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北宋·清泉奇案之城禁 >

第16部分

北宋·清泉奇案之城禁-第16部分

小说: 北宋·清泉奇案之城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微探探脑袋,想看真切一些。现在不多看看,以后可看不见了——连当今圣上也难见青衣奇盗真容啊!
  整个庸城府衙没有人再点灯笼,高大的树木在月光的照射下投射斑驳树影,此外,唯有院子里的几盏石灯还燃得明亮。青衣奇盗堂而皇之的从正门到走到后门,从阴暗走到光亮,根本无人阻拦。
  乾清暗忖,他捂人口鼻的手帕上不知道沾了什么药物,兴许和上次迷晕吹雪的药物一样。
  风起云动,天相又变。
  风吹的窗户扇动来动去,吱吱响动,空气中略有潮湿的泥土气味。乾清知道天气变化无常,也许又快要下雨。他顺手拎起桌上的葫芦卡在窗户边上,这样窗户就始终敞开而不会突然闭合。箭在弦上,而乾清不敢点灯,借着月光瞄准院子。
  他必须选好放箭的瞬间——天空不可有乌云遮月,青衣奇盗必须完全暴露在视野之下,人箭之间不能有树林遮挡。
  乾清屏息看着,等待着时机。却见青衣奇盗跑到了院子角落口水缸那里。
  乾清心里一惊,缓缓放下弓弦,这才想起那水缸的问题!
  按照两位大人的说法,水缸是易厢泉用来装水防火的。厢泉早上亲自让人送来一缸水,下午送来三缸水——而这下午三缸无疑是青衣奇盗送来的。三缸中的两缸装满了蚂蚁,已经破掉了;那么,还剩下一只水缸。
  那是一缸盐水啊!乾清亲自打开过的。
  乾清眼看着青衣奇盗掀开水缸盖子,把不远处的犀骨集中,一捧捧的扔到了水缸里。
  乾清心里一凉,顿时就明白了。这是一种古老的辨识物品的方法。
  同样大小的铁块与木头扔到水中,一个下沉一个上浮。换做犀骨,也是同样的道理。厢泉在做仿冒品的时候并没有细细称重,只是用差不多的材质骨头仿照了大小形态,密度自然就有差异。
  使用密度来辨别真伪,青衣奇盗的方法就这么简单。用石头和鸡蛋比喻,人们将同样大小的石头与鸡蛋放入水中,二者都会下沉;但如果放入一定浓度的盐水中,鸡蛋就会上浮,而石头依然下沉。这与犀骨的道理相仿,真品赝品沉浮情况有异,方能辨别真伪。
  乾清摇了摇头,觉得不可思议。自己在昨夜问过厢泉,若把真品赝品投入水中,会不会一个上浮一个下沉?厢泉的回答是,他试过,全部下沉。
  乾清就此知道,这关于密度的一点,厢泉绝对已经想过。只是犀骨的质量极小,体积相似,材质相仿,所以密度根本就不会差别太大。正是因为这种差别过于微小,厢泉才只用清水来简单排除密度辨识的可能。
  清水不可辨,而盐水可辨。乾清觉得奇怪的正是这一点,盐水的密度鉴别,有个致命的弊端。
  若一缸水放入一勺盐,真品赝品都无法浮起来;如果一缸水加入一缸盐,真品赝品就都会浮起来——盐、水的比例决定着盐水浓度。真假犀骨的密度相差无几,要想辨别,必须让盐水的浓度极度精确,才会造成万根下沉,两根上浮的现象。
  所以,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青衣奇盗根本就无法事先预知能筛选犀骨的盐水的比例。多加几勺,会出问题的。乾清用脑袋担保他绝对不可能成功。
  乾清冷笑一声,抬起弓箭。他还以为青衣奇盗有多高明。
  青衣奇盗每次把一捧筷子扔进水缸之后,会看一会,有没有真品浮上来,再去抱下一捧。忽然,他停滞一下,似乎已经“鉴别”出了一根,从水缸里捞起揣在了怀里。
  乾清有点惶恐了,这怎么可能呢?
  乾清不知真假,也不管真假。他只是等待放箭的机会。水缸在角落,而角落幽暗难以放箭。犀骨是堆满整个院子的,水缸在东边角落里,乾清看着,等到青衣奇盗把犀骨收到最后几捧时再放箭。那里在西边的角落,除了一棵银杏之外没有什么遮挡,而且光线也好。
  就在此时,风突然吹动,窗户嘎吱一声吹开了。这一晃动,葫芦翻滚了一下,塞子掉了下来,葫芦里的茶水滴到了窗檐,顺着外头的墙哗啦啦的流了下去。
  这一下声音可不小,若有人在这几丈之内绝对听得一清二楚。乾清慌忙把葫芦扶起来,塞上塞子,拉回窗户,再拿起桌上的油灯别在窗户下面。乾清下意识的望了青衣奇盗一眼,还好距离远,风声大,青衣奇盗不可能注意到这边的动静。
  他默念老天保佑,又架起弓箭。青衣奇盗已经把庸城府衙院子里的大半部分犀骨收进了水缸。乾清拉紧了弓弦,心里一阵兴奋,他快要走到那棵银杏树那里了。
  就差一点,就差一点!
  可是青衣奇盗却慢下来了。这一次,他在水缸那里看了许久,终于捞起一根犀骨放到怀里。乾清愣住了,暗叫不好——两根犀骨已全都找出,或者说,青衣奇盗自己认为全部找出了。不论青衣奇盗拿到的是否是真品,他都会立刻打道回府。一切就完了!
  青衣奇盗的速度快,拿到东西绝不久留!
  不能再等了,就是现在!管它光线好不好!
  乾清高度紧张,平定气息,弓箭回拉,两指猛然松开,“咻”的一声,箭飞了出去!
  这一下太快了,乾清从头皮到手臂都感到一阵发麻,只见箭从青衣奇盗的左腿上擦了过去,乾清暗自懊恼——今日有风,他本来是想射穿过他的腿,这样便无法行动,再向右偏离一点就好了!
  青衣奇盗立刻闪去,说是迟那时快,乾清当机立断再发一箭!又是“咻”的一声,箭已离弦,弓弦还在颤抖,箭却一下射入了青衣奇盗的左腿!
  乾清大喜,这第二箭不能说正中,却也达到了目的。青衣奇盗发出不大的□□声,迅速躬下身子,拖着腿退到阴影里,留下一小摊血迹。乾清脑袋嗡嗡作响,青衣奇盗跑不了!他太激动,以致没有听到走廊上传来了轻微的嘎吱声。
  那是人走过的声音。
  乾清背着弓箭,迅速向外跑去,他欣喜若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青衣奇盗要落网了!真的要落网了!夏乾清终于扬眉吐气了!
  乾清脑袋一热,踏出房门。
  就在这一刹那,角落窜出个黑影来。
  乾清什么也没看清,还不知所以的往前狂奔!瞬间,他脑后被什么东西猛打了一下。乾清眼前一片漆黑,霎时间便没了意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十章 西街

  与此同时,赵大人一行仍然在西街。
  与之前庸城府衙的安静诡异形成对比,西街一派热闹之景。青楼女子皆是一袭长裙,颜色艳丽,身着抹胸配以罗纱,也有穿着窄袖短衣,都镶着金边,有的穿着刺绣褙子。江南女子多是娇小玲珑,声音也轻柔,并不似汴京的青楼女子一般热烈,而是燕语呢喃,如春雨过后润如酥,让人心神安宁。一群群女子飘过,整个街道似有神仙过市,嬉笑声令人心神荡漾,丝竹管弦之声更是不绝于耳。
  江南多才子,也多名妓。江南女子温润有礼,能歌善舞。烟花之地倒能令人感觉身心愉悦,不再为白日琐事而烦心,享受江南夜晚带来的安宁。
  赵大人很少下江南,这青楼之地更是没来过。原来以为不过实是一群俗脂庸粉,或是一群无视王法的泼妇,在街道上肆意撒泼,却不曾料到这种安宁景象。
  若不是大家都看见青衣奇盗往这边跑来,谁也不相信这种地方竟然藏这个大盗。
  守卫一路追来,只见那青黑色的影子一闪,就躲进了这灯火通明的街道了。所有守卫都觉得,青衣奇盗跑到了这条街道,藏匿在某个阁子里。
  西街的青楼、酒肆、赌坊倒是不少,个个修的富丽堂皇,也有这个时代特有的彩楼欢门,其上大多是花鸟图案。满街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装饰着丝绸缎子。
  方千是追在前头的,他一脸紧张,快速的追赶,谁知刚踏进西街,却被一名身穿鹅黄色罗裙的女子用手中小扇拦下了。女子看见方千一身武者打扮,倒是不惧,盈盈一笑招来几名小厮。
  “敢问官爷到此地何事?”黄衣女子声音如同三月黄鹂,罗扇掩面,微微行礼。
  守卫本来紧张的心情却一下子被这抹鹅黄冲淡了。他们武艺高强,却碰见突然冒出的青楼女子,竟不知如何是好。方千在首,一时不知如何答话,而此后的守卫也跟了来。女子见状,与旁边的小厮摆摆手,小厮就跑开了,进了阁子里。
  方千定了定心神,知道时间不可耽误,遂上前问道:“敢问姑娘,可有穿青黑衣服的人跑来这里?”
  鹅黄女子咯咯的笑了,轻启红唇:“不知官爷说的哪位青黑衣服的人?这里向来客人多,奴家哪里都记得。更何况——”
  赵大人过来,一下拦住方千,双眸闪亮,威严道:“麻烦你让开,我们要进去搜,官家办事,你胆敢阻拦?”
  鹅黄先是轻轻扫了赵大人一眼——她的目光是那样淡,那样不经意,也缺了青楼女子应有的柔媚。女子调笑着,却又不失礼节道:“大人您可是折煞奴家了,这小小的西街做的本分生意,今儿因为城禁的缘故,客人本就不多,哪里会有什么可疑人来?奴家可是什么都没看见。”
  赵大人刚要发火,方千赶紧说道:“姑娘行个方便,我们这是朝廷大案,拖久了怕是姑娘担待不起。”
  鹅黄衣服姑娘黑水银般的眼睛一转,看着赵大人道:“不知这位大人是何身份地位?今日这场子被另一位大人包下来了,不是奴家不让搜,实在是怕扫了那位大人的雅兴。”
  见守卫按捺不住,鹅黄女子也安抚道:“各位不要急,我先派人报上一声,街里是归水娘管的,稍安勿躁。”她轻语慢言,是京城口音。
  赵大人脸色越发难看,眼神示意方千,不要废话,直接搜!
  方千意会,杨府尹见机慌忙冲上来:“使不得,使不得!大家好好商量……”
  “哟!听着音儿,这不是杨府尹么?今儿得空,来我们这小地方,也不怕折了您飞黄腾达的官气儿!”
  这声音从不远的楼上传来,婉转圆润,虽略带嘲讽却又如此顺耳,如同丝线一般从楼上抛下,轻轻的抚在别人的脸上。
  众人皆往楼上望去,却见不见人,隐隐可见一袭水红色纱衣,原来一直在楼上的琉璃珠帘后头望着,只是一闪,飘到楼下来了。
  不知为何,赵大人心里一凉。
  鹅黄女子扑哧一声笑了:“到底是水娘撑得起场面,众位官家还是跟她说吧,奴家不打扰各位雅兴。”说罢,她笑着退到楼里去了。
  赵大人眉头一皱:“怎么回事?谁如此无礼?”
  杨府尹低声道:“听这声,就是水娘了,西街都归她管。这女子当真不好惹,大人您还是……”
  “哟,杨府尹平日里不是官架子不小么,今儿这是怎么了?”只见一女子袅袅婷婷的走来。杨府尹立刻闭了嘴。
  水红罗纱,配以深水红色百褶长裙,金丝绣边缀着不大的珍珠,细小却有光泽,无珠光宝气之势,颇具赏心悦目之感。腰间有一玉环,甚是通透,而玉环下面又缀着一块极好的翡翠。头上并无太多金银头饰,倒是簪着一朵黄花,傍边衬着几朵细碎的花瓣。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曹植的形容此时竟然变得如此贴切。此女与其它的青楼女子相比,年龄不小,却又多出一些风韵之态,成熟干练。眉眼略上挑,见其外貌必是精于世故。纤手一起,握住玉柄小扇,那指甲被凤仙花和千层红染过,多了几分妖艳之色。
  女子笑了,笑的成熟妩媚,却又隐隐透露出凉意。她摇着手中的青白扇子,指节发白,动作看似轻柔,实则却有力度,一下一下扇着,仿佛把一切都抓在手中。
  这种女人,说好听了是烟花巷子的管事,说难听了,就是老鸨。
  赵大人冷笑一声,他向来不把这种女人放在眼里,随即冷声道:“让开,我们要搜查。”
  女人先是没说话。她还是笑着,扫了一眼杨府尹、方千和一干侍卫,最后目光落在赵大人身上。
  赵大人一身倒是好料子,黑色锦衣气势是有的,但是不奢华。他纵然器宇轩昂,却不似杨府尹那般富态,一身正气却又两袖清风,不像个大官。
  如此,水娘不屑的笑了。
  “恕奴家照顾不周,这城禁几日,场子都被官家包起来了,奴家也不好说什么,”水娘笑着,语气生硬,“怕是官爷也累了,不妨早些回去休息。”
  杨府尹气急:“放肆!什么官家人,赵大人难道不是京城官家?大人办案,容不得你个妇道人家造次!”
  水娘冷眼,轻轻摸着手玉柄扇子道:“杨府尹言重了。京城?官家自然都是京城来的。小女子浅薄,不知这辅国将军与阁下这……提刑相比,是不是位高权重呢?”
  杨府尹一听辅国将军,胖胖的脸都皱成一团,惊道:“此话怎讲?”
  众人皆沉默了,赵大人朝不远处的阁子望去,脸上一片阴霾。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十一章 将军

  水娘看都不看他一眼,只是盈盈一笑:“奴家若是没有弄错,这辅国将军再往上,恐怕也没有几人了。”
  众人一阵沉默。本朝虽重文人,而因西北战事吃紧,武官也分外重要。尤其是这种刀尖上滚过来的人物,脾气暴躁不说,一个不小心惹怒了,事情就难办了。
  好在此人手上没有兵权,但也是地位极重。全城抓捕青衣奇盗而辅国将军在此却不露声色。躲在这种地方,说是行事低调,实则也怕起事端。
  水娘自是看出了众人的心思,便朝远处的西阁望去,笑道:“我看这辅国将军也并未休息,这也倒还好,水娘替大家陪个不是,这是也就过了,”说罢,她媚眼一瞪,朝赵大人望去,“大人觉得这样可好?”
  赵大人面无表情。街上灯火荧荧,但他的黑衣却未染上任何流光色彩。静默片刻,他以波澜不惊的口吻问道:“辅国将军可是冯大人?他为何在此?”
  水娘不悦:“将军出游至此,在园子里饮酒,误了出城时日这才留宿。我看这时候不早了,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