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专家嫁到-娘子敌万金-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事都走不到她心里,沈郡主这会儿突然就懂了,为什么皇后对石聆极其不待见。
因为石聆这幅宠辱不惊的气度,实在容易叫人挫败。
她那个姐姐一生高高在上,认定了众人都该匍匐在她脚下,所以她瞧不起自己,看不上安阳王妃,更视那个在宫中与她平分秋色的陈贵妃为眼中钉。
“石姑娘还有话?”
“郡主,石聆斗胆想请问一句。”
“说。”
“郡主真的就只有宫里这一座靠山可以选吗?”
沈郡主身体猛地一震,回过头来,目光犀利:“大胆!你什么意思?”
石聆踱了两步,缓缓道:“我只是替他难过。”
他是谁,不言而喻。
“太子为人如何,皇后待您如何,您心里应当比我更清楚。您出身国公府,可到底是外嫁之女,身份高贵却也高不过皇后,若有万一,国公府可会出手相救?”
自然不会,早在她出嫁之时,她就已经是国公府的弃子,若有朝一日她再不能为皇后出力,沈国公会眼也不眨地送她去似。这也是为什么王焕与太子分明不和,沈国公却似乎并不介意——因为他从未将这个女儿和外孙当做自己人。
沈郡主正要开口,石聆抢道:“郡主先不要生气,让我把话说完。王焕曾经跟我说过一件事,我想郡主一定不知道。”
沈郡主别过头:“我不想知道!”
“他说他哥哥的死是人为的。”
沈郡主身形一僵,她狠狠地咬牙:“亏他说得出口。”
“我相信他。”石聆道,“他说不是他做的,我相信他,他说王灿是被人害死的,我也相信他。我与王焕相识不到两年,我相信我的眼睛,我深知他的为人。我所不解者,是为何您身为他的母亲,不相信自己骨肉的话却宁可相信皇后,沈国公,乃至国师这些与你有所图之人。”
石聆说到这里,也当真是为王焕寒心。眼前这个女人,她如何不知道皇后等人不过是在利用她,可她宁可与虎谋皮,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儿子。
“郡主,你到底在怕什么呢?”
石聆摇摇头,声音轻轻的,却仿佛刺入了沈郡主的骨髓。
“石琮秀!”沈郡主猛然转身,双目通红:“你是不是以为我不能拿你怎么样了?告诉你,就算我今日在石家要了你的命,明日我父亲已然能在朝上保我安然无恙,而你呢?你以为我那傻儿子还能千里迢迢地跑回来救你一次吗?”
石聆笑了。
她得笑容很浅,在沈郡主眼里却是十足的放肆。
“郡主有没有想过,国师当年的那句话可有指名道姓地点出王焕?为什么最后这个碍主之名就莫名地落到了淮阳侯府头上?您有没有想过,如果王灿没有死,如果王焕也没有背负这些污名,如今淮阳侯府会是何种气象,又有谁不愿意看到这些?”
沈郡主心中一沉。
“你到底想说什么?”
“其实郡主心中早有考量是不是?淮阳侯府若兴盛,便没有理由交出兵权,王灿平安长大,按例便要到边州继承西北军的统帅,王焕若没有背负那些名声,如今大概也早已是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以沈家如今的势力,如果再多整个西北军的支持,怕是陛下也不能奈你们何了吧。”
沈郡主的脸色已经彻底黑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石聆的猜测,我也不会傻到去外面乱说。郡主,我只是觉得,人要公平一点。造成郡主不幸的原因有那么多,您不能只因为他是你的儿子,他欠你一条命,就将所有怨怼放在他身上。”
沈郡主闭目,半晌,唇角扬起一丝讽刺:“石琮秀,你太让我失望了。王焕的眼光不错,你的确是个聪明人,可你太不识时务了。”
即便王灿的死背后可能有皇室的人参与,那又如何?相信王焕?相信那个运气欠佳的儿子?林相和安阳郡王联手和沈国公斗了这么多年,照样也只是个平手。她不依靠国公府还能靠谁?真是个傻姑娘,王焕要自寻死路,她这个当母亲的拦都拦不住,如今她还劝说她去一道送死?
“石姑娘,这世间不是只有公平和道理的,你们还年轻,我劝你们把目光放长远一些。沈家如何,皇上如何,与你们都无关,因为你们插不上手,你们只能任人摆布。”
说完,沈郡主转身道:“李妈妈,我们走。这宅子实在太小了,呆在这里,眼界变窄,心胸变狭,本郡主坐不下去了。”
“郡主!”石聆在她身后道,“我和您一样,也认为这世上许多事不讲公平,没有道理!”
否则她怎么会莫名其妙地被穿越到这个教科书上都找不到的时代来,做些自己从前想都没想过的事。但是——
但是她遇见了王焕,遇见了这个时代里许多新的人和事,她的人生中也出现了很多新的转机。尽管她现在还很迷茫,可她至少知道一点:她能做的事还没有做完,现在断言胜负,为时尚早。
这世上并没有那么多公平和道理。
“但是,我还是愿意去相信公道,天不给我公道,我便去寻,去找,去讲,去问,好过听天由命,怨天尤人。”
掷地有声。
好一个听天由命,怨天尤人!
沈郡主心中狠狠地一紧,再未说话,愤然离去。
腊九有些担心地看着石聆:“大姑娘,您又何必故意刺激她呢?”
腊九跟着石聆这么久,深知石聆哄人的本事,她若想息事宁人,有得是方法,而她气人往往都是故意的。
“刺激才好,容易清醒。”石聆松了口气,“我倒是替王焕高兴。”
如今看来,沈郡主似乎也不是无可救药。
她想,有了这一番刺激,至少今日之事,沈郡主必不会原原本本地告诉皇后。
☆、好戏
王焕连夜赶往曲江,而后杳无音信。
石聆虽然挂心,但也知道王焕不会做没把握的事,不过她想到了开始,却没有想到结局——三日后,曲江传回的消息再一次震惊朝野。
王焕奉命去曲江调查申屠二皇子遇刺一事,却在拓国使团中发现了另外的线索。
拓国使团离京时,景仁帝以厚礼相赠,约有五车,均是明珠朝特产的布匹绸缎,陶瓷摆件,以及一些奇珍药品。而等王焕到达驿馆时,却查出使团装载财务的车从五辆变成了八辆,而在多出的三辆车上,则被搜出了尚未拆箱的赈灾官银!
国库中的银两都有特别的烙印,与市面流通的银锭大有不同。这些装载官银的箱子被分散藏于各辆货车之内,若非检查的人仔细,大概也只当是拓国使团沿途采购的货品。
人赃俱获,这一次震怒的人变成了景仁帝。
林相当即进言,请求朝廷再派人手彻查此事,官银在明珠朝境内消失,怎会无缘无故地混到拓国车队内?如果这些钱就此被他们运回拓国,融毁再造,明珠岂非白白陪了银子?最怕的还是,申屠威在明珠人生地不熟,哪来这通天的本事,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内鬼。林相断言,朝中必有人与拓国人里应外合,从中作梗!沈国公指责林相危言耸听,却也并没有反对调查此事——只是状似无意地举荐了一位己方的官员前往曲江。
官银寻回,虽是喜事,但拓国和明珠的关系也因为申屠威一事彻底紧绷起来。此事究竟如何,还需要深入调查,可是偏偏当事人申屠威重伤后居然陷入昏迷,全无清醒迹象。
因为此事干系重大,使团自然也别想走了。那边拓国皇室还在等着明珠的解释,明珠朝却把这件事痛痛快快地打在了拓国皇室脸上。申屠威涉嫌盗取明珠朝赈灾官银,这可不是小案子,这是国际性质的问题。
加上申屠威如今昏迷不醒,景仁帝命王焕一路护送申屠威回京,务必保证申屠威的安全。王焕领旨,十日后,车队方才慢悠悠地回到京城。只是这一次,再不是夹道相迎的盛景,百姓对于这些异国来客的眼神也变了,甚至还有经历过曲江灾情的百姓向使团的人丢菜叶。
曲江上万民众因一场洪水陷入水深火热,灾银是救命钱,却被这些外来的狼子攥入手中,若非石大姑娘挺身献策,设计了“功德券”募资,曲江上万条性命几乎朝不保夕,百姓对这些拓国人简直狠得咬牙切齿。
最终,申屠威被收押刑部,特殊看管。名为收押,但申屠威到底是一国皇子,一应用度并无缩减,并有太医每日问诊,又以珍贵药材为申屠威吊命。出了这样的事,申屠皇室也无话可说,明珠一方承诺会调查申屠威遇刺一事,但同时也表示,若申屠威真与官印失窃一案有关,那么国有国法,法当然是明珠的法。
这一切,都只能等申屠威醒来后才能分晓。
与此同时,另一件事也让朝局紧绷起来。
景仁帝病了。
自曲江灾情之后,景仁帝操劳过度,身体每况日下,许多皇帝从前不当回事的小毛病此刻都如雪上加霜,压得这位年迈的皇帝起不来身。此番拓国使团来朝,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皇帝大喜大忧之下,终于病倒。景仁帝年迈,身体不比当年,太医再三嘱咐只可静养,不可操劳,否则有性命之忧。可如今朝廷局势瞬息万变,沈国公与林相两不相让,靺鞨人虎视眈眈,拓国居心叵测,内忧外患,景仁帝实在无心修养。
最后,在朝臣的劝慰下,景仁帝只得缩短了每日的理政时间,将一些小事分给太子处理。众人皆认为,景仁帝称病,太子监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可是出乎意料的,皇帝一直没有下这一道诏书。甚至在政事上,如官银和申屠威这件事,自始至终,景仁帝都没有要交给太子处理的事,倒是单独召唤了林相和安阳郡王两次。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太子的心情并不是很好,而景仁帝对于太子,似乎也并不如传闻中那样信任。可是明珠朝如今只剩这一位正当年的皇子,剩下的不是早夭,便是体弱,还有的就是没断奶的娃娃,再有……就是公主了!
所以,不管皇帝愿不愿意,不管沈家有多么全是滔天,对于褚位的传承,子息单薄的景仁帝没有太多选择。
所以尽管朝局诡测,大部分人还是相信,这天下早晚是太子的,这朝廷早晚是沈家的。
果然,没过多久,似乎就连景仁帝也对此屈服了,在朝臣的压力下,景仁帝终于称病不再上朝,并下诏太子监国。
听闻太子接过那一纸明黄的诏书,痛哭流涕,再三表示自己无能,无法替景仁帝分忧,国不可一日无君,他愿鞠躬尽瘁,但这监国一职愧不敢当;不过半日景仁帝又下了一封诏书,还是上次的事,只不过这次言辞犀利许多,大意就是朕叫你做你就做,不许再推辞了。太子这才状似感动地接过诏书。
听到这里,石聆不由失笑。
这宫里,还真是一出好戏。
有的人爱演,也有的人爱看。
大约是太子高兴昏了头,皇后也终于如常所愿。沈郡主离去之后,再没有人找石聆的麻烦。石聆每日看着这宫里的好戏上演,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只觉得自己还是该早日抽身。
官场终究不是她该在的地方,她如今地位太过超然,官品虽不高,却是景仁帝眼中的红人,是众人巴结的对象。这次景仁帝的病重给她敲了警钟,她从前对朝局实在太过松散了些,以为在户部里闷头过自己的小日子即可。何其天真?她从踏入朝局的那一刻,就不可能独善其身。
她是太子的眼中钉,一旦太子登基,她就是菜板上的肉,毫无还手之力。
如今功德券已经稳定,官银也寻回,只等时间一到,朝廷返还本金利率。国债这个概念提早出现了几百年,经过这一次,石聆也深有体悟。天地万物自有规律,循序渐进才是根本,曲江一事乃是“天灾”,人们避无可避,但功德券若落在太子手里,只怕就是“人祸”,会出大乱子。
石聆将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地讲给了蔡大人。
今日石聆难得到蔡徵府上拜访,蔡徵本还高兴地拉着石聆欲深谈功德券日后的发展,没想到石聆却面色郑重地劝他收手,甚至向皇上进言禁止再发售类似钱券,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退意。
蔡徵虽然惋惜,但是一来他没有想到石聆会对他坦言这些,二来,则是对于石聆这个目光长远,懂得急流勇退的年轻人越发欣赏。
功名利禄,权势地位,拿起来容易,放下可没有那么简单,这一点上,男子女子都是一样的。
“可叹琮秀不是男儿身,否则老朽说什么也不会同意你退处。”蔡徵叹息。
石聆终是女子,便是有惊世之才,于她而言也未必是件好事。
世所不容,怀璧其罪。
石聆道:“蔡大人谬赞。功德券一事,石聆只是提出构想,真正立功的是蔡大人和户部诸位同僚,外界的传言,石聆一直受之有愧。”
国债这么大的事,她一个没有经验的年轻人怎么撑得起来,不过是跟在蔡徵等经验老道的户部官员身边查缺补漏,适时出谋划策罢了。而越是接触,就越能在前辈身上学到东西,蔡徵与孙老一样,都是爱惜人才,不会藏私的人。在户部期间,蔡徵一直对石聆十分关照,石聆铭感于心,因此今日才特意先来知会。
这件事情,她与王焕也商量过,王焕嘴上没说什么,但石聆看得出,他心里是松了口气的。
她是一颗危险因子,她退居幕后,于王焕、赵幼贤等人都是一件好事。也就只有林方胥和五公主闹了些别扭,他们觉得,以石聆之才,只做个内宅女子,着实可惜了,但也不曾怨怼石聆的退出,只是慨叹石聆生不逢时罢了。
石聆告辞后,蔡徵看着这个背脊笔直,自始至终不卑不亢,认真做事的女孩子,又是一阵叹息。他在朝多年,也曾意气风发,也曾壮志酬筹,只是最终都被这官场的蝇营狗苟磨去了棱角,成了如今的老好人蔡尚书。他深知朝廷缺少的正是这样心无旁骛,气节端正的年轻人,可偏偏……哎。
“哼,既然这么舍不得,又装什么大方?把人留下来不久得了。”
屏风后,有人冷哼着踱步而出,一脸不苟同。
蔡徵没好气地白了那人一眼,冷笑道:“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