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公主很忙 >

第22部分

公主很忙-第22部分

小说: 公主很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家嫡系只有两房,人口不多,但是百年世族的分支却相当庞大,年夜饭上,热热闹闹摆了几十桌,叔叔婶婶、堂兄堂妹的,光是行礼就够喧哗一阵子的了。
  姬暮年长袖善舞的陪着亲戚们,看着满目幻紫流金、灯烛荧荧的景象,看着那一团团的花团锦簇,心思却摒绝在热闹之外。
  静静地,等着那个早已预知的消息。
  到了宴席的下半场时,果然有人神色紧张的跑进来回话。
  大伯父姬师堂脸色微变,继而恢复,然后喜笑颜开的撑着宴席结束,立即叫了姬家嫡系男丁留下说话,沉声道:“河间王遇刺!被人劫持走了!”
  姬家嫡系都是脸色一变。
  唯有姬暮年神色淡然,心中冷笑,遇刺?劫持?看来有些事情变了,有些还是没有变,河间王依旧延续了前世的那些诡计,呵呵……,演起来跟真的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才发现,写了10W字居然没什么言情部分,o(╯□╰)o,人家那些短小精悍的文,男主女主都已经XXOO了~~~
  握拳,我会努力加紧JQ部分的~~
  PS:我们的口号是,不要养肥,不要霸王!!爱你们~~~
  



☆、伪萝莉VS真正太

    河间王被人劫持了。
  直到过了年,过了正月初一,这个消息才真正的公然传开。
  阿沅心里觉得无比怪异,好好的一个王爷,居然在王府之中被人劫持,这说出去得有多荒唐可笑啊?而且最近皇帝爹心情很坏,来看自己的时间少了,还经常沉默不语眉头紧紧皱,显然是被什么烦心事所困扰。
  会是和河间王有关的事吗?
  还有一件,郗皇后最近身体抱恙病了,年三十勉强撑着出席,哪怕盛装丽服,都掩饰不住她眼里的深深疲倦,以及……,看向隆庆公主的隐隐冷厉光芒。隆庆公主更是一改从前的嚣张跋扈,表现的特别安静,一场年夜宴,除了行礼就没有说过一句话,简直都不像她了。
  要有大事发生了!阿沅心头总是萦绕这样的念头,心神不安,但是一直到过完了正月十五上元节,都还是没有河间王的消息。
  而燕国,迎来了一位特别尊贵的远房贵客。
  “走。”武帝亲自来泛秀宫找到小女儿,笑容和蔼,“东羌国的使团来了,父皇带你过去见识见识。”
  啥?阿沅的眼珠子都掉了下来,张大嘴巴,“去看东羌国的使者?”既然是一国来使,总不能在御花园见面吧?意思就是,“呃……,父皇带我去金銮殿上?意思是下面都是文武百官,和……,东羌国来使?”
  就算是皇帝爹宠爱小女儿,社稷朝堂大事,这好像也不大合适吧。
  阿沅明显低估了这个朝代风气开放的程度,和武帝对女儿宠爱的程度,见女儿瞪大眼睛的样子,武帝不禁笑了,“怕什么?你是大燕最最尊贵的沁水公主,见他们东羌国的使者,是给他们面子。”
  呃,阿沅觉得自己脸好大。
  武帝一面吩咐人,“去给阿沅准备朝服。”然后解释,“东羌国使团为首的,是他们国中的大皇子宇文极,年纪和你差不大,有你在,也免得把那小儿吓坏了。”
  原来如此。
  事实上,武帝是心里憋了一口气。
  东羌国以小儿出使,一则轻慢,二则显示他东羌国稚子有才,哼!笑话!难道大燕国就没有人了?东羌国派八岁皇子过来,燕国就用七岁公主迎接,小儿见小儿,如此心头那口气方才能平。
  另外,皇帝也有显摆自家宝贝女儿的意思。
  特制的紫檀木座几近地面,正中镶嵌一面又大又平的水面铜镜,以一团团祥云纹装饰镜框,阿沅展平小小的双臂,站在前面,任由数名宫女为自己梳妆打扮。
  小小的人儿,一身绯色的刻金丝鸾鸟朝凤绣纹朝服。
  宫女捧来专门打造的小小凤尾金钗,凤钗九尾,孔雀开屏一般玲珑展开,赤金凤嘴尖尖,下坠一缕细细的金珠,末尾三粒宝石,分别是朱红、嫣红、深红,最后一粒做成光滑水滴模样,动一动,光芒便是隐隐流转不定。
  乌云似的发髻中,凤钗和花钿的对称点缀,衬得那莲瓣一般的小小脸儿,白皙如玉、口润红脂,唯有一双明眸乌黑犹如水色墨丸,黑白分明,如同被雨后春露滋润,顾盼之间光华流转。
  便是阿沅,也对镜子中的小公主有些看呆了。
  上衣的广袖十分宽大,她把手从里伸展出来,提起百蝶穿花纹的百褶裙,感受那精美刺绣微微划过指尖,来回走了几步,群摆上的细细百丝流苏跟着盈动,仿佛一池□般明媚盈光。
  乐莺站在旁边发着呆相,艳羡道:“真美啊,就是叫奴婢一整天守着公主看,什么都不做,也是愿意的。”惹得周围的宫女们抿嘴偷笑,亦是点头不已。
  “哈哈!”武帝一阵畅快大笑,牵着宝贝小女儿的小手,一路乘坐明黄色御辇来到金銮殿,待到地动山摇的“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之后,下面文武百官站定,抬头便是一阵惊呼声。
  “皇上身边的人是谁?”
  “沁水公主!真是可人,听闻玉贵妃……”
  “皇上居然带公主来金銮殿,莫非要她接见使团不成?”
  这是阿沅第一次来到金銮殿的正殿,站在御座旁边,从一个帝王的高度俯视燕国文武百官,那些权臣、那些王公,一个个都恭恭敬敬站在下面。
  武帝侧首耳语,“阿沅,怕不怕?”
  “不怕。”阿沅盈盈甜笑,皇帝爹偏宠的将自己这个女儿带上朝堂,自己决不能给他丢脸,挺直小小身板,声音朗朗道:“父皇真龙天子九五之尊,阿沅乃真龙之女,陪父皇上朝,看我燕国人才辈出、济济一堂,心中只觉与荣戚焉。”
  武帝闻言龙颜大悦,大声道:“说得好!有女如此,朕心甚慰。”
  当即便有善于阿谀奉承的臣子,上前赞道:“公主殿下聪慧无双,胆气过人,这真是皇上的福气,大燕的福气啊。”
  武帝不予评论一笑,侧首看了缪逊一眼,点了点头。
  缪逊提高声调,“宣东羌国来使!”
  金銮殿的正殿比其他任何宫殿都要高大良深,从阿沅的的这个角度,抬头是好几人高的房梁,下面左右分列数根朱漆大柱子,都是双人抱粗,地面的青金广平镜面砖光滑如水,隐隐能够倒映出人影。
  再往前看去,正殿大门又宽又高又大,映入眼帘是一片宽阔的广场风光,湛蓝湛蓝的天空之下,中间是一条笔直的雕龙错凤汉白玉大道。
  一行打扮气势煌煌的使团队伍,渐行渐近。
  走在最前面的,果然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小正太。远远的,看不清模样儿,只能分辨出穿了一身宝蓝色长袍,头上束着小金冠,人虽然年幼,但是身姿提拔,走起路来颇有几分大步流星之势。
  金銮殿内宽阔高大,明黄帷幕层层叠叠、铺天落下,两旁文武百官皆是身形高大的成年人,那小小正太大步走进来,没有丝毫怯场。
  丹陛之下,他声音带着一丝幼童稚嫩,但却明朗清越,“东羌国大皇子宇文极,领使者团叩拜燕国皇帝陛下!”将右手展开放在胸口,微微欠身,以皇子身份对武帝行羌国大礼,举手投足宛若行云流水。
  周围有人轻笑出声,“东羌没有人了吗?竟然以黄口小儿出使他国。”
  宇文极小小的眼眸里寒芒一闪,毫无畏惧,寻声看向那人,一连串问道:“小儿怎么了?我乃东羌国皇子,代表东羌国出使燕国,你凭什么看不起我?我东羌国八岁小儿都可以出使他国,毫不畏惧,不正说明我东羌国物华天宝、钟毓灵秀吗?”
  他虽年幼,但是口齿清晰伶俐,“你们一群大人,欺负一个年仅八岁的小儿,难道就不感到羞愧?难道就不感到可耻?”转头看向武帝,双手一拱,大声质问道:“请问燕国陛下,是否为难使者、以大欺小,就是你们燕国的待客之道?!”
  说得众人一阵色变,那嘲笑他的燕国官员更是灰溜溜的。
  武帝的脸色很不好看。
  正要说几句挽回颜面,阿沅突然在父亲手上握了一下,然后上前一步,“东羌国大皇子此言差矣!”她仰起一张莹玉似的小脸,清声道:“黍米有优劣,时人有高低,我燕朝泱泱大国、人稠物穰,难免有一、二稗子和庸才,有何奇怪?岂能以偏概全?”
  她道:“比如东羌国,既有像大皇子这样的人中龙凤,也有一些只顾美人不顾江山的败类,不是吗?”
  这下子,轮到宇文极和东羌国的使者脸色微变了。
  里面有一个典故。
  在羌国建立之初,天下是由宇文家和端木家一起打下来的。
  但是皇帝只能有一个,皇族只能有一族,那么该谁坐拥这大好江山呢?两家功劳都差不多的,谁也不肯拱手让出。有人建议江山平分,但是这样一来势力就会分散,很可能被其他国家攻击,绝非上上之策。
  分又分不得,让又都不肯让。
  于是两家人一合计、一商量,想出一个折中的法子,宇文家做皇族,端木家做后族,不仅仅是一代皇后,而是世世代代,羌国皇后都只能姓“端木”,皇帝不能立其他姓氏女子为后!
  这样的祖制规矩延续了好几代,一直和*谐美满。
  但是上一任的羌国皇帝突发奇想,爷爷的皇后姓端木,拔拔的皇后姓端木,将来自己要娶的皇后也姓端木,真真好腻味呀。
  皇帝决定换换口味,老婆不选表姐表妹,而是立了一个姓霍的女子为后。
  这下可捅了大篓子了。
  太后不同意,以端木家为首的臣子们更不同意,抓住皇帝这个熊孩子,就是一顿深刻教育,“儿啊,你家表妹如花似玉、贤良淑德……”,“皇上啊,怎么能立别的女子为后呢?”,“这样做是违背祖制的啊!会遭天谴的啊……”
  巴拉巴拉巴拉,把皇帝说得恼了,撸袖子和太后臣子们大吵起来,吵着吵着火气升级,就变成打架,打到最后居然演出政变,皇帝打不赢逃出了皇宫,一路狼狈逃窜不已。
  最后只能借着山河天险龟缩一隅,隔河立国,改国号为西羌。
  而在京城中的太后只有皇帝一个儿子,最终迫于无奈,只能配合端木家,拥立另外一个太妃的儿子为新帝,改国号为东羌。
  从此以后,羌国一分为二、东西对峙。
  阿沅能够含沙射影这个典故,还多亏之前无聊,没事就恶补这个时代的一些大致讯息,没想到这就派上了用场。
  当然啦,两国相会当以和谐礼让为上。
  阿沅镇住了宇文极以后,便回头看向皇帝,正色道:“不过东羌国大皇子的话也有一些有理,待客之道,当然不能疏忽轻慢。”伸出嫩藕一般的小手,指向那个嘲笑宇文极的官员,“此人在金銮殿上言行无状,有失礼数,还请父皇重重责罚!”
  要说宇文极年幼气度不凡、口齿伶俐,那么沁水公主比他更小一岁,应对起来亦是有理有据、头头是道,竟是谁不输谁一丝一毫!众人都是深深惊异,唯有武帝龙心大悦无比畅快,当即放声大笑,“真不亏是朕的女儿!”
  言毕,竟然将女儿拉到御座坐下。
  武帝是开国皇帝,这把龙椅之上,除了他,阿沅是坐过的第一个人。
  底下臣子都是极会察言观色之人,眼见皇帝龙颜大悦,加上今儿多亏了沁水公主出面,才为燕国扳回了一局,就算有人比她说得更好,但如果以大人对答小儿,赢了没脸、输了更加没脸,比不得稚龄公主对答来得巧妙。
  因而赞美之声不绝于耳。
  “公主殿下兰心蕙质、七窍玲珑,小小年纪便是颖悟绝伦啊。”
  “东羌国大皇子亦是聪慧明敏之子,难怪做为使者,当得起!当得起啊!足可见东羌国皇帝陛下,将来江山社稷后继有人呐……”
  “真真金童玉女一般的人物。”
  “皇上,公主殿下言之有理!”有人正色出列,“请皇上速速责罚无状之徒,既为两国交好之诚意,亦是彰显我燕国泱泱大国风范。”
  宇文极在热闹之中抬头上望,那个小小女童,眉目姣妍、肤光莹润,打扮得跟小仙女儿似的,依偎在皇帝身边,一双明眸宛若水洗宝石盈盈生辉。
  这一幕,在他心里刻成永恒。
  沁水公主,幼时容姿殊丽,语惊四座,及长,风华倾天下。
  《燕史。列传。公主传》
  ******
  “妹妹今儿可是长大脸了!”睿王高兴说道。
  阿沅俏皮一笑,“大脸?多大的脸?”伸手去捏哥哥的脸,“下次让父皇带你去金銮殿上,长更大的脸好不好?嘻嘻……”
  “小丫头淘气!”睿王俊美的脸庞被妹妹捏变了形,又好气又好笑,最终只是揉了揉她的头发,眼里倒是浮起一丝艳羡,“是啊,改天父皇也带我上金銮殿。”
  玉贵妃明眸里闪过一丝奇异光芒。
  只怕……,儿子的这个愿望永远不会实现。
  不想伤了儿子的心,安慰他道:“别学的跟你妹妹一样淘气,等你长大了,皇子成人封王,自然有机会上金銮殿的。”
  睿王没有听出母亲的婉转之意,仍旧和妹妹说笑,脸上有一种与有荣焉,眼里闪着骄傲的光芒,“阿沅是我的妹妹!”
  玉贵妃淡淡一笑,目光在一双儿女身上流连不定,越发幽深。
  殿内极为幽静安宁,博山炉金鼎内焚着上等沉水香,一缕一缕轻烟,飘飘扬扬的袅绕逸出,弥漫着舒缓恬静的淡淡香气。
  玉贵妃母子三人各自静静坐着,母亲绝色姿容、仪态万千,儿子一派光华璀璨的风流气派,那小小的女儿,宛若观音坐前的玉女儿一般可人。
  好似一幅神仙画卷上面的人物。
  而此时,隆庆公主府的气氛就不太好了。
  “早就知道父皇偏心!!”隆庆公主脸上戾气越深,阴冷道:“同样是儿女,凭什么只带她上金銮殿?难道她是怀胎二十四个月生下来的不成?!”并不觉得妹妹对答宇文极是多大能耐,只是一心深恨父亲偏宠妹妹。
  那天幸亏安乐王夫妇赶来及时,好歹将堂兄保下救走,而自己……,则被父母左一个“畜生”,右一个“不知廉耻”,整整骂了半日!这还不算完,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