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本宫知道了 >

第243部分

本宫知道了-第243部分

小说: 本宫知道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这一番风浪,后宫终于平静了下来。

    这一晃便到了宣启四年冬末,宋弥尔刚好六个月的身孕。

    她已经不怎么出宣德宫,反正宣德宫也够大,没事在宣德宫溜溜弯,也够走上小半日了。

    太后娘娘的情况也越来越好,似乎又回到从前那个爱笑的、温柔的母后。

    只不过,前些日子,不知道是不是沈湛与宋弥尔安胎中无暇顾及尉迟嫣然,叫她有些张狂,惹恼了太后,被训斥了一番。如今也安静了不少。

    可是还没等宋弥尔与沈湛平静下来,期待新生命的降生。他们却先迎来了生命的逝去。

    宣启四年腊月,太后四十有五,崩于寿康宫。

    彼时沈湛与宋弥尔正在为新生命取名,听到消息的时候,他们根本不相信,正准备拿着想好的名字,与太后一起定夺。

    赶到寿康宫的时候,太后的身子都已经凉了。

    若不是宋弥尔拉着,沈湛又念及要为宋弥尔腹中龙嗣积福,寿康宫中的每一个人都跑不掉。

    好端端的,太后的情况明明正在好转,怎么会突然崩殂?

    淑节却道,太后是知晓了她重病的真相。

    知晓了为何尉迟嫣然会成为贵妃。

    早在宋弥尔怀有身孕前一刻,太后便隐隐约约知道了。偶尔便瞒着宋弥尔与沈湛查了查。

    太后这样性子的人,怎么会忍受自己的子女因自己的原因被人威胁?更忍受不了自己的生死竟会掌控在别人的手中。

    她厌恶着苟延残喘的自己,更厌恶着操控着的尉迟嫣然。

    究竟能不能治好,治好之后尉迟嫣然会不会得寸进尺,这些都是未知数,都掌握在尉迟嫣然的手里。太后怎能留着此等把柄?

    “太后娘娘走得并不痛苦,太后娘娘手中一直有以防万一的秘药,而今终于派上了用场。”

    淑节更是十分冷静、淡然地接受了这一切。(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三百四十六)大结局(下)

    (全本小说网,。)

    同时,太后娘娘为了永久解决了尉迟嫣然以及同尉迟嫣然同样的祸患,在临死前设计了尉迟嫣然一把,将太后崩殂的这件事,变成了尉迟嫣然下得毒手。实际上,尉迟嫣然也确实曾经下过毒手,太后也未曾冤枉过她。

    太后娘娘处心积虑,只愿为沈湛与宋弥尔肃出一个他们最想要的后宫出来。

    宋弥尔泣不成声,沈湛站都不能站稳。

    含着痛苦,沈湛与宋弥尔速战速决,快刀斩乱麻,当即宣布了尉迟嫣然的罪证。

    饶是尉迟嫣然如何辩驳,可太后血书在前,怎么辩驳也没有用。

    尉迟嫣然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太后竟然竟将尊严看得比性命更为重要。她也猜到,太后此举,不过是为了沈湛与宋弥尔铺路。恐怕比太后尊严还要重要的,是她心中眷挂着的帝后。

    沈湛化悲痛为力量,趁此机会提出遣散后宫。所列举的,皆是这些年来,宫中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阴谋诡计,包括太后身死的原因。

    朝野无不哗然震惊,在宋家、秦家、袁家的大力支持下,陛下新培养起来的天子门生的默认下,大长公主沈瓖与英王沈涔等皇室成员的拥护下,曾经困扰沈湛与宋弥尔许久的后宫妃嫔问题,竟是就这般轻轻松松地解决了。

    不过眼下沈湛与宋弥尔可半点都高兴不起来。

    若是解决问题要用太后的牺牲为代价,他们宁愿这些便一辈子待在后宫,不过是多几双碗筷的事情。

    可是也有那么些人,并不是真的愿意入宫的。在那一次莲会之后,不少妃嫔心中有些动摇。如今听说真的能够出宫,她们既兴奋又忐忑。

    可以出了这牢笼,可是今后又如何维持生活?

    沈湛给了她们三个选择。一是回到愿意接纳她们的母族,重新过回正常人的生活。嫁娶都不必担心,帝后甚至同时为这些愿意回到母族重新开始的女子发了布告。意思是她们都是德行出众、身家清白的女子,在宫中谨言慎行,堪为女子表率。既然能被选入宫中,自然也是不差的。完璧而归不是因为她们不够好,而是帝王的心思都放在了皇后一人身上。这样一来,这些女子回到母族不久,都纷纷自由经历嫁娶,即便是不愿意嫁人的,有了这布告,家里人也不能苛待她们,也有人争抢着请回族中做女先生,教女儿们的言行规范。

    有母族不愿接纳,或者自己不愿意回母族的,沈湛与宋弥尔便让她们都住进了皇家的别庄。

    别庄分布大历各地,按着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愿意长住的,也不在乎多养几个人。既然当初她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得不进了宫,也算是耽误了别人,负责任也是应该的。

    若是再别庄中途想要离开,或是有了新的发展,也不会拦着,说一声,有个文书,便能随意离开了。

    也有如贤妃这般,知晓自己母族的秉性,也不愿意去别庄,自请去了皇家挂名的寺庙,带发修行。

    自然,也有那种死也不想离开后宫的,譬如虞婉容、汤盈盈之流,沈湛也绝不留情,既然不想离开后宫,好啊,那边一辈子住在自己的寝宫之中,专人看守,跟文清婉一样,哪儿都不准去。

    这跟冷宫又有什么区别?

    这样一来,不少妃嫔也犹犹豫豫地离了宫。

    同时,借着为太后祈福以及为皇后腹中龙嗣积福的说法,沈湛还将在他之前冷宫之中关押的妃嫔都放了出来。

    有家人接的,便都回了家。

    不愿回家的,主动去了别庄或者家庙。

    也有家人不愿意接回去的,也一并送去了别庄休养。

    此番举动,倒是暖了不少顽固派的心。

    他们当中不少人,都是在先帝或是更早之前将女儿送入宫的,后头便没了个下落,如今一颗心放下来,竟是连带着对宣启帝从今往后只留宣德皇后一人在宫中,也没那么大的怨词了。

    如今,朝野民间,上下齐齐盼望着的,是宣德皇后腹中龙嗣什么时候平安降生。

    宣启五年三月末,宋弥尔生产于太元殿。

    她与沈湛两人正在太元殿听胎动呢,突然阵痛,根本来不及移动,宋弥尔还想着回宣德宫,可是根本就来不及,沈湛也顾不得那么多,好在他一直以来在太元殿、乾初殿几个地方都布置了产房以防万一,这时候竟真的派上了用场。

    宋弥尔刚进产房,沈湛便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颗心揪着,在屋内来回转。

    当宋弥尔叫出第一声时,沈湛竟直接腿软地坐在了地上,吓得周围的宫人们,全都跪趴着,大气也不敢出。

    沈湛听着产房内宋弥尔的低呼,又是想笑又是想哭。一会想起自己的小时候,一会想起自己母后。

    没过多久,宋弥尔的爹娘也赶到。宋丞相对沈湛还是一如既往,也当他是自己的孩子。瞧见他腿软起不了身,板起个脸,想要训斥他没个帝王的威仪,可听见自家女儿的哭声,竟也腿软坐在了地上。

    岳婿两人一前一后,坐得心酸又好笑。

    还是乐思越有经验,早在宋弥尔生产前,她已经替大女儿守过一次,这时候半点不慌乱,只跟着淑节一道,一个盯着产房内,一个盯着产房外,决不允许出半点差错。

    这时候便体现出后宫肃清的好处了,不仅没有莺莺燕燕叽叽喳喳,就是堤防的心也放松了一两分,没了人来争夺利益,又哪里来的害人呢?

    或许沈湛的皇子皇女能与他不同,能够平平安安愉快而健康的长大。

    沈湛也不敢贸贸然冲进去,他身上衣服都没换呢,若是要换一身经过药水浸泡消毒又被太阳暴晒的衣服,又得费一番功夫,等过来错过了弥儿生产怎么办?

    于是这么等着吧。

    好在宋弥尔的底子好,进去不过一个半时辰,也没怎么听见她的叫喊,一声嘹亮的啼哭便惊醒了在场众人。

    沈湛在外头一窜而起,又是搓手又是跳脚的,等到稳婆将孩子抱出来,沈湛根本没心思听稳婆说孩子是男是女,身体如何,只一个劲地问宋弥尔的情况。再等到里头窸窸窣窣收拾好了,里面的稳婆出来朝国公夫人禀了声,能够进去了。乐思越还没反应过来呢,沈湛一个箭步便冲了进去,冲到一半,又回身抱起孩子,一并进去了。

    宣启五年,宣德皇后诞下帝子。

    又二年,宣德皇后诞下龙凤帝子帝女。

    举国欢庆。

    有子有女,有爱人相伴,宋弥尔也算是圆满。

    但她知道,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番外一 君父

    (全本小说网,。)

    沈湛出生的时候,我与阿灵感情正好。

    我与阿灵前头还育有长公主瓖儿,冰雪聪明,机灵可爱。有时候望着小小的香喷喷的瓖儿的时候,我便在想,朕与阿灵的儿子会是什么样的呢?

    很快,湛儿便给了我答案。

    他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小小年纪便颇有气魄。

    我犹记得他三岁的时候,虚长他几岁的瓖儿已经到了最调皮的年纪,在皇宫里,仗着朕与她母后的宠爱,弄得鸡飞狗跳。

    这一回,瓖儿似乎是不小心将一个妃嫔绊倒了水里。

    其实说是不小心,我哪里能不知道,瓖儿本就是故意的。不过是听说我最近十分宠爱这名妃嫔。

    一个小小的幼儿,纵使再多气力,又哪里能将一名成年的妃嫔绊入水中呢。只不过是这妃嫔将计就计,想要陷害长公主背后的皇后,并博得我的怜惜罢了。

    妃嫔被救上来,太医说,人已经快不行了。

    瓖儿便慌了,根本来不及仔细推敲,哭着便要找朕来请罪。

    朕在暗中观察着,湛儿那时不过三岁,堪堪能下地而行。

    小小的人儿,却是负着手,指使着奴才们一二行事,安顿妃嫔,找出证人,在敲打一番后,分隔开来分别说出证词,再使以巧计,轻而易举便诈出了真相。

    这还不够,这不过是雕虫小技尔。是一个还不错的皇子,应该具备的能力,湛儿只不过将具备这能力的年纪提前了些罢了。

    朕继续看着。

    却见湛儿却是未曾惩罚这些差点昧着良心陷害长公主作伪证的奴才,而是拉过慌张哭闹的瓖儿,也不知跟她说了些什么,不过一会儿,瓖儿便红着眼睛,说是咬原谅这些可怜的宫人,说他们不过一时糊涂,还望往后不管跟了哪个主子,还望能够尽心尽力。

    奴才们自然松一口气。

    这时候湛儿却出来要严惩这些奴才,命侍卫将人绑了,就要送去暴室。想要诬蔑长公主,便是立死也不为过。那些奴才们大惊失色,哀声求饶。这时候瓖儿却突然替奴才们请求,并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湛儿这才饶了他们。

    立时,已经有奴才受了伤。瓖儿命人拿了伤药。奴才们感恩戴德。可这样未免觉得公主太好说话。

    朕正准备出面阻止。却见湛儿又给瓖儿使了个眼色,瓖儿犹犹豫豫,却还是答应,虽说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这些奴才,便每人领了十个鞭子。鞭子要打,瓖儿又令赐了伤药与温补的中药。

    本来这些奴才,在一开始是完全什么罪责都没有的,都被善良的长公主给赦免了。

    可经历了这一番苦难,他们这才真正地感激公主,打一巴掌再给一颗甜枣,他们却连同周围的宫人一同觉得,大历的这位公主,是一个善良却不愚善的人。她能破能立,果然是大历的大长公主。

    这下子,这些奴才并着周围的宫人奴才,真心地为着瓖儿了起来。

    瓖儿是一位好公主,朕并不否认。可恐怕那得要等到五年十年,瓖儿懂事了以后。在这时候,她还不过是个上房揭瓦的小毛孩,哪里有这些心思。

    可是若是瓖儿没有,这些君主的手段,却竟是湛儿教她的。

    甚至瓖儿还没有开始读书,那句人非圣贤,恐怕也是湛儿教的。

    他才三岁,却是什么时候开始偷偷读书的?

    朕看着湛儿站在一旁,目光朗朗,身立正直,他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帮他的姐姐立威于宫中。却平平淡淡,好似自己并未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朕三岁的时候在干什么?跟在乳母的后头,央求着要抱?

    湛儿站在那里,朕放佛看见了大历的新君。

    年轻的、智慧的帝王,以及一个更加崭新的大历。

    可是,湛儿聪慧不假。他是朕的第一个儿子,是朕与朕心之所爱,朕的皇后所生的孩子。阖宫上下,没有一个敢得罪于他,没有一个不捧着他,宠着他。

    朕即盼着他一生一世都能这般顺遂地长大,骄傲地自在地长大。

    可朕却又怕他在这种顺遂中,长大,迷失了自己,君王容易得到,却并不容易担当。若湛儿成为君王,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外有异族虎视眈眈、中有门阀世家暗藏威胁、内有迂腐老臣把持朝政未能有新鲜人才选举而来,周遭还有皇族宗室蠢蠢欲动的大历。

    这不是最好的大历,却更不是最坏的大历。

    这些问题、这些矛盾,它们自大历建朝至今便一直存在,大历的帝王们,每一人,都在竭力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

    这是朕如今正在面对的问题,也是湛儿将会面对的问题。

    可是,朕是从兄弟们的纷争中浴血杀出。若是眼下泡在蜜罐里头的湛儿,长大以后,他还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与眼光吗?

    所以,我开始宠幸贵妃。就是那个使计落水,据说颇受朕宠爱的妃嫔。

    其实起初她长得什么样子,朕都不知道。

    我只知道,没有顺风顺水就能成就的帝王。

    我见过阿灵偷偷拭泪,我也见过瓖儿与湛儿小心握紧的拳头。

    我看见他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愤恨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刻骨的麻木与冷漠。

    我这双手,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抱过我的瓖儿,没有握过我的阿灵的手了。

    我也很久很久没有见着湛儿仰着脸,对我露出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