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北宋·清泉奇案之城禁 >

第12部分

北宋·清泉奇案之城禁-第12部分

小说: 北宋·清泉奇案之城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影婆娑。偶尔闻得几缕香气,轻柔的扯烂了静谧的夜晚,让人汗毛竖起。
  青衣奇盗在注视这个院子。
  青衣奇盗在看着他们。
  赵大人浅坐在太师椅里,仿佛随时要起来似的,他苍白的手指相互交叠,下意识的轻轻揉搓:“冷静想想,如同夏公子所言,事发突然,偷窃手法在众人意料之外,却似乎合乎情理。蚂蚁嗜糖,是自然规律。青衣奇盗根本不用露面,就让我们自乱阵脚,而且把东西偷走了,并且带出了城。”
  赵大人似乎只是想找点话说,杨大人也不知道如何搭腔。乾清没有吭声,他感觉到古怪,却又说不出来哪里古怪。
  “但是,”赵大人猛然低声道,似乎是笑了,“犀骨是筷子,两根,但是猫只叼走了一根。”
  乾清徒然一惊,好像还真是!
  杨府尹小眼眯起,喜上眉梢道:“当真如此!我却是没注意到。大人真是神机妙算,找那样算来,岂不是……”
  “那贼要么只是要一根,要么会再来偷一次。”赵大人轻松的笑了,却显得局促不安。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一章 自燃

  杨府尹借此机会不停的奉承着,乾清不去理会他,只觉得自己的脑子很乱,便从小径溜出门去,偷得片刻清净。街上守卫不少,灯火依旧明亮。乾清深吸一口气,静心而思,越发觉得事情奇怪。
  又一阵香气飘来。
  乾清皱了眉头,极不喜欢这种味道。他习惯了庸城潮湿的泥土气息,也习惯了夏花、秋阳以及树叶带来的自然味道。他也喜欢酒香,那是五谷高粱经历了岁月而带来的醇香。
  然而此时庸城却弥漫的却是另一种味道。
  这是一种烟尘的味道,混杂着异样的香气。不是曼陀罗花的气味,也非麝香,倒像是极好的香料点燃后散发出来的。究竟是什么,乾清也不清楚。
  他觉得自己的嗅觉都要变得迟钝了。为什么一个大盗要点香?真是恶心!
  他快步走到上风口,想呼吸新鲜空气,却又闻见一阵香气传来。乾清嫌恶的捂住鼻子,想去掏手帕,却发现未带在身上。
  忽然,一个人从街角跑来,跟乾清撞个满怀。待乾清站稳,只见是一个守卫。乾清认得他,城东巡逻的。那守卫却没有道歉,急匆匆道:“夏公子!大人在府内吗?”
  乾清愣住了:“都在,发生何事?”
  守卫喘着气:“失火了,城东失火!火势真大,正要跟大人请示派人去!”
  乾清愣住了,这才往前看去,只见得远处隐隐约约显现出一炷浓烟,今夜无风,它便一柱擎天。他眯起眼睛细细瞧着:“不对啊,你看,起烟的明明是城北,那是北边啊!”
  守卫却并未看一眼,跑进院子了。
  乾清继续眺望,的确是城北起烟,再往东望去,竟然发现城东也有烟升起。
  乾清心里一阵凉意,两处!这是怎么回事!他刚要踏进府内问个究竟,却见远方又有守卫跑来。
  “怎么,城北也是失火了?”乾清心里一惊。
  守卫上气不接下气,吃惊道:“夏公子怎么知道?城北三处都起火了!”
  乾清一下惊呆了,这怎么可能呢?三处?怎么又成了三处!
  他回过神来,跑进门去找赵大人,却看到大人也是一副震惊的样子。
  “你们说什么?失火?城东城北同时失火?这怎么可能呢?”赵大人眼睛瞪如铜钱,短短的胡须也在颤动。
  守卫道:“大人,当务之急是派人增援!树林已经燃起,火势迅猛,再晚一些怕是难以控制!”
  赵大人闭目,沉声道:“你们带人速去,庸城树多,河流湖水也不少,找附近的水源应该可以控制。城西城东离此地较远,切不可耽误!”
  乾清不禁暗暗佩服,赵大人着实冷静。守卫带了不少人走了,火势危急。乾清望了一眼,却见附近也起了烟!
  “赵大人,您看!”乾清吃惊的指了指远处,下意识扯住了赵大人袖子。离庸城府不算太远,隔了几条街道,城南方向似乎也有烟升起。
  赵大人只是愣住,随后几乎是怒吼了:“这到底怎么回事?什么人三头六臂在城里这么多地方放火?”
  杨府尹垂头小声道:“那里的守卫还没来通报……要不要先派人去灭火?”
  乾清瞪着眼睛打量,只见庸城五、六处都起了火。乾清有些恍惚,似在梦中。烟尘吞噬着庸城的屋檐与垂柳,似乎是一条烟尘聚气而成的龙,却是不祥之物,降临在庸城的古老城墙、池塘、灯火之上。如此惶惶夜晚,百姓定然夜不能寐。
  乾清突然觉得心疼起来。庸城,他不喜欢也不讨厌,只因为习惯,毕竟这里是自己的家乡。此时这座小城却被烟尘笼罩,他瞬间开始怨恨,不过是一双不值钱的筷子,至于吗?
  他也开始怨恨自己,居然第一次清醒的意识到:青衣奇盗不是在做华丽的表演,而是犯罪。
  乾清冰冷的注视着庸城燃起的烟。
  赵大人气愤又无奈,他蹙眉抱臂,又指派一队人去灭火。恰巧就在这时,只见门口一个挺直的影子出现,是方千回来了。乾清便赶紧走过去问情况。
  方千眼里却闪着不定的光芒。乾清了解他,是个老实人。负责、谨慎、心也善。乾清以前与他相识,方千家中贫寒故而早早出来做事,但他明确表示过自己不想打仗,见不得流血,也只想做个捕快。可不久之前,西边战事告急,他忽然就决定去了。乾清不知道他在战场上杀敌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依乾清推断,方千八成是抱着救国救民的态度才勉强上的战场。
  方千这时候倒是冷静,只是脸色难看:“我们跟着猫,眼看着它城门底下钻出了城,三十个将士出城找了,我站在城门口,看着城外的南山上有灯光。”
  乾清问道:“赵大人不是说不搜山吗?这时候山里有人点灯?”
  “眼睁睁看着犀骨被叼出城门,怎可不搜?那只猫被射伤了,跑不远。至于山间点灯……我们也觉得可疑,故而决定去点灯之处找找,说不定有线索,”方千叹了口气,“总之希望渺茫。”
  乾清安慰道:“如果有人可以安排猫的行走路线,八成就是易山上的灯做指引,或者沿途留下气味。说不定,追上去真的能有线索……”
  乾清的声音低了下去,越说越觉得可能性不大。眼见方千脸色不好,神魂未定,索性闭了嘴四处看看,有什么是自己能帮忙的——他这次是真心想帮忙了,却显然没人让他帮忙。
  谁指望夏瘟神帮忙!
  乾清不甘心,远看赵大人似乎跟什么人交谈,便几步走过去,只见一个守卫在赵大人身前,浑身都是灰尘,还有一股烟熏味。
  赵大人挑眉,厉声问道:“你们究竟怎么回事?究竟是怎么起火的?”
  守卫虽一身油烟,却仍然不乱而不忘礼节,低头答道:“是属下失职!只是起火的时候,周围根本就没人。”
  赵大人更气愤,压住自己的怒火:“没人?火是自己燃起来的?偏偏今夜,庸城自己着火了?”
  “是自燃……也不是自燃……”
  “到底是不是!”
  守卫忙道:“两人守卫一条街,就在我们背过身的时候,感觉街上暗了一下,就回过头去看街灯,发现……”
  “发现什么?”
  “发现……街灯的旁边有一只花猫。”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二章 局中局

  守卫言及此,生怕抬眼看到赵大人的愤怒之情,只是低头汇报:“街灯旁确实有只花猫,然而我并未看得很清楚,一刹那,灯就翻了下来掉在地上,瞬间起火!火苗蹿的极高,那旁边就是树林……花猫见了火,立刻跑掉。”
  “荒唐!真是荒唐!”赵大人疾言厉色却摇头叹息,“若非玩忽职守,火怎会一下燃起?顶多掉在地上烧了灯笼。倘若及时发现,根本不会烧了树林。花猫?哪里来的花猫?依我看,你们定然是不想做这差事了——”
  守卫一听这话,立刻跪下,低头紧张道:“属下不敢胡言!不仅是我们,城北也是如此,花猫在侧,街灯掉落,火势一下子就起来了,根本来不及扑灭!那时候,我闻到一种香气……”
  “你说的猫,”乾清立刻上前插嘴道,“是不是体型比一般的猫庞大?身上有斑点,尾巴上是环状花纹?”
  守卫一愣:“夏公子怎会知道?”
  “你们北方士兵恐怕也没见过这七节狸,本地人知道,城外的南山上就有。”
  赵大人诧异道:“那夏公子怎么会——”
  “我家下人今晨看见厢泉和一只七节狸在一起,他还在那里点燃什么东西,”乾清双手叉腰苦笑道,“谁知到怎么回事。”
  赵大人问道:“那七节狸可是狸猫?狸猫怎么会在城里?”
  “本地人有时候从城外捉来养着,七节狸的皮毛不错,能卖个好价钱。据说从它身上提取的灵猫香,价格也是不菲。”
  赵大人惊讶道:“七节狸就是灵猫?灵猫香可是好东西。”
  乾清只闻灵猫香之名,却不解其用。见赵大人像是有所了解,便询问灵猫香之用。
  “灵猫、海狸、龙涎香以及麝香,乃四大动物香料。贵族熏屋子喜欢用它。我听闻今年朝贡倒是有不少灵猫香。然而近几年这些好东西都逃不过外送的命运。”
  乾清听到“外送”一词,再见赵大人脸色不佳,灯火照映下有着隐隐的不屑与愤怒。大宋领土屡遭侵犯,不得不倚靠外送大量物资以保国家安康。舍物求和,这是一个国家的最大悲哀。
  赵大人显然难过,渐渐眼睛黯淡了下来。
  杨府尹并未作他想,只是急急的问守卫道:“一共多少处失火的地方?”
  “目前所记,八处。散在全城的各个角落,”守卫表情很是严肃,“依我之见,似乎起火原因都是一样的。”
  赵大人眉头一皱:“你是说……”
  “起火处都有香气,都见了狸猫——怕是狸猫被香气所引,去推翻了灯火。”
  乾清点头道:“言之有理,听闻早上厢泉似乎也在点燃什么东西,然后七节狸就被引了过来。”
  杨府尹一惊:“点燃什么能把狸猫引过来?”
  “还能是什么,”赵大人不耐烦的回答,“灵猫香。此物从灵猫香囊袋里提取,燃后味道浓烈。所谓异性相吸,与公的七节狸放出气味吸引母的,是一个道理,故而能引来狸猫”
  乾清点头,这种香料价格昂贵非普通人家用的起。赵大人是京官,知道的必定多些。
  三人都沉默不语,似在思索。乾清也不再多问,找到地方坐了下来。他双手交叉着轻轻扶着额头,叹了一声。
  事情愈发复杂,乾清此刻是真的一心想捉贼了。
  庸城一片混乱,青衣奇盗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无人知晓。院中放入蚂蚁,用猫叼走一根犀骨;之后放上几把火,靠得是香料和狸猫。但青衣奇盗本人从始至终并未出现。他利用动物的天性做了这么多事,自己都不用露面。
  青衣奇盗真的不是普通的贼。
  乾清自然不知道他的目的,却只单单觉得,青衣奇盗手段高明,令人捉摸不清。整个府衙的人都被耍的团团转,而乾清自己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若是厢泉在,那就好了。
  乾清觉得,他活了二十多年从没见过这样的事,这样超出自己思考、认知、掌控范围的事。他感到疲倦,也不想让无辜的人再受牵连,更不想弄得满城风雨。
  今夜怪事连连,若能终结在此刻,再好不过。
  但是,天不遂人愿,乾清并不知道,此刻只是庸城灾难的开始。
  就在他闭目想要休息一下的时候,一阵刀剑相碰之声传来,清晰异常。然后“咣当”一声,似是什么东西一下坠地!
  听到这些声音,乾清一下子睁开眼睛。
  有人在附近打斗!
  乾清大骂一声“那杀千刀的贼”,疲劳的站起来,往门口看去。而方千此时正在门口,闻声立刻拔剑闪了出去。几名守卫紧随其后,拔剑弩张,快速出了院子。乾清听见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吵闹声,还有箭离弦发出的声音,还可听到有人大喊“往那边跑了”、“快追”!
  一种恐惧感袭击了乾清。
  他赶紧跟了上去,想走的更快,但是脚不听使唤,心里莫名的咚咚直跳。行走间,林苑的枝桠划破了乾清的衣裳,他却浑然不觉。
  杨府尹慌了神,赶紧站起:“又怎么回事?今夜这都是怎么回事?”
  “听起来像是有人打斗。”赵大人也是疲惫不堪,二人急急的踏着卵石路出来,紧跟乾清之后。
  庸城府衙乱成一团,守卫到处都是,混乱一片。乾清朝街上望去,前方角落里围了几个侍卫,似在看着什么;还有十几个守卫举着火把,向西街跑去了。
  为首的就是方千。乾清感到诧异无比,急忙朝人群跑去:“又出了什么事?方统领为何带人去西街?”
  守卫喘气道:“刚刚,我们看见青衣奇盗!他、他朝西街跑了!”
  “什么?”乾清瞪大双目,一脸难以置信,“你确定是青衣奇盗?他居然出现了!那你们还不追?都去追呀!再不追他跑远了!还有,你们围在这干什——我的天呐!”
  乾清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
  他知道为什么有一部分人留在此地了。几名守卫举着火把将街道围成了一个小小的圈子,火光掩映下,圈子中央躺着一个人。
  乾清两眼发直,木然推开人群,吃惊的忘记了言语。
  地上那人一身白衣,完全昏迷。他手里握着剑,身上还淌着血。
  居然是厢泉!
  他的鲜血流了一地。
作者有话要说:  本人已病,求收藏,求安慰

  ☆、第二十三章 血月

  “这、这是怎么回事?”乾清推开人群,目瞪口呆,有些语无伦次,“他怎么会在这里?怎么会——”
  “让开!”赵大人赶来推开人群,一看地上的人,顿时吸了一口凉气,“易公子?怎么会是易公子?他怎么了?”
  旁边的守卫见状,答道:“刚刚我在巡逻,听见这个角落有刀剑碰撞之声,我们赶来,就发现易公子满身是血的倒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