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之专家嫁到-娘子敌万金 >

第76部分

穿越之专家嫁到-娘子敌万金-第76部分

小说: 穿越之专家嫁到-娘子敌万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幼贤?”石聆有些吃惊,连想到昨日种种,她不禁陷入沉思。
  赵幼贤的出现和示好都十分蹊跷,难道这些也与那和尚有关?
  见石聆不欲,王焕长长地叹了口气,有些怏怏地道:“阿聆,你都不安慰我吗?”
  咦?
  石聆还沉浸在赵幼贤,罪我,王焕这几个人复杂的关系圈内,忽地被王焕可怜兮兮地一盯,不由心一虚,好似自己真做了什么错事。
  “你怎么了?”
  王焕目光灼灼,甚至有些逼人的魄力:“若罪我当真有本事,那你兴许就会找到回家的办法了。你若走了,就不会再回来,我舍不得。”
  石聆脸上一热,被他那一句低沉的“舍不得”激得心湖一荡。这人最近老是大模大样地说这些叫她不知所措的话,偏她一听便觉得紧张,看也不敢看,更分辨不出哪句是真哪句是逗她玩儿。
  见石聆慌张的样子,王焕背过身,抿了抿嘴角,不一会儿,他又想没事人一样,悠闲地道:“朝廷正在筹备赈灾款项,到时候除了现行运去的物资,还会派一名官员过去,皇上已经隐隐透露了想要我去的意思。”
  王焕语速轻缓,却叫石聆一惊:“你要去曲江?什么时候?这么大的事你怎么才说!”
  石聆拍桌。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真的是太忙了!
另外,因为这文也写了三个月了,我决定换换感觉。开个新坑,是单元剧快穿,大概十章左右一个剧情。这样就不存在坑的问题。
所以我现在是一边码聆姑娘的故事,一边在码另一个比较欢脱风格的大纲。
加上加班,左右开弓就有些忙不过来了。
这边昨天没更是因为修改了一下,文其实是写出来了哒,也没有卡。现在只是时间问题,偶尔有一天两天不见的话,就是加班去了。之后马上就会回来解释,不会坑的,大家放心么么哒。
另一边预计五月份开坑,是欢脱二货风的单元剧,即挖即平的那种,作为这个大长文写作期间的调剂。到时候也希望大家会喜欢。

☆、顾老

  
  不怪石聆失态。
  实在是王焕说话不分主次,不说重点。
  曲江水患刚过,正是最乱的时候,粮食这一关虽然挺过去了,可是洪水过后,最容易泛滥疾病。这个时候被派过去的人,绝对不是什么美差。何况王焕虽贵为侯府世子,他自己和祖父的根基却都在边州,即便在京城好歹也有侯府撑腰。
  曲江却要复杂得多,官员关系盘根错节,未必有人买王焕的面子。
  石聆的担心都显在脸上,王焕安抚道:“放心,我会晚行些日子,只是我出发时,罪我国师想必已然回京,你必会去寻访她,若得到你要的答案……我怕我再回来时,已经见不到你了。”
  怪不得这几日王焕时常来她这里,有时候只是坐坐,说两句话就走,原来他是觉得自己就要走了。
  石聆想了想,道:“其实,罪我只是我回家的线索之一,他也未必就真的有办法,就算要走,我也会等到你平安归来。”
  王焕听闻,看向她,目光有些逼人:“为什么?”
  她不是时时刻刻都想离开这里,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吗?
  石聆被看得不好意思,别过头,有些咬牙:“……不是你叫我安慰你吗?”
  他既不愿她不告而别,那她就说自己不会不告而别,这不是最好的安慰吗?
  王焕干咳一声,半晌,还是掩饰不住地笑出声来。
  “是是是,”王焕眼底全是笑意,“我的阿聆这样将我放在心上,我实在是受到了很大的安慰。”
  面对王焕的调侃,石聆只觉得自己大概说错了什么,却也不知怎么改口。
  “你可要小心。”
  “是是是,听石掌柜的话,有肉吃。”
  王焕此时心情似乎忽然变得极好,笑闹了一会儿,才又将话题绕回来,道:“说起来,最近五公主在宫里闹得厉害,她总是这么往出跑也不是办法,你们既相处得不错,要不要我替你想个名头?”
  “名头?”石聆不解。
  “据我说知,韩家的大夫人也在跟你学管账吧?”
  “是。”
  石聆不意外王焕会知道这件事,本也不是什么秘密,她并没有要瞒着谁。事实上不只韩家的大夫人,还有大夫人的两个闺女最近也常来寻她。韩家的三位夫人待她都还不错,尤其是大夫人在她处受了点播之后,直说自己现在做事屡得清了,底下的人再也别想随意糊弄她。石聆反正如今是个闲人,便也是来者不拒,算上五公主,她已经有了四个学生了。
  “不如,干脆我出资,替你办个学社如何?我看想来跟你学习的人,不只眼前这些。”
  王焕一语,却叫石聆意外。
  “学社?”
  是那种小一点的团体?
  “明珠朝律法允许吗?”石聆首先关心的是政治问题,毕竟这是封建时代,对于这类似结党的行为怕是没有那么自由。
  “女子学社而已,从前也不是没有过。”
  只不过从前的都是些千金闺秀举在一起做一些伤春悲秋,无病□□的诗词歌赋,或写写画画。且为了女子名誉,便是偶有才华显露者,作品也不敢外流。石聆这个学社也不过就是教教女子未来怎么做一家主母,管账理财,并没有先例,却比那些无病□□的诗社简单实用得多。有石聆“财神娘子”的名望,怕是不用担心做不起来。
  “怎么样?”王焕似是想到了决定好玩的事,说话的语调都透着怂恿。
  有了王焕的担保,石聆也觉得这主意不错。
  若她真的走了,培养几个人才留下,她来明珠朝一遭,也不算白来不是?
  这么一寻思,石聆便道:“好啊。”
  五日后,石琮礼一行考生终于到达京城。
  河东府的考生们这一路遭了不少罪,来到礼部投状报到的时候,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衫灰败。放眼望去,实在让考官没什么好印象。
  没办法,谁叫他们路上遭得尽是破事。先是被抢了行礼盘缠,接着又坐了一路“敞篷车”,风吹日晒的到了曲江,没等休息,又立刻爬起来帮助当地县衙给灾民施粮。这些书生哪里受过这种苦,便是寒门子弟,在家里也被娘亲和媳妇儿当个宝儿似的疼着,这一番折腾下来只觉得脱了层皮。
  好在总算到了京城,明珠朝对考生是有优待的,但凡参加京试的考生,衣食住行皆有朝廷管供,暂居贡院后的大宅子里,类似于学生宿舍。大锅饭的质量通常都不会太高,若是平日里,如巩少爷之流怕是不会放在眼里,只是今时不同往日,河东府众考生便是见到颗咸菜疙瘩都能当肉丸子囫囵个儿吞了。
  这样一对比,报到前顺便换了身衣服,整理了仪容的石琮礼就显得鹤立鸡群,格外出色——虽然当考官看到文牒上的第二百六十八名时,眼角抽了一下。
  可惜了,这是个靠才华吃饭的时代,只有脸是不行的。
  考官遗憾地想。
  有石聆的安排,石琮礼一路上都没有缺过银子,只可惜按律法,他此时还必须要和其他考生一起隔离备考,不能擅自离开去见妹妹。
  石琮礼不知道的是,石聆早就来了,只是似乎和他在城门口错了开。而后石聆又赶往礼部,却守错了门,和腊九围着礼部高墙转了几圈,不得而入,只有无功而返。
  颇为郁闷。
  鼎鼎大名的财神娘子也有吃瘪的时候,只是大家都不知道而已。
  报道完毕,石琮礼拿着自己的名牌去找宿舍,路遇一位浓眉宽脸的,灰色布袍的老头儿。道路狭窄,仅能容二人并肩,狭路偶遇,二人皆是一怔。
  石琮礼自幼在书院长大,深受圣人教诲,自然是想也不想地便躬身一拜,随即不嫌麻烦地退后,请老先生现行。
  老头儿审视他片刻,没有说什么,自顾自地走过去。
  连一声客气都没有。
  石琮礼的同窗忍不住道:“看见没,翰林院就是翰林院,一个扫地的都这么能摆谱。”
  “别这么说,长幼有序,你我相让是应当的。”
  待石琮礼走候,那老头儿回头看了一眼,一撅嘴,点了点头,随即走进监考司。那正在给考生发名牌的官员一见他,“腾”地起立,刚才还懒散得好死要断了的腰板顿时嘞得笔直。
  “老师!您怎么亲自来了!”他匆匆迎过来,“老师怎么也不说一声,学生亲自去接您?”
  老头儿瞥了他一眼,无甚情绪地道:“来看看,随便看看。”
  院子里的考生见这老头儿一身布衣,一双浓眉压在方脸上,长得实在不好看。可是礼部官员对他恭敬有加,也知道这老头儿身份不一般,都在默默猜测。
  那老头儿自院子里扫了一眼,见这些学生一一个个衣衫灰败,面黄肌瘦,不由皱眉:“这是哪儿的考生?”
  “老师,这一批都是河东的。”
  “怎么,河东府今年遭灾了吗?”
  他们这是来考试的,不是来当小厮,怎么一个个都搞得泥猴子似的,他今日本是想来看看今年的青年才俊,结果看到这些个……心情实在不美。
  “顾老师,”官员深知老头儿的脾气,忙道,“河东府虽不曾遭灾,只是考生进京要路过曲江,曲江水患,这些学生路上还为灾民做了不少事,一时无暇顾及仪态,还请老师见谅。”
  “噢?”顾老头儿神情一穆,“如此说来,倒是有心了。我是听说今年有考生给曲江送粮,难为年轻人有如此心性。勉之,我与你说过,选拔人才,考试只是一种不得而为之的方式,重要的还是人品心性。”
  “老师说得是。”杨勉之低头听训。
  “捐粮的考生不知是何人?可在此处?”
  杨勉之不由失笑:“老师,可也巧了,他才刚刚领了名牌,已经去往住处了。”
  虽然有些遗憾,但是顾老身为本届的主考官,见面是迟早的事。既然顾老已经将此人放在心上,此子恐怕前途无量。
  一声“顾老”,也唤回了众考生的心绪,原来此人便是翰林学士顾瀚之。此人少年得志,在朝三十载,辅佐过两代皇帝,始终是朝廷重臣。只是天才大底都是有些怪癖的,此人性格也是出了名的固执。
  比如他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连日常的衣食住行也一丝不苟;还有一点就是,顾瀚之和沈国公一党非常的不对付。身为当朝大儒,每天没意思就要写两首埋汰沈国公一党的诗,得罪人的本事堪称一绝,叫太子一伙人十分反感。
  这种人在官场能活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大抵上和当年酷爱“忠言逆耳”的石家先人是一个道理,都是有上位者庇护。顾老权虽不重,贵在位高,连皇帝都是他的门生,沈国公党一时间也不敢将他怎样。
  顾瀚之闲坐半晌,忽然道:“勉之,我听闻今日民间有桩奇事,你可知晓?”
  杨勉之心说,来了。
  这是顾瀚之第二个毛病:爱打听。
作者有话要说:  这周有朋自远方来,我现在码字的时间基本上就剩下睡前一小时和周日(周六加班),然后这周朋友要来所以TVT
下周没申榜,准备放松一下,应该不会日更。隔日更,或双日连更。
数据这事我也不强求了,妹子们可以先攒攒文,这是过度,后面又有大情节了。
文已过半,感情线也该明晰了0v0就快了。

☆、学社

  
  “听说葫芦巷里有户石姓人家,开了个女学?”顾瀚之似若无其事地问道。
  那是啥?
  在顾八卦面前,杨勉身为一个年轻人,却深深地感到自己消息的滞后。这老头儿平日里也是深居简出,为什么哪儿有事哪儿就有他?好歹也是两朝元老,要不要这么闲啊?他最近在统计考生事宜,都快忙疯了好吗?
  顾老头见杨勉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来,有些鄙视:“你身为官员,怎地如此不关心民间之事。学塾乃是育人之地,关乎着我朝下一代才俊选拔,攸关国体,岂能是个阿猫阿狗都能当先生的?这个石家,实在妄为!”
  杨勉一听,总算明白了顾瀚之只不过是想发牢骚,于是赔笑听着,时不时地应承几声。
  “既是女学,不过就是一群女娃娃自娱自乐而已,顾老何必放在心上。”
  顾瀚之皱眉:“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只是你知道,我向来不主张如此。只要是人,都该多做学问,熟知圣人教诲。只是那什么商学社,教的却不是圣人书,而是经商算数这种下乘学问。试问,一群闺阁中的女孩子,不在家学习女戒女红,学这些投机之道做什么?简直是扰乱世风!”
  “商学社?”杨勉想了一会儿,突然灵光一闪。
  商学社!这个八卦他知道来着!
  杨勉被迫听老头儿抱怨半天,始终云里雾里,这会儿可算搜肠刮肚找出些谈资,立即巴巴地献宝。
  “老师,您不知道,这商学社的先生,本身就是一位女子,还是一位很厉害的女子。”
  “噢?”顾瀚之的眼睛亮了,同时还有些不服气。
  这个书呆子,知道的八卦怎么可能比我还多?
  “说来听听!”
  虽然不高兴,还是先听听。
  杨勉自然知道这是顾老爷子好奇心被吊起来了,立即把肚子里的消息如数家珍。从孙老爷子对晋阳石聆赞不绝口,到石氏长女被淮阳和安阳二位世子同时求亲,再到这姑娘将王家产业起死回生,最后是百花宴上一曲惊人,鼓音惊心动魄,连皇帝都热血沸腾,打了鸡血似的嚷着要跟靺鞨人决一死战。
  一开始顾瀚之还听得有趣儿,只是越往后,老头子脸色越沉。最后听闻石聆的举动无意间左右了圣意,更是勃然大怒!
  “岂有此理!”
  顾瀚之愤然而起,吓了杨勉一跳。
  “居然妄图以靡靡之音左右圣意,此子年纪轻轻便狂妄至斯,假以时日岂不是要翻天覆地,分明是祸国之相!”
  哎?
  杨勉有点跟不上老师这情绪,干巴巴地道:“老师,就是个有些小聪明的小姑娘而已,老师您严重了。”
  “小姑娘?”顾瀚之冷哼,“她做的,可不是小姑娘该做的事!”
  说完,顾老学究愤而甩袖,留下一脸懵事的,年轻的礼部官员。
  不是你叫我说的吗?
  我说了,您又生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