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蚌珠儿 >

第124部分

蚌珠儿-第124部分

小说: 蚌珠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淳润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不错,儒家那些他懂了就好,他要通的是法家的法理,理家理学……”说到里,今上看着金山主低低的吩咐道:“还有其它政学,还有阿昭说的那些治学……”
  金山主心里了然,告辞而去,那一路他心中自是浮想联翩一会子想起嫡出皇子与陛下的关系,一会子又想起元秀于赵淳润相似的面孔,自古郡王便喜怒无常,常因个人喜好而有偏向,因而乱国,难不成今上因幼子与自己相似,竟放着良才而随了自己的心么?
  心下矛盾万分,金山主竟为难起来,在他看来,君王的喜好其实恰恰是帝道最不重要的一环,却是祸国之源,走得一会金山主计上心来,却也有了些主意。
  这晚,顾昭早早的叫人把府门关了,把家里的闲人都撵了,他自己亲自去厨房给元秀炖了一碗鸡蛋羹,他如今依旧记得,以前元秀睡前最爱吃这个,一定要他抱着,一勺一勺的亲自喂才吃。不管元秀是不是当年那个小娃娃,他还记得他与自己相处的每一日。两辈子,就这一个娃儿,不亲不成啊。
  顾昭一边在厨下忙活,一边问门口的细仔道:“他都回去半天,都在家里干什么呢?”
  细仔自然晓得顾昭问的是哪个,于是笑笑道:“小爷回去,先沐了浴,吃了些点心,接着满府邸乱转,最后挑了最大一颗老树,正吩咐人造树屋呢,这几年小爷走到哪里都爱修这个。”
  顾昭一笑,打鸡蛋的手快了很多:“他还记得这个呢!都多大了,还惦着玩。”说完,他看看院子道:“我记得咱家高大的老树也不少,也修一个吧。”
  细仔笑笑称喏。
  这一晚,夜幕降临,地下党们好不容易的欢聚一堂,那碗鸡蛋羹已经热了好几次。
  元秀见到顾昭,顿时收不泪,一撩袍子跪下端端正正的磕头道:“元秀给小爹爹磕头,小爹爹身体可好。元秀不孝……”
  顾昭顿时满脸通红,蹦起来一伸手拉起他,却不想元秀的身高如今比他高了半头,这一站起来顾昭顿时觉着自己老了。
  “你……怎么长这么高?”顾昭郁闷的不成。
  阿润无奈,在那边道:“还有嫌弃孩子比自己长的高的,赶紧过来吃饭吧,我都饿了。”
  吃饭间,顾昭不停夹着大块的炖肉给阿润,阿润自是来者不拒,吃的很香。元秀不由想起泗水王在十里亭说,父皇每日吃素念经之事,于是便低低笑了起来。
  阿润见他失态,便嗔怒道:“这么大了,吃饭没个样子!”
  顾昭却不以为然,一伸筷子给元秀夹了个鸡脖子道:“这块最好,我记得你最喜欢吃。”
  元秀点头道:“嗯,鸭脖儿也是喜欢的,下次要吃那个!”
  “好,我叫他们每此都给你做。”
  如此一家人亲亲密密的可算团圆了。
  饭罢,元秀将自己带着的好几箱礼品尽数献给顾昭,他父皇竟是毛都没有一根。搞得阿润一时间是好不嫉妒,坐在那里有些没意思。
  顾昭得意,嘲笑他道:“天下间,什么不是你的?如今还跟我抢这个?还吃起儿子的醋来?”
  阿润哼了一声没吭气。元秀笑嘻嘻的指指外面道:“阿父,儿子给你带回来十多匹上好的骏马,明日您去瞧瞧喜欢不?”
  阿润心里得意,嘴巴上却嫌弃道:“我每日都在宫里,要那个做什么?”
  元秀无奈的笑笑,低着头将一个个的箱子打开,取出里面的各种古籍道:“小爹爹您看,这是医术,农书,前几年小爹爹写信叫我寻访的一些匠作密录都在这里,买这些花了足足几百万贯!如今路上还有几十车不全的,只是有些文字已经失传,还有些口述的我也叫人录写下了,过几日就到,小爹爹且等几日。”
  顾昭惊喜,便脱去鞋子,盘膝坐在地上一本一本的翻看,一边翻看一边叹息道:“元秀可知我叫你收集这些书籍的意义?”
  元秀到底年纪小,这些年也多次问,顾昭却只是叫他自己想去,如今他还未相同自不知道答案,因此便也脱去鞋子,盘膝跪在顾昭面前问:“虽有些明白,但是有些却也有疑惑,嗯,这些东西孩儿也一直翻看,却不知道有何意义。匠作之事向来低贱,这与治国之道何干?再者许多匠作技艺已经过时,再无用处,却不知道小爹爹收来何用?”
  那两人亲亲热热的说着家常,阿润有些嫉妒,无人请他他便也盘膝坐下,坐在一边表示自己也参与了。
  顾昭立刻便知这人有些没意思,于是向后挪了一下屁股,与他坐在一排,拍拍膝盖上的书道:“以前,我不愿意讲给你听,也是因为你年纪幼小,很多东西不通,如今你走了很多州府,郡县,大概对这个国家有些许了解。
  在我看来,也许我真的不合时宜,不过有些道理却是要唠叨给你的,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并非文人,而是匠作。文人讲究的东西只是控制百姓的思维……嗯,我们姑且把这些当做国家信仰。至于匠作却是关系到衣食住行,这些虽被文人看见不上,不过……你却想想我们身上穿的,嘴巴里吃的,那个与这些没关系呢?”
  元秀依旧不动,他与阿润的思维依旧是盘旋在农业奉养帝国的思维上。心中虽对顾昭的想法各有各自的批判,却不愿意招惹他不高兴,便都笑笑一起应付他。
  顾昭又犯了瘾,猛拍拍膝盖上的冶金之卷道:“冶金之卷,能发展国家最有利的农具,武器。医术能延续人的性命,提高全民的身体……嗯,素质还没有词汇,这么说吧,假如一个城市,拥有一个国家铁匠铺,国家药局,国家纺织司,国家农业署,国家畜牧署,那么,这个城市便可以自我循环,这也是一个城镇最基础的形成部分。”
  阿润闻言便插嘴道:“各州县不是都有铁匠铺,郎中,农人自己也养有牲畜自行买卖,我们如何好干预,这不是与民争利吗?”
  顾昭失笑并不争辩只是叹息道:“前些年我看甘州郡志,甘州本有种植甘麦技术,一年两季,那甘麦虽涩,口感不好。可是一年两季已是非常难得的了,若不是瘟疫,自古甘州虽多有天灾却少有流民,皆因为当地两季甘麦可以果腹。
  如今战乱瘟疫之后,甘麦种子却已经失传,甘麦种植术也找不到了。你们想想,若甘州有一个农业署专职收集种子,推广种植技术,若瘟疫来临之时,当地药局立刻可以受帝国统一调配进行防治,便不会有绝户郡这样的地方了。”
  元秀于阿润都不说话,却都微微点了一下头,若天下每个城镇都有这样的部门,这些部门只做研究开发,并不与民争利的话,还是有利于民的。只有一样不好,一来投资过大,二来便是如今读书人都学得是文理大道,匠作之事毕竟不是主流。到时候何人去做官?何人去管理?
  顾昭看他们百般纠结,便笑道:“急什么,如今百业待兴,慢慢来吧,现如今我也就是有个计划,将这些东西先收集起来,再慢慢研究开发,什么断了,匠作之事万不可断,这也是我对你的要求元秀,就如迁丁司,当年也没人看好,万事有了想法,也不必去管别人如何想,如何做,当一步步循循渐进才是。
  自然,倘若以后国家富裕了这些东西皆不是问题,这些却正是当年我创立刀笔吏司为他日做准备的。”
  这一晚,一家三口,谈论了很久,论聪慧赵元秀不如潞王,论对理学研究,对帝王学的研究,赵元秀不如泗水王。不过好在他爱学,也肯学,这便令阿润心里安慰很多。
  深夜,元秀告辞回家,顾昭有些舍不得,却也莫奈何,他家的家庭就是这般特殊,如今想来也是命中注定吧。
  这一日,阿润睡得有些沉,便又发了噩梦,他又梦到在那座深山寺院内,阿兄躺在床上,吐了很多血,他瞎了,什么都看不到了,明明是他抢了自己的帝位。可偏偏他却理直气壮的以一副受命于天的语气,笑眯眯的对着面前说:“阿润,我在那边等你!你杀兄篡国,违背天意!我看你到了那头,如何跟父君交代……”
  阿润大叫一声,一身冷汗的坐起来。
  阿润一醒,顾昭也醒了。这些年阿润常常这般,在梦里挣扎,无声的辩解,接着一脸冷汗的坐起,大力喘息,胸中心跳如鼓,直击灵魂。
  “可是魇着了?”顾昭撩开床幔,一伸手将夜夜预备好的安神茶端进去,阿润接过去喝了几口,神情倦倦的躺下,半天不说话。顾昭不语,只是一下一下的抚摸他的胸口。每个人都有秘密,阿润这份秘密是无论如何不愿意与顾昭分享的。
  好在,顾昭也从不问他到底梦到什么,只是每次他被魇住了,阿昭却总有办法宽慰他。果然没过片刻,阿昭那在那边道:“你说,元秀如今也不小了,也该着为孩子看一看了,看下谁家闺女知书达理,贤淑大气……。”
  阿润一笑,扭头搂住他,将脑袋下巴靠在他头顶道:“我相中你家铭慧了,那姑娘自小与你亲厚……”
  “喂!我自己填了你家不算,如今还打上铭慧的主意了?你快别想了!我看呀,护帝六星家你是谁也别考虑,已经足够富贵,就别再给他们胆子了。我家不成,那些大宗族也不成,要我看啊,随元秀喜欢谁就是谁,帝王喜欢个女人,还用看别人的面子嘛?何必看门第出身,谁这一辈子不只喜欢一次,看孩子自己吧。”
  阿润点点头,心里却不这般想,帝王的婚姻岂是他们能做主的。
  阿润亲亲顾昭的发顶道:“嗯,再缓几年吧,这些年你也帮我看看,也不求别的,就求……一辈子能跟元秀有个体己话就好。”
  顾昭与他多年,他就是不说此刻也明白,因此便拍拍他的肚皮笑道:“你呀,睡吧!”
  “嗯……”

  第一百一十六回 

  燕王赵元秀归京;上京先是热闹了几日;不久便又恢复了平静;这上京永远不少新鲜事物;如今最经典的一件事儿,却是上京平洲巷子顾家前几日丢了大脸。他家三爷顾茂峰的外室;也不知道是如何了,挺着一个大肚子跪在府门前给未来的孩儿要个身份。
  如今哪家男儿不风流;你舒服了,就要洗干净屁股!免得恶心到家里人。玩物就是玩物,外面的就是外面的;闹到家门口就不对了。国公府住的又不是你一户,上面有长辈,下面同辈的可有四户,姑表姨表来求依附接济的也不少,往远了,往近了几代人,就没有出过这般恶心人的事情。那女子哭哭啼啼直说找孩子爹,她的爷们,这府里爷们多了去了,这衰人一不小心带累全家。
  那日许多人都看到了一场热闹,顾茂峰这人本身就是风流种,再加上他这几年手中有钱,混的十分开,狐朋狗友的,各个阶层的他的钱耍的滴溜儿通透,他到处有关系。如今顾家如日中天,谁不给他面子。
  而且外室也他不是养了一家,一个男人如何能日日新房,外室整的太多,难免就有个爱惜的,新鲜的,特别关照的。可那玩过去的,过了时的却也有之。不爱了,随意丢到一边忘记的好几位呢。
  那日在顾府门前胡闹的,便是顾茂峰早年间找的一个外室,早年顾茂峰手里无钱,外事的素质自然一般。
  这两年他去的少,也就是前几月他心情不好,闯了祸,便秘密的在城外庄子躲了几日,却不想那女子竟然有了,那女子如今年纪大了,眼见着没了前程,便算计起来。有了也不吭气,只待肚子大了才去顾府门前闹腾。她当国公府是乡下土财主呢,一听有孙子了便什么都不顾了。
  世间女子只觉得,男人爱惜脸面,却不想,那不要脸的,你就是怎么闹,闹到命都没了他不稀罕你。你只当他家老人定然看晚辈的面子要给你几分面子,那也要分谁家。顾家如今最不缺的就是子嗣,顾老太爷的心眼子又是偏的,因此那女子跪了一上午,还是卢氏着人带着她从家中小门进去的。
  至于那女子后来如何了,她既有勇气扇顾家门脸,那后来的日子,那便是她自己选的。
  顾茂峰吓得不轻,他素来就是个靠着钱家里权撑脸面,没有家世,没有银钱,这人便狗屁不是。那日一出事,这人半分担当没有的便躲了,躲了几日后,他又想回家,不回家他便觉着自己不是顾府的三爷,他思来想去,路子只有一条便是去求自己小叔叔。他爹皇帝老子的话未必能听进去,可小叔叔那是说什么是什么的。
  因此,这日一大早,顾茂峰带着自己花了一千多贯高价买来的一整套牙雕的罗汉像去郡公府巴结。他到这日,也巧了,允净两口子也在。这不是允净家如今又得了一个嫡子,行三,过几日家里要给孩子办周岁,因此两口子一起上门请小叔爷爷到日子去吃酒听戏。
  家中添了人口,顾昭自然高兴的,因此话便多了一些,问问孩子如今多重了,可有了大名儿什么的。这几年允清在礼部混的不错,这孩子虽事业上没有大建树,可人家诗文做的激情澎湃,梅兰竹菊只要提笔就能画上几幅拿的出手的,每当有了新诗文,那也是上京没过几日到处传唱一番好词句。
  他妻子归氏十分爱他,对他仰慕非常,表现爱的形式便是常常理直气壮的给顾允净纳小妾,如今顾允净三十出头,却是六个孩子的老爹,这娃儿真心的有些子孙福气。
  顾昭管不得家中子弟的私生活,因此便只能把住大局,只要他在京中。家里的一干子弟还是可以很好地维护住的。前提是,你们这些孩子做事儿别过分,要乖一些,别不踏实就成,这个要求真不高,可偏偏有人就是做不到。
  老松居中,顾昭这几人正拉家常拉的热闹,却不想那顾茂峰便急巴巴的上了门,顾允净都进来了,也不能叫他伯伯在外面等着吧?顾昭心里厌恶却只能道:“即来了,便叫他进来吧,今日是怎么话说的,都商议好了来我家窜门子了。”
  顾允清有些尴尬的笑笑,平心而论,他看不上这位伯伯,这人在上京名声不好,什么腌臜事儿背后总能听到他的名字,因此私下来往不多。他也风流的,但是好歹他都是给了名分的,他家后院一向和谐,每每想起,顾允净自然也是要暗暗得意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