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清公主秘史 >

第58部分

大清公主秘史-第58部分

小说: 大清公主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敏才说完,保成一下子拽住她的胳膊,“保成不想回去!”

    “太子想让你皇阿玛罚那些宫人不成?”

    “保成不想……”他摇了摇头,洛敏又说:“既不想他们受罚,太子还是早些回去吧。”

    没有商量的余地,这几年在他皇阿玛的言传身教下,倒也能明白事理,只是孩子还这么小,已要他读书识字,继而明白做人的道理、做一国储君的道理……洛敏看着他幼小的身子也是实有不忍的,只是没有办法,他是仁孝皇后的孩子,是玄烨的希望,是大清国的皇储,他的一言一行,真比其他阿哥更为受人关注,也关乎到江山社稷。

    洛敏吩咐小霞送太子回乾清宫,自己又在门口看着他的身影一点点远去,冷不防地,保成他扭过头喊道:“宜娘娘,保成改明儿再来瞧小弟弟!”说着,他眨眼一笑,然后头也不回地奔走了,小霞在后头追赶着,洛敏愣愣地站在风中。

    小弟弟……孩子……如果她没有孩子,太子的路是否会更好走一些呢?

    *

    太子离去后又过了十多天,这十多天里,太子经常来她宫里走动,翊坤宫的宜嫔娘娘和东宫太子关系亲密很快便传到了后宫各处。心思简单的,也就觉得太子喜欢往翊坤宫走;心思复杂的,或许就以为翊坤宫的宜嫔娘娘不甘心“辅佐皇后”,而想靠拉拢太子、令原本宠爱她的皇帝更加对她不离不弃,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抑或是——想做中宫娘娘!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纵然紫禁城中,各宫之间,围着数道宫墙,谣言很快便传入了翊坤宫。洛敏只觉得好笑,她自然是没有意愿成为皇后的,若是有,早在仁孝皇后进宫前,她便可义无反顾地要求玄烨立她为后,但她没有那么做,她向来都懂得审时度势、以大局为重。

    可是嘴巴长在别人的脸上,他们爱说什么,洛敏无权阻止,即便拿着鸡毛当令箭,耍耍娘娘的威风,六宫之中尚有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以及许多资历比她高的嫔妃,也轮不到她来做主。

    因而,洛敏对此也只是一笑置之,对于散播的谣言也有理可据,毕竟坤宁宫中的瘟情尚未得到缓和,皇后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多数人都猜着皇后熬不过去了,有人想趁此李代桃僵,至于对象,除了身份尊贵的佟佳贵妃及温贵人外,想必只有“拉拢太子”、“固宠有方”的她了。

    谣言止于智者,然而在很多年后,散播谣言的人才明白,无论多么努力,有些事情终究瞒不住主掌天下的那个人,他都安排好了,妥善地安排好了。

    在谣言传播后的没几天,坤宁宫中发出丧音:皇后薨了。

    春瘟终未能获得救治,又因多年心疾所累,皇后还是没能熬下去。当年与仁孝皇后同时入宫,因时势所困,遏必隆家的女儿未能中选为皇后,为此当年叱咤风云的其中三位辅政大臣也私下大发牢骚过,极度不满首辅索尼的孙女被立为皇后,可是又没人真正敢违背太皇太后的意愿。

    好在钮祜禄皇后的品貌与质素均不亚于仁孝皇后,入宫后的十余年里,她恪守本分、谨言慎行,地位逐步上升,在仁孝皇后离世后,将后宫打理得有条不紊,甚至比仁孝皇后更为出色,也更能胜任为皇后,太皇太后对此也是赞赏有加。

    玄烨的两任皇后无疑是出类拔萃的好皇后,只是命运弄人,她们都未能陪他走到最后,钮祜禄皇后更是福薄,入宫十余载,好不容易成为六宫之首,却得年不永,为期才不过六月,更不曾留下子嗣,当真是遗憾之至!

    皇后薨逝,全国举哀,紫禁城的上空又笼上了浓浓的悲凉气氛。

    大致过了一个半月,悲伤的气息才慢慢散去,因为人们知道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钟粹宫的乌常在怀上了龙嗣,已有两个多月。

    大清入关以来,皇家灾星不断,从先帝爷的端敬皇后开始,接二连三,大清国的数个重要人物相继离世,玄烨的子嗣接连夭折,看尽大悲大凉后,已是欲哭无泪,而唯一能化去这份悲凉的,便是在生命消逝后,又有新的生命降临人世。

    乌常在怀了龙嗣,最为高兴的并不是为父的玄烨,而是又将拥有重孙的太皇太后,这个为大清奉献一生的女主人最为在意的仍是先祖留下的伟大基业。

    乌常在正当韶华,一朝复宠,再得子嗣,任凭她出身寒微,也叫后宫中没有子嗣的其余嫔妃艳羡不已。

    原以为在得知乌常在怀孕后,对她颇有成见的尔珠会来翊坤宫大发一番牢骚,然而自上回意见发生分歧后,尔珠便再没来过,她只在孝昭皇后的梓宫前见过尔珠一面,尔珠的态度变了很多,仿佛是故意避着她,纵然她不愿来翊坤宫,可如此平静倒也不像她一贯风格,加之上回争执之间的泼辣言辞,洛敏不禁起了担心。

    那日午后,阳光明媚,她决定走一趟钟粹宫。

    注:'1'乌库妈妈:满语曾祖母。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过了晌午;洛敏去了钟粹宫,本想与尔珠说说话,日子过了这么久,做姐妹的总不能以陌生人相处;何况当年占用了她姐姐的身体后,洛敏便把尔珠当成了亲生姐妹一般,对待她也像对待冰月那样。

    姐妹和好固然重要,同时也想确保她不再嫉恨乌常在。她往钟粹宫走,不想刚到宫后苑正南的坤宁门,便与迎面而来的尔珠不期而遇。

    洛敏停下步子,尔珠经身旁侍女阿露提醒;抬眼与她四目相撞,一别数月;两人再见倒好像显得生分了,一瞬间,姐妹俩隔空相望,尔珠下意识咬了咬下唇,洛敏知道,这是她每次做错事心里在懊悔,见此,不禁微叹了一口气,她又何尝不懊悔,尔珠说话直,有什么委屈从不放在心里,她知道她一直想为郭络罗家争得荣光,偏偏自己各方面都稍逊于她姐姐,便把希望寄托到了她姐姐身上,而她不仅令玄烨失望,也令尔珠失望了……

    所幸,如今她想得通透了,往后她也不会再做多余的事,不会再让他们失望。

    洛敏深吸一口气,慢慢走向尔珠,“尔珠……你,近日可好?”

    执拗了数月,终在姐姐的柔情问候中心软了,她想了想,终是说道:“妹妹一切安好,倒是姐姐,似是清减了不少。”尔珠瞅着她青颦微蹙。

    “人说‘思念使人瘦’,还不是想你想的。”洛敏轻叹了一口气,开玩笑道。尔珠微微一愣,再瞧她轻笑一声,才明白是逗她来着,看到这样的姐姐竟令她宽怀一笑,这才是她姐姐郭络罗·尔玉啊!

    “难道不是想皇上?”尔珠眨眼笑她,又恢复了过往的调皮,心里也轻松了不少。

    洛敏听后面上一红,此言不假,她对玄烨的思念总多过旁人许多许多……尔珠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看来,姐姐已经与皇上和好了呢。”

    洛敏沉默淡笑,不用回答也明白了,尔珠舒了口气,这下总算是太平了。

    尔珠挽住洛敏的胳膊,其实,姐妹俩在不期而遇、四目相对的那一刻,便已冰释前嫌。自家人,哪会真正记仇,戏里唱的都言过其实罢了。

    姐妹俩慢慢走在坤宁门前的长街上,相互扶持着遛弯,洛敏忽然问尔珠:“对了,方才你是要往哪儿去?”尔珠笑容一滞,扭头望了一眼坤宁门,说:“前个月皇后薨了,在宫里引起的震动不小,如今快两个月了,该平静的也都平静了,闷了两个月,我也想出来遛遛……也想往西六宫走走。”

    洛敏微微一愣,随即缓缓点了点头,是呀,快两个月了,极其悲痛的气氛也渐渐散去了,余痛尽管深沉,却依旧影响不了紫禁城中的正常生活,活着的人仍需好好活着。

    “当真是造化弄人,孝昭皇后才继任后位半年便撒手人寰,后宫没了主,想必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啊。”尔珠忽而变得深沉,数月不见,好似一下子大了好几岁,而她说的这番话,似是意有所指。

    洛敏狐疑地看向她,说:“许久不见,你倒也学会了‘多愁善感’。”

    “还不是跟姐姐跟久了。”尔珠顿了顿,又说:“其实我回去想过,姐姐说的那些话也不无道理,宫里不比盛京,就连喝口水都让人瞧着,可不就是要谨言慎行!”

    尔珠的懂事令洛敏大吃一惊,但也为之高兴,至少她把她的话都听进去了,也明白了在后宫的生存之道。

    “你能明白是最好不过的了,只是那天我也有不好,说话太过,你的性子我又不是不知,你是因我不争气而迁怒了乌常在。”洛敏停下步子,拉起她的手,轻轻握着。

    “姐姐这么说,尔珠却也有愧。”她垂下头,洛敏觉得奇怪:“怎么了?难道你还在怪我?”

    尔珠摇了摇头,说:“是我脾气暴躁了些,今后我愿意改。”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咱们性子耿直的尔珠愿意改性?”

    尔珠沉默了片刻,忽而直视洛敏:“不瞒姐姐,其实我心里头早想着来找姐姐,偏偏前几日我偶感风寒。”她顿了顿,又道:“我的病正赶在春瘟的风头上,钟粹宫里的人个个都以为我得了和皇后一样的病,躲闪不及,更是谋划着将我送出宫去,就当我看透人心、毫无期望时,又偏是乌常在日夜为我送汤送药,起初我病得糊里糊涂,以为她猫哭耗子,可她日以继夜照看了我三天三夜,才知长久以来皆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得知这段日子尔珠病了,而她身为姐姐,却一无所知,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凝睇着她:“是姐姐不好,竟不知你病了,更不知你在钟粹宫里受了这苦。”

    “尔珠又岂会怪姐姐?大家的心思都在孝昭皇后身上,哪肯理会我这小小常在是好是坏,所幸只是寻常风寒,不然真怕连累了乌常在,毕竟我并不知晓她在照顾我时已有身孕……如若有何不测,我还有何颜面待她、待姐姐、待爱新觉罗家的列祖列宗啊!”尔珠说着,泪光滢滢,低下了头。

    瞧她这样,洛敏怜惜的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她对乌常在的心情明显起了变化,而那乌常在,虽未曾对面接触,而今从尔珠口中也多半能够知道她是个心地仁厚、温柔体贴的女子,这段日子玄烨宠幸她想必也不无道理。

    洛敏在心底叹了口气,又对尔珠柔曼说道:“都过去了,如今宫中太平,想来他们母子平安,你也别太放在心上,倒是你,身子可好全了?”

    “膳食药饵,件件经心,自然是好全了,再瞧今儿天好,便想约乌常在出来找姐姐遛弯,不想她不在寝宫,我便自个儿出来了,之后就遇到了姐姐。”

    洛敏了然地点了点头,出门遛弯散心,确实能排遣心中的气闷和忧伤,也能消消宫里的晦气,经此种种,尔珠也的确成长了不少,如今更为稳重了。

    姐妹俩聊着天,不知不觉走到了琼苑西门,“离晚膳尚有一个时辰,我再陪你走走。”许是心肠作祟,洛敏总觉她面色欠佳,或许春日的景色能令她心情好些。

    踏着彩石路面走进花园,绿树芳草、桃红李白掩映于山石之间,入眼即是这派欣欣向荣的春日胜景,两个满怀心事的人心情一下子就开阔了。

    两人信步聊着天,走着走着便到了千秋亭,“累不累?前头便是千秋亭,走了这么多路,我扶你进去坐会儿如何?”

    尔珠笑了笑,摇摇头说:“我哪有姐姐想得那般娇贵,不进去了,咱们再往前走走,别浪费了如此好的景致。”

    洛敏见她兴趣盎然,便也没再多说,与她搀扶着顺着五彩斑斓的石子路继续往前走,然而才走几步,便瞧见两个身影正站在一丛西府海棠花侧说话。一个穿着嫩绿色绣花袍子,梳着两把头,鬓边簪着浅绿色的绢花,一双花盆底的绣鞋也是浅绿色的,绿莹莹的色调,和这春三月的天气很相称。旁边的那个一身淡粉的宫装,梳着大黑长辫,该是绿衣女子的侍女。

    这一绿一粉,互相映衬,倒是颇像荷塘里出水的莲叶和粉荷花。

    仿佛听到她们这边的脚步声,说话的人扭过头,洛敏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乌雅氏。

    “嫔妾乌雅氏见过宜嫔娘娘!”

    “宜主子吉祥!郭小主吉祥!”

    一绿一粉主仆两人,见是翊坤宫的宜主子便连忙上前躬身行礼,洛敏免礼,乌雅氏这才直身抬头对尔珠微笑着颔首。

    “本想寻乌常在一块儿遛弯,不想你竟早我一步。”

    乌雅氏依旧一派恬静,微微低着头,说:“不想郭常在有意与我遛弯,我却自个儿来了这儿,当真辜负了郭常在一番好意。”

    “如今也不碍事,你我不是在此相遇了?若不嫌,可否一同?”

    “能陪着宜嫔娘娘和郭常在一同赏园,是嫔妾的福气,岂会有嫌?”乌雅氏浅浅一笑,却也受看,只是太过拘谨。

    “乌常在礼数周到,可在我跟前也不必太过拘谨了,遛弯赏花本是为了散心,若是拘着,倒也辜负了一番春意。”洛敏看了一眼簇拥盛开的西府海棠说。

    乌雅氏的心“咯噔”一跳,依稀记得这番话皇上也曾说过,皇上与宜嫔心意如此相通,难怪宜嫔圣眷优渥。念头一闪,她含笑点头,尔珠早已被满目春荣吸引了去,“姐姐说得对,都是自家人,自家人没有那么多规矩!”

    乌雅氏低头细细咀嚼着“自家人”三个字,心底划过一丝暖意,她是有多久没有体味家人般的温暖了……

    她心里深深感触着,不自觉地上前一步,一双精致的花盆底绣鞋完全暴露在洛敏面前,洛敏忍不住说:“你如今有孕在身,前三个月得格外小心,往后若要出门,也得换双平底的才是。”纵然眼前的女子与她侍奉着同一个男人,可她腹中毕竟怀着玄烨的孩子,爱屋及乌,想她又是个心地仁厚的人,自己眼皮子底下的事还是得小心翼翼照看着,“你叫什么?”想着,她又问乌雅氏身边的侍女。

    那侍女低头恭顺道:“回宜主子,奴才雨妞儿。”

    “雨妞儿,好生扶着你家小主,若有什么闪失,唯你是问!”

    “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