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aph同人)北城往事 >

第10部分

(aph同人)北城往事-第10部分

小说: (aph同人)北城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娜塔莉亚低下头:“……我明白。”
  “看着我,”王耀扶住了娜塔莉亚的肩膀:“我觉得你们提琴合奏的时候很美,娜塔莉亚,我希望……他能得到幸福。所以擦掉眼泪吧,笑一笑,回去后不要让叔叔阿姨担心,好不好。”
  “好。”
  两个人就这样又站了一会儿,直到娜塔莉亚的脸色渐渐恢复,他们才分开。
  各走各的路?娜塔莉亚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了这个古怪的念头,她忍不住回头看王耀,但王耀却没有回头看她。娜塔莉亚感到自己埋在裙子褶皱里的手还在轻微的颤抖,其实她并不是太明白王耀的话,她只是知道如果她想要保护哥哥,那么她现在就应该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就像王耀一样。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但是她想要保护他,这是一定的。
  八月将尽,长夜似乎又将来临,依旧温暖的天气透露出一丝倦意。路的另一端,躺在院子里的人感到胸中的愤懑难以转瞬即逝。他在遗憾和惆怅中徘徊,甚至忘了早晨才为自己建筑出来的恐惧。他叹了一口气,想象着天空飘过的云,想要抓住他,即便只有一点希望。他在等待,等待他回来,回来后他们也许还能继续。
  但是等待的时间是不是太长了?长得他打起了瞌睡。
  突然,栅栏发出了清脆的响声,他睁开眼,看到王耀打开门,微笑着向他走来。                        
作者有话要说:  注:民粹主义对应的是精英主义,即认为人民的智慧主导历史发展,这个概念应用较广,屠格涅夫的这篇文章是嘲讽乌托邦式的民粹主义,在这篇文章里,主人翁放弃优渥的生活,和女主角私奔到乡下开辟农庄。这里王耀用这个概念开玩笑,称其为“农村社会主义乌托邦。”

  ☆、第十章

  “有你的信,”王耀递了一封信给伊万。
  “……”伊万只是把信顺手塞进了包里。
  “你都没换衣服就这样在院子里睡着了?”王耀打开门准备进屋。
  “……”
  “怎么了?”王耀回过头:“你怎么不说话?”
  “你走的时间太长了,我的衣服头发已经干了。”
  “谁的信?”
  伊万这才从包里掏出信:“学校的,新学期的开课函。”
  “哦,对,要开学了。”王耀走进厨房:“我去热晚饭。”
  伊万坐到饭桌前,拿着信封发呆。
  “我们该回去了。”
  “你说什么?”王耀端着汤和面包走了出来。
  “我们该回列宁格勒了。”伊万抬头看着王耀的眼睛,这一次,他的眼睛闪躲了。
  “好啊。”
  “这里很好,不是么?”伊万没有移开视线。
  “当然很好,感谢邀请我过来。”王耀笑着抬头看了他一眼,又埋头喝汤。
  “要离开了,不觉得遗憾么?”
  “明年还有暑假不是么?”王耀搅着汤没有抬头。
  “王耀……”
  “今天开饭有点晚,我吃饱了,你一会儿收拾厨房吧。”王耀放下碗,朝书房走去。
  王耀知道自己的举动有点反常,他很庆幸伊万没有跟过来,他需要平复一下自己的思绪。因为没有心情翻开书,王耀胡乱的整理了一下桌面的书,顺便拿起一本准备塞进抽屉。
  “你看到了么?”不知何时走进来的伊万兴奋的看着王耀说。
  王耀对上了他的眼睛,一时语塞。
  “怎么样?”伊万看着王耀手上的花球,笑脸盈盈。
  王耀不知道怎么的就已经把它拿在了手里:“好……好啊,怎么做的?”看着对方炙热的表情,王耀觉得必须要转移一个话题。
  就在王耀绞尽脑汁想话题的时候,他突然感到手腕一热,虽然立刻想要缩回手,但是还没来得及就被伊万抓牢了。此刻,他甚至可以感到对方一定看着他的眼睛,所以他放弃了挣脱,但却没有抬头。
  “我……”伊万和王耀之间隔着写字台,他没办法把他拉过去,但他也绝没有松手的意思。
  “伊万!”王耀突然抬起头,眼神恢复到了往常的样子:“你想知我为何我会来苏联么?”
  “你想知道我为何会来苏联么?”王耀的眼神柔和了一点。
  伊万仍旧没有松开手,两个人就像较劲一样保持着这个费劲儿的姿势。
  “我出国前,我父亲便嘱托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早日回国。但是,我还是赶不上了,大三的时候,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我的祖国彻底的沦陷在了侵略中。曾经有那么片刻,我在想,要不然等一等,等我大学毕业,让我再多学一点东西再回国,大家都说斯图加特的最后一年才是最有意义的。我已经学习了三年,我不舍得在此刻放弃。但这只是片刻的犹豫,我惶恐的带着行李踏上了回国的旅程。辗转到广州的时候,我遇到了来接我的家人,来的这位堂兄对我说,我父亲年龄大了,快不行了,让我一定要快马加鞭,说不定还能见上最后一面。”
  说到这里的时候,王耀垂下了头:“然而等我赶回南京,却未能见到他最后一面。所以,我在苏联的每时每刻都忍不住想,我还有多少时间?如果不再快一点,不再快一点!我是不是会见不到祖国的……最后一面……”
  伊万松开了手,王耀感到自己全身的力气好像突然被抽离,他用手杵着桌面,沉默了片刻,坐了下来。
  “为了安葬父亲,我们回了一趟老家,然后,就在十二月,日军占领南京。我还记得,我在回南京城之前,所有人都在阻止我,但我明白这绝非意气用事之举。终于,我搭上了英国大使的便车,英国使馆将车顶蒙上了英国国旗,我的车跟在他们的车队后面。”说到这里的时候,王耀不自然的顿了顿:“没想到,还没进城,日军的轰炸就来了,他们并没有顾及国际协议,炸弹直接落到了大使的车上,等我们匆忙的把他抬进使馆的时候,他已经死了。”
  “之后,我在南京呆了整整两个月,直到屠杀结束。”王耀看着手上的花球,就像是在自言自语:“这是我第一次亲历战争,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侵略者,什么是亡国者。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日军都在策划着如何杀人,刺刀?子弹?手榴弹?□□?红十字会所接手的尸体令人毛骨悚然。啊,是的,我就在红十字会,在这两个月里,我奔波在各大坟场,见证着这一切。在焚尸的火场上,你还能听到活人的惨叫。在放生祠,慈幼院里,我们往往要收敛上百具幼童和老人的尸体。我现在都记得,国际红十字会的那位护士长总是用颤抖的声音对我说:王,冷静,冷静,让我们来数一数,我来数,你来记录。啊……南京……南京的街道,没有一处没有尸体。直到次年二月,南京才稍微恢复了平静,此刻,南京已经变成死城,城外满是万人坑,长江塞满了尸体。”
  “这是我生活了十多年的故乡,可在我要离开她的时候,我已再认不出她的模样。对,这成了我一生的梦魇,我忘不掉,我也不能忘掉。我已愧对我的父亲,我怎能再愧对我的祖国?”
  等一口气说完了所有的话,王耀站起来,往卧室走去。卧室的窗外是宜人的风景,平和、安详,如果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是不是所有人都要幸福一些?
  ‘按住他!按住他!王!他的脖子被日本人砍断了一半,天呐,天呐,他竟然还活着!还有麻醉药么?’
  ‘王,你不能再往前走了,你是中国人,他们不会顾及你是红十字会的,他们也会杀了你的!’
  ‘畜生!这帮畜生!王!拦住护士,别让她看!’
  ‘王,’还有这个无数次在他梦中响起的声音:’冷静,冷静,让我们来数一数,我来数,你来记录。’
  一,二,三……十七,十八……九十四,九十五,九十六……二百六十九,二百七十……四一十六……五百八十七……
  在痛彻心扉的寒意中,王耀感到有一双手扶住了自己的肩:“王耀,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不是么?”
  王耀可以感受到这双手的温度。
  伊万艰难的沉默了片刻,接着说:“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所以我会帮你的,从今天开始,你把你最重要的俄语专业书拿给我,我来帮你翻,虽然我只会德语,但是终归能够帮上一点忙。这样,你就可以快一点回到你的祖国,我会帮你的。”
  王耀低下头才发现,那个俄罗斯花球竟然还被自己抓在手里,在此之前,他还从未见过这样精致的纸艺,这耗费了他多久的心血?
  但现在,他把它从手上拿走了,王耀知道自己背对着他,所以不必再掩饰自己的表情。
  过了许久,不知道是多久,王耀转过身,依旧是如往常一般云淡风轻的表情:“谢谢。”
  伊万握住了他的手,他已经不再逃避,但伊万却不敢再看他的眼睛,他垂着头,五味陈杂。
  “别担心,王耀,我会帮你的,你的祖国,就是我的祖国。”
  他感到王耀的手微微动了动。
  “谢谢你,伊万。”
  然后他的手从自己的手中抽了出去。
  八点,天空开始变暗了,夏季到了尽头。伊万依靠在卧室门口,看着王耀出去的背影——他拉开了书房的电灯,然后坐下来,铺开了他的书本。
  这些动作他看过无数遍,但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太失落,太复杂。
  但他终究还是鼓起勇气,走到书房,坐回书桌的另一边,他拉开朝自己这边的抽屉,拿出了那本日记本。
  不知不觉之间,这几十天已经累积出了厚厚的成果,翻过每一页,就像是翻过每一天,不论或多或少,自己都会有所记录,但当翻到空白的一页后,伊万写下了日期,却无法再提笔写一个字。
  八月七日,伊万注视着他的笔记本,注视着这一天,他难以忘记,难以割舍,但却也必须学会要割舍了。
  中国,他并不知道这个名字会如此沉重,所以他不知道他为何会没日没夜的学习,所以他不知道他为何会在自己想要带他逛街的时候催促自己,所以,他不知道……他为何不愿意和自己来这里。
  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伊万想要写下这句话,但却怎么都动不了笔,最后他合上了笔记本,把它塞进了抽屉,永远的锁了起来。
  归期终于来了,只是这次不必去坐公交车,娜塔莉亚一家也要回列宁格勒,刚好能坐一辆车。三个年轻人坐在后排,彼此都没有说话。王耀和伊万看着各自的窗外,娜塔莉亚看着前方。顶多半个小时,王耀斜靠着坐垫睡着了。伊万往这边扫了一眼:“娜塔莎,帮他把车窗摇起来。”
  娜塔莉亚探过身子,摇起了车窗,然后扭过头看了看伊万。
  “怎么了?”
  “没,没什么。”
  “你这孩子怎么了?这几天怎么魂不守舍的啊。”开车的老彼得从后视镜看到娜塔莉亚脸色不好。
  “真的没什么!爸爸你太罗嗦啦!”
  “呵呵,”老彼得笑了:“要不让你哥哥这周末带着你在城里玩玩吧?”
  娜塔莉亚还没开口,伊万先说了:“下周可以么?这周我得去图书馆。”
  “你……去图书馆干什么?”
  “查点资料……”伊万讪讪的解释道。
  “那让王耀带着你到城里玩儿?”老彼得猜不透他女儿的心思。
  “他?”伊万接过话:“他也要去图书馆,他就算了吧。”
  娜塔莉亚听到这里,便不再开口,她只是看着自己的裙摆发呆,试图用翻弄花边来转移自己的心事。
  郊外的列宁格勒大学附属音乐学院先到,伊万扛起了娜塔莉亚的行李,把她送进去。两个人走在学校里,一些娜塔莉亚的朋友们向他们打招呼,就像往常一样。
  “哥哥,”走到宿舍门口,娜塔莉亚接过行李:“王耀一定会在两年之后离开么?”
  “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没什么,”娜塔莉亚笑了笑:“我就是在想,嗯,单纯的想到这个问题而已。”
  “哦,”伊万帮她推开了寝室的门,可能来的太早了,她的同学还一个都没到:“你的柜子在哪里,我帮你放进去。”
  “哥哥……”娜塔莉亚欲言又止:“你,要保护好你自己。”
  “你太担心啦,”伊万刮了刮她的鼻子:“我还在学校呢,芬兰战场还用不到我,你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的。”
  娜塔莉亚努力挤出笑容:“嗯,哥哥,无论如何,你一定要好好的。”

  ☆、第十一章

  一九四零年九月二十七日,电台里传来了关于柏林的消息——这一日《日德意三国同盟》签订,日本宣布要建立亚洲新秩序。
  “你知道法西斯主义么?”王耀把电台的声音拧大。
  “我不是太清楚。”伊万只听说过一些。
  “德国已经在对犹太人做种族灭绝了,日本人加入法西斯,意味着他们同样会接受这样的理论,这和屠杀不完全一样,他们会进行种族灭绝。”
  种族灭绝,这就是亚洲新秩序。
  这是开学两个月以来听到的最令人紧张的消息,日本果然并不满足于现在的战果,他们不止要灭掉中国,他们还要灭掉中国人。
  日本的行动开始了,从那一天开始,王耀除了学习,会多抽一点时间听电台或者看报纸。欧洲战场的局势令人沮丧,东南亚也一样。
  一九四零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日本与汪精卫政府正式签订了《日华基本关系条约》,而这份令中国沦为殖民地的条约仅仅招来了国民党政府的口头抗议。
  伊万回头看了一眼沉默的王耀,关掉了电台。
  “看来,今年德军的战果大大刺激了日本,除了没有挑战苏联,他们在这一年夺取了大多数英法殖民地。”伊万给王耀倒了一杯热水:“中国的军事实力可以抗衡日本么?”
  王耀摇摇头:“很难讲,从前几天的消息来看,滇缅公路已经被日军占领了,这样的话英国的战备援助物资很难抵达中国,中国的军工仿制工艺还很原始,德国和日本已经结盟,不会再提供物资交易,现在的情况很不好讲。”
  “你认为苏联会参战么?”
  “我认为不会。”
  “为什么?”伊万看着窗外黑漆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