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成神之路之元神传 >

第62部分

成神之路之元神传-第62部分

小说: 成神之路之元神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电话是为了什么事情?”

    法自然笑道:“唉,还不是为了你的事嘛,我已经通知爷爷了。”

    柳瑞先没来由又是一阵心慌,虽然已经听到他肯定的答复,可是心中依旧有些担心:“那,那,爷爷答应了吗?”

    法自然无奈道:“答应是答应了。”

    柳瑞先一听这语气不对,心慌加重!

    法自然还在自说自话,道:“就是要我今天去一趟北京。唉!”

    柳瑞先听到原来如此,总算是放下心中的一丝担心。左手压在胸口上,平复着由于担心而加速跳动的心脏!

    法自然在手机里只听到柳瑞先较重的呼吸声,赶忙问道:“喂,喂,你怎么啦?着凉了吗?”

    柳瑞先急忙道:“没、没有!”为了掩饰自己的窘迫,赶忙转移话题道:“我知道了,给你定车票,是吧?”

    法自然听到她说没事,才放下心中的疑惑,道:“是啊,你定吧。完了,把消息发过来,我自己去车站取。”

    ——

    此时,北海旁的某个四合院里,法正和徐总理在聊天。

    法正摸着自己刮得光光的下巴,说道:“明天林万山要过来,说是为了我们家小六的事情。”

    徐总理皱着眉头道:“这是来讨说法了吧。我听说了,小法在t市的壮举,那个凌晓峰是这个林万山的师弟,他在京城还是有一定能量的。”

    法正气呼呼地道:“讨说法,讨什么说法!凌晓峰那个臭小子,我还不知道,吴清远的徒弟,水平很一般!想当年我跟他们的师傅吴清远交手的时候,他和那个小吴还都只是半大小子呢!林万山虽说和我相差不了几岁。可是啊,见了我他也得叫一声师叔啊!”

    徐总理听到这话,心中吃惊不小!他不是这个圈子的人,对于不同门派间论资排辈的情况不太清楚。他知道林万山的年纪和法正差不多。

    但是,却不知道,比林万山大不了几岁的法正,却是老一辈儿人里硕果仅存的一位了!

第106章 掷挂偏拧() 
吉华集团的总部大楼里,顶层。

    林万山带着李俊峰和马麟来看望凌晓峰。

    凌晓峰自从在t市被法自然一掌震晕过去,回来也快一周了。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碍,只是脑袋总是昏昏沉沉的,提不起精神来。

    期间林老也来过几次。

    只不过,他当时是过来看望凌晓峰的身体状况的。而这次,凌晓峰则主动想请自己的师兄陪自己去法自然处讨说法的!

    师兄弟三人都坐在太师椅上品着李吉华特意准备的茗茶。

    马麟向来好动,此时,有这么多师兄弟可以喂手,哪里能够忍得住手痒?!

    这不,已经和吴浩明的弟子在场中较量开了!

    虽说在京城的商界,李吉华和李俊峰两人算得上小有名气。可是,在这最讲究辈分的武林圈子里,他们两个依然不敢造次。二人垂手而立,站在林万山等人身旁!

    吴浩明看着场上的马麟接连摔倒好几个他的弟子,心中虽有不悦,可嘴里却说不出来什么话语去阻止。

    在林师兄面前,他和凌晓峰永远都畏畏缩缩的!一方面是狐假虎威,才有了他们今时今日的地位;另一方面,林老比他们两个都大了二十多岁,代师传艺多年,累积下来的威严,也使他们两人不敢乱来!

    吴浩明奉承道:“师兄啊,阿麟这功夫不错嘛。我这边最厉害的几个弟子都不是他的对手啊。”

    林老应声答道:“好什么好!他要是能有峻峰一半的功夫,我也知足了!”话虽如此说,可是他眼中爱怜的神情还是没有瞒住其他人。

    凌晓峰道:“师兄啊,您也不必如此严厉,小马这么勤学苦练,肯定会很快出功夫的,这也不是着急就能得来的事情。”

    林老呷了一口茶,看着眼前这两个师弟,他们都是被名利场所迷惑,手里那点儿功夫唬住一般人还行。可是,真要遇见行家里手,立马就歇菜!

    这次的t市之行就是证明!

    只不过,到了现在再强求他们两人下功夫去练,怕也没什么可能了。一是二人上了岁数,身体没有了能够折腾的资本;二是思维已成定势,要改可就难了。

    林老生气的是马麟!这个臭小子,平时可没有少往这里跑!看看学的都是些什么!

    只见场中马麟在和凌晓峰的一个弟子在对练。两人来回推搡之间,马麟利用对方一个身形不稳,用了一招“挂”法,立刻就将对手甩倒在自己身侧!

    凌晓峰很是得意,觉得自己对马麟的影响甚大,同时也感叹这小子悟性就是高,学起来就是快。他将太极拳推手时候的技巧归结为四大类:掷挂偏拧。马麟过来的时候就跟着学。

    只见马麟手肘抵在对方肩窝处,不时靠前拱来制造对方身体的不稳定点,借机侧让回扯,摔倒对方。

    凌晓峰和吴浩明两人在旁边不住喝彩。看着马麟将这四个技巧运用的炉火纯青,不住感慨自己的徒弟太笨。

    二人这当面的溢美之词,听得身边的李吉华都有些挂不住脸面!心里直怀疑自己是不是拜错师傅了!

    而林老这时候的表情可有些生气!他心中止不住地暗骂:“这小兔崽子,不好好学功夫,净整这些旁门左道!”

    林老这也是心里着急啊。

    他自己已经八十岁了,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看到自己最得意的徒弟进入暗劲,这个“道”的门槛儿。

    可是,现在这小子对于一切速成的法门极感兴趣,导致他虽所学庞杂,但都不精通。关键是自己一生的经验,他想要找一个衣钵传人来继承的愿望,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身体的反应越来越迟钝,而逐渐迫切起来。

    李俊峰的资质太一般了,他有些看不上。

    林老看重马麟的,是他的资质。但是,他虽资质颇佳,然则玩心太重。不能完全静下心来,一心一意钻研太极拳,那是极不容易理解其精髓的!

    大学毕业之后,马麟并没有找工作。完全不愁吃喝的他,每月的花销都来自他老爸,一家上市公司的大老板。只是因为他老爸也极其推崇传统武术,才如此支持他走上这条路的。

    称得上是富二代,马麟却并没有把心思花在香车美女上,他确实喜欢太极拳!只不过,见效如此之慢,着实让他有些心焦!

    其实,马麟也称得上是一枚武痴了。

    只不过,由于年轻,对诸如街舞、跆拳道等的酷炫特技也感兴趣,遂花了不少时间在这些方面。

    当然,相比较于那些整日里动不动就要通过站桩来“长”功夫,甚至是某些大师,身体稍稍动几分钟,便要论说一个半小时嘴皮子功夫的理论派,马麟下的功夫可就大多了!

    有名师指导,才能分清功法、练法和打法。

    没有名师亲教,只靠通读所谓的大师之著作,看所谓的大师之视频,也就只能做理论派!

    林老这是有些急于求成了。他气马麟这小子,不好好去推手中磨练寻找不丢不顶的感觉,只专注于这种外在的比较好看的花招。

    马麟只把他的话当耳旁风,却对凌晓峰发明的推手“四法”乐此不疲!这当然让他头痛不已!

    继续耍着威风的马麟又换了一个对手。不过,应付起来,依旧轻松!

    对于场下的比试,李俊峰可要比凌晓峰等人看得清楚许多!

    要不是以前跟自己的亲师兄弟们练习推手日久,始终把如何寻找不丢不顶当作练习的重点,而不是想着仅靠这四种手法来制造对方的不稳定点,马麟哪里能如此轻松就摔倒这些师兄弟们?!

    推手的要点是“拿”。但是,这个技巧却不是故意去拿,而是要随着对方变化而拿!

    这差别可就大了。

    主动去做和被动去做,好像是主动做更像真经。可是,这却大错而特错。

    要知道推手区别于其他外家拳的本质就是,始终都是对方怎么来拳,我才怎么反击回去,要的就是这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只有如此,才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外行人所谓的无招胜有招,后发而先至的错觉!

    被动着并不是不做,而是看对方如何变化,我顺着对方变,直到把对方变得难受,而我却十分享受才行!

    可是主动的通过一些动作技巧,来制造对方的不稳定点,就有些钻牛角尖了,随着练习日久,偏离太极拳的不丢不顶会越来越远!

    当然,有时候,主动做并非是错。但那得到了“拿”的高级水平,可以主动打人了,才行!

    没有进入暗劲儿的中高级境界,熟练掌握“拿”之诀窍,那这主动便会适得其反!

    便会违背太极拳的不丢不顶的理论原则!

    什么是不丢不顶?

    不丢不顶,讲的就是接触的那一个点或者几个点,一直接触着对方,无论对方如何发力,就是如狗皮膏药粘住一般,始终没有脱离了这“肌肤之亲”!然后在这几个点处运用“棚捋挤按”等手法,把对方降服!

    可是,再看看这“掷挂偏拧”四法,却完全背离了不丢不顶的本意!

    就说刚才马麟使用的这一招“挂”。

    他先是用抵住对方肩窝子的手肘往前一拱(这完全就是靠蛮力顶上去的,还怎么体现不丢不顶),然后回撤手肘(各位细看的话,就会发现,此时的手肘已经丢了肩窝,失去了粘黏的意味),使手掌下压,如拳架里的勾手的姿势,勾住对方的后肩位置,再往自己的胸前一侧,用力一拉!

    这个动作就这么完成了!

    列为看官,这一整套动作下来,正好完美解释的,是什么叫做“或丢或顶”!

    太极拳的不丢不顶是要运用到实战中的,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其实,现在的许多比赛,都在向着这个方向发展,即或丢或顶!许多所谓的太极大家,不理解什么是太极拳的精髓,只得根据自己的经验教训,依托于太极拳的拳架套路,想出来各种打法、摔法、擒法!

    殊不知这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他们的这些技巧全都是建立在或丢或顶的基础之上。其中,犹以这“掷挂偏拧”为最!

第107章 势在必行() 
上面说了“挂”,其他三法也好理解。

    “掷”如上,也是手肘抵住对方的肩窝,只不过是先用手回拉对方的身体,等对方身体稍往前倾,微微失去重心的时候,再趁机用手肘小臂发力向前推出去!

    这个动作,正好与“挂”相反!

    “偏”跟“拧”差不多。

    两者都是或一手扶着对方的上臂外侧或者扶着腋下外侧,另一手拉扯对方另一小臂,先往以手扶着对方身体的方向给一个假动作发力,然后借着对方回顶的力量,拉着小臂的手加速拉扯,扶着大臂或者腋下的手加速推起,一下就把对方甩倒在另一侧!偶尔有人会在“拧”的基础上加一个摔跤的里刀或外刀的绊法动作!

    不止是外行人,即便是不懂暗劲的内行人,看到这些动作,也会觉得这四法都是运用了不丢不顶之劲。

    可是,高手一看,就明白这些手法,都是建立在或丢或顶的基础上的。

    还是以“挂”举例。

    这种发力技巧,本身就是从“捋”演化而来。

    高手用捋劲,视情况而定。

    对方不发力,我便掽。只要我掽,对方动都动不了,因为他根本就来不及动,我便想把他掽多远,就掽多远(当然,不能超越人体发力的极限)。

    另,只要对方一发力,我便顺势一捋!还是那句话,想把他捋多远,便是多远!

    “挂”与“捋”的本质不同,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就在于前文所述的主动与被动之别!

    从表象来看,进入暗劲之后,随着功夫愈深,发力的迹象便会愈来愈淡!

    推手时间愈久,身体灵活多变的特性便会愈突出!但是,只要不理解何为“拿”劲,那这推手的能力便也只停留在初级阶段。

    有了“拿”,则不管对手多灵活,一旦他被拿住,灵活的身体也会有一刹那的僵劲儿。处在僵劲儿的时候,对方是发不出力的,所以,犹如推搡竖立着的无根之木,肯定容易。这时候,不管是捋是掽,将对方发放出去,轻而易举!

    想要分辨一个人是不是进入了暗劲儿的水平,只要看他的慢动作便可。

    对外人,太极大师可以以快打快。但是,教徒弟,就要以慢制慢,甚至以慢制快!

    一个好老师,演示何谓太极劲儿的时候,从来都是用慢动作来解释的。对于资质一般的人来说,这慢动作,至少要通过七八年的时间才能真正理解。

    那市面上的某些所谓的大师,想要以快劲来演示的用意也就不言自明:要么不想教给你,要么自己没有什么真东西!而实际情况绝大多数又是后者!

    其实,老师教徒弟,这个慢动作的劲儿路演示还是很清晰的。

    只要懂劲儿之人提示一二,外人还是能够看出一些道道儿的。

    当然,看的出来,并不代表能够模仿。这个涉及到高手的整个身体运动,即一动无有不动!

    这可不是看一下就能学会的!

    这个一动无有不动,也并非是某些人表演的抖功!内家拳之所以不好学,就是因为这句话!

    人类毕竟是有文明行为规则来约束的。大庭广众之下,不能光着屁股,裸着身体。

    列为看官千万不要以为这话不着边际!

    因为,“一动无有不动”的“动”,在高手使来,也仅仅是身体的微微一动!正是由于这“微微一动”,才最让人摸不着头脑!

    有衣服遮挡,高手的发力,在外人看来只如没发力一般,丝毫看不出有何异常!

    但威力却很惊人,好似有千钧巨力!

    这才是放人于三丈远的诀窍!

    当然,对于处在明劲儿阶段的太极拳爱好者来说,“掷挂偏拧”四法,不失为一种能实战的路数(仅限于不动拳头的推搡或者摔跤)。但是,若在平时的训练时,还如此,那真就是走上了不归路!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