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为官的可行性报告 >

第22部分

穿越为官的可行性报告-第22部分

小说: 穿越为官的可行性报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庆元心想看来这一家都是保太子一党的,这样的联姻也不奇怪,只是江锦薇找她问晋王的事,若是为了政治斗争,未免也太奇怪了吧。
  
  江锦薇看出了她的心思,解释道:“你想的不错,江杨两家,本是一心。可就这几个月,朝堂上风云突变,我那公公虽然名义上还是太子恩师,但暗地里,已经投向晋王一边了。”
  
  余庆元看江锦衡的表情,似乎到这里为止,他还是知道原委的。
  
  “于是我这杨家嫡长媳的地位,也便跟着微妙起来了。做人家的媳妇,公婆偶尔为难几次都是忍得的,只是我本与我那夫君情投意合,突然冷落起来,还真有些难过。”
  
  说到这里,江锦薇苦笑了下,示意要跳起来发言的江锦衡安静,接着说道:“你们都是年轻爷们儿,跟你们说这些,原是我不知道害臊了。但我这副样子,不解释清楚,只怕锦衡也不依。接着说回我那夫君,单只他有些冷了,加上那些通房妾室的鸡零狗碎,也不能将我怎样,可是我偏偏在这时发现自己有了身子……”
  
  在旁边听得目眦尽裂的江锦衡这时再也忍不住了:“姐,姐夫他……杨家那个混帐他知道吗?”
  
  江锦薇瞪了他一眼:“不干不净的浑说什么?这个孩子来得不是时候,除了我从娘家带的贴身丫头,诊出喜脉的大夫和你们,并没有旁人知道。杨家只道我是忧心太重坐下的病。”
  
  余庆元听得心疼不已。别看江锦薇说得如此轻描淡写,但她比别人更清楚,能让人变成这样的,决不是一般的精神折磨!江锦薇在杨家的待遇虽不至于缺衣短食,但整天面对来自两个家族的压力,痴情又被丈夫辜负,再加上母亲保护孩子的本能,比起江锦薇现在身上的重担,余庆元觉得自己宁可选择面对被杀的危险——一个人只能死或不死,反而显得简单。
  
  “我……我去找他算账!”余庆元作为一个外人尚且又悲又愤,江锦衡这个嫡亲的弟弟早已按捺不住,只想找人拼命。
  
  “我的祖宗,就算不为了我,为了你这可怜的外甥,你就省省吧!你找他算账?算什么呢?杨家没短我吃,没短我穿,也没下毒手虐待我,找谁说理呢?你要算东宫的帐吗?这种事摊开来说,是要全家掉脑袋的啊!”
  
  江锦薇一手死死拉住他,一手抚在自己尚未显怀的小腹上。饶是那么坚强的一个女子,说着说着眼里也噙满了泪。
  
  余庆元也帮着拉,劝了两句不要冲动坏事的话,又转过去安慰江锦薇:“杨夫人……江姐姐你也要想开些。我在那医书上看到,有了身子的人,最忌心思沉重。这些朝堂上的事和各人的际遇种种,都不是我们自己能做主的,心宽得一时是一时,将孩子平安带到这世上来,调理好自己的身子,才是眼下最要紧的事啊。留得青山在,事情以后定当有转机。”
  
  江锦薇擦了擦泪,虽然心知是余庆元有心安慰,也觉得心里松快了些。这夺嫡之争到了今日,必是你死我活的结局,她夹在中间总没有好下场,然而孩子何辜?余庆元说的没错,她不指望靠这个孩子令丈夫回心转意,但她作为一个女人的生机和指望,也仅在于保住这个孩子罢了。
  
  “谢谢余公子为我开解,我果然没看错,你正是比我那弟弟通透省心得多了。”
  
  再看江锦衡,此刻已经是怒火攻心,旁人再说什么也听不进去了,只在口中咒到:“都怪爹!都怪爹!他只道是为了我们好,好个屁!看看我,再看看你,都好到哪里去了呢?”
  
  “锦衡兄,你不怕这种话被人听去也罢了,我回去可以一路听你讲,眼下你听姐姐把话说完罢。”余庆元连忙又劝他。
  
  江锦薇也道:“锦衡,这样的话原是你说的没理。你是男儿,能自己建功立业且不说,我作为一介女流,命是那个家给的,尊荣是那个家给的,姻缘也是那个家给的。我不为了咱们的家,反而要家里为我牺牲吗?”
  
  江锦衡怒极反失了力气,听了这话如同泄了气一般,只低下头,坐在一旁再不言语。余庆元拍拍他的肩,又转过去对江锦薇说:“江姐姐莫动气,保重身子要紧。您要问庆元什么,请尽管问吧。”
  
  江锦薇深吸口气:“是了,怪我,说了这么久没说到正题,反让你见笑了,实在对不住。现在我家中和朝堂上的情况,就是你见到这样了。我公公对晋王有心攀附,但因之前和东宫交好,总觉得做得不够。最近晋王刚满了二十一岁,说是化解了命里的煞星,是可以婚配的年纪了,我公公便想把我的小姑,我夫君嫡亲的妹妹嫁给他为妃,还说是晋王那边也有意。”
  
  余庆元听得目瞪口呆,古代男人的思路真不是他能理解的,眼见着家里的媳妇成了政治联姻的牺牲品,还要把女儿往火坑里送。她以前只听说过这个年代女性没地位,合着这些豪门贵女,比起那些贫寒人家的女儿,竟还要可怜些。
  
  江锦薇说道这里也顾不上看余庆元脸色,只喝了口水,继续说道:“我那个小姑的相貌才华我就不夸了,只那人品就是独一份的好。她向来和我要好,就算是现在家里这样,她也站在我这边,怪她哥哥薄情。原先我跟她哥哥还好的时候,她偷偷同我说,将来嫁人不求富贵荣华,只愿如我们这样夫妻和美,情投意合。如今我们这样已经是伤了她的心了,听到要将她嫁给晋王,对她不啻晴天霹雳。近半月来已经不知和家里闹了多少回,我只能劝她,你只闻其名,并不知那晋王人品究竟如何,怎知就不能情投意合呢?她听进去了,却央我帮她打探晋王此人品性到底如何。”
  
  说到这里,江锦薇像是都觉得自己的话好笑,摇着头说:“你想必也听出这话不通了。就算问到了,又能怎样呢?不合心意难道就能不嫁了吗?最可笑的是我也由着她任性。我们姑嫂一场,我一个自身难保的人,能为她做的就只这么多了。不管晋王究竟怎样,我只求心里有个底,同她也只说好的就是了。女人家一辈子就这一次,好歹让她嫁过去的时候不是那么心不甘情不愿的……”
  
  江锦薇转过头来看余庆元:“庆元,我知道跟你问这些是僭越了,可我只识得你一个有可能不敷衍我,又真的和晋王有过交道的人,你只管和我实说,这晋王,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余庆元心中叫苦。这要她怎么说呢?说晋王心狠手辣?色胆包天?阴险难测?那都是说不得的事情,也更不能让江锦薇放心。看着江锦薇期待的眼神,她只能挑些好听的实话说。
  
  “晋王殿下能不能做个好夫君,以我与他的交道,是无法下定论的。我只能说,晋王此人聪明绝顶、韬略非凡,从江山社稷、朝政治国的角度看,难有出其右者。”
  
  余庆元说得真心实意,所以这话即使没能给江锦薇提供所有想要的信息,也让她松了口气:“正是了,你是无从知道他后院里事务的,但只听你说的这些,公爹是比爹爹要 高明了……我那小姑原是比我命好的,知道这些我也便放心了。”
  
  话说至此,三人皆无话,都在想着各自心事。江锦薇想再给他们倒茶,手一抖,却倒了余庆元一身,又忙帮她擦。余庆元说不怕,在外面走走晾干就好,便出了房间,留她姐弟二人说话。转眼已是晌午,他们一处用了饭,就各自往京城的方向回了。余庆元仍搭江锦衡的马车,这一回他一路上难得的沉默,非但没有令余庆元轻松,反而心下更沉重了。
                      
作者有话要说:  晋王收了女主一个好评,一个差评……狗血程度略低啊XD




☆、小年

  那日回城之后,江锦衡先送余庆元回家。下了车,余庆元见他欲言又止,就拍拍他的肩,说道:“若想到什么,只同我说便是了。”
  
  江锦衡也不看她,只低声说道:“你只见我恨,想来不知我恨自己比恨我爹多。我恨自己无能,亲姐姐如此,却不能保全。也恨自己任性,姐姐一个弱女子尚懂得为家里牺牲,我怕是连不闯祸都做不到。”
  
  余庆元明白这便是告别了,虽然平日都是她赶江锦衡走,且早料到有这天,可现在心里也不是不难过。她清清嗓子,低下头说:“锦衡兄能看到这点,我也就放心了。这些日子你且听你爹的,风水轮回,你我有机会再叙吧。”
  
  江锦衡的眼圈红了,想伸手来拉她,又缩了回去,咬牙忍了一会儿,就上车走了。余庆元对远去的马车挥了挥手,突然理解那那日喝醉的魏忠。人说“道不同,不相与谋”,若是本心之道便尚好,明明是知交好友,却这样因无法控制的世事湍流而不得不分道扬镳,真是人生憾事。想到连江锦衡这般至情至性之人,亦要受这样无情的命运摆布,她只觉得心中有千头万绪,却只能化作一声叹息:“罢了,锦薇,锦衡,只能祝你们姐弟和我自己好运了。”
  
  虽然那日之后她再未见过江锦衡,但似乎在嘉福寺佛前的祈愿终于灵验了,居然一直没有大事发生,让她清净了一月有余。在衙门里,她专心办公,不仅编书工作事半功倍,且将那《晋地票号考》的论文也完成了十之七八。她教的学生也争气,大能已经背下了三字经和千字文,可以开始磕磕绊绊的看《山海经》了,经常拿着里面不认识的字来问她。她怕只给看故事会教出太与世道格格不入的女娃,又拿了《诗经》和《论语》给她读。大牛的文章也写得有模有样,本来家里让他去上学只为识字,现在王叔和王婶已经准备好过两年送他去童子试了。看王婶那骄傲喜庆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家里已经出了个秀才呢。
  
  随着各衙门考绩程序的进展,腊月也已经接近了尾声。小年那一天,衙门上放了一天假,余庆元就在家里写了会儿文章,教了会儿王家兄妹,又买了肉去帮王婶包饺子。集市上顺手买了串鞭炮,饭后带着两个孩子放了,他们又闹着要去她家里玩。余庆元见他们难得松散,也不扫兴,就带他们回家,点了一盆炭火,三个人围着桌子坐下。余庆元不想这时还让他们写字背书,就拿出颜料和他们在纸上随便涂画,一边在火里烤秋天存下来的栗子。小孩子对栗子显然比对画画更有兴趣,哪怕烫得嘴里直吸气,脸上都是黑灰,也要自己捡来吃。余庆元一边提醒他们别烫坏了,一边自己画些麻雀金鱼来玩,直到夜色深了,才帮他们都洗了手擦了脸,送回王家去。
  
  她回了自家,销上院门,就伸着懒腰往堂屋走,想先把东西收拾了,再挪火盆到卧室去。懒腰伸到一半,余庆元就被坐在桌边的人影吓傻了。
  
  “微臣叩见晋王殿下。”她硬生生的收回还举在空中的两只手,像做广播体操一样俯身拜倒。
  
  晋王也不说话,眯着眼睛看着她拜了一会儿,才叫她起来。
  
  “殿下怎么来了?”余庆元起来了也不敢坐,只站在一边战战兢兢的问,心想这佛祖灵验是灵验,可惜保质期不长。不是说藩王不得随便入京么,怎么这位就来了?
  
  “皇帝家过年也要天伦之乐,自然是父皇宣我们兄弟回京团聚的。”晋王自然不会说自己刚进京就跑到她这儿来了,还在人家院子里偷窥了半天,只伸手召她上前。
  
  余庆元刚要往椅子上坐,就被晋王拉住了手,她用力想挣脱,又被拉得更紧,直到绷不住,被整个人拉进怀里。
  
  这种见面就动手动脚的风格她觉得自己永远也习惯不了,但现在这种坐大腿的形势又实在不敢乱动,只能缩起脖子装死。
  
  惦记了几个月的人突然抱住了,晋王也顾不上生气,只打量着她的脸又快圆回来了,气色也好了许多,就忍不住伸手去摸。余庆元又是吓得一闪,他面上才带了点薄怒,可手上仍没松,只腾出一只手去翻桌上的纸。
  
  “没想到余状元不仅棋艺不精,这画也不怎么样。”
  
  晋王说的没错,那几只金鱼和麻雀实在简陋得见不得人,余庆元也不争辩:“殿下说的不错,微臣十年寒窗,只专攻那科举应试的八股,琴棋书画不仅不精,简直可称粗陋。”
  
  “你对小孩子倒是很有耐心。”晋王伸手解开她未戴网巾的发髻,又去闻她发间的皂角味。
  
  “好为人师罢了。”本以为晋王这两三个月不见,对她应该是淡了,见他如今这般,余庆元心里那片预感不详的阴霾越来越浓重。
  
  “你要是自己当了娘,也会如此耐心吗?”晋王把手伸进她的头发,托住她的后脑。从看见她和王家兄妹在一起那一刹那,晋王就觉得自己这个想法很有趣,让他忍不住的探究。
  
  眼看着话题要往她不愿看到的方向拐去,余庆元除了在心里骂娘,只能拿手肘狠狠的挡在她和晋王之间,阻止一切晋王拉她靠近的企图。
  
  晋王不怒反笑,松开了手,余庆元借机挣脱了,退出好几步。晋王见她站稳了才开口道:“那个叫王大能的小姑娘,不仅名字怪趣,人也挺机灵。我看你没准又能教出个女状元来。”
  
  余庆元闻言脸色一变,手又不自觉的发了抖:“殿下要我怎样都可以,只请不要因我之故,害了大能。”
  
  她见晋王脸色冰冷莫测,心里更虚,又跪倒再说:“微臣恳求殿下。”
  
  晋王看了她片刻,叹了口气,也不扶她,只绕过她往门外走,走了几步又停下来,回头说道:“我在你心目中本当如此,没指望别的。就算我说我不会下作至此,拿个女孩子来拿捏你,你亦不会信。我只能许诺你,你若疼她,我只会更疼她,更不会害她,只随你信不信吧。
  
  晋王说罢又拂袖而去,跪在地上的余庆元只觉得一身一头的冷汗,想起他们之间的对话,竟没有几次不是这样不欢而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