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宠后养成史 >

第15部分

宠后养成史-第15部分

小说: 宠后养成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是养尊处优的富贵郎君,别具风流。
    那一世的种种情形陡然涌出,从相识到怀恨,如荒芜错杂的梦境,琳琅心跳急剧,一瞬间有无数的情绪涌起,她有些站不稳的靠在墙壁。
    这个人……她曾捧着炙热的真心去爱他,却最终恨入骨髓。那固然是因为他对付贺家的手段太过冷血狠厉,也许还掺杂着少女旧情破灭后的不甘和悔恨吧?琳琅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只管将那门框愈抓愈紧,直到身后的婆子凑过来道:“姑娘当心门口着凉。”
    琳琅恍然惊觉,触到滚烫的铁板一样缩手退后,脸色苍白。
    婆子惊呼一声道:“姑娘你这是怎么了?怎么额头这么多汗?”她的咋呼引来了贺文湛,他意外的蹲身看着琳琅,见小姑娘额头缀汗,脸上似有痛苦,诧异道:“铃铛儿,怎么了?”
    “爹!”太多的情绪压在胸口,琳琅没法去宣泄梳理,忽然扑过去紧紧搂着贺文湛的脖子。
    她的娘亲还在,父亲也在,并没有绝望自尽于牢狱,如今的圆满幸福是真实可触碰的。那些噩梦她不敢再想,只是大口的喘气,仿佛梦魇初醒。
    其实琳琅重生之后也曾想过与这位故人重逢会是怎样的场景,她会是怎样的情绪,那定是在烟雨水色的温软江南,她必是满腔愤恨。可事到临头,全然不是那么回事。
    朱成钰仓促出现,叫她猝不及防,甚至有些震惊。一直没有深思的某个问题猛然清晰无比的跃上心间——天下终会大乱,朱家依旧虎视眈眈,到时将是谁主沉浮?王朝更替天下易主,非她一介女子所能左右,如果这一世还是朱家得势,那么保皇的贺家会是怎样的下场?
    琳琅不敢深想,她只知道,不管怎样,她不能让贺家沦为阶下囚。
    哪怕她现下只是个十岁的小姑娘,也可以尽力去筹谋,万不能让悲剧重演!
    贺文湛对着女儿这样反常的表现,一时诧异,轻拍着她的背道:“铃铛儿是怎么了?”
    琳琅只是摇着头不说话,猛然听见有极轻微的脚步声靠近门口,慌忙站直了身子,门外已经响起了张妈妈的声音,“四爷,三爷回来了,还带了客人来拜会,老爷叫你过去。”
    贺文涛一怔之下大喜,忙道:“这么快!我这就过去!”看了琳琅一眼,终究不放心,“铃铛儿先回院里用午饭,爹爹忙完了就去看你。”
    琳琅强自镇定心绪,冲他笑了笑道:“爹爹放心去忙吧,我没事的。”说着偏头向旁边的婆子道:“咱们回去!”
    撑着伞匆匆回到兰陵院,秦氏已经叫人做好了饭,见琳琅独自回来,秦氏自然是意外的,“你爹爹呢?”
    “三伯回来了,爹爹在老太爷书房和他说话呢。”琳琅刚才情绪波动,这会儿瞧着秦氏时愈发觉得要珍惜这时光,便凑过去贴在她的小腹,觉得甜蜜难得,“小弟弟听话么?”
    “乖得很。”秦氏拉她坐下来,便叫人布菜。她如今的身孕已经是四个月了,虽然还不是很显身子,脸色却是愈来愈好,身材丰润不说,皮肤比往常格外柔润滑腻,愈发显出美妇韵味。
    寻常魏妈妈说起来,也觉得难得,“郎中说夫人腹中的应该是个小公子,可瞧夫人这气色,又像是怀着位姑娘,才能把夫人将养得这样好。”
    这种时候秦氏通常只是笑笑,“是男是女有什么打紧,郎中说是个小公子,不过是哄四爷高兴罢了。”她会低头摸着小腹,满脸的慈爱,“其实我更想要个女儿,跟咱们铃铛一样贴心。”
    魏妈妈便陪着笑,不再多提。
    这府里统共就这么几位主子,秦氏有了身孕,其实也有无数眼睛盯着。大房和二房、三房枝繁叶茂,唯独四房人丁冷落,如今就琳琅一个女儿,秦氏嫁进来十多年,早年和贺文湛的别扭人尽皆知,而今膝下无子,在众人看来终究欠缺。
    尤其老夫人那里,眼巴巴的瞅着四房,若秦氏这一胎是个女儿,恐怕又要以无子为由,变着法儿往四房塞人了。
    琳琅舀着青笋莲叶汤,白瓷勺里碧绿笋,清爽又悦目。她不在乎是弟弟还是妹妹,只盼着秦氏顺利诞下孩子,兰陵院里和乐安好就成。至于老夫人那点闹腾,和生死安危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
    娘儿两个用了饭,因为外面下雨就免了往常的散步消食,难得秦氏心情不错,便叫画扇和锦绣伺候笔墨,秦氏指点琳琅练字。
    贺文湛归来已是后晌,他是冒着细雨走来的,显然是记挂着女儿。见了琳琅安然无恙的在那里练字,瞧着妻女和美,不由带出笑意,静悄悄的走过来看了会儿,道:“铃铛儿的字突飞猛进,看来最近是下了功夫。”
    琳琅仰头看她,得意笑道:“那当然。”旁边秦氏便问道:“三哥那边都安顿下了?”
    “往双瑞堂去了,今晚他有应酬,明天怕会家宴,二哥二嫂都来。”他的言喻自明,秦氏闻言点了点头,琳琅便问道:“爹爹,我瞧三伯带了个少年过来,那是谁呀?”

☆、第23章 提出分家

贺文湛这也是头一次见朱成钰,听了琳琅问,便道:“那是袁州都督朱墉家的二公子,叫朱成钰。”
    琳琅“唔”了一声,偏头问道:“咱们家以前跟朱家没来往呀,他来做什么?”
    贺文湛便笑着抚她的头发,“他是你三伯在路上碰见的,正好救了你三伯的性命就一路同行,他们在京城的住处还没收拾出来,就先在这里住一晚。说是先代朱墉拜望老太爷,等朱墉到了京城,再来亲自拜会。”
    琳琅听了不再多问,心里却是嗤笑。朱家的手段还是那样,但凡想攀有名望的前辈,都要派出朱成钰打头阵。朱成钰很能装模作样的讨老人家欢心,又还是个少年的身份,先铺垫好由头,朱墉出马时就不显突兀了。
    关于朱家的事千头万绪,是时候好好琢磨琢磨了!
    次日果然办起了家宴,因是夏末秋初,后园里景致好,便安排在那里。
    贺文清虽是庶子,到底有出息挣了功名,他难得回京一趟,老太爷自然高兴。外面祖孙三代的男丁摆开宴席,拿十八扇山水屏风隔出的内厅里便是女眷了。
    其实女眷也就是那些人,老夫人和大房的几位都是如常,三夫人因为贺文清到来而高兴,比寻常喜气了许多,就连贺珊瑚都不似平实少言寡语,难得的笑脸鲜衣,露出花样年华该有的气息。贺文清带来的那位窈窕妇人是他随行的妾室,姓柳名嫣,据说是当地一位落魄秀才的闺女,恭恭敬敬的侍候着,倒不突兀。
    二房母女自打禁足后极少出门,就连贺卫琨的妻子安氏都不怎么出现,这回二夫人带着贺瑾瑜出来,因有老太爷先前的休妻命令在,娘儿两个的脸色都不怎么好。
    琳琅也是许久没见贺瑾瑜了,上回还是她从拱门里面冲出来,拿着银针想划花她的脸,心绪激烈而气势汹汹。经这许多天的禁足,她变了许多,不再如从前那般热情好动,整个人仿佛沉甸了许多,不怎么开口说话,行动规矩疏离,眼神有些空茫。
    毕竟是从小玩到大的堂姐,琳琅见惯了浓烈如月季的贺瑾瑜,这会儿看她形容消瘦,竟隐隐生出些同情。
    易地而处,贺瑾瑜芳心错付、行止踏错未嫁先孕,接着被逼落胎禁足思过,那个男子别说担当,就连面都没露过,怎么说都是可怜。若她没有迁怒在秦氏头上,谋算着害秦氏的性命,琳琅还能真心去安慰一番。
    琳琅刚刚重活的时候怀着前世的刻骨仇怨,加之二房欲图加害秦氏,一怒之下就将贺瑾瑜的身孕抖了出来,这会儿想起来,倒是叹了口气。
    姐妹几个是围坐在一桌的,琳琅原本正和贺璇玑说话呢,见贺瑾瑜走来,难免起身招呼。贺玲珑姐妹俩满怀好奇的打量着贺瑾瑜,倒是贺璇玑伸出手去扶了她一把道:“身子这么弱,快来坐着。”
    琳琅晓得贺璇玑的心性,恩怨分明,做事总留有余地。羊花藤的事情都落在二夫人头上,贺璇玑对贺瑾瑜却是真的同情,吩咐丫鬟倒了热茶过来,关心道:“二妹妹的病都好了么?”
    贺瑾瑜显然有些诧异,抬头看了贺璇玑一眼,仿佛尴尬,又仿佛感激,随即道:“慢慢将养着总会好的,谢谢姐姐记挂。”她的眼神轻飘飘的扫过琳琅,在贺玲珑的脸上停了片刻,却是什么话都没说,低头喝茶去了。
    贺玲珑以前跟贺瑾瑜说亲道热的,这会儿却也不像以前那么亲近了,虽也凑过去关心,到底透着客气。而贺瑾瑜的态度,除了最初对贺璇玑的感激一瞥,到后面就全然是冷落客气了。
    琳琅瞧着贺瑾瑜的神情,心里感慨,豆蔻年华遇到这样冷情没有担当的男子,叫她一人承受所有的屈辱和苦痛,应该是着实令她灰心的。渐渐觉出些伤感,琳琅舀了汤递过去道:“二姐姐病着,多吃点东西补补。”对面贺瑾瑜看了她一眼,轻飘飘的道:“谢谢六妹妹。”
    然后就没有了下文。
    琳琅也不多牵扯,转头跟贺珊瑚说话。
    她们这一桌气氛微妙,隔壁也是如此。二夫人先是因为贺瑾瑜的事情闭门思过,后面又被勒令休妻,这会儿贺文涛虽还没写休书,这事儿却是传遍了的。如今举家女眷聚在一起,二夫人任是再厚的脸皮,都觉得羞愧尴尬。
    倒是老夫人有意照拂,拉着她问长问短,关心备至。
    宴厅附近亭台水榭相连,大夫人特地请了戏班子过来凑趣,倒也喜庆热闹。酒过三巡,气氛有些冷淡,大夫人便着人拿来小鼓花枝,想来个击鼓传花取乐。
    这头正忙着呢,忽听外面传来碗盏碎裂的声音,老夫人忙派人去看,小丫鬟片刻即回,回道:“外面二老爷喝了酒,跟老太爷闹起来了。”
    这消息吓了老夫人一跳,忙叫人都停下来,她扶着金燕儿的手要往前面去。
    这一停下,屏风外的声音便清晰传了过来,就听二老爷带着酒意含糊的道:“……慧娘她嫁给我这么多年,如今连儿媳都有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如何能休她,父亲……请你收回成命吧!”他嗓门不低,带着些微哀求的意思,琳琅扫一眼二夫人,就见她红着眼眶,正拿帕子拭泪。
    外面老太爷不为所动,老夫人也绕过屏风,求情道:“难得一家子聚在一处,和和气气的多好,老爷不看老二的面子,也看看琨儿兄妹呀。至不济,也看看我吧!”她上了年纪的人,说到最后动情,竟也哭了起来,一面又目示贺文涛,想叫他服软迂回。
    哪知贺文涛梗着个脖子,死不认错,只说二夫人生儿育女劳苦功高,绝不能休弃。老太爷愈发心烦,怒声道:“我贺家以诗书礼仪传家,留下那恶妇,总叫家宅不宁。”瞧着老夫人这胡搅蛮缠护短的样子,愈发气不打一处来。
    当年几个儿子陆续长成时,正是贺知秋仕途顺利公务繁忙时,因贺文瀚是长子,他才留心撮合,娶了大夫人这个名门闺秀。至于次子贺文涛,原本他就不如贺文瀚有出息,况又不是长子,贺知秋便将婚事全权交给了老夫人。
    那会儿老夫人娘家已日渐败落起来,她有意照拂娘家侄女,况觉得大夫人不好拿捏,便将二夫人安氏娶进门来,有点培植臂膀的意思。
    贺知秋当时对老夫人还比较放心,也未深究二夫人的底细,后来隐约听说二夫人在闺中时就泼辣不省事,出过两件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就有了点成见。
    这么多年下来,二夫人的种种行径老太爷是看在眼里的,虽然看不上,却也不好插手。谁知近来先后闹出贺瑾瑜行事不正,江氏和秦氏被人加害之事,老太爷的怒火是彻底被点燃了!
    养女不教本就是大罪了,谁料二夫人竟还心怀不轨,欲图加害妯娌长孙?大夫人的娘家和亲戚大多位高权重,秦氏的父亲是一方大员且与他私教交至深,若真闹出事来,对贺文瀚和贺文湛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此种种,老太爷对这位二儿媳是半点都忍不下去了。
    而今阖府家宴,贺文涛却酒后昏了头提起这茬,老太爷既气二夫人的行径,又恼贺文涛没个主见,被一介妇人玩弄于股掌,拍案哼了一声,怒气未平。
    二老爷是个软耳朵的人,早年听了二夫人的挑唆,把一位姨娘和庶女赶到庄子上去住,叫那双母女命丧黄泉时都不曾心软,这些年里对二夫人可谓言听计从。这会儿见老太爷盛怒,便脱口道:“父亲既然觉得慧娘不贤,执意要让她出了贺府,不如连儿子也一并赶出去吧。”
    此言一出,老太爷瞬时惊愕,贺文涛这是要分家了?就连旁边哭得正伤心的老夫人都停了下来,有些不可置信,“老二你说什么!”
    贺文涛反倒是坦然了,“家里出了这些事,儿子也没脸待着了,不如就让我们夫妻搬出去吧,也免得给父母亲添堵。”
    外面鸦雀无声,内厅也是如此。大夫人和秦氏面面相觑,贺璇玑面露惊讶,贺瑾瑜却是若无其事的喝茶,仿佛早就有此预料。再看二夫人,虽然依旧拿着帕子拭泪,却已不是方才的哀戚容色了。
    所以……琳琅蓦然反应过来,贺文涛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此心了?
    挑着这样的时机说出来,依老太爷的脾性,要么听人劝解退一步,要么就允了他的请求分家,大有箭在弦上之势。
    若果真如此,琳琅倒不得不佩服二夫人了,能将贺文涛拿捏得如此言听计从,也算是个本事了!
    安静了半晌,外面传来老太爷冰寒低沉的声音,“那就搬出去!”旁边贺文瀚等人劝了几句,奈何那一对父子都死拗,老夫人说话已然没了半点用处,大夫人对此更是无可置喙,况且府里大事全都是贺老太爷说了算,他执意如此,那就是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一场家宴不欢而散,琳琅跟着贺文湛和秦氏回到兰陵院的时候,手心里还捏着把汗。
    刚才宴散时那阵势实在是吓人,就连大夫人都如履薄冰,她们一众小辈更是连呼吸都恨不得屏住。琳琅还记得离开时老夫人那张惨白的脸,她大概不会料到,费心寻来了一个崔莺,引出了却是这样的结果。更不会料到,苦心巴力偏疼着的二房,到头来会给她这样的答案。

☆、第24章 各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