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洛语的重生日常 >

第7部分

洛语的重生日常-第7部分

小说: 洛语的重生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语自己有前世的金手指,对学习方面能轻轻松松,对钱财能看的淡,对各种诱惑也有自制力。洛俊却不具备这些,学习上放松成绩会下降,一心忙着挣钱的话,长久以往会把钱看的太重。尤其是洛俊年纪太小,没有面对诱惑的抵抗力和自制力。钱是挣不完的,够花就好,不愧于心潇洒的活完一辈子,才算真的没有遗憾。
  被拒绝李婶也没在说什么,又说了几句就端着空碗回家了。洛语这次感冒在家趁机休息三天,懒懒散散的窝在家里,比在学校里要舒服。不过学生的职责就是好好读书,为了不给洛俊当坏榜样,洛语也要老实的去上学。天气渐渐变热,甩掉棉衣后,两人去年薄衣也有些不合身,小孩子长得快旧衣服也显得更小。
  趁着礼拜六,洛语跟李婶一起去了县城,在衣服街给自己和哥哥都买了一套衣服,又去布店扯了些适合的布料,买了纽扣和松紧之类的必用品,花了几天时间,给自己和洛俊各做了一套套头带帽的运动服。两人的衣服都是大红色的弹性棉,同布料的黑色帽子,和黑色大兜袋,裤子更简单,宽宽松松的裤腿,前后贴了四个不同大小的口袋。
  衣摆袖口和裤腰裤脚,都用宽松紧收边。第一次穿着上学,班里的同学都羡慕的问多少钱买的。从洛俊嘴里得知是洛语自己做的,都惊叹的看向洛语,各种的羡慕和崇拜。终于成了风云人物,没等洛语美滋滋,当天中午,大伯母就找来,让洛语也给洛莹兄妹三个做一套衣服。
  “莹莹放学回家就跟我说了,还别说你这丫头的手真巧,衣服真的挺好看的。等衣服做好了,该多少钱大伯母在给你。要我说小孩子长的快,稍稍放大两寸,能穿个两年。”
  洛语也没拒绝,笑道:“成啊,不过三套衣服太花时间了,大伯母不是有缝纫机吗,我给裁出来衣服款式,大伯母用缝纫机做,半天就能做好三套衣服,不嫌弃我瞎折腾就好。这种布料听老板说是新款,八块钱一尺,大伯母算算我哥我姐要用多少布,倒时在买点黑色的布料就好,等布料买回来我在帮你裁。”
  被洛语如此一说,洛语大伯母反而不好接话,尤其是听到布料的价钱,有些犹豫:“布料这么贵?你买的布料有剩吗?你大哥二哥衣服都够穿,要是剩的布料多,给莹莹做个褂子也行。”
  就知道会这样,洛语笑道:“没买多少布,我跟我哥的衣服加一起,也就花了十多块钱。算好了买的布料,做完衣服也没剩什么布,大伯母还要做吗?刚好夏天的短衣我都没有,莹莹姐的旧衣服可以给我穿,也能省些买衣服的钱。”
  然后笑眯眯的看向大伯母,果然犹豫的说回去在看看,到时要做在让洛语裁剪就回家了。之后就一直没消息,洛语不当一回事。还要一个多月就要放暑假,地里的麦子也都黄杆,家家都开始整理晒场,留作到时打麦子用。现在收麦子又忙又累,为了防备下雨还要赶收麦子,跟老天抢时间。
  后世收麦子,都是用大联合收割机,机器快的话,一天就把麦子给搞定。但这个时候只能手工收割,手推板车搬运,牛拉石磙磨反复的碾压,收到麦子后还要趁有风的时候,把麦子跟麦壳扬开。洛语家的地都给了大伯家种,农忙时就是学校放假,兄妹两个也不需要去割麦子。
  洛老太太倒是让洛语兄妹去帮忙,洛语跟洛俊也去了,不过不是去帮着割麦子,而是拿着蛇皮袋捡麦子。捡来的麦子也不给老宅,直接让洛俊背回家去,可以换水果换米吃。这时候人都很珍惜粮食,下乡卖水果的人,都是用小麦来换,掏钱买的人基本没有,大米也一样,西瓜和苹果,一斤麦子能换两三斤呢。
  不过麦子也不好捡,用手推板车从地理往晒场拉麦子,都码装的整齐,掉下来的也都只是少数。要捡麦子,当然首选割完拉走麦子的地里。洛语和洛俊捡的不亦乐乎,洛家大伯母就心疼的抽抽,最后直接赶人走,眼不看心不烦,在地里不帮着割麦子,还捡麦子往家里拉,谁看着都不会开心。
  洛语和洛俊没事就拿着袋子去捡麦头,然后在院子里用脚踩,在收起麦粒。等麦季过去,两人捡了快二十斤的麦子。在有人开煤油三轮下乡换西瓜时,洛语就换了四个半大的西瓜。当天中午就切了一个,兄妹两人一人一半,用勺子舀着吃。都是自家种的西瓜,汁多瓤甜,没有各种附加的甜蜜素,吃过西瓜嘴巴里除了清凉的西瓜味,没有怪怪的味道,简直太好吃了。

  ☆、第9章 暑假N市之游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就算这年代不讲究这些,学生对考个高分数,还是有着向往。不过这个向往往往都需要实力铺垫,期末考试洛语和洛俊都是双百,得到老师点名的表扬。洛莹语文79,数学只可怜的勉强及格60分,红着眼睛蹬洛语。洛语坐着躺枪挺无语,洛莹的考分又不是她的错,管她什么事。
  条件的原因,第一名也没什么奖品,不过倒是一人得了个三好学生奖状,被洛俊美滋滋的折好放进书包里。老师把两本暑假作业发下来,说了两句无关痛痒的话,就宣布可以放学回家了。老师除了交代记得做暑假作业,什么不要下水小心演到,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小心被拐走统统没有。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特点,以及让人怀念的魅力所在。
  拿了第一名的三好学生奖状,洛俊迫不及待的想跟爸妈分享,遗憾的现在大哥大都还是传说中的神物,除非是他们在n市主动打电话回家,否则家里人也只能寄信到他们厂里,才能传递消息给他们。回到家也才九点多不到十点,洛俊让洛语弄了些面糊,小心翼翼的涂抹在奖状上,把两人的奖状方正的贴在堂屋里醒目的白灰墙上。
  洛语看了眼墙上贴的奖状没吭声,虽热觉得不值当炫耀,不过洛俊喜欢就好,这是属于小孩子的荣耀。从期末考开始,洛俊就天天掰着手指倒数时间,爸妈答应要带他们去n市,究竟什么时候会回来。现在通知书和奖状都拿了,结果爸妈还没来接他们,洛俊心焦的不住嘟囔着,洛语被他烦死。
  可小孩子都是如此,如果她也是真正的小孩子,也会如洛俊一样。好在洛俊没失望多久,当天下午,洛妈就轻装简行,穿着一身新的大红连衣裙,坐着人力三轮从县城回到家。付了三轮的钱,洛妈放下手里提着的小帆布包,拉过闺女儿子就一阵猛亲。洛语好容易从老妈的魔掌里逃出来,洛俊还一个劲的腻歪在老妈怀里。
  想到这个年代的各种不方便,老妈一路的车上肯定没吃什么东西,洛语去厨房和了点面,擀了面条热油炸了葱姜做了一小锅面条。洛妈大口的吃了一碗面条,才满足的呼了口气,一路四五个小时,为了省钱没从车站买票,从站外做的车二十块钱就能到县城。挤得跟贴烧饼一样,到家了吃饱喝足可算是活过来了。
  洛俊陪着洛妈一起把面条吃光,洛妈刷了锅碗,屋里屋外厨房都看了一遍,被洛语收拾的干净利索,比她在家时还要干净,笑容带着满足,对着洛语一阵猛夸:
  “妞妞做饭的手艺不错,面条劲道汤味道也挺好,你在汤里放了什么?”
  洛语扫着厨房的地,抬头不在意道:“没放什么,用热油爆葱花和生姜干辣椒。”
  洛妈惊讶:“这么简单?不过挺好吃,难怪你哥都胖了一圈,妞妞真的长大懂事了。明个去你姥姥家看看,后天不走大后天咱们就去n市,我跟你爸在那边租了间大房子,多了你俩住着也宽敞。”
  洛俊兴奋的嗷嗷直叫:“妈,咱明天就去吧,我姥姥和姥爷都好着呢。”
  洛妈甩了甩手上的水,对洛语做的移动小锅灶很喜欢。向着回n市后看看能不能也做一个,方便又快还省了做饭的煤球。听了洛俊的话,抬手在洛俊脑袋上拍了一下,瞪了一眼道:
  “出去这么久回来一趟,不去看看咋能说的过去,你这孩子竟会瞎说,还没有你妹妹懂事。快点去洗洗脸上的汗,我去商店里看看有没有肉,晚上去你奶家里吃饭。”
  洛俊听到要去商店,也不在意被老妈拍了一巴掌,赶紧的端盆在厨房舀了水,抹了把脸上的汗,用肩膀的米黄汗衫擦了擦脸,追着洛妈一起去商店里。等老妈和哥哥都走后,洛语回屋里拿了针线,坐在院子里的楸树下乘凉,做自己未完成的连衣裙。水蓝色柳叶纹的薄款确良吊带,掐了合身的腰线,把做好不同大小的蝴蝶结,分别缝在胸口腰后和肩上。
  做好后洛语回屋试了试,裙摆在膝盖上方,胖瘦也刚刚合适。换回自己的衣服4,顺手把新做好的衣服洗了晾起来,夏天温度高衣服很容易就干。晚上洛语跟老妈一起从老宅吃过饭回来,裙子已经干透,被洛妈拿在手里啧啧称赞。第二天早上去洛语姥姥家,洛语就换上新做好的裙子,高高绑起马尾辫绕成一个松松的团。
  小清新的公主少女风,让洛妈再次不住的夸。洛妈骑着自行车去县城,买了不少的菜,给洛语姥姥姥爷都买了套衣服。洛妈回来之前还打算给洛语和洛俊买衣服,不过洛语自己已经扯布料,两人夏天的衣服都做了三套新的,没有必要买。东西买齐洛妈就直接骑车从县城回娘家,中午鸡鱼肉蛋的做了一桌。
  洛俊跟几个表哥表弟吃的不亦乐乎,吃罢饭洛妈跟父母说说闲话,顺便说了在n市的情况。洛妈去n市后没有进厂,租好住的房子,早上在工厂对面街上卖包子和稀饭,没事做做手工活放在商店里卖,一个月下来虽然忙碌些,不过挣得比洛志国在工厂里多些。再者洛语大姑和洛志国,有空闲时间都会搭把手,比在家里种地轻松。
  母子三个等到六点多,日头已暗红才骑车子回家,跟老宅子说了声第二天一早走,当晚收拾了几套衣服,早上起床锁好门,洛语洛俊就跟着洛妈坐车去n市。六个多小时的时间,中间只停留了一会上厕所时间,还是在路边不是服务站。天气热除了家里带来的两个白瓜,一路上也没胃口吃东西。尤其是,洛语竟然发现她晕车。
  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一定是车子的原因,要知道前世她离家念大学,坐火车汽车可从来没有晕过。蔫蔫的一路,到了n市区域,在洛妈说的位置下车,脚踏实地洛语才算精神一些。对现在的城市也真的没什么好奇之情,走了二十分钟左右,才回爸妈租的房子,用温水洗了澡,开着电风扇洛语倒头就睡。晚上洛志国下班,跟洛俊嘻嘻哈哈的玩闹声,都没吵醒洛语的睡意。
  结果第二天一大清早四就醒了,精神百倍不复之前的疲惫。这会洛妈已经起床,把米洗好放在大深地锅里煮上了,包子馅晚上准备好放在老式冰箱里保鲜,洛妈弄好面洛语也梳洗好,洗了脸过来帮着洛妈一起包包子。洛语手小但动作快,包包子也利索比洛妈慢不了多少。
  等包子包好放进蒸笼里摆好,稀饭也熬的差不多,搬到小炉子上慢慢微着,三眼炉子重新换上煤球,把蒸笼放上去开始蒸。等包子蒸好,洛爸也提前起床准备上班。夫妻两个先把煤炉和蒸笼抬到三轮车上,洛爸去梳洗换好工作服,洛语就去喊洛俊起床。这时也才六点多,一家人去出摊子,洛志国帮着搬好东西已经六点半。
  工厂里上班七点半,从六点半开始就陆续有生意,有些厂子夜班的工人下巴,饿的厉害会买上两个包子一碗稀饭垫垫肚子。素包子两毛钱一个,肉包子三毛钱一个,稀饭两毛钱一大碗。工人基本带的都有饭盒,一般也就两个包子一碗稀饭。洛妈给客人装包子,洛爸给客人盛稀饭,洛俊帮洛妈找零钱,块八毛的洛俊也不会算错。
  等洛爸去上班后,洛语就帮着盛稀饭。平时洛妈一个人,稀饭都是客人自己盛。盛多盛少也都按照客人自己的意思,有些人一起买早餐,盛一份稀饭两人喝,能省下一份的钱。汤里捞钱本钱少,但也是要本钱。过了八点生意基本就冷清了,带来的稀饭和包子也卖的差不出,母子三人吃了包子喝了稀饭,洛妈就开始动手收东西。
  租的房子离工厂这边也就隔了一条巷子,几分钟的路程就到了。家里租的房子还算一楼老式的筒子楼房。四十多平的房子除了一张一米五的大床一张旧书桌和旧衣柜,进门的窗边放三个煤炉,煤炉边的墙角对着一堆的蜂窝煤球。旁边的搭起的木桌上放着面粉和熬粥的米,一些包子馅的干菜,还有一台半新的冰箱,虽说宽敞却也挤了不少东西。
  洛妈数了今天的收入,包子稀饭一共五十多块钱,刨除本钱也要赚了二三十块。收好钱洛妈心情很好的让洛语兄妹先玩,把锅和蒸笼洗刷干净,回屋就见洛语正坐在床边缝小玩具套。收拾好东西洛妈换了出门穿的鲜亮衣服,带上钱跟单身居住的房东大妈招呼一声,骑着三轮车带着洛语和洛俊出去玩。
  工业园附近有不少居民楼和家属院,有人的地方就不愁没有营生。在小区集中的地方有个小公园,公园边上有几条街,衣食住行什么都有的卖的。所卖的商品也不是他们小县城所能比的,这个时代的特色服装喇叭裤大头鞋,小虎队的歌声旋律,也从录音机传出很远,旧式的居民宅,棉布白背心的老人扑闪着芭蕉扇慢悠悠的逛着。
  很有时代的气息,让洛语却有很陌生的陌生感。可以说九十年代初,大城市小城市,都遍地是机遇,关键看你有没有胆子去捡。不说洛语现在年纪摆在那里,就算成年了也没有去捡的打算。后世她见多了兄弟姐妹因为财产,闹的如杀子的仇人一样,也见多了夫妻之间因为钱,各自作死的人生。
  钱,够用就好,金钱真的买不来充实真诚的人生。逛了大半天,除了吃一顿味道不咋滴的炸鸡块,给洛俊买了两样小玩具,母子三人就回家了。做小吃生意回钱快,不算累人却真的很繁琐。洛妈娴熟的洗菜切菜,准备明天早上需要用到的包子馅。洛语跟洛俊坐在风扇口地下的凉席上,洛俊忙着玩他的新玩具,洛语就用现成的布料和针线,熟练的缝着小公仔。
  等晚上下班,洛语已经做了十多个新款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