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奋斗在七十年代 >

第105部分

奋斗在七十年代-第105部分

小说: 奋斗在七十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阳欣慰的笑了笑,转而问道,“中午饭来得及吃了吗?”
  潘士云道,“已经在外面吃了。”
  说着,潘士云犹豫了下,迟疑对潘阳道,“阿哒,你能不能给我一百块钱?”
  潘士云冷不丁这么说,潘阳讶异的挑眉,潘士云不是那种会乱花钱的孩子,突然管她要这么些钱,那一准是有事。
  潘阳道,“给你钱没问题,但得跟我说明白为什么突然要这么些钱。”
  潘士云理了理头绪,方才道,“我今天中午去看我同学他奶奶,嗯,是个男同学,他是我们乡张家村的,叫张钦铭,我估计娘应该知道他家情况,他阿哒娘早就走了,他阿爷奶奶养他大的,家里比我家以前还困难呢,眼下他奶奶住院了,不少花钱。。。所以我想管阿哒借点钱给他先应应急。”
  潘士云伸手晃了晃潘阳的胳膊,央求道,“阿哒你就借给他吧。”
  潘阳斜眼瞅着面带急色的潘士云一眼,问道,“他让你管我借的?”
  潘士云忙摇头道,“没有没有,他提都没提,是我自己的意思,我看他挺急的,就想帮帮他。”
  潘阳这才放心了些,从裤口袋里掏出一叠钱,数了十张递给潘士云道,“就像你说的,他阿爷奶奶养他不容易,拿去给他应急吧。”
  其实潘阳倒不是心疼这一百块钱,而是怕潘士云看不清人,打从潘阳记事起,她姑就很少回娘家了,她姑回来的少,她姑父那就更少了,加上老潘家人多孩子多,潘阳跟她姑父接触的机会特别少,所以她姑父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潘阳也不清楚,如果这一百块钱是张钦铭张口同潘士云提的,那潘阳对他的印象将会大打折扣,借不借给他钱还说不准。
  这一百块钱借出去了,一时半会潘阳都没想着张钦铭能还,加上家里事多,潘阳转过头也就把这事抛到了脑后,直到端午之后,潘阳在晒砖厂正忙活着呢,潘兆丰突然喊了她一声道,“大哥,有个后生找你。”
  潘阳一看来人,可不正是她姑父张钦铭。
  晒砖厂上乱哄哄的,不是个说话的好地方,潘阳领着张钦铭去了看守房里,指指板凳,让他坐。
  张钦铭道,“我看叔挺忙的,就不耽误叔时间了。”
  说话间张钦铭从口袋里掏出一百块钱,还给了潘阳,面带诚恳道,“我家粮食卖了,立马就给叔送过来了,本来我想还给士云,我奶说谁给的就还谁,于情于理我都得亲自来感谢叔,得亏了叔当时帮我一把。”
  不得不说,张钦铭很会说话,这番说得足以让潘阳对他另眼相看,潘阳接了钱之后,张钦铭客气了几句就走了,果真没再耽误她时间。
  等张钦铭走得老远了,潘阳才想起来自己刚才怎么就没问问他,眼下没赶上放假,潘士云都在上课呢,他怎么就得空回来了?
  都再赶上潘士云周末回来时,潘阳就跟潘士云提了一嘴张钦铭还钱的事,顺带问了一声道,“这些时候我从窑厂回来,都瞧见张钦铭几回了,他是不念书了吗?”
  闻言,潘士云有些落寞的点了点头,对潘阳道,“从他奶奶出院之后,他就没再上学了。。。他成绩可好了,不上学都可惜了。。。”
  潘阳叹了口气,有些感慨道,“闺女呀,你还是没长大,这种时候他再继续念书,就是没把他阿爷奶奶的死活搁在心上,考大学只是人生的其中一条路,不要觉得他可惜,只要他是个能耐孩子,怎么都会有出息的。”
  话虽这么说,潘阳又如何能理解潘士云心中的苦闷呢。
  是的,这个大姑娘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默默喜欢上了张钦铭,如果张钦铭能继续读书,那他们就还能周末结伴回家,结伴去县城,还能经常在一块学习。。。
  可这些以后都没有了,再没有人飞快的蹬着自行车载她往乡赶了,再没有人打热水时顺带给她打一壶了,再没有人跟她一块背英语了。。。
  更有甚至,夜深人静时,潘士云会想到以后,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只要不上学的,基本就只有一条路子,托媒人说对象,结婚传宗接代,像张钦铭这样二十来岁的,在户上户下绝对是大龄青年了,下了学之后,结婚的事等于就摆在眼前要解决。
  的确如此,打从张钦铭辍学在家种地开始,张钦铭他奶奶就开始操心了,像他们家这种一团破烂的光景,是不指望村里能有人主动来帮他们说媳妇了,必须得主动托人说才行,就这样,别人还不一定乐意给他们说呢,户上户下的姑娘,任谁愿意嫁给一个没老子娘还带着两个老东西的后生?
  张奶奶焦心也没用,就是没有一个合适的头绪,一个劲的唉声叹气,张钦铭反过来安抚他奶奶道,“说不到媳妇暂时就不说,家里穷成这样,哪个能愿意呀。。。还是先把家里光景过好,以后再提说媳妇的事。。。”
  眼瞅着家里一团破烂,张钦铭哪还能坐得住呐,村里家家户户已经陆续住上红砖瓦房了,可他家还是两间破茅草屋,老两口住一间,张钦铭就在堂屋里铺了张床。
  要说当初分开单干时,张家也分了将近有四亩地,单收粮食卖的钱都不至于让他们过得太差,可老两口卖粮食存的那点钱,除了日常的吃喝,几乎都花在了张钦铭念书上,尤其是上了高中之后,花销明显大了许多,手里头哪还有闲余的钱呐,加上前些时候张奶奶生病住院又花了一笔,到现在还没把欠别人的账还清。。。
  以前是老两口供养他上学,以后家里的担子张钦铭都得挑起来,是时候该让老两口歇口气了。。。
  眼下冬小麦收割完之后,大豆刚种进地里,老农民们彻底处在农闲中了,张钦铭也一样,不过他没资本像村里不务正业的二流子们那样闲晃荡,当务之急,他得去寻个活挣点钱。
  对这个刚下学的年轻人来说,你要说让他立马想到个谋生的路子,那也确实难为他,毕竟还没有正式接触社会,家里又没有大人照抚引导,只能凭着自己的一身力气去做工。
  这个时候,随便向村里寻个人打听,都能知道,若是想干个临时工,有两条路子走,一个是去给瓦匠拎泥桶子,时间常了顺便能学会点盖房的本事,另一条路子,那就是去潘兆科的窑厂出体力活,潘兆科给的工钱好,一天三块钱,比拎泥桶赚的多。
  思量了一番之后,张钦铭决定暂时先去潘兆科的窑厂干些体力活,打定主意后,张钦铭就托人同村的长辈介绍,经由姚宝忠之手进去上工了。
  现在窑厂无论是规模还是工人数量,都不是以前能比的了,买卖做大之后,潘阳和潘兆丰还有姚宝忠,他们三个人的职务也逐渐分了明确。姚宝忠平时就负责管理窑厂工人,记工时,按天发工钱,潘兆丰负责监督砖窑烧砖的火候、出砖的质量以及登记窑厂每日出砖的数量。
  至于潘阳,她主要就负责联系业务这方面了,一来是主动去找订单,二来她开始着手打听碎石机,准备尽可能在今年年前把碎石厂开展起来。
  有这两样任务在身上,潘阳每天匆匆忙忙在窑厂和市里之间来回跑,等到她注意到张钦铭时,张钦铭已经在窑厂干了快有小半年了。
  潘阳注意到眼前这个年轻后生,一件老式中山装罩在瘦削的身体上,腿上是打了补丁的黑色长裤,裤脚卷到小腿肚一半的地方,手上腿上糊的全是泥巴,跟他刚下学那会儿的干净整洁全然不一样。
  此时张钦铭正扎着裤腿在打砖坯,察觉到潘阳站在梗上看他,张钦铭咧嘴朝潘阳露出了个笑,大声招呼道,“叔,来忙啊。”
  潘阳也朝他点头笑笑,客气的招呼道,“中午留在这一块吃呀。”
  张钦铭摇头道,“不了,我奶一会来给我送饭。”
  为了赶时间,窑厂中午没有休息,早上八点上工,晚上五点放工,中午只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所以窑厂上的工人基本是家里闲着的女人送饭过来,当然现在也有年轻体壮的妇女过来干活了,只要能干出活来的,姚宝忠也照样收。
  为什么大家都愿意来窑厂做工?一来离家近,用不着背井离乡去外头吃苦,二来潘兆科给的工钱比别家足,哪怕中午没有休息的时间,他们都愿意多赚这一块钱。要知道,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又没什么大本事的老农民来说,出卖体力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出路了。
  八四年七月,继居民身份证制度实行之后,国内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可能别人对此事从不关心,可对于潘阳这个野心勃勃的土财主来说,这无疑是件大喜事,只不过潘阳还没喜两天,放了暑假回来的潘士云就给了她一个当头棒喝。
  潘士云告诉她,读完这个学期,秋季开学她就不想再去念了。
  这番话对潘阳来说,无异是个炸雷,惊得她瞪眼道,“为什么不愿意念了?”
  这都高二了,潘士云再开学就是高三了,在这个节骨眼上,这死丫头居然跟她说不愿意念了!
  不管因为什么缘由让她不愿意念,潘阳都觉得此刻她心里的火气在蹭蹭往上冒,生怕在气头上说了什么重话,伤了姑娘的心,潘阳忍了又忍,把这股气咽下去,放才缓和了语气道,“先吃饭,吃了饭我们好好说。”
  夏天天黑的晚,吃了晚饭之后,外头天还亮着,张学兰抱着小二去邻居家串门子了,家里就张家老头子在撕馍馍头喂狗。
  潘阳把潘士云喊到了她屋里,决定跟她好好谈谈,潘士云决定不念书这事,家里其他人还不知道,别的不说,单张学兰,好容易支持潘士云念书,就指着她闺女能考上大学给她长脸呢,这个时候要是给她知道潘士云不愿意念了,张学兰还不得气吐血?!
  潘阳挨着潘士云的床沿坐了下来,指指对面的长板凳,让潘士云坐下来,尽量放缓语气,耐心问潘士云道,“你跟我好好说说,好好的,为什么不愿意念了?要是成绩差,念不下去也就罢了,你这成绩,加把劲考大学也不是没可能啊,怎么就半途而废了呢。”
  潘士云坐在长板凳上,跟个犯了错的小学生无异,垂着脑袋道,“一直念书没意思,我不想念了。”
  潘士云这话,差点没把潘阳噎了个半死,压了心里的火气,耐心道,“今天要是你二哥和你小弟拿这个借口搪塞我也就罢了,连你也找这种烂借口糊弄我?真把你阿哒当个傻子?给我好好说,到底什么原因让你不想念了。”
  潘士云绞着手指头,就是不吭声。
  潘阳捏捏眉心,止不住叹口气道,“士云啊,兄妹几个里头,你一直都是最有分寸的,阿哒知道你不愿意念,肯定有你的想法,可说不念就不念,这可不是件小事,你娘还不知道,要是给她知道了,你当她还能像我这样心平气和的坐着跟你说话?”
  张学兰不打断她的腿,撵着她去上学才怪!
  见潘士云神情执拗,两眼泛红,潘阳缓和了语气道,“你先跟阿哒说说,让阿哒心里有个底,这样你娘问起来,阿哒好从中帮你说说话呀,阿哒之前是怎么跟你说的你忘了?有事得跟我说,你解决不了,我能帮着你解决呀。”
  不是潘士云不愿跟她阿哒说,而是她难以启口,不知道该如何说这种事,难不能她要跟她阿哒说,她为了个男人不愿意念书了,为了个男人不愿意考大学,就因为她知道他家里给他说了个对象,潘士云哪里还能坐得住啊,这书她要是再念下去,只会跟他越走越远。
  无论潘阳怎么问,潘士云到底是没张开口,潘阳心急火燎,却又无可奈何,闺女大了,打打不得,骂骂不得,这要是换成其他几个小子,潘阳早就抬脚踹上去了。
  装了心事的潘阳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夏天本来就热,潘阳睡个觉都不安生,张学兰哪还能睡得着呐,一手给小二扇着扇子,半眯着眼问道,“怎么了,睡个觉也唉声叹气。”
  潘阳犹豫了下,想着反正早晚张学兰都得知道这事,与其由潘士云跟她说,倒不如她提前告诉张学兰,也好给她打个预防针。
  思及此,潘阳悠悠的叹口气,道,“士云说她再开学就不想再念书了。”
  闻言,张学兰原本半眯着的眼,咻得一下睁开了,瞪眼道,“不念了?!”

☆、130。30号二更

  冷不丁从潘阳口中听到潘士云不愿念书的消息,张学兰这下可是瞬间精神了,觉也不睡了,轰得一下坐了起来,火冒三丈道,“好好的,这死丫头脑子坏掉了?!不让她念的时候,嚷着要念,现在支持她念了,可她倒好,说不念就不念,尽给我半道上撂挑子!”
  张学兰心里火大,潘阳就不窝火了?她不是傻子,隐隐能察觉到潘士云为了什么不念书,当然这念头只能搁在她心里,若是现在就跟张学兰说了,那她还不跟点燃了炮仗似的,分分钟就爆炸了?
  张学兰越想越气,问潘阳道,“潘兆科,她有没说好端端的,因为什么不念?”
  潘阳摇摇头,道,“不肯说。 ”
  “个死丫头片子,还想造反了是吧!”张学兰气得锤床,下床趿拉拖鞋要出去,嘴里道,“不成,我得去问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
  潘阳忙拉住了张学兰,低声道,“现在大晚上的,你娘两要是二话不说吵嚷起来,还让不让家里人安生了,睡觉睡觉,有什么话都明天说,你也别跟个炮仗似的,一碰就爆炸,有话都能好好说,别跟闺女急眼,这节骨眼上,吵嚷不抵用。”
  听潘阳这么说,张学兰思量了下,想着她男人说得确实有理,人都走到门口了,又给潘阳顺势拉了回来,坐在床上唉声叹气,“我怎么就生了这么几个不省心的孩子,一个个的,先头有老二,老二好不容易稍微好些,现在这死丫头又给我冷不丁闹这一出,诚心不让我安生!”
  潘阳伸手拍了拍张学兰的背,劝慰道,“孩子都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又不是木头,哪能个个都按照我两设定的方向发展,况且士云上高中之后,离我们远了,生活环境也变了,思想随之改变,那是必然的事,没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明天我来好好开解她。”
  闻言,张学兰叹了口气,重新躺回了床上,扭头对潘阳道,“成,就听你的,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