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清公主秘史 >

第51部分

大清公主秘史-第51部分

小说: 大清公主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无特殊;每逢夏日暑热皇帝便会奉太皇太后、皇太后乃至后宫嫔妃启銮幸紫禁城西侧的御苑避暑。
 
    这几年皇帝为平叛三藩动乱之事日理万机、忙得焦头烂额;却依旧没有忘记吩咐内务府的人将出行事宜置备妥当。
 
    出行的前一晚下了一场暴雨;本想夏季暴雨将给此番启銮带来诸多不便;可老天爷帮了大忙;雨下到四更天就停了。
 
    到了五更时分;天刚蒙蒙亮,西华门前就如灯会一般,数百盏灯笼照着绣着龙凤云霞花卉的伞、盖、扇、旗、纛缤纷耀眼;整整齐齐排列着的仪仗绚丽威武;随着熹微晨光下的风势全都往东飞扬,极为壮观。
 
    因下了一场暴雨,皇帝恐情况有变以致耽误出行,便于雨停后命后宫随行嫔妃提早出发。后妃们也因这场雨而彻夜难眠,故无人滞后,出行十分顺利。
 
    此次后宫随行的除了太皇太后、皇太后以及几位平日受宠的嫔妃外,再无带福晋命妇们陪侍太皇太后。洛敏也在其列,心想着原本怕热,有幸随驾出宫避暑当表感激之恩,可偏偏尔珠与章佳氏至今没有得宠,未能在路上陪伴她。虽说有些孤独,可还有值得庆幸的,素来骄横跋扈的瓜尔佳氏因感染了风寒奉命于内廷修养,不便出宫,因而洛敏省去一份心思以免再生是非。
 
    回宫三年,这是第一次离开皇宫,前几年因处先皇后三年丧期,皇帝又忙于朝政,除每年元旦、冬至、万笀、圣笀等较为重要节日,其余游幸能免则免,太皇太后为体恤皇帝丧妻之痛亦免了宫中一切女眷游幸活动,如今先皇后三周年祭日已过,帝王之心也渐渐复苏起来,后宫女眷有幸随驾出游。
 
    数年过去,不想再游西苑竟是一成不变,依旧林木成荫,景色幽静。所有人安顿之后,由皇帝领头,亲自扶着太皇太后登上西苑五龙亭,皇太后及众嫔妃携伴,宫女随身侍主,太监垫后。
 
    浩浩荡荡一群人进了五龙亭,又在皇帝的亲自护卫下,将太皇太后送上了一艘凤头平底的大篷船。皇帝每奉太皇太后游幸皆乘凤船而非龙船,以此表自身对祖母孝心。
 
    当众人随太皇太后依次落座,随着一声“起驾”,数艘小船护卫簇拥着大篷船,慢慢驶离五龙亭,向琼岛平稳地划去。此时,天色渐渐透亮,临水游廊像一条彩带将整个琼岛拦腰束起,岛上的白塔隐隐绰绰的剪影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与回廊、山峰倒映水中,东南面有石桥和岸边相连,与秀美的景山、紫禁城交相辉映,黛色岚光,遥望相看,景色如一幅壮丽的画卷。
 
    撑船的太监左右排开,动作整齐,除水声汨汨,大船小船全都静悄悄地没有声音。这是早已形成的惯例,只要太皇太后不开口,皇帝不开口,随行之人便是噤若寒蝉。
 
    直到晨光透出,天色越来越亮,船上的人们彼此看得清衣裳的色彩和清晰的花纹时,太皇太后才叫皇帝让他们停了船。
 
    “太阳快出来了。”太皇太后压低着声音,伸手指着水面,“皇帝,你瞧,这荷花似乎比往年开得更旺盛了!”
 
    不止皇帝,众人皆是循声看向水面,他们正被密密麻麻的荷叶荷花包围着,无边的荷田里,千百枝肥大的花蕾在一束骤然射出的红光中鼓舞摇曳着,荷花那特有的清香弥漫四周乃至苍穹,更是笼罩住了凤头大船。
 
    迎面扑鼻的清香一点点浸入眉目鬓丝,染了绣领衣襟,伴随着呼吸,直沁人心脾!
 
    虽说都是宫中贵人,可依旧不乏女子天性,有几位终究是忍不住不约而同地赞叹了起来:“这荷花开得旺,香得醉人!”
 
    “环着美玉雕砌的琼华之岛,可不就是到了仙境嘛!”
 
    最为敏慧的昭妃虽未在大放赞言之列,却是率先向太皇太后及皇帝谢恩:“臣妾等谢皇上、谢老祖宗天恩!若不是皇上忙里得闲、老祖宗又恩恤后宫众姐妹,只怕难以得见如此旷世佳境了!”
 
    经昭妃抛砖引玉,众嫔妃纷纷叩谢,乖巧的话说了一大箩,倒也是真心赞叹。
 
    太皇太后笑眯了眼,看向昭妃:“谢什么,不过是天地造化的功劳,哀家和你们一样,都是沾了老天爷的光啊!”
 
    昭妃依旧谦和地笑笑,太皇太后瞧着欢喜,又道:“你这表率工夫确也做得不错,后宫之主当真是非你莫属!”说着,老人家又瞧了皇帝一眼,皇帝微笑着,对着昭妃也算是客气。
 
    众人瞧在眼里,看上去个个面露欣喜,仁孝皇后大行后,中宫之位至今悬空,不过于数日前,皇帝下谕礼部,恭奉太皇太后慈谕,欲册立昭妃为皇后,择吉日册封。虽尚未正式册封,在众人眼里,昭妃已然具备国母之风。
 
    “老祖宗盛誉,这都是臣妾应尽的本分。”昭妃谦顺福身,不骄不傲,很是令人钦佩。
 
    “好啦,夜里刚下了一场雨,今儿这天也凉了些,难得出宫,礼节固然要周到,只是也别太拘束了。”
 
    就在太阳越升越高时,按照皇帝早前的吩咐,太监宫女们已陆陆续续端了冰镇好的瓜果饮料摆至众人桌前。船篷遮去了日光,迎着水面凉风习习,倒也没人喊热。
 
    众人围着太皇太后及皇太后用膳聊天,热闹异常,俨然一派温暖景象。洛敏坐在边上单笑着,见她们高兴自己自然也舒心,尤其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能亲眼看到她们康健平安,也不虚此行。
 
    小霞递上一瓤刚用冰水湃好的西瓜,却被洛敏推至到了一旁,她虽怕热,但也不喜生冷之物,转而让小霞递了一瓤新鲜未曾碰过的,轻轻咬了几口,随后又尝了几块宫廷点心,呷了几口温茶,她自顾自的,也不知自己错过了什么。
 
    碰巧随行的嫔妃中有几位是此次新选的,一个个笑模笑样,与太皇太后很是聊得来,也逗得她老人家笑哈哈,祖孙几人和乐融融,笑语盈盈,在水面上格外清晰动听。
 
    洛敏虽换了新身份,却依旧是个不喜热闹的人,瞧着她们嬉笑也就罢了,自己并未参与其中,只一个人默默饮茶赏荷,不知不觉她面前的点心已悉数用尽,再伸手时,只见碟中空无一物,正要作罢,怎知小霞又拿了一叠来,洛敏见小霞面露笑意,实属诡异,而那点心又与普通嫔妃碟中不同,不禁问道:“你从哪儿弄来的点心?”
 
    小霞屈身小声道:“小主,这是皇上赏的。”
 
    洛敏的心“咯噔”一跳,下意识地看向正中间龙座上的玄烨,而他也正瞧着她……微笑。心跳骤然加快,却也疑惑他为何突然赏她一叠点心,莫非是怕她吃不够?
 
    低头瞧着自己的身材,前些年因生了场大病,瘦了也没好好地长回肉,这会儿他可是在嫌弃她太过瘦小了?
 
    思及此,竟有些哭笑不得,不过能得到他的关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洛敏对玄烨点点头以示谢恩,随即拣了一块豌豆黄塞进嘴里,慢慢咀嚼,细细品味……
 
    玄烨原本陪着太皇太后聊天,聊在兴头上时,往四周随意一瞥,不想看到她一个人默默吃着点心,而那吃相……不禁令他愣了一下,她的吃相如此熟悉,简直活在他心中永远无法抹灭!
 
    他觉得太不可思议,仿佛是上天又给他希望……希望他好好珍惜眼前人……
 
    荷花也赏了,点心也吃完了,笑也笑过了,到了太皇太后午休的时辰,众嫔妃也都乏了,待玄烨护送太皇太后回到行宫,嫔妃们也都各自回住处了,只有洛敏还在池畔闲逛。
 
    垂柳依依,轻拂水面,像一带鸀色帘栊,掩映着太液池曲折的岸。洛敏轻轻拨弄着垂柳沿着岸走,另一边由小霞扶着。
 
    “今儿这么好的日子,小主怎不戴上博尔济吉特贵人送的那对耳坠子?”从出宫前为她梳头,小霞一心希望她戴一戴那对耳坠子,希望光彩夺目,不想洛敏根本没那个意思,只是让它们继续安静地躺在首饰盒里,不见天日。
 
    “小主今儿若戴上那对耳坠,肯定和这太液池的荷花一样备受瞩目……”
 
    “我瞧你今儿是高兴过了头,说话都不知收敛了!”洛敏啐了她一口,小霞发现自己失仪,忙谢罪:“奴才多嘴,求小主开恩!”
 
    “你呀……”
 
    “什么耳坠子?竟让一个奴才都这么上心?”正当洛敏要数落小霞,不想忽略了身后的皂靴声,心猛地一颤,随即主仆两人转身行礼道:“皇上吉祥!”
 
    “起来吧。”玄烨依旧微笑着,洛敏直起身,心里一阵奇怪,他不是去理朝听政了,怎又冷不丁出现在这儿?
 
    “嫔妾不知皇上圣驾来此,有失远迎了。”
 
    “朕只是顺路去悦心殿,不想在这儿也能遇到你,跟朕说说,什么耳坠子竟让你的侍女心神难忘?”玄烨岂会不知她的疑惑,不想她在自己面前过分拘谨,便解了她的困惑,但也好奇她们方才所说的“耳坠子”。
 
    然而面对他的疑问,洛敏的心不由地慌乱了起来,那对耳坠虽在过去只戴过一回,可以玄烨的记性,多半还记得,若此刻说出来,不知他会怎么想,也不知是福是祸。
 
    就在洛敏犹疑的当口,玄烨又忍不住问小霞:“你们家小主不愿说,你来说。”
 
    小霞低着头,余光怯怯地扫了洛敏一眼,正待开口,不料洛敏抢言道:“不过一对普通耳坠,不及宫中珍宝万一,只是那耳坠子是嫔妾好姐妹所赠,才过分上心罢了。”
 
    见她说话,玄烨又将视线转向她,若有所思道:“好姐妹……博尔济吉特贵人……”玄烨记得,她是皇太后从科尔沁挑来的人,达尔汗亲王的胞妹,正因为她是达尔汗亲王的胞妹,他才至今未曾召幸那位贵人!
 
    就在这时,玄烨的兴致一下子没了,脸色也沉了几分,声音更是喜怒难辨:“梁九功,去悦心殿!”
 
    “嗻!”梁九功紧跟其后,越过洛敏跟前又看了她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洛敏在他身后恭送,也同时捏了一把冷汗。
 
    待人走远,小霞才奇怪道:“小主,为什么您一说博尔济吉特贵人,皇上就不高兴似的?是和那对耳坠子有关么?”
 
    小霞满心疑虑,洛敏只道:“有些事儿还是少知道为妙,回去吧,我也累了。”
 
    小霞领命,疑惑仍在心头,不知怎么,他们这位宜贵人的心思是越发奇怪、越发神秘、越发难以捉摸了……
 
第64章 第六十四章
    太阳落下西山;暮色渐浓,玄烨于悦心殿批完奏章、用过晚膳后,并未按照惯例宣召随行的嫔妃侍寝,而是转而去了东行宫向太皇太后请安。
 
    一到暑热时节,宫里也不再焚香;只在殿内殿外、廊下道边;摆上数千盆茉莉、晚香玉和夜来香。尤其是太皇太后居住的行宫内外;一如慈宁宫;花事最盛。玄烨闻着花香才跨进寝殿;便听到一阵阵欢声笑语;他免了通传,静悄悄走近了才瞧见昭妃她们正围着太皇太后乐呵呵地笑着,他的心情也一下子好了起来:“给皇祖母请安。”
 
    “皇帝来啦!”太皇太后透过众嫔妃朝玄烨看去;慈祥和蔼地笑眯了一双眼。
 
    “皇上吉祥!”众嫔妃见皇上来了纷纷起身让座行礼,玄烨坐到太皇太后身旁的软榻又让她们坐下,笑看着太皇太后问:“皇祖母,刚才说什么这般高兴?”
 
    “正谈到你的这些嫔妃贵人们心灵手巧、能说会道哪!”太皇太后视线落在炕桌上,玄烨这才注意到眼前的竹编笸箩里,琳琅满目摆着不少女红绣品。
 
    “这些都是你大婚后,每回选秀,秀女们在复选时做的绣品,你都不曾去瞧,哀家一直让内务府的人收着,这回出游想到再不久便要晋封后妃了,左右闲着,就让人悉数取了来拿给大家帮着瞧瞧。”说着,太皇太后随手拾起一个绣着如意双蝠香囊,“哀家记得这是惠贵人的手艺,别致倒是别致,只是少了几分灵气。”
 
    “嫔妾技拙,让老祖宗见笑了。”惠贵人闻言立马低头自谦。
 
    “还有这个,说是乌常在打了两天两夜的五彩络子,五种不同花色的丝线打出这么精致的络子,确实是下了苦功的。”
 
    乌常在此次并未随驾出行,只因在承宠一次后,玄烨再未召幸她,这回经太皇太后一提,才想起宫里还有这么个人。
 
    “这香囊倒是特别,不以如意吉祥为花样,却偏选了不合时宜的菊样儿,哀家瞧着眼熟,就是想不起来是谁绣的。”太皇太后轻轻抚摸着香囊上的“金带风飘”,玄烨抬眼一瞧,登时就愣住了。五内如翻江倒海,记忆之锁如被一把巨斧“锵锵”劈开!
 
    气氛一下子安静下来,所有人陷入沉寂,只有昭妃记起来这香囊出自何人之手,“老祖宗,臣妾记得这香囊是宜贵人绣的。”
 
    “哦?宜贵人?”玄烨与太皇太后几乎同时看向昭妃,只是太皇太后较为平静,玄烨目光如炬。
 
    “嗯,三年前的选秀由臣妾帮着掌事,内务府的人呈上的绣品也都一一瞧过,一眼便记住了这香囊,事后还和仁孝皇后提及了这事儿,都觉得好。”玄烨素爱菊花,这在宫中无人不知,尤其是皇后所绣的菊样香囊,几乎每日佩戴,以至于褪了色都不曾卸下。
 
    皇帝长情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于是在仁孝皇后的提点下,便通过了郭络罗氏的复选。
 
    “经你这一说,哀家倒是想起来了,皇上身边也有一个相似的香囊吧?”太皇太后看向早已神游天外的玄烨,瞧他精神恍惚,以为是她们提到了“仁孝皇后”才致使他陷入哀思。
 
    太皇太后于心底深深叹了一口气,又摇了摇头,笑容里有一点捉摸不住的凄凉以及无奈,连皇后都走了,皇帝连最后一点念想也没了。
 
    “好啦,今儿就先聊到这儿,哀家也乏了,你们都散了吧。”太皇太后轻轻一摆手,众人跪安告退。
 
    玄烨临走前又望了那香囊一眼,太皇太后为着他的情思,便将香囊给了他,玄烨紧紧握着香囊,心似要跳到嗓子眼。
 
    出了殿门,身旁的梁九功忽然道:“皇上可是要回悦心殿?”
 
    “去西行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