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奋斗在八零年代 作者:水晶翡翠肉 >

第16部分

重生之奋斗在八零年代 作者:水晶翡翠肉-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你们也别互相奉承了,我们开始讨论一下,先出个衣裳样子,怎么样?”汤权适时开口。
    “行,行,行。”朱师傅连连应声。
    闻青:“好。”
    朱师傅、叶师傅二话不说凑到画稿前,仔细看起来,并小声讨论着,时不时询问着闻青,然后再赞成地点。
    闻青如实回答,并提出疑问。
    朱师傅、叶师傅到底是多年的老裁缝了,经验丰富,见识广博,回答的也让闻青心服口服,对二人是肃然起敬。
    同时闻青灵活的大脑,别出心裁的设想,又让朱师傅、叶师傅赞赏不已。
    三个人算是对了彼此的胃口。
    接下来三人对着两块布料,开始折叠、画线、画点、讨论、下剪刀……,一旁观看的汤权连连点头,暗暗想,自己一百块钱请个顾问,真是太值了。若是以后将闻青纳为已用,汤权制衣厂一定发展迅速,就是不知道闻青愿意不愿意。
    “我看,今天我们就讨论到这儿,下午,我和叶师傅先试着做两套,闻青你下午也不用过来,等我们今晚做好成品衣裳,明天早上你再来看一下就行。”朱师傅说。
    闻青笑着点头:“那就麻烦朱师傅和叶师傅了。”
    “是我们麻烦你了。”
    正巧此时也到了中午。
    汤权提议要请闻青、闻朋吃饭。
    闻青没同意,表示自己在市里还有事儿,就不吃了。
    “那等你们忙完,我送你们回县城。”汤权说。
    “不用了,汤先生。”
    “别汤先生汤先生了。”汤权笑着说:“以后叫汤叔叔就行了,我这年龄你叫我一声叔叔不为过吧?”
    闻青也没拒绝,笑着:“行,汤叔叔,你忙吧,我弟弟刚才说没坐过公交车,一会儿我们办完事之后,我带他坐公交车就行了,就不打扰你了。”
    “那行。”汤权笑着说:“明天我再去接你。”
    闻青、闻朋这才和汤权告别,离开汤权制衣厂。
    二人刚一走,朱师傅、叶师傅走过来。
    “汤总,你从哪儿找的这么厉害的小丫头?”朱师傅问。
    汤权笑着:“缘分吧,在医院不小心碰到的。”
    “这下咱们制衣厂有救了。”朱师傅说。
    汤权暗暗点头,确实,看来他的大头鞋保住了,不用当二手车卖了。他望着闻青、闻朋的背影松了一口气。
    闻青、闻青出了制衣厂后,直向南州市市中心走。
    如今的南州市仍处在刚发展中,马路四周还不是高楼大厦,而是高矮不同的楼房、平房和瓦房,马路两旁涌现出了不少私人店面,马路上也偶尔跑过拉达、波罗乃兹、菲亚特126p这样的小汽车,闻青还看到了一辆桑塔纳,看来南州市开始冒有钱人了。
    “大姐,咱们去哪儿?”闻朋问。
    “先去吃饭。”闻青回答。
    “吃啥?”
    “你想吃啥?”
    闻朋不说话,他当然想吃肉了,但是肉太贵了,然后指着一个胡同里说:“那边有卖大白馒头的,大姐,咱们买两个吃吧。”
    闻青怎么会让闻朋啃馒头,她恨不得一下把闻朋给养的白白胖胖的,因此她找了一家国营饭店,点了一份涮羊肉,一份菜汤面。
    羊肉汤标价三十分钱一份,也就是三毛钱一份,里面就是大白菜、粉丝、几片羊肉外加几块羊骨头,味道却是正点。
    菜汤面标价十五分钱一份,也就是一毛五分钱一份,一小撮白面面条上放了些菠菜、葱花和油豆腐等,清白相交,很是好看。
    “大姐,这好贵吧?”闻朋小声问。
    闻青笑:“今天姐赚了一百块钱,请你吃。”
    “一百块钱?这么多?”
    “嗯,所以放心吃吧。”闻青温柔一笑。
    闻朋开心极了。
    二人话毕,服务员就送上了羊肉汤和菜汤面。闻青把羊肉汤推给闻朋,又将自己的菜汤面中的一半面条拨给闻朋。
    闻朋直说自己吃面,让闻青喝羊肉汤。
    闻青说自己不喜欢吃羊肉,坚持让闻朋听话,于是闻朋捧着大碗的羊肉汤,配着白面面条,呼哧呼哧吃起来,别看闻朋个小人瘦,饭量极其大。
    不一会儿,羊肉汤就见了底。
    闻青问:“吃饱了吗?”
    闻朋一脸幸福的笑容:“吃饱了,我从来都没吃过这么饱过呢。”
    闻青笑了:“以后可以天天吃饱。”
    “嗯。”闻朋点头,然后问:“大姐,你吃饱了吗?”
    “吃饱了。”
    “可是,你吃好少,还没有我一半多。”
    “我不能吃多,吃多胖了就不好看了。”
    “大姐,你好看,咱们水湾村的姑娘都没你好看,他们都说,你是水湾村最好看的姑娘。”闻朋一脸得意相。
    闻青听后开心地笑了,然后走到柜台前把钱村了,拉着闻朋出了国营饭店,到了马路上,才向四周看看。
    “大姐,你找啥?”
    “找代销店。”
    “找代销店干啥?”
    “买点东西,去看班主任。”
    “看班主任干啥?”
    闻朋简直成了十万个为什么,闻青一一回答他,上辈子闻青考上高中后,一学期没上完,她二叔的噩耗传来,那天她刚放学,得到消息后,连书包都掉丢了,往事发地跑。
    她二叔是个看得开的人,过的生活也是有今天没明天,虽然疼闻青,但并没有留下积蓄,高中一学期学费要五十多块钱,那时候还有学杂费二十五块钱,没了闻青二叔,闻家根本付不起来闻青的学费,闻青也就自动地退了学。
    这辈子她想上学,想多读点书,想让自己的人生与上辈子截然不同。
    今天正好有空,她决定找一下班主任,说一说她再读书的事儿,这个年代的老师极有责任感,说一下再读书的事儿,班主任一定会帮忙。
    只是上学的记忆十分久远,闻青不大记得班主任的家住在哪儿,连面相也是模糊的。
    她找到代销店,买了八两红糖、八两糕,去市重点高中——南州市第一中学,虽然放假,但看校老头在。
    她问了看校老头班主任的地址,和记忆中的吻合。这才带着闻朋去找班主任。
    班主任住的是南州市老旧的小区,一排排小平房子,闻青挨个问,终于找到了班主任的家。
    班主任是个胖胖的女人,看到闻青反应了一会儿,喊道:“闻青?”
    闻青没想到班主任还认识自己,连忙上前:“赵老师。”
    “你咋在这儿?”班主任笑着问。
    “赵老师,我是专门来找你的。”
    “找我?”
    “嗯。”闻青将自己想上学的想法同班主任说了一下。
    “想再上学?这是好事啊。”班主任把闻青请进了平房内。
    平房里干净整洁,堆了不少书,班主任拎了两个凳子,让闻青、闻朋坐。
    “热吧?”班主任问着,就从里屋搬出了台扇,插上电,对着闻青、闻朋吹。
    这个时候南州市已经通电,不少家庭也进入了各个家庭。
    闻青所住的县城过一个月才能通电,此刻闻朋看着风扇好奇的不得了。
    “赵老师,谢谢你。”班主任这么热情,她有点受宠若惊。
    “怎么说,你都是我的学生啊。”班主任笑着问:“准备啥时候回来上课?”
    闻青问:“我想这次开学就开始上课,就是不知道学校还收不收我,还有我的学籍问题……”
    “这个没关系的,学籍至少保留一年,而且现在国家大力鼓励教育,你又是考进来的,想再上学,学校非常欢迎的。”
    闻青听言,欣喜不已。
    接着班主任面露难色:“就是……”
    “怎么了?”闻青心里一咯噔。
    “就是,你都离开学校快一年了,我带的班级也分文理班,我这个班主任是跟班走的,下学期我就带高二的文班。如果你留级,就上高一,我和校长、基他班班主任说一声,就行。升级的话,我怕你跟不上,而且面临着选文选理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得你自己选。”
    闻青思考一会儿,左右权衡之后说:“赵老师,我想进你的班,落下的课程趁着暑假,我自己学习学习。”
    “那行,暑假我也没事儿,你有问题可以来问我。”班主任说,然后问:“你有书吗?”
    闻青:“……”
    “没有。”一直在吹台扇的闻朋抢话说:“赵老师,我大姐没书没笔,啥都没有,她写字都是用我的烂笔头。”
    闻青微微尴尬,因为二叔去世突然,她当时太着急,书包什么都丢了,回来她太失落,也没有回去找。
    “没关系,我这儿就是书多,你先借着用,等开学了再还给我。”班主任说:“没事儿的。”
    闻青感激不尽。
    与班主任又说了一些话之后,将事先买来的八两红糖和八两糕送给班主任。
    班主任说什么都不要。
    闻青硬是放下,然后拉着闻朋赶紧跑走,班主任喊也喊不住,只好作罢。
    “大姐,好多书啊。”闻青和闻朋各抱了一摞书,从班主任小区跑出来后,闻朋气喘吁吁的,闻青将重一点的书,放在布袋里自己提着,余下的两三本让闻朋抱着。
    “是啊,好多书。”闻青很多年没碰书,突然拎着这么多书,颇微感慨,有了班主任的支持,她放下心来。终于,终于又可以上学了。
    “大姐,咱们可以回家了吗?”闻朋抱着书问。
    “嗯,回家。”闻青说。
    在去大马路上等车前,闻青买了一份米花糖给闻朋,让他在公交车上吃。
    闻朋吃掰了一点,说是今天自己吃的好吃的太多了,得留点给二哥和妈妈吃。
    闻青笑着没反对。
    二人在大马路上等了大约二十分钟,公交车才晃悠悠的来。
    闻青拉着闻朋上车,半个多小时后,车子终于到了县城,二人直奔肖姨裁缝店。
    刚到裁缝店就看到了许久未回来过的肖姨。
    “闻青,你回来了?”肖姨热情地迎上来。
    “肖姨,你咋回来了?”闻青问,顺手将一布袋书放到桌上:“孩子怎么样了?出院了吗?钱够用吗?”
    肖姨笑着说:“孩子挺好,还没出院,钱够用够用,我就回来收拾一下东西。”
    闻青没在意,姚世玲则冲闻青直眨眼睛,闻青这才发现肖姨所谓的“收拾东西”和自己理解的完全不一样。
    “肖姨,你要走?”闻青惊讶地问。
    
    第21章
    
    “肖姨,你要走?”闻青惊讶地问。
    肖姨笑了笑:“嗯,我今天来是想和你办房屋过户手续,办完我就走。”
    “走哪儿去?”
    肖姨笑了:“回家种地。”
    “以后不做衣裳了?”闻青问。
    肖姨苦笑一下:“店没了,缝纫机也没了,怎么做衣裳?”接着肖姨乐观地说:“好在,我儿子的命保住了,这比什么都让我高兴。”
    闻青沉默一会儿。
    肖姨转身,抱起布帘后的一床被子卷成卷,往粗麻袋子里装。
    姚世玲见她一个人不好装,忙上前帮忙撑着粗麻袋子说:“肖姨,你也不用这么急搬东西。”
    肖姨笑着说:“闻嫂子,我麻烦你和闻青的地方够多了,我这破铜烂铁的家当,还占你们的地儿,就太不合适了。”
    “哪会啊。”
    姚世玲话刚落音,闻青突然开口问:“肖姨,你还想做衣裳吗?”
    肖姨一愣,想,当然想了,她转头看向闻青。
    闻青说:“肖姨,你留下来,继续顾着肖姨裁缝店你愿意吗?”
    肖姨抱着一卷被子,缓缓站起身来:“可是这店已经是你的了,我还顾着成什么样子?”
    “你帮我顾着,如果有一天你攒够了六百块钱,就可以把店买回去怎么样?”闻青问。
    肖姨彻底愣住,结结巴巴地说:“可、可、可是,我攒不够六百块钱……”六百块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你可以。”闻青说。
    肖姨直愣愣地望着闻青,十分不明白闻青的意思。
    闻青说:“肖姨,你应该知道,随着县城人民生活水平渐渐提高,做衣裳的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六百块钱不是难题。”
    “但是……”
    闻青抢白:“肖姨,我想请你帮我顾着肖姨裁缝店,店内鞋子仍旧卖一双你提三毛钱,除了鞋子之外,所有布料、衣裳、针线等,一切盈利,你和我四六分。”
    四六分?
    肖姨震惊在原地,闻青怎么会提出这样丰厚的待遇,像她这样的,其实一个月给十几二十块钱工钱就行了,四六分太抬举她了,闻青、姚世玲卖牛救她儿子的命,已经够她一家子感恩了,她不能不知报恩。
    “闻青,这不行,如果你需要帮忙,一个月给我十几二十块钱就够了,分红我是绝对不能要的。”肖姨连连拒绝。
    闻青则说:“肖姨你听我说完,一个多月后,我就要去南州,我妈农闲时候才能到这里帮忙,所以这个店只有你能够管理,你答应我,就是帮了我的大忙,你总不会想让肖姨裁缝店关门吧?”
    “你去南州干什么?”肖姨问。
    “我大姐要去上高中!”闻朋在这一旁接话。
    肖姨转头看过去,见闻朋手上正抱着一本半旧的书,书皮上写着硕大的两个字——历史。
    “真的要上学?”肖姨问。
    闻青点头:“嗯,我想学习更多的知识,运用起来,画出并且做出更多好看的衣裳。”
    闻青说这话时,声音平稳,肖姨却分明感受到了她的坚定以及理想的穿透力,她为之而震动,她早就看出闻青非同寻常,不管是处事还是能力,如今她更愿意学习,以后必会更加灿烂,闻青值得更好的资源教育。
    肖姨这么想着,就下了决定。以后闻青上学了,就没有时间赚钱,闻青作为她的恩人,她不应该得了恩就忘了恩人,她接下肖姨裁缝店,赚了钱可以给闻青交学费。若是她不接下这个店,肖姨裁缝店势必要关门,到时闻青交不交得上学费,都是难题。
    思及此,肖姨没有再犹豫,大胆回答:“行,闻青你放心,裁缝店交给我了,我一定给你好好赚钱,至于四六分还是什么分的,哪怕你一个月给我十几二十块钱,也中。”
    姚世玲一听喜色难掩。刚才她还想,闻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