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清公主秘史 >

第11部分

大清公主秘史-第11部分

小说: 大清公主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秘密!”

  三阿哥瞪大双眼,冰月瞧见他呆愣的模样,竟止不住笑了起来,头一回,她在她的三哥哥面前占了上风,瞧着三哥哥憋屈的样儿,可把她得意坏了!

  
第15章 第十五章
  那日让三阿哥叫了憋屈后,又过了五日,铅云散去,笼上了明日光霞,如此晴好之日,本可结伙游玩,偏偏冰月于昨日向皇太后请了旨,出宫回了安亲王府。

  忆起出宫,洛敏已有数月未曾回去探她的阿玛额娘以及那年幼的胞弟。前几日皇太后又提及简亲王的病情,令她多少有些担忧,于是,今早她也向皇太后请了旨,午膳后,便由人护送着出了宫。

  隔了数月,简亲王府没有过大的变化,奴才们见到她顶多恭恭敬敬行礼。

  “姐姐!”才跨进大门槛,一个幼小的身影扑面而来,抱住了洛敏,洛敏一看到德塞,心里就暖意融融。

  “姐姐总算回来了!”方才那一声“姐姐”已让她怔愣,这会儿又听德塞一口生硬的汉语,不禁觉得讶异:“塞儿学了汉语?”

  德塞扬起小脑袋,换了满语道:“嗯,学了十多天了,汉人的话儿真不好学!”

  在宫里,三阿哥和冰月拉着她学汉语,回到王府,德塞出口又是汉语,洛敏真是哭笑不得,好似摆脱不了宿命。

  “德塞这孩子也到了学龄,你阿玛特意请了满汉师傅教孩子们,难虽难,心思确实花了不少,做梦说,吃饭说,一见着你,也忍不住开口了。”说话的人正是他们的额娘,嫡福晋踩着花盆底“橐橐”走来,嘴角含笑。

  “敏敏给额娘请安。”

  “孩子,许久未见你,让额娘好好瞧瞧。”博尔济吉特氏伸手攀上洛敏瘦削的肩膀,左看右看,又抚上她的小脸,眉头微皱:“瘦了。”

  “额娘也瘦了,可是在替阿玛担心?”洛敏握了额娘的手,“听闻阿玛近些日子身子骨又差了,敏敏深居宫中,不得日日侍奉阿玛额娘左右,敏敏不孝。”

  “傻孩子,阿玛若知你有这番心思便也够了,来,随额娘进屋见见你阿玛。”

  “嗯。”

  她牵了洛敏的小手,德塞跟在边上,进了屋,只见已有人坐在床边,手上端着瓷碗,另一手握着汤匙,正送药给脸色苍白的病弱男子。

  洛敏认得,那女子面若桃李,眉如细柳,美则美矣,却相当目中无人,见了嫡福晋也没有起身行礼。

  洛敏特意忽略了杭氏,喊了一声“阿玛”。

  济度抬起眸子,正要起身,洛敏忙上前,“阿玛您躺着,身子要紧。”

  “你瞧阿玛,真是越老越不中用了!”济度哂笑。

  洛敏摇头,“阿玛不老,阿玛只是病了,谁都会得病,等阿玛病好了,就能帮着皇阿玛治理大清了!”

  谁曾想到,当年讨伐郑成功的定远大将军如今只能躺在病榻之上,惋惜的同时,不免令人有些心酸。

  洛敏虽与济度见面不多,可她身体里毕竟留着他的血,见他病魔缠身,心底多多少少有所触动。

  “王爷,大夫嘱咐您要多歇息,这药……”

  “喝药能比和女儿见面说话还重要?咳咳……”济度朝杭氏厉吼一声,不想动了肝火,引发咳嗽,杭氏得了白眼,心里直叫委屈,却故作强笑:“那等王爷与公主叙旧完了,妾身再命底下的人熬一碗。”

  “阿玛,还是先喝药吧,误了时辰对病情没有好处。”洛敏并非帮杭氏说话,而是担心她阿玛的病况。

  杭氏即便得宠,也不及洛敏在他心中的地位,这点,洛敏还是心感宽慰的,至少她的身份,可以让杭氏有所忌惮,不至于公然欺压她额娘和德塞。

  “是呀,王爷,您先把药喝了。”博尔济吉特氏也在一旁劝说。

  一个个全都盯着他,济度没法子,只能先喝药,等歇息够了再找女儿说话。

  济度喝了药,一群人都退了出去,关上房门,杭氏未打招呼,便从嫡福晋跟前昂首阔步地离去了。

  “额娘,这个杭氏眼睛可是长在头顶的?”

  “甭胡说,叫人听见了又要让那些个奴才乱嚼舌根子了。”

  洛敏闭了嘴,心里却在给博尔济吉特氏叫屈,这个杭氏,当真是得宠而不把嫡福晋放在眼里!

  “额娘有些乏了,你与塞儿玩着,要是有需要,找底下的人就是。”

  洛敏瞧她一脸倦容,便让她去歇息,待她走后,又拉着德塞去了别处院子,趁着四下僻静,洛敏凑近问德塞:“塞儿,告诉我,这些年额娘过得并不好,对不对?”

  德塞努着嘴,垂眸,额娘吩咐他不能说的,德塞一声不吭,洛敏多半是猜到了。

  “那不说额娘,你呢?”洛敏又追问。

  德塞心想额娘没有让他保守自己的秘密,便将这几日的苦楚一口气说了出来:“额云,喇布前儿抢了塞儿的小长弓,又弄脏了塞儿写的字,还常在背后道额娘不是,还有……”

  没有想到,这个喇布与德塞童年,竟是如此可恶!洛敏捏紧了双拳,那些人可以欺负她,但绝不可以伤害她弟弟!

  “那你都跟额娘说了么?”

  德塞晃了晃小脑袋,洛敏又问:“阿玛呢?”

  洛敏又见他摇头,扶额插腰:“为什么不说呢?”

  “阿玛病了,额娘身子也不好,塞儿不想他们担心,再说那个喇布坏透了,指不定会说我污蔑他!”德塞撅起了小嘴,洛敏气不打一处来,这些人,还真是仗着受宠,要将王府翻天了!

  一个庶福晋生的孩子凭什么欺压简亲王嫡出的孩子!

  “塞儿,听我说,这事儿咱不能就这么算了,他们欺负人,咱也不能逆来顺受,你是阿玛嫡福晋的儿子,将来是要继袭爵位的,若他再耍小手段,你必须逮着机会告诉阿玛,知道么?”

  “额云,你留下吧,你留下帮帮塞儿,塞儿一个人斗不过他!”小男孩儿拉着洛敏的手撒娇,极力央求。

  洛敏无奈地瞅着他,叹了口气,“走!那个叫喇布的在哪儿?带我去见他!”

  从小到大,弟弟在孤儿院受人欺负,她总强占着出头,教训那些小子,即便现在穿越了,她在大清国,她的弟弟变成了简亲王的儿子,但依旧是她洛敏的弟弟!

  “塞儿方才出来迎额云的时候,瞧见他在后院练习射箭。”

  洛敏了然,忙向后院而去。

  后院里,四季常青的松柏后,一丈开外立了靶子,那个身穿深蓝色紧身便服的男孩身影很快引起了洛敏的注意。男孩手持弓箭,搭上箭,拉开弓弦,正待松手……

  “额云,那是塞儿的小长弓!”德塞伸手一指,大声叫道。

  许是受了惊吓,男孩的箭射偏了靶心,勉强落在外圈。

  出手不利,男孩恶狠狠地扭头找罪魁祸首兴师问罪,“好你个德塞,居然……”话说一半,看到德塞边上的洛敏,生生把话吞回了肚里,别人见着公主,哈腰低头忙着见礼,可这个喇布,鼻子指着天,眼睛也长到了头顶上。

  长大了一岁,气焰倒也嚣张了,洛敏瞧不下去,走上前道:“方才的箭,射得不咋样嘛!”

  “我……那是德塞捣乱!”戳到痛处,喇布瞪大了眼珠子,气呼呼道。

  “哦?是么?若不是你抢了塞儿的弓,他又岂会跑来讨回公道?”

  “谁抢他的!这明明是阿玛挑了京师顶好的工匠做给我的!”

  “你胡说!你骗人!这弓分明是阿玛在我去年生辰送的,怎么会是你的!”

  “你才胡说!你嫉妒阿玛疼我,所以不甘心,硬说这弓是你的!”

  “我没有!我……”

  “够了!”两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争得脸红脖子粗,洛敏忍无可忍,大吼一声,吓得他们都闭了嘴。

  “都甭说了!你,拿着这把弓随咱们去找阿玛,这弓归谁,让阿玛瞧了自然见分晓!”洛敏知道,喇布是利用了德塞的弱点,明知道欺负他也不敢和阿玛额娘告状,于是也就助长了他的气焰。阿玛额娘被蒙在鼓里,不代表她一无所知!

  喇布一听要见阿玛,做贼心虚的心态便展露无遗,支支吾吾,站着不动。

  “怎么着?没吃饱饭,腿软了?”洛敏瞅他,喇布咽了咽口水,“算、算了,就当我让给你好了!不就是一把破弓,拿去!”说着,将小长弓物归原主,想转身就走。

  “站住!”洛敏立马叫住他。

  “还想怎么样?”

  “这事儿今儿作罢,往后你若再敢欺负塞儿,甭说阿玛那儿,就连当今皇后,怕是也饶不了你!”洛敏对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放了狠话,只因他欺负了她弟弟,便是得罪了她。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十倍奉还!对洛敏来说,德塞是与她同为一体的,她容不得任何人欺负他们姐弟俩!

  有公主撑腰,喇布即便再嚣张,也不再敢明目张胆地欺负德塞,从那以后,德塞过得安稳了,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同年秋七月甲寅朔,简亲王府发生了一场历史性的变故。


第16章 第十六章
  顺治十七年七月。

  秋到的早,晨露间秋风送爽,至晌午,余热回旋,天气反复,心情多变。简亲王府哀嚎一声接连一声,个个身着寿衣,全府上下一片缟素,简亲王济度病情每况愈下,终没有度过这个秋日,于今晨寅时薨。

  接到噩耗的洛敏奉皇太后懿旨出宫赶往简亲王府吊唁,一进院门,只见简亲王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跪站在济度灵柩旁,哭得声嘶力竭。

  洛敏的眼前人影重重叠叠,极力稳住身子至灵堂前告别阿玛最后一程。虽与简亲王父女情相建一岁有余,谈不上有多深厚,可一想到前阵子还好端端对她笑,跟她说话的人此刻躺在棺椁之中,心里如同掀起千层浪,久久难以平复。还有她的额娘,一声高过一声的哭喊,震得人心如撕如裂。

  济度丧礼过后,洛敏便在王府里住了下来,披麻戴孝,待百日遗体火化之后,再行回宫。

  而在守丧期间,宫中又发生了一起重大事件。

  顺治十七年八月壬寅,董鄂皇贵妃因身染天花,不幸病薨。顺治帝痛失爱妃,无心理朝,遂辍朝五日。董鄂氏薨逝两日后,即八月甲辰,顺治帝特追封董鄂氏为皇后,加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五日后行追封礼。

  董鄂氏一去,不仅顺治帝痛心疾首,万念俱灰,就连整座紫禁城也不得安宁。洛敏在宫外便听闻顺治帝命令上至亲王,下至四品官,公主、命妇齐集哭临,不哀者议处,又欲将当时在承乾宫侍奉的三十名宫女太监悉行赐死,生怕在极乐世界无人服侍,后得满汉大臣及皇太后极力劝阻,方作罢。

  后听闻董鄂氏梓宫'1'由满洲八旗二、三品大臣从皇宫抬往景山观德殿暂安,“三七”过后,才将遗体与梓宫一同火化,除此之外,还烧去了两座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宫殿,包括宫里的所有珍宝陈设,熊熊火光、滚滚浓烟聚拢在景山上空,坐西向北远眺,灰暗的天空一览无余,达一日一夜。

  一年之内,紫禁城少了两位皇亲贵戚,济度虽为王爷,丧葬之礼远没有孝献皇后那般史无前例、绝无仅有,百日之后,火葬在了京师西直门外的白石桥,虽不能比,可也好在墙圈与其父济尔哈朗墓相同,有碑楼、宫门、享殿,享殿内有隧道与地宫相连,只是未建宝顶。

  同年十月,洛敏褪下寿衣回到皇宫,宫中与往常无异,几乎所有人都从哀思中抽离了出来,唯有顺治帝仍沉于悲恸之中,抚今追昔。

  而在今晨,从乾清宫传出匪夷所思的谕令,顺治帝痛感无伴,看破红尘,决定出家!皇太后听闻后,即刻奔往乾清宫皇帝寝殿,加以阻止,皇太后赶到之时,与顺治帝平日共同礼佛的溪森和尚已为他剃了发,皇太后一怒之下,夺去剃刀,狠狠扔出十丈之远,旋即命人请了溪森的师父玉林琇,玉林琇以烧死溪森为要挟,最终逼得顺治帝打消了出家的念头。皇太后虽落下了心中大石,可也在怒气攻心之下,于慈宁宫休养了半月有余。

  闹剧结束了,皇太后歇了一口气,位于中宫的皇后却又泛起了忧思。

  荣惠手持念珠,轻敲木鱼,也学起皇太后诵经念佛来,这段日子,宫里不太平,她诵经,一为哀悼已故的董鄂妃,二为病中的皇太后祈福,三为顺治帝回心转意,重新振作。

  两个时辰过去了,荣惠跪于蒲团,皇太后钦赐的菩提子念珠在纤长的指间越过无数个轮回,木鱼槌反复轻敲,直到经文念诵完毕。

  荣惠睁开双目,放下木鱼槌,由刘嬷嬷搀扶着缓缓站起,隔了许久腿上方能使出些力气,刘嬷嬷扶她坐回榻上,荣惠四处瞧了瞧,“敏敏还没回来?”眼看到了午膳时分,却不见洛敏身影,荣惠随口问了一句。

  刘嬷嬷回道:“奴才方才让你去慈宁宫打听了,太后留了几个孩子在那儿用膳。”

  荣惠了然点了点头,刘嬷嬷又道:“主子,是否命人传膳?”

  “传吧。”

  荣惠一人默默用膳的同时,慈宁宫里的几个孩子已用完了膳品,去了花园玩。

  *

  皇太后由苏麻喇姑扶着从慈宁宫出来,缓缓走向慈宁花园,进了临溪亭。她仍旧雍容端庄,面色和蔼温厚。可大伙儿都能看得出来,近些日子,她瘦了,尤其是在董鄂妃去世后,儿子荒唐行事,大病了一场,红润便从脸颊上消失了,显得苍老许多。

  董鄂妃大丧刚过去那会儿,宫里头因心力交瘁,各处呈现一派筋疲力尽的冷清,如今看着几个天真的孩子玩耍,捆绑在心头的沉郁终于解脱开来。

  苏麻喇姑熟练地递上手炉,又为皇太后加了件披风,轻声道:“主子,这儿风大,您才初愈,小心身子。”

  皇太后专心眺望着孩子们,好半天没有搭腔,直到三阿哥在奔跑的时候摔了一跤,神色才一震,又见三阿哥麻利的爬起来,没哭没闹,皇太后感慨道:“宫里头出了那么大的事儿,孩子们也就跟着大家哭个两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