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世子在上 >

第42部分

重生之世子在上-第42部分

小说: 重生之世子在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子青并未立刻就去休息,而是先去给老太妃请安,将这个好消息告知她老人家。——她如今已经很少离开首善堂,不过这外头动静那么大,应该已经知道消息。出远门回来,给长辈请安是应有的礼数。
  老太妃果然得了消息,坐在屋里等着他。不等他行礼便招手让他过去,细细的看了,点头道,“好,好啊!”
  “孙儿不孝,让祖母担忧了。”元子青躬身道。
  太妃摆摆手,“说这些客套话做什么?我是真的欢喜。你们这一辈人当中,唯有你最肖似先帝……时间一转眼就过去那么多年啦!”
  一句话说得元子青心惊肉跳,但太妃并没有再说别的,挥手让他下去休息了。
  元子青心里却一直压着那句话。
  所有堂兄弟当中,他最肖似先帝吗?
  他下意识的转头朝着皇宫所在的北方看了一眼。或许……这也是宫中那位一直放任他病着的原因之一。
  如今他病好了,又会发生什么呢?
  一边想一边朝隐竹园走,元子青并未注意周围的环境变化,等到发现眼前的隐竹园已经大变样时,可是着着实实的吓了一大跳。
  福王妃说是“修整”一下,在元子青看来,这哪里是修整,简直是推倒重建!
  隐竹园还在原来的那个地方,却从原来的小院子,扩展成了三进的廊院,将整座竹林全都包括了进去,围墙将院子和其他地方完全隔开,只留下前后两道门同行,显得更加独立。小夫妻两个只要关起门来,就跟独门独院是一样的。
  除此之外,建筑也不再是原本的精巧,而是开阔宽敞,高大壮丽,气势俨然。第一进院子尤其高大,待客的地方和他的书房都设在此处。二进是起居的正房,后面则是一排下人的住处和杂物间。前后院子之间以回廊勾连在一起,景致错落的同时,也加强了前后的联系。
  除了院子里仍旧是竹林遍布之外,已经完全看不出来原本隐竹园的模样了。
  恐怕眉畔将来看到了,也会吃惊不已。这样想着,元子青便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了。
  毕竟不可能让眉畔住在原本方寸大小的地方,况且……他在那个地方,实在也没有什么美好的记忆留下。如今改建了等着女主人入住,倒是刚刚好。
  他心思活跃,不由将此事写了一封信笺,着人送去给眉畔,然后自己才沐浴更衣,到床上躺着休息。
  因为的确是太过疲惫,所以躺下没多久,他就睡着了。
  这一觉睡到掌灯时分。恍惚之间,似乎还做了一个美梦。只是元子青自己醒来之后,也完全不记得了。
  只是那样欢喜愉悦的感觉,仍旧留在心间。
  '
  

第74章 开海贸易'
  眉畔收到元子青送来的信,不由好笑。才刚刚分开几个时辰,倒巴巴的送了信来。
  但这也可看出元子青与从前的不同了。那时他只会默默的坐,极少会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但经过这段时日的相处,他跟眉畔之间已经再无任何隔阂,所以有什么话,也会对他说出来。
  这是好事。所以眉畔立刻回了信,表达了自己对新的隐竹园的期盼。
  至于她自己这边,倒是没什么可说的。诚如她从前所说的那样,战争结束之后,皇帝就开始追究之前国库的事情了。张氏在家里战战兢兢的几日,派人去打听才知道,原来当时一起被关进去的,不少人都打点了之后,把人接回家去了。
  皇帝知道后震怒不已,重重处罚了那些人。大约也是不愿意继续牵连的意思,便将老实留在狱中的人给放了出来。关勉文自然也在其中。
  虽然没了官,还吃了苦,之前还被抄了一次家,但性命到底保住了,甚至也没有别的处罚,只是夺了关勉文的官身罢了。
  当然,这对关勉文来说,已经是极重的处罚了。所以他如今十分颓废,每日借酒浇愁。张氏操心他还操心不完,关玉柔又被送去了庵里,没人来找她的茬,自然十分安生。
  这样最好,眉畔是打算在关家待到出嫁的,如果他们不肯安生,说不得还要多费精神,现在这样,倒是省事。
  第二日周映月来看眉畔。自从横州分别,两人就再没有见过,难免叙叙别情。相较于眉畔一直待在西京的平淡,周映月这几个月倒是过得热闹得很。
  之前跟眉畔她们同行,她去了南方之后,本来是想跟船出海,但元子舫临走前跟她再三约定,最后也只得罢了。但她是个闲不住的,转头就领了朝廷运粮去西边的差事,运送了几万石粮饷前往边疆,战事结束之后才回来的。
  “本来想顺路去西京寻你。但去的不止我一个,不太方便。再说我也不知道你想不想让我去。”她笑眯眯的打趣眉畔,“万一扰了你跟世子,倒是我的罪过了。这么说,世子的病是全好了?”
  眉畔脸上带着笑意,“都好了。对了,”她说着想起什么,扬声让行云将那个红漆盒子拿了过来,“说起来情形十分凶险,多亏你送的药材,否则还不知是什么结果呢。”
  她打开盒子,拿出剩下的那支灵芝,“这个没用上,你拿回去吧。”
  “不必,你留着用就是。即便不用来治病,平时煮粥炖汤吃都是极补身子的。”周映月道。
  眉畔道,“世叔——就时曲神医说,你给我的两支参都是上千年的药龄。这灵芝想必也不会差。这么贵重的东西,怎好这样糟蹋?”
  周映月道,“我既给了你,你拿着就是。你不问我是怎么来的东西,我也不方便说。反正我那里还有,你若缺了,直接跟我开口要就是。这送出去的,如何能收回?”
  眉畔待要不信,但周映月在她印象中,的确很神秘很能干。眉畔甚至怀疑,上辈子元子青能够活到近四十岁,恐怕周映月私底下没少消耗这些好东西。她犹豫片刻,便收了起来,“好吧,那就承你的情。反正一样是收两样是拿,债多了不愁。”
  周映月道,“这可不成,那我不成了冤大头了?还是要设法让你还我才好。”
  “那你想要什么?”眉畔问。
  周映月眼珠一转,瞧见旁边绣棚上绷着的东西,便走过去看,“你这是绣什么呢?瞧着像是河上的景致?不如就送我这个如何?”
  眉畔一呆。她没想到周映月眼神这么好,一眼就瞧中了这个东西。
  周映月转头看她,“怎么,这个有别人要了?那就给我换个别的……”
  “不,没有。”眉畔忙道,“就送你这个吧?”
  周映月见她面色有异,拿起旁边放着的画纸看了一眼,就肯定道,“这是世子的手笔吧。原来是要绣了送他,这我怎么好跟他抢呢?”
  “说了送你就是送你。”眉畔只好佯作生气,“好端端的提他做什么?”
  周映月这才忍不住捂嘴笑了,“我逗你呢。这屏风绣得这样精细,将来新房里摆上多好。我可不会夺人所好。这样好了,我不拘你给我绣什么,总之也要四幅插屏,要比你这个大。如何?”
  “好。”眉畔道,“到时候也给你摆在新房里。”
  两人互相看了看,都撑不住笑了。
  周映月便问眉畔,“我听子舫说,婚期就在明年春天,你的嫁妆准备得怎么样了?还有什么缺的,不方便弄的,告诉我,我回头给你添妆。”
  “混说什么?”眉畔道,“还不就是那些东西。除了时兴的布料和首饰,其他的我娘的嫁妆里都有。布料我准备得差不多了,首饰却找不到好匠人来做。”
  “你若信得过我,把你的宝石搬出来给我,我替你找人做去。”周映月立刻拍着胸脯道,“保证不会落了你的脸面。”
  眉畔自然没有信不过的,立刻让行云开箱子,跟周映月一起挑宝石。这些大半是母亲留下的,还有一部分是元子青送来的。说是福王妃给的,让她添在嫁妆里。
  周映月闻言笑道,“王妃果然疼你。”
  “不知羞,”眉畔取笑她,“现在就想着争宠了?”
  周映月才反应过来王妃不单是眉畔的婆婆,也是她婆婆。说这话也就是同眉畔,若是别的心胸狭隘的,弄不好就嫉恨上她了。——盖因婆家给准备嫁妆,通常都是那种没根底的人家,怕他们拿不出像样的东西,过礼的时候出丑,这才暗中填补。
  说起来是婆家看重,但未尝不是给新人的一个下马威?让你抬不起头来,知道只有婆家可以依靠,进了门不可造次。
  只是东西给出来了,却又不能不收。眉畔也是心宽,否则怕直接呕死了。
  “既然是王妃给的,少不得挑几个出来。”周映月随手捡了几枚,“就这些吧,做一副头面。”
  两人一边挑一边闲话,眉畔不愿意老是绕着自己的婚事说,便问起西边的情形。周映月叹气道,“过了麟州,再往西边,村子几乎是十室九空。”
  “这么严重?”眉畔惊讶。
  周映月道,“草原人有马,最擅劫掠,没有城池保护,村子里的人留下也不过给他们屠杀或者抓走做奴隶罢了。多矣大部分人都去投奔城里亲戚。留下来的都是老弱病残。”
  “我听说还要战备,那今年西边岂不是一颗粮食都收不上来了?”这时候百姓都还在外面避难,春耕是别想了。就是补种,看样子也难。
  “谁说不是呢?今年这一仗打完,明年的粮食在哪里还不知道呢。”周映月道。
  眉畔想了想,道,“其实这倒是个推广开海计划的好时机。”
  周映月闻言眼睛一亮,“说得不错!仗打到这个地步,朝廷是不能退的。那就必须要有粮饷。国库没钱,如今推行这个开海计划,即便有人阻挠,问题也不大。”
  她说着兴奋起来,忍不住站起身缓缓走动,“开海是为了保证粮饷,在不知情况之前,一般人恐怕根本不敢接担子。到时候说不定还有可以操作的余地。”
  “你要让子舫去负责这件事?”眉畔立刻问。
  周映月意气风发的一笑,“如何,你觉得可行吗?”
  “当然。”眉畔肯定的道。当然可行,因为上辈子,周映月正是这么做的。那时候朝廷的情形比现在还要坏,周家和福王府联手拿下了负责海贸的负责权,不知道让多少人眼红。
  周映月道,“回头我把消息传给子舫,让他们也商量一下,这个机会太好了,若是错过,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再有。”
  “你若是忙,就先去吧。”眉畔道,“正事要紧。”
  “不妨。你的事也是正事。”周映月终于收起激动,重新坐下来挑选宝石,一边道,“有时我觉得……眉畔你好像什么都知道。”
  眉畔心头一跳,连忙道,“这是什么话?难道只准你们有见识,就不许我偶尔也说出一两句金玉良言?”
  “你这可就是冤枉我了,”周映月道,“我巴不得你多说几句,我也好跟着多挣点钱。”
  眉畔也就只能说这么一句,接下来的事情,她是插不上手的。不过周映月的做法跟上辈子差不多,一样是先让人在朝堂上抛出个引子——自然就是西边粮饷的问题。没钱没粮,仗还打不打?
  然后在朝堂上为此争论的时候,再抛出开海的事。海上贸易收入丰厚,肯定能打动一部分人。然后他们会帮忙找理由说服那些不赞同的人。
  不过大家到底都还有疑虑。这个时候,福王再站出来,提出可以组成海商会,将风险和愿意参加此事的商人平摊。——由海商会按比例提前预支军饷,来获取五年内海贸方面的全权代理。
  '
  

第75章 嫁时红衣'
  这些事眉畔也就是听一耳朵。她绝大部分的时间,还是要花在准备嫁妆上面。
  别的都不说,光是自己的嫁衣,给元子青做的一整套衣裳鞋袜,还有给婆家人的礼物……就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
  旁的还可以让丫头们代做,但嫁衣和元子青的东西,却都要她亲手来的。
  在这样平淡无波的日子里,眉畔唯一可期待的,就是元子青的信了。
  福王府的世子殿下缠绵病榻多年,一朝病愈,这个消息已经传遍整个京城了,就连关家下人也时有议论。到这时候众人才想起福王府还有这么个影子似的世子,不由悔不当初。
  早知道他的病能治好,那时趁着他还病着,去稍稍冷灶,说不定现在有多少好处。可惜如今福王府闭门谢客,再者大多数人的身份也不够登门。
  众人再想到眉畔同元子青的婚事,更不由称赞关家的手段。——关勉文之前被夺官的事,已经没有多少人在意了,反而人人都觉得他有侄女嫁到福王府,恢复官职也只是迟早的事。
  于是登不上福王府的门,来关家拜访的人也不少。关勉文和张氏要怎么折腾眉畔不管,只提醒他们不要太张狂,别让天子注意到,然后就关起门来做自己的事了。
  为这事元子青还特意在信里抱怨了一番。从前那些人结交的都是元子舫,如今下帖子的,倒多半都是请他。他出去应酬了几次,对如今京中的子弟十分失望,也渐渐失了兴致。
  不过他倒是让人送来了好几种点心,说是自己在外头吃着好,送来给她尝尝。
  两人就这般鱼雁往来,倒也不觉得枯燥。
  一旦有事可做,埋首其中,时间过得似乎极快。转眼过了夏天,又到了秋天。
  夏天时元子青借着送端阳节礼的机会,跟眉畔见过一面。不过那时候他正处在舆论的中心,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也不敢在关家多待,所以两人也只说了几句话。
  中秋节前,他特意给眉畔来信,说是这次能够留出更多的时间见面。所以日子还没到,眉畔便开始期待了。其实自从父母过世后,她几乎没怎么过过中秋节。但有元子青在,感觉又完全不同。往后她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可团圆之人,中秋才重新成了节日。
  这日她一大早就起身了,让行云给自己梳了个爽利的发式,想了想,让人将周映月替她请人打的首饰取了出来,摆在梳妆台上挑拣。
  其中最夺目的是一只珠花,最中间的珠子有指头那么大,是十分圆润饱满的粉红色,周围缀的则是米粒大小的珠子,同样是粉红色,串成桃花样式,珠光柔和,神韵内敛,温润大气。
  眉畔犹豫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