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清公主秘史 >

第1部分

大清公主秘史-第1部分

小说: 大清公主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   。/如需更多好书,请访问¤╭⌒╮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  。zaxsw。org/】 
《大清公主秘史》谷草


第1章 第一章 
  顺治十六年正月丙辰,早春刚发,春寒料峭,东方苍穹包笼在茫茫一层巨大的白幔之中,晨曦忽明忽暗。紫禁城的宫后苑'1'里,新绿在前几日才吐了嫩芽,如今寒风拍打,又都瑟缩在了一块儿。

  宫后苑向南的坤宁宫,洛敏横卧在东暖阁的炕榻上,两眼盯着边上的娴静女子。半晌,那女子回过头,扬起唇角,泛起淡淡的梨涡,“你这孩子,打早儿就瞧着我,可瞧出些名堂?”女子出口便是一口顺溜的满洲话。'2'

  洛敏摇晃着小脑袋瓜儿,刻意装作七岁孩童模样,“皇额娘手上的香囊可是做给皇阿玛的?”

  女子捏紧做了一半儿的如意香囊,栩栩如生的一双蝠皱在了一块儿,洛敏暗忖自个儿又说了胡话,真真想掌个嘴巴子!在坤宁宫里头,“皇阿玛”三个字是不愿或渴求被提及的。

  “也罢,这香囊即便是做了,你皇阿玛也瞅不上我这份‘如意心思’。”女子叹了口气,将那香囊摆放了起来。

  这已是洛敏来到这里,第不知多少回瞧见她自怜哀叹。不过二九又一年的芳华,在她身上却瞧不出半点韶华之气,倒更露几分哀怨,惹人心生怜意。并非她天生如此,只怨上天吝于眷顾。十四岁那年从蒙古远嫁大清国顺治皇帝,却不得瞻顾,仅二年,顺治帝便迎内大臣鄂硕之女董鄂氏入宫,册为贤妃,过了四月,晋为皇贵妃,又以太后不豫,责后礼节疏阙等为由,意欲再废后,改立董鄂氏,终因孝庄皇太后不允,没有成功。

  然,此事件令帝后关系愈演愈烈,也就是洛敏如今所见局势。

  洛敏本是21世纪一名名不见经传的替身演员,家中唯有弟弟相依为命。她原以为这一生都将会在平淡无奇中度过,怎奈一场风暴将她卷入了这满清宫闱之中。

  醒来后,只看到雍华古朴的雕栏画栋以及她此刻这副瘦小干瘪的金贵之躯。她不再是屈居人后的替身演员,而是大清国顺治皇帝的养女——爱新觉罗·洛敏。她知道了自己的名,却对自己的封号稍许含糊。这几年顺治帝很忙,忙得不记得他的后宫,忙得不记得给某个孩子取汉名,忙得不记得给公主们封封号。

  不过,即便此时的洛敏还没受封,她也知道自己日后的身份。一切来源于方才与她对言的女子,她,正是洛敏的养母,也是她生母的亲姐姐,顺治帝的第二位妻子——孝惠章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荣惠。(荣惠这一名字历史无从考证。)而她,就是大清国寿命最长的和硕端敏公主。(和硕端敏公主即固伦端敏公主,固伦为雍正所封。)

  荣惠与顺治帝感情不睦,膝下无子,孝庄皇太后为抚慰她,便安排顺治帝收养洛敏为公主,人称“敏公主”,与荣惠同居坤宁宫。

  一夜之间,千变万化,变的是身份、地位以及环境,不变的是,她与端敏公主闺名相同,此外,她醒来开口便能说出一番满洲话和蒙古话,这令她大为惊叹。

  或许是时空秩序没有将原有的一切打乱,洛敏也不想将其打乱。

  她曾接过不少清宫辫子戏,深悉清史,更明白这名公主未来的走向。虽不知上天为何要将她安排到这可怜女子身边,既然让她得以重生,她想重新活,好好陪伴这位年轻而又令人怜惜的皇后。

  有时候她也会想,或许是她们身上都流着科尔沁博尔济吉特一族的血液吧。洛敏的母亲是蒙古族人,父亲是汉人,据悉母亲是科尔沁博尔济吉特后人,想必让她魂穿至此也并不是毫无渊源。

  还是那句话,既来之,则安之。她会重新活出科尔沁博尔济吉特一族的耀眼一生!

  *

  “皇太后驾到——”

  洛敏本想趁着宁静午睡一小片刻,才闭眼,不想皇太后上坤宁宫来了。

  “皇额娘万福金安。”荣惠将炕榻上的洛敏拉起,合着礼,朝皇太后福身。洛敏学着剧本,规规矩矩行了一礼,“敏敏请皇玛嬷安。”

  皇太后由近身侍女苏麻喇姑搀扶着,洛敏低着头,只见一双凤头鞋正朝这儿徐徐走来,花盆底踏着青黑琉璃砖,“笃笃”煞是动听。

  “都起来吧。”

  两人站直身后,荣惠便请皇太后落座,又得太后允旨,落座另一侧,留洛敏光着脚丫立在边上,皇太后余光瞥见,面上一紧,道:“这早春料峭的,是要往身子骨里灌寒气不成?来,敏丫头,赶紧到皇玛嬷身旁来!”

  洛敏极是听话,顺着皇太后的意,一同坐回了榻上,“苏麻喇姑,去,给敏丫头取双绣鞋来。”

  苏麻喇姑是皇太后年轻时的陪嫁侍女,侍奉至今,未曾婚配于人。关于苏麻喇姑的故事,洛敏早有耳闻,算是清初宫廷史上一段奇谈。洛敏未能亲眼见识,如今眼前只见一名温厚纯善的老妪正领命去为她取鞋。

  “今年这春来得比往年早些,才不过暖了几日,今儿便又下起了雪珠子,乍暖还寒,稍不留神,宫头里怕是又要多请位太医来了。”

  “皇额娘教训的是,是臣妾疏忽了。”荣惠心领神会,皇太后自开口起便伸手揽着洛敏,话锋似有若无地指责她身为洛敏的皇额娘却照顾不周。

  “眼看那头倒了一位,不想这头再倒一个,哀家年纪大了,管不了那档子事了。”皇太后抚着洛敏那一头梳得极为用心的小辫儿,感叹道。

  “主子,奴才把鞋取来了。”一双寓意吉祥的缠枝纹绣鞋被苏麻喇姑捧在手心。洛敏瞧着那缎面和绣工,像是新做了没多久,一眨眼功夫就变出一双绣鞋,想必是有备而来罢。

  “来,敏丫头,皇玛嬷给你套上。”

  “皇额娘,还是让臣妾来吧。”

  “怎么着?哀家想给孙儿套个鞋都不成了?”

  “不,臣妾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就好生坐着,看着,你这做皇额娘的,今后还有的是机会。”

  “是……皇额娘。”

  “皇玛嬷,让敏敏自个儿套吧,敏敏想自个儿套!”眼见荣惠被训得一无是处,洛敏心里头真真着急,说到底,都是她不好,若不是前头见屋外下起了雪珠子,也不会心血来潮跑出去转悠,回来弄湿了鞋袜,光着脚丫,躺在炕榻上,不想皇太后上了门。前头想给荣惠解释,可被使了眼色,她唯有禁言。

  想来也是,一个七岁女童的稚言,说太多,只怕锋芒太露,给坤宁宫,也给简亲王府甚至是自己徒惹祸端。为了坤宁宫,为了简亲王府,只好先委屈了荣惠,下不为例就是。

  “哟,皇玛嬷不知,敏丫头都会给自个儿套鞋了?”

  “这有何难?不就是往脚上一套的事嘛!皇玛嬷,您瞧,这不套上了?”孩子就是孩子,拽了皇太后手中的绣鞋便往小脚丫上套,并拢比划了下,又往地面蹦跶了一圈,尺寸一分不差!

  “哈哈!敏丫头确实懂事了不少,可这蹦法儿,改明儿换了寸子'3',可要留意着些!”皇太后满脸堆笑,对洛敏的宠与训,两者兼顾,显露无遗。

  “那可还要些时日呢!”洛敏调皮一笑,尽显顽劣之气。

  “这年岁,也就眨眼即过。”皇太后忽而感叹,“想想皇帝他……也有二十又一了啊,生儿二十一载,他却只惦记着承乾宫里头的那位。”

  “皇额娘哪里的话,皇上自然是惦记着您的,兴许今儿是荣亲王'4'殇逝一周年的忌辰,姐姐又久病缠身,这才一直陪着……”

  洛敏在旁侧听,荣惠口中的“姐姐”她自然是知晓的,即宠冠后宫的董鄂皇贵妃。董鄂妃沉疴日久,自荣亲王不足百日而殇后,不过靠着桌几床榻,未曾上床好生歇息过,病情日渐加剧,若不是顺治帝下朝后时刻守着,怕早已随丧子而去。

  “荣亲王也是哀家的亲孙,这一去,哀家心里头也不好受,皇帝忘了哀家无所谓,只是这天下苍生、黎民百姓、祖宗打下的大清江山,哀家就怕他忘了!”皇太后放开洛敏,端起先前上的茶,抿了一口。

  荣惠沉默了,周身的宫人也就一直沉默着。祖宗规矩,后宫不得干政,可皇帝顾着美人,疏于朝政,皇太后心里头自然着急。

  “主子,时辰不早了,慈宁宫里头的青香怕是要烧尽了。”苏麻喇姑忽然上前一步。

  皇太后放下珐琅杯盏,捏了捏两手无名指与小指的金镶嵌玉护甲套,“唉,哀家乏了,苏麻喇姑,摆驾回宫罢。”

  苏麻喇姑扶住皇太后,缓缓离开了坤宁宫。

  皇太后一走,坤宁宫上次又恢复成往日那般,一片寂然。

  洛敏拉住荣惠的手,道:“皇额娘,皇阿玛会来咱们宫里的,对么?”

  荣惠十指一颤,没有作答,这么多年,她已经不奢望皇上再次踏入坤宁宫的宫门了。

  往后的几日,紫禁城的大雪终于消停了下来,而坤宁宫,放眼望去,仍是满目白皑,荣惠依旧没有迎来皇帝的身影。

  没有迎来顺治帝,却迎来了一个男童,这个男童,改变了洛敏的运,却改变不了她的命。

  “三阿哥!等等奴才!”通往坤宁宫的华道之上,太监舍命奔跑着,只为追逐一个年仅六岁的顽劣孩童。

  拉开长距离,男童停下,转身朝那太监做了个鬼脸,“来追我呀,追得到就让皇玛嬷赏你银子,追不到就赏你板子!”

  小太监吓得失色,顾不得喘气,又追了上去。

  “刘嬷嬷,你去瞧瞧外头何事这么吵。”荣惠才哄了洛敏午睡,本想着坤宁宫除东边之外,南西北各设祭神台,连皇太后上门都要小心翼翼,也不知是谁竟如此大胆,敢在宫外大声喧哗。

  “主子,是三阿哥,好像是三阿哥误闯了咱们坤宁宫。”刘嬷嬷张望了一圈回来道。

  荣惠定了定神,不想竟是三阿哥。这孩子,早年不幸身染痘疹出宫调养,转眼间,快过四年了吧,想不到一回宫,不侍奉额娘身旁,却跑来了坤宁宫。

  “快,刘嬷嬷,外头天寒,快请三阿哥进屋,别冻坏了他!”荣惠忙吩咐道。

  “是,奴才这就去。”

  待刘嬷嬷转身,荣惠便低头瞧了眼熟睡的洛敏,“敏敏,你总算有伴儿了。”


第2章 第二章  
  连日的纷扬大雪压得黄琉璃瓦沉甸甸,今早紫禁城迎来了第一束阳光,直至日上中天,白雪虽未完全化开,可那水柱正沿着屋檐滴落到地面。

  午后,荣惠哄了洛敏安睡,才一会儿功夫,宫门外的嚷嚷便引起了她的注意,差了身边的刘嬷嬷出去打探,刘嬷嬷踏着寸厚的积雪步履蹒跚。

  “来呀来呀!你追不到我!”

  “三阿哥,您等等奴才!”

  眼瞧是三阿哥与太监嬉闹,闯进了坤宁宫,宫内一干宫人见了他纷纷回避开来。三阿哥腿脚快,愣是将那太监远远甩在后头,心里正得意着,顾不得前方。

  “哎哟!三阿哥,您悠着点儿!”刘嬷嬷正要给小阿哥见礼,哪知雪地使了绊子,就那一下,整个身子如同扑进了一锅粥里。

  刘嬷嬷赶忙扶起他,扯了咯吱窝下的帕子就往他那张冻红的小脸上擦。

  “三阿哥!”瞧见三阿哥一身狼狈,小太监一魂未定,一魂又丢了。这下不好,不仅让小主子惊扰了坤宁宫,又没听从皇太后的吩咐照看好他,不知脖子上的脑袋还能留到几时。

  “你是谁带的?怎之前不曾见过?”刘嬷嬷瞧小太监一脸慌张,脸面又生,便随口问了句。

  “奴才见过嬷嬷,奴才是吴公公底下的小六子,前不久受了太后娘娘的命来侍奉三阿哥,不想今儿让三阿哥惊扰了皇后娘娘,烦请嬷嬷为奴才求个情!”说着,双膝埋进了雪地。

  三阿哥回宫一年多,这顽劣性子放眼整座紫禁城,无人不知,这小六子历事不久,又岂能招架得住!

  “你且回去复命,就说惠主子留了三阿哥在坤宁宫用点心,自然不会降罪于你。”

  “这……”

  “去吧,这是咱惠主子的意思。”

  小六子一听是皇后娘娘的旨意,也就落下心中一块大石,起身而去。

  打发了跟屁虫,三阿哥乐得自在,“嬷嬷,皇后娘娘真让我进屋吃点心?”

  “真的,随嬷嬷进屋吧,好暖暖身子。”

  “嗯!”

  *

  坤宁宫的宫门是他第一次跨入,皇后居住的东暖阁也是第一回走进。顽皮归顽皮,宫里的规矩还是铭记于心的,见了荣惠,三阿哥双膝跪地请安:“三儿给皇后娘娘请安。”

  “起来吧。”荣惠扶起年仅六岁的三阿哥,“赶紧上炕榻坐着,瞧这小手,冻成什么样儿了。”荣惠握住他那一双冻红了的手掌,虽说不是亲生的,瞧了心里也发紧,才想给他暖暖,却又落了个空,荣惠一愣,这孩子,想必是怕生了。

  “吃点心吧,吃了点心身子也就暖和了。”荣惠依旧温柔地笑着,将前头御膳房送来的紫玉糕推至他面前。

  三阿哥眼珠子“骨碌碌”转了转,伸开小爪子就捞了一块塞进嘴里,“嗯,好吃!”

  “若是三阿哥喜欢,全吃了都不成问题。”

  “真的?”

  荣惠点头。

  三阿哥如同得了宝贝,乐得裂开了小嘴儿,不消一会儿,吃得满嘴渣滓,宫人在一旁偷笑,荣惠忙着给他擦嘴。

  过了两三年的艰苦日子,好不容易回到宫里来,瞧见什么都是稀奇的。

  这孩子,刚出生那会儿她还是瞧见过的,皮肤白嫩,像极了他皇阿玛,只是不足两年,便被送去了宫外“避痘”,前两年发了痘疹,上天庇佑,总算逃过一劫,只是这脸上,留了一些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