    这导致徒弟很难分辨出自己所拜的师傅,是否真有功夫,功夫到了何种境界。

    其实,这并不难辨别,只要多听听他们平时的感悟,就知道了。

    因为,感悟是自己的。

    以这三种认识为标准,不管他隐藏的多巧妙,引用书本知识多纯熟,自己没练到的,就总是会露马脚!

    所谓真情流露,就是什么水平的人说什么水平的话!

第226章 有所侧重() 
戴伟明和马麟很少见到法自然有这么严肃的时候,脸上立刻就变得红彤彤!

    “小法师父,这都是我的错,是我平时对他们两人约束不够!”陈金鹏有些窘迫,毕竟他是大师兄,法自然没有大把时间来约束他们,他这个大师兄就要起到带头的作用。

    “唉,并非是我着急,而是时间确实所剩无几。”法自然自言自语道。

    戴伟明等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法自然这话是什么意思。

    “好吧,借着这个机会,这几天我就帮你们梳理一下拳架。”法自然突然来了兴趣。

    “你们先打一遍,让我看看。”

    这大半年以来,法自然很少去纠正五人的拳架姿势。就是因为不懂“拿”劲儿,说了也是白说。因为姿势动作里的没有这个劲儿,拳架打得再好看也是白搭!

    世人能有几人明白拳架的真实作用的?

    “练套路就是为了练出来内劲儿的。”

    “太极拳的作用,就是为了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我曾经患过的顽疾就是被它治好的。”

    等等,相信大家都听过类似的言论。而且,大部分还是已经有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太极拳功夫“加持在身”的大师!

    奉劝各位,如果真想弄明白太极拳有没有实战性,能不能实战,那就别怕吃苦,先找到一个懂劲儿的老师傅,再行苦练吧!

    太极拳的功架训练并非如套路比赛的选手一般,穿一身宽松衣服,摆几个漂亮姿势,来几组高难度动作,就是高手了!

    这些太极拳的套路冠军,往往都是穿着这身行头,动作才比较漂亮。如若换成紧身运动衣,便失去了所有韵味,甚至姿势很是难看!天天向上有一期邀请全国武术冠军的,大家可以看看。

    真正会太极拳的,就是光着膀子,穿着裤衩,打起套路来,都有一股潇洒而优雅的韵味,而且动作十分耐看!

    能够站在什么健身气球上晃来晃去,并非是衡量太极拳高手的标准,这只不过是练出了类似于走钢丝绳的杂技演员的平衡感而已,并非太极拳!

    为什么?就是因为太极拳所要求的重点,他们都没有在身体上体现出来!不要以为松沉就是缓慢!

    以为把慢动作做到极致,就是身体做到松沉了,大错而特错!

    真正的高手,即便出手如风,也可以身体松沉。而且,身体越松沉,动作越快!

    拳架是越打越舒服,有些人打拳架纯粹就是应付时间。而且,打得越多,身体越吃不消。不是膝盖疼,就是肩膀痛。这都是姿势不正确引起的。想要摆脱,就是推手。

    推手是什么?

    并非市面上流行的快速打轮。推手里最基础的基本功,就是四正手!

    那四正手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就是为了练出来“掽捋挤按”的拿劲的!

    “掽捋挤按”怎么练?

    那要规规矩矩地练!

    怎么才能规矩地练?

    那就又绕了回来:要懂这四正手的推手目的是什么!

    所谓“抨捋挤按”,那是要一式一式配合才能理解的!

    快速打轮就跟乱采花一样,能把人的僵劲练柔和了,但却无法让人体会出什么是拿劲!

    因为他里面根本就没有“拿”的实质内容!

    那实质的内容是什么?

    就是这“掽捋挤按”!

    真正的四正手就是为了练习拿劲的!

    两人顺步站定,先学定步的四正手。甲方进攻,便做掽;那乙方便要防守,学会捋。被捋了,甲便顺势再攻,做挤;捋不成,乙也顺势再防守,就做按。按下之后,乙方便防守成功,遂采取攻势,开始掽;此时,甲方便要采取守势,开始捋。掽未成功,乙方再攻,换做挤;甲方便做按。

    如此,方是一个循环。让双方都一一体验到,什么叫做“掽、捋、挤、按”,什么时候用“掽、捋、挤、按”!

    当然,在做这些个动作的时候,一定要有腰胯的配合。身体切忌乱抖乱颤。

    双方你来我往,慢慢喂劲,微微发力。

    这,才是真正的四正手!

    太极拳为什么要用阴阳图来表示?就是因为,掽挤是攻,捋按是防,而二者又能且会,在恰当的时机得以很好地无缝转换,故得名!

    等到慢慢体会出来拳架的松沉感和发力的整体感,即招式里的“掽捋挤按”,那么,这两处最容易出毛病的地方,便通畅了,和顺了。此后,便有了进入暗劲儿的感悟,拳架也可以天天打个十几遍了。

    此时,可谓是精神上不觉枯燥乏味,身体上不觉腰膝酸软疼痛。

    法自然主要练习的是陈氏拳,所以,陈金鹏等原本就练陈氏的,并没有更改,其他人练其他拳法的就改为练习陈氏拳。

    “你们这个起势就已经错了。”法自然看到五人站定之后,慢慢起势,随即说道。

    “这个动作是要求‘肩下手上’的。要这样做。”法自然做了一遍示范,只见他身体缓缓下沉,右手指着自己缓缓上升的左手、左肩、左膀,继续道:“肩、肘、手要同时做,‘肩下’就是沉肩,‘手上’就是拿手接住对方的力道,中间过渡一个‘坠肘’,就把二者贯通融合起来了。”

    “再打。”

    “小马,你的肩膀是沉了,可是没有和手结合到一处。”

    “伟明,你的肩手合到一处了,可是肩膀这个下沉太过明显,你试一试,是不是此时再沉肩,你的肩膀就下不去了?”

    “唔?”戴伟明听到法自然的要求,再次努力沉肩,发现自己已经在刚才的动作中沉肩到了极限,此时的肩膀硬邦邦,根本就是一丝的距离都沉不下去了。

    “金鹏的肩肘手像是合到一处了,可是不够圆滑。”

    法自然走上前来,双手抓住陈金鹏的双手手腕部位,继续道:“不要以为这个起势没有用。它就是为了解决双手被抓情况下的困境的。”

    被抓住的陈金鹏感觉法自然手腕里一圈的发力点,他如若不用大力挣脱,便拿法自然毫无办法。

    “你来抓我。”法自然看到陈金鹏皱眉不解,遂说道。

    一把抓住法自然的小臂,只见法自然轻轻一掽,陈金鹏立刻就倒跳开去!

    陈金鹏心下大惊。他铁箍一般的双手在发力的一瞬间,自己的身体竟然凌空跳起!而法自然的手顶多就是微微前移了几公分的距离!

    “这才是起势的用法。金鹏身体前弓的越厉害,手上的力道越大,说明他脚下蹬地的力道越大。他能跳起,也只不过是我借力打力,释放了他这双腿蓄起来的势能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