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历史同人)殊途(胤煜同人) >

第2部分

(历史同人)殊途(胤煜同人)-第2部分

小说: (历史同人)殊途(胤煜同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色将阑。
  六月,中主李璟逝世,太子李从嘉于金陵登基,更名李煜。立其妻周氏娥皇为后,史称大周后。
  日以煜平旦,月以煜平夜。
  李从嘉也希望能够许南唐百姓一个太平天下,但他不解人心权术,不懂官场庙堂,只爱风花雪月,只愿万顷波中得自由。治国是他担不起的责任……
  白驹过隙,几度春秋,又是一年阳春三月,淮岸翠柳拂堤,春光旖旎。
  广凉寺
  小长老一回房,突然发现身后立了一名身着湖蓝色衣袍的男子,小长老心中一惊,慌忙跪下:“贫僧参见官家。”
  “起来吧。”赵匡胤转过身去,望向窗外的景色。
  “官家怎么来江南了?”
  赵匡胤没有回答,只问:“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官家放心,一切顺利。”
  刚说了几句话,就听见寺中有人高声喊道:“小长老,快接驾!”
  小长老将房门推开一条缝隙:“官家,是唐国主。”赵匡胤将一个精致的盒子递给了小长老。小长老打开一看,是一串紫檀木雕刻而成的佛珠。“官家,这是……”“把这个交给唐国主。”赵匡胤给小长老使了个眼色,示意让他出去。“是。”小长老点了点头,也不好再多问,收了盒子快步走了出去。赵匡胤掩好了门,只留了一条细缝。
  通过门缝,赵匡胤看见,一抹浅浅的碧色映入眼帘。
  从嘉…

  ☆、【陆】咫尺天涯

作者有话要说:  剧情雷~妥妥的~
  【陆】
  “贫僧恭迎国主。”小长老领着寺中众僧人齐齐跪下。
  李从嘉抬手,示意让众人起身。
  跟着小长老走着,李从嘉忽然注意到了那虚掩的房门,心中疑惑,不由蹙了眉,走了上去,缓缓伸出手,将房门推开了一些。
  只见,房中站着一个男子,那人身穿湖蓝色的衣袍,立在窗边,背对着李从嘉。李从嘉一愣,这个背影,好熟悉。
  “赵……”李从嘉开口,却又立刻止住。怎么可能是他?刚想走进去,却被小长老一把拦住。
  “这是什么人?”“不过是贫僧远到而来的一个朋友。”
  “朋友?”李从嘉转念一想,怎么可能是他?他现在是大宋官家,又怎么会出现在江南?
  “国主,这边请吧。”小长老随手将门关上。
  “嗯。”李从嘉渐行渐远。
  赵匡胤转过身,望向那扇门。
  一扇门,两个世界,却是咫尺天涯……
  赵匡胤推开门,悄悄地看着李从嘉远去。
  从嘉,终于又见到你了。
  秦淮河岸又是一片姹紫嫣红,旧景犹在,年年花开,只是故人改。
  夜幕降临,李从嘉一个人待在书房里。
  “国主,小长老派人送了东西来。”暮雪拿着小长老送来的精致锦盒站在书房外。
  李从嘉淡淡地开口:“进来吧。”
  “是,”暮雪走了进入,将锦盒递给了李从嘉。
  李从嘉打开盒子,看见里面静静地躺着一串紫檀佛珠。
  李从嘉将佛珠戴在了左手手腕上。白皙的手腕配上佛珠显得极为好看。
  “小长老倒是费心了。你先下去吧。”
  “是。”暮雪领了命,自觉退了出去。
  回首间瞥见桌上放着的瑶琴,李从嘉叹了口气。手指抚上琴弦,李从嘉又恍惚想起了今晨在寺中看到的那一个背影。
  李从嘉摇了摇头,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记着他?
  拨弄起琴弦,弹起了那首多年都不曾碰过的曲子……
  暮雪立在书房外,年纪小些的寒蝉也跟着站着。
  寒蝉拉了拉暮雪的袖子,低声询问:“暮雪姐姐,国主弹的是什么曲子啊?以前怎么从来没听国主弹过?”
  “你问这么多干什么?”暮雪小声责怪。
  “好姐姐,你跟着国主时间最久,你一定知道。姐姐你就告诉我吧。”寒蝉向暮雪撒娇。
  “好了,好了,真是拗不过你。”暮雪无奈地敲了一下寒蝉的头,“这不过是一首普通的江南小调。不过,的确已经好多年没听过国主弹这首曲子了。”
  “这曲子,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这我可说不清楚,我只记得从前国主和赵……”暮雪顿了一下,“赵公子一起的时候,常常弹奏这首曲子。”
  “赵公子?那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恩……是个心怀天下的游侠吧。”
  “国主什么时候认识他的啊?”
  暮雪想了想:“大概……十年前吧。”
  “十年!国主竟然还忘不了他。他和国主是什么关系啊?”
  “啊,”暮雪抬眼望着漫天繁星,“国主当他是知音吧。”
  “知音?”寒蝉一下笑了,“国主才华横溢,怎么会和一个粗人成为知音?他怎么会听得懂国主的琴音?”
  “寒蝉,你可别忘了,当年的钟子期也不过是一介樵夫。”
  寒蝉语塞。
  琴音戛然而止,暮雪一惊,慌忙和寒蝉推门而入。
  “国主,怎么了?”
  “没事,”李从嘉望着琴,“不过是断了根弦。”
  李从嘉叹了口气:“暮雪,你明日找人把这弦续上。”
  “是。”

  ☆、【柒】一株两艳

  【柒】
  金陵皇宫,瑶光殿
  园中牡丹竞相开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身穿粉裳的女子站在花间,人比花娇。女子弯腰,捧起一朵开得绚烂的牡丹,将花凑到鼻尖。
  寒蝉领着女英走了进来,二人纷纷行礼:“参见国后。”娥皇直起身,挥手让她们起来:“女英来了,快进去坐。寒蝉,快去备些二小姐喜欢的糕点。”
  女英难得进一次宫,一出了瑶光殿,便忍不住在宫中四处看看。
  无意间,走到了画堂南畔,女英忽然发现有一人立在水边。那人身着雪白的衣衫,一身素洁,唯有袖口处盘旋了一条金龙。女英灵机一动,提着裙子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
  突然被人覆住了双眼,李从嘉心中有些错愕,这宫中有谁会如此大胆?难道,是娥皇?
  李从嘉回首,看见一位碧衣女子正望着他。女子的眉眼都像极了娥皇,却比娥皇多了几分俏皮。
  女子朝他灿然一笑:“姐夫!”
  李从嘉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多年不见,原来当年那个缠人的小姑娘已出落得风姿绰约。
  李从嘉莞尔,不可否认,女英很漂亮,但她的美丽与娥皇不同。
  娥皇宛若富丽堂皇的牡丹,高贵而骄傲。女英则像是殷红似火的玫瑰,娇艳而炽热。
  她们姐妹,真是像又不像啊。
  “女英,你这次进宫,可去见过你姐姐了?”
  “嗯,”女英点点头,“姐姐拉着我说了好一会儿的话呢。”
  李从嘉温和的笑着。女英只觉得他的笑容还如同当年一般,但却又感觉那双重瞳里似乎又多了一种别样的情绪,是悲伤么?
  那一年,画堂南畔惊相见,正是盈盈十五时。
  公元965年,周娥皇病重。
  李从嘉看着躺在自己怀中的女子,心中的自责又多了一分。这个曾经如此风华绝代的女子,而来却面容苍白憔悴。
  “娥皇,对不起,对不起……”李从嘉内心一阵酸楚,几乎要落下泪来。
  “不要……”娥皇伸出手捂住李从嘉的嘴,“重光,不要说对不起……”李从嘉握住娥皇的手,只觉得她的指尖都有些冰冷。娥皇眼中泛起了泪光:“你是我夫君,女英是我亲妹妹……你们都是我至亲至爱的人,我怎么会怪你们?怎么会……”
  “娥皇,不要再说了……”
  娥皇望向李从嘉,那双重瞳一如当年深邃。“我命薄,不能……不能同你白首……”娥皇伸出手,抚上李从嘉的脸庞,“我看得出,女英是真的……真的喜欢你。重光,答应我……要好好照顾她,好好待她……答应我。”
  “好……我应你……”
  “重光,重光……”娥皇痴痴地看着李从嘉,目光一刻也不愿意离开,多想,多想再看他一眼啊。
  婢子多幸,托质君门。冒宠乘华,凡十余载。女子之荣,莫过于此。所不足者,子殇身殁,无以报德。
  怀中的女子,渐渐闭上了双眼……
  “娥皇,娥皇!不要……”两行泪顺着脸颊滑落,泪湿青衫。
  再不见那女子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再不见那女子抚弄琵琶,重按霓裳歌遍彻;再不见那女子和着《霓裳羽衣曲》舞就的一场盛唐风华;再不见……
  公元965年,南唐国后周氏娥皇病逝,追封昭惠皇后。阅三年,李煜册立周宗次女周氏女英为继后,史称小周后。

  ☆、【捌】世间安得双全法

  【捌】
  书房中传来了“啪”的一声,守在书房外的暮雪听见响声着实吓了一跳,一推门,却发现散落了一地的奏折。李从嘉立在桌案前,显得有些恼怒。暮雪很少见到李从嘉发火,慌忙跪下:“国主息怒。”
  “出去。”李从嘉开口。暮雪抬头,有些担忧地望着李从嘉:“国主……”“朕让你出去。”李从嘉稍微平静了些。“是。”暮雪只得乖乖地退了出去。
  李从嘉站在了窗边,皓月当空,然而他心中却是心烦意乱。南唐奉上《乞缓师表》却只得到了赵匡胤一句“江南亦何罪?但天下一家,卧塌之侧,岂容他人安睡耶!”
  呵,赵匡胤,你就如此容不下南唐?
  女英穿着华贵的碧色宫装,披着青色的披风出现在书房外。女英悄悄走进了书房发现李从嘉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可即使是睡着了,她发现他的眉头也是微蹙的。女英解下自己的披风为李从嘉披上,无意间瞥见桌子上放的一页纸,女英拿起来,看见上面是浅浅的一行“金错刀”:雁来音信无凭,路遥旧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这是写离别,与谁呢?
  又看见了满地散落的奏折,无奈,女英只得弯腰一本一本地捡起来。“国后,还是奴婢来吧。”暮雪看着,连忙走了进来帮女英拾奏折。
  皎洁的月光透过帷帘洒在李从嘉的身上。女英起身望向李从嘉,我要如何做,才能抚平你眉头的愁?
  汴京
  赵匡胤抬头望着天边那一轮圆月,脑海中又隐隐约约浮现出了那一抹天水碧色。
  江南本无罪,然而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惟有天下一家,才能给百姓一份安宁。
  世间安得双全法?
  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九月,北宋发兵攻打南唐。十月,宋军顺利渡过长江,南唐屡战屡败。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三月,宋军攻至金陵城下。十月,两军在江西湖口一战,南唐大败。
  十一月十二日,北宋曹彬领军开始从三面攻城。宋□□赵匡胤御驾亲征。
  女英走在廊上,廊边的宝珠在夜色里发出淡淡的光晕。女英心中已乱作了一团。这几日,总有宫人积薪于宫中,难道国主真的……
  李从嘉叫来暮雪和寒蝉。
  “国后身边总要有可靠的人,寒蝉,今后你便跟在女英身边。”
  “是,奴婢明白。”
  “若一朝金陵城破,你们便随女英一同趁乱逃出去,再也别踏进这乱世纷扰。”李从嘉站起身,“到时,朕会一把火烧了金陵皇宫,与南唐共亡。”
  暮雪和寒蝉闻言都震惊了:“国主……”
  李从嘉闭上眼,不愿去想,也不敢去想城破时的一刻。
  站在门口的女英,终是忍不住闯了进去……

  ☆、【玖】转眼国破山河冷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写文的时候会引用歌词哦⊙▽⊙
  【玖】
  “臣妾不走,”女英跪在李从嘉面前,“无论生死,臣妾都要和国主一起。”
  “女英,我应过娥皇,会好好照顾你。你不能出事。”
  女英含泪望向李从嘉:“无论祸福,姐姐都可以与国主一同面对……为什么姐姐可以,我却不行?”
  李从嘉想扶起女英,女英却不起。看着她这副模样,着实有些为难:“女英,你……”
  “国主无需多言,臣妾心意已决,”女英望着李从嘉,目光坚定“国主殉国,臣妾殉夫。”
  李从嘉知道多说也无用了,叹了口气,便走到廊上凝视着那碎了一地的月光。女英看着他,只觉得如今这一抹天水碧色,染上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悲寂……
  李从嘉欲纵火焚宫的消息传到了宋军那里。
  “什么!”赵匡胤被传来的消息吓到了,拍案而起,“命人去告诉江南国主,若他肯降,宋军绝不会伤金陵城中一草一木。若他敢有个什么闪失,朕定会让整个金陵城的百姓为他陪葬!”赵光义注意到了此刻赵匡胤眼中闪过的慌乱。大哥灭后汉,攻后蜀,何时浮现过惊慌的神色?难道,是因为李煜……
  烛残漏断,独立凭阑,风吹着有些凉意。李从嘉冷笑着,好一个赵匡胤,竟然敢拿这个金陵城百姓的性命作为威胁。赵匡胤,李煜何德何能,让你逼我至此啊!
  次日清晨,阳光照入房中显得有些刺眼。
  “暮雪,”李从嘉唤来暮雪,“去把那件梨花白的衣裳取来。”暮雪不解,却也只得照做。换上白衣,李从嘉将青丝以一支洁白的骨簪束起。看着暮雪捧着的天水碧,心中怅然,而今的李煜,如何衬得起着这通透澄澈的天水碧色?
  唯有白衣缟素,以祭故国。
  李氏三代基业,终是毁在我手上。
  桌案上,是一张一张的诗笺,上面是一行行清浅的字迹。“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抚半卷词文,金陵的凤阁龙楼中歌舞升平的景象还浮现在眼前。然而春秋只一瞬,转眼却已是国破山河冷。
  赵匡胤看着李从嘉一步一步,缓缓登上了金陵城楼。记忆中李从嘉似乎永远着了一身江南烟雨染就的天水碧色,何时见过他一袭白裳?
  风吹过,素白的衣袂翩飞。赵匡胤有种想冲上去,紧紧抓住那人的冲动,生怕下一秒,他就这么消失在自己眼前。
  城外,宋军兵临城下,白骨累累;城内,百姓民不聊生,人心惶惶。李从嘉苦笑,真是,祸国殃民……
  “开城门。”李从嘉开口,声音似乎被吹散在风里。身边的人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