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世子在上 >

第5部分

重生之世子在上-第5部分

小说: 重生之世子在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一想到她看中的也是弟弟,将来可能会成为弟弟的女人,他便心如刀割。
  可元子青更明白,自己没有立场,去阻止她拥有更好的人生。
  嫁给谁都比自己要好。
  可她却偏偏看中了自己。他心中一时喜,一时悲,本是冷心冷情之人,这时却被自己的猜想弄得心旌摇动,目眩神迷。再听到福王妃贬低她的话,便忍不住开了口。
  在元子青眼中心中,她没有任何不好。便有不好的地方,也是她可怜可爱之处,绝非旁人可以指责。
  他甚至忘了自己正在为一个女子忤逆母亲的意思,只有那句话脱口而出之后,才陡然反应过来,一时面上泛起淡淡红晕,意识到在母亲和弟弟面前显露了心事,元子青不由越发无措起来。
  福王妃原本听到她维护眉畔,还有些不喜。待得见他这个模样,立刻就不在意了。
  她一直觉得长子太过冷情,少了人气。加上身子又是那样,放不开心胸,便总是养不好,渐渐成了福王妃的一块心病。而今他有了别的表情,看上去就像是彻底活过来了。虽然是为着别的女子,让福王妃心中泛酸,但都抵不过心中的欢喜之意。
  只要能让儿子高兴,孤女又如何?就算是寒门小户,甚至是仆婢之流,她也不介意给些恩典的。
  “若她能做我的儿媳,我倒可不介意她的出身。换了旁人家,却未必能如此了。”福王妃想到此处,不紧不慢的道。
  元子青立刻意识到自己是掉进了母亲和弟弟挖好的坑里了。
  其实他之前未尝没有意识到,只是太过欢喜,就连跳进去似乎也是心甘情愿的。
  这时回过神来,却是不愿多说,开口便要告辞。
  福王妃见状,只好故作不经意的叹道,“前儿我跟老太妃说起此事,她老人家也有些好奇,说是想留三姑娘给她念几天经书。这会儿人还在首善堂,也不知怎样了?”
  元子青脚步一顿,仍旧出去了。
  他一出门,福王妃就立刻走到了窗边。元子舫见状忍不住笑道,“娘,注意王妃的仪态!”
  福王妃横了他一眼,却又忍不住笑道,“你哥哥还不肯承认,分明是相中了人家姑娘。这回我可算是能放心了。”
  元子舫走过去一看,却是元子青正站在澄庆园门口,向着首善堂的方向发呆呢。那地方跟他的隐竹园相反,就连掩饰的理由都找不到的。
  他也忍不住笑了,“我从前总担心大哥这么下去,会孤独终老呢。没想到他不声不响的就把人相中了。不过娘若是不推一把,怕是大哥还不肯承认。”
  福王妃也叹气道,“他总觉得自己身子不好,怕拖累了人。可是我的儿子金尊玉贵,只有他不要别人,哪有旁人嫌弃他?”说到最后已经隐有怒意。
  说到底,福王妃之所以对眉畔满意,多半是因为只有她明确的表示出了自己的态度:她的目标就是元子青。
  至于其他人,则似乎连还有这么个人都忘记了。这比嫌弃更让福王妃愤怒,毕竟彻底的忽视,也说明了那些人根本不在意元子青的存在。甚至他们恐怕都觉得元子青迟早会死,福王府的一切都迟早是元子舫的吧?
  这跟挑拨两个儿子的关系,算计自己的家产有什么两样?福王妃没法对儿子生气,自然只能迁怒那些没眼光的人。
  矛盾的是,那些人都是冲着元子舫来的,她还要在里头挑出小儿子的妻子人选,这令福王妃更加不快。于是看小儿子也没什么好脸色了,“好了,你大哥如今也不用操心了。倒是你,能消停几分我就阿弥陀佛了!”
  '
  

第8章 登堂入室'
  眉畔一直等了近一个时辰,都没有人来。
  要说心中不慌是骗人的,上辈子并没有发生这件事,甚至她从未见过老太妃的面。只是听说她老人家喜静,也从不管王府里的事情。但每个月老太妃会进宫一趟,陪太后说说话。论到这个家中最后话语权的人,其实正是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太妃娘娘。
  她深知这是福王妃对她的考验,但也是她的机遇。若是能让太妃喜欢,往后便能在福王府立足了。从这一点来看,福王妃应该是完全明白了她的意思,并且表现出了支持的倾向。这一点让眉畔松了一口气。
  既然是考验,那自然不可能轻松度过。眉畔一开始还有些忧心,后来看着佛经,就连那一点儿焦躁也都渐渐散去了。她要跟元子青在一起,自然想要得到他家人的支持。这些都只能靠自己,担心着急也是无用,不如顺其自然。
  毕竟就算是眉畔自己来选,也必然是更中意处变不惊,淡然大方的人,而不是因为多等了一会儿就惊慌或是着急的姑娘。
  幸好手边还有两本佛经,想到王妃本来就是打算让自己来给老太妃念经,眉畔便毫无心理障碍的看了起来。
  到了后来,她甚至沉浸到了佛经之中。
  如果眉畔真的是个十三岁的姑娘,对于佛经恐怕不会有多大的兴趣。但眉畔不是。她上一世活到了将近三十,后半生中一多半的时间都是青灯古佛为伴,佛经甚至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其熟谙恐怕会令大多数人吃惊。
  回到十三岁之后,因为是借助在叔父家中,张氏虽然好做面子,也不会想到要替侄女准备这些东西,所以眉畔还是第一次摸到佛经,感觉像是碰到了老朋友,陌生中搀着欣喜,一不小心就入了迷。
  所以她并不知道,老太妃并没有在小佛堂念经,而是就坐在屏风后观察她。
  或许一开始老太妃只是想在她没有察觉到的情况下查看一番,对她有个大致的印象。但后来见她沉浸在佛经之中,便索性没有出去打扰。
  所以说起来,是谁在等谁,也是一笔糊涂烂账。
  直到眉畔觉得脖子有些酸疼,终于放下了佛经,老太妃才微微颔首,由人扶着进了内堂,然后自有婢女出来召眉畔进去拜见。
  眉畔对老太妃的第一印象很好,慈眉善目,温声细语,一看就让人亲近。
  其实福王府这一家人都很好。眉畔想起自己上一世的经历,确定了这一点。那时她最后没有跟元子青走到一起,其实多半是两人之间的问题,元子青身体不好,所以不敢接受她,而她自己也没有那么坚决。反倒没有承受过什么外界的压力。
  眉畔虽不知福王府对自己是如何看待的,至少没有人站出来反对过。
  这也是她如今对这件事情极有信心的原因之一。只要自己能够下定决心,说服元子青,就不会再有其他的东西阻碍两人了。
  老太妃上上下下将眉畔打量了一番,视线直白却不让人难受,而后笑眯眯的称赞道,“这姑娘瞧着真是让人喜欢,王妃的眼光,是越来越好了。”
  “那是王妃孝顺,知道太妃的心意呢。”站在一旁的老嬷嬷应道。
  老太妃点点头,朝着眉畔招手,“好孩子,过来,走近些让我瞧瞧。”
  眉畔便依言走过去,在太妃身前跪下,然后略略抬头,好让她看得更清楚些,但视线却不与老太妃对视,只微垂了眼睛,目光停在老太妃下颌处。
  老太妃看了一会儿,叹道,“是个好孩子。我老了,眼神越发差了。前儿跟王妃说起这事,她说要找个好姑娘来替我念经。我本是不应的,年纪大了,什么事都要小辈照顾,令人不快。不过今儿见了你,我心里就高兴了。”
  “谢太妃厚爱。太妃千秋万寿,能够在太妃身边服侍,才是眉畔的福气呢。只盼着能得太妃一两句指点,便受用不尽了。”眉畔笑着应道。
  “好,那你就在我这院子里住几日。念经也就罢了,你还年轻,别伤了嗓子才是。倒是我前儿得了一本经书,是个孤本,原要送进宫里去给太后娘娘,只是心里舍不得。你来了倒好,替我将这经书抄出一份来。原本便送进宫也无妨了。”老太妃拍着她的手道。
  眉畔点头应是。
  老太妃又道,“说起来,那经书还是青儿那孩子孝敬我的。这孩子极是孝顺,自己身子不好,还时时惦记着我们,有什么好的都巴巴的送来,倒让我这老婆子心里不忍。”
  一面说,一面不着痕迹的观察眉畔的脸色。
  眉畔明知太妃这时候提起元子青,是要试探自己,仍不免微微红了脸,竖着耳朵认真听。
  等太妃说完了,略略沉吟,才道,“这些事眉畔原不懂,但在我想来,都是一家人,互相关心本是常理。世子殿下惦记着家人是好事呢。若是太妃、王爷和王妃总为此不安,反而让世子殿下心里过意不去了。”
  “你说得是。”太妃神色微松,面上越发满意,“这一层倒是我想差了。”
  身体不好的人,原就比旁人难过些。若是人人面对他都小心翼翼,他未必就好过了。反而被人时时提醒着自己的不同之处,越发苦闷。这种一家人往来的小事,其实耗费不了多少心思,而元子青能为家人做一点事,恐怕只有高兴的。
  太妃既然满意,说话的语气便亲热了许多,“我这两个孙子,不是我自夸,个个都是极好的。你住在我这里,有时若是碰上,也不必害怕,只管当成自家人一样的。”
  这暗示就太过明白了,眉畔忍着羞意应道,“是。”
  ……
  眉畔原以为太妃和王妃既有此意,自己应当会有机会跟元子青碰面的。然而她在首善堂里住了三四天,却一次都没有碰见过。听下头的人说起,元子青和元子舫却都是来请安过的。
  不过说实话,眉畔觉得,住在首善堂里,比之住在关家自在多了。
  她现在每日要做的事,就是早晚太妃在佛堂时,在她身边替她诵经。其他时间并不需要跟在太妃身边,除了抄经之外就没事了。
  太妃倒是说过让她出去走走,然而眉畔忖度着,最后还是留在首善堂里看书。
  看的就是经书。这里的藏书丰富,比之眉畔上一世见过的还要多写,那没看过的,眉畔自然都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就是看过的,反复研读,也另有感悟。
  对于她这样喜爱佛经,老太妃都觉得有些吃惊。毕竟装样子是做不到这个程度的,且眉畔有时替她解说佛经时,也能感觉出,对这些是颇有研究的,每有振聋发聩之语,新奇别致之解,并非死读经书能够做到。
  而有了佛经为伴,眉畔一开始那种迫切的想要见到元子青的心情,也慢慢的平复了下来。
  凡事顺其自然,着急也无用。她不信两人之间会没有缘分,总有能见面的时候。现在见不着,大约是时候不到。既如此,多想也无益。
  反正……眉畔想,都已经登堂入室,难道人还会跑了吗?
  她却不知道,元子青现下是真的想跑。
  他并不是不想见眉畔。每次去首善堂时,想到她就住在里面,心中便多了几许波动。原本他是三四日往首善堂请安一次,如今却觉得间隔实在是太远了些。日常里散步时,也时常望着首善堂方向发呆,惹得不知内情的小厮青云暗地里嘀咕不已。
  但是真的去了首善堂,他却必定要先让人探清楚太妃在做什么,选那眉畔不在的时候去。
  他自己也说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思。若说为了姑娘家的闺誉,这人都已经住进福王府来了,若是将来婚事不成,才真正会让眉畔成为笑话。至少现下看来,所有人都是支持他们的。可越是如此,他反而踟蹰了。
  但是就算见不到人,他也难以平静下来。原本听了福王妃那一番话之后,他心中就颇不宁静,如今知道眉畔就住在福王府内,自己只要走上一段路便能见到,自然更加难以自控。有时明明做着别的事,竟会倏然想起她来。
  书房里的纸已经不知被他画坏了多少,那双他以为早就已经淡去的眼睛,又重新在脑海中浮现,栩栩如生,顾盼生辉。
  元子青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这一日,他主动前往澄庆园给福王妃请安,并且跟她提起了一件事,“孩儿已经许久没有去东山寺了,入夏之后心浮气躁,便想去小住一段时日,还请母亲恩准。”
  东山寺的慈惠大师医术高明,元子青的身子一直都是请他调理的,每年都会去小住一段日子,倒是不出奇。然而如今眉畔还在府中,元子青又说什么“心浮气躁”,福王妃几乎是立刻就明了他的心思了。
  '
  

第9章 密室定计'
  福王妃想让儿子娶亲,自然不许他这时候当了逃兵。想了想,道,“按理说你去东山寺,娘没什么不放心的。只是如今家里还有客人呢,你这样子,倒是让人怎么说?”
  元子青闻言,略略犹豫,才道,“家中的客人是女客,自有娘看顾,儿子在不在都是无妨的。”
  “真个无妨?”福王妃问。
  元子青不答。福王妃只好道,“也罢,她在咱们家,也只是替你祖母抄一本经书,最多不过半月功夫就走的。你既然想去,那就自己看着办。”
  福王妃如果不说这一番话,元子青咬咬牙也就走了。然而听了这番话,他心中竟不由自主的盘算起她来了几日,还能在福王府住多久,自己什么时候回来能碰见她……
  而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再也难以遏制。
  元子青感觉自己有些迈不开脚步,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他总不可能当着福王妃的面反悔,那就太明显了。虽然福王妃都已经知道要用眉畔来牵制他,隐瞒未必还有多少意义,但元子青还是下意识的不想暴露更多。
  “儿子知道了。”他十分艰难的开口,“那儿子这便去准备。”
  福王妃看着他出了门,眉头才缓缓皱了起来。原以为他对眉畔是有些意思的,可现下看来倒不怎么像了。如果真的是自己想差了,这件事可有些麻烦。
  不过现在还不是想这些的事,在福王妃想来,就算这会儿没有感情,也是可以培养的。关键是元子青这种逃避的态度,连相处的机会都不给,更遑论是培养感情?
  看来这件事,还是要从眉畔那边想办法。
  在福王妃心中,眉畔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既然如此,那么让她再主动些,也不是不可能。这可比让元子青主动容易多了。
  想到这里她立刻就想将眉畔叫来,只是转念想到元子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