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香墨弯弯画 >

第18部分

香墨弯弯画-第18部分

小说: 香墨弯弯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神情,谁也不知道她现在在想着什么。
    心下一阵烦躁,抓过玉玺,儿戏似的就盖在面前小山仿佛的票拟上。
    香墨盖着的时候,封荣抓起她的薄纱衣。甚是精致的纱衣,轻盈若羽,覆在面上,连阳光都变成了石榴红色。正在举玺而印的香墨,低垂的侧面,一片石榴色渲成一团团光晕,朦胧里依稀可见容颜平静柔和。丝丝秀发墨瀑似的铺陈在明黄的褥上,流光熠熠。他望着,就心里暖暖温温的。
    半晌,他才缓缓开口问:“母后,李芙怎么处置了?”
    李太后微微一愣,才道:“降为贵人,闭门思过三月。”
    香墨擎着玉玺的手顿了一下,随即又缓缓落下。封荣一把抓住她的手,笑道:“这本和下本就别盖了。”
    香墨甩手冷冷一把推开膝上的封荣,丢开沉甸甸的玉玺,自顾自缓缓地缩回了脚,手指抚过蜷缩的赤足,意态慵懒却讥讽入骨。
    “知道上面都写的什么,就不盖了?”
    封荣跌在榻上,仍不起身,仰起脸抿唇轻笑,只见她手指脚趾映着日光,隐约透着暖橙,似是自骨剔透。他伸手摩挲着香墨的脚趾,低低背道:“臣闻三皇立极,五帝禅宗,乾坤浩荡……宇宙宽洪……臣蜗居之地,褊小狭隘,封户不足三千。陛下为万民之父,为万乘之君,昔尧、舜有德,四海来宾。汤、武施仁,八方奉贡……此启陛下,垂怜臣之劳苦,以赐加封。”
    “下一本是……臣论文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论武有孙、吴韬略之兵法。又闻陛下选股肱之将,起精锐之师,来守风吉……风吉乃水泽之地,山海之洲,臣兢兢业业再任经年,如今虽已任期满,但风吉万万民众仍是臣心所系,只向陛下祈跪。倘陛下恩准,臣定免生灵之涂炭,拯黎庶之艰辛……敬叩丹陛,惟陛下三思。”
    因封荣嫌殿内药味浓重,窗开着,满庭乌桕已经红得透了,碎金似的阳光洒上去,便是一簇簇火焰,灼灼直欲燃起来一般。
    这两个奏本,一是李原雍求赐封赏,一是李氏宗亲上奏要求留任风吉巡抚。这样的奏本每幅六行;一行二十四格。她一眼望去只觉得浑浑噩噩,而他却将倒呈在自己面前的奏本,背的丝毫不差。
    香墨低垂,望着枕在脚边的封荣。暖日融金沾粉,隐约见那长长的睫毛颤了颤,在白腻如玉的肌肤上掠过一道青色的影子,浅浅地,竟有些妖异。
    她只觉得胸口被一种柔软的东西堵住了,像是一团丝凌乱地交错着。
    记得蓝青也是这样,来东都的路上,老爹拿了新剧本,他粗粗一扫遂背诵如流。
    原来,他们兄弟都是这样。
    她恍惚无语,想起蓝青碧蓝的双眸,清峻的容颜,却比眼前人更像一国之君。
    而他大约已经回了陆国吧……今生今世怕是不能再见,爱的恨的,到如今,就只能如此了……她这一生如戏,唱到了收梢,已是穷途末路。
    钦勤殿内因这几日太医进进出出,朝来暮去之间,就总是弥漫着药的味道,开着窗,熏了香也总是散不去,苦涩而顽固的沉淀着。在这苦涩中香墨恍惚着就听见封荣说:“母后,这两本朕不能盖,您原样遣给他们吧。”
    李太后闻言起身,想是气极了,金砖的地上徘徊了数趟,殿中一时静到了极点,只闻她衣声窸窸窣窣。半晌,她重又榻几旁,冰一样的眼凝望着封荣,道:“皇帝,那是你表妹。”
    封荣的眉头为难地蹙了起来:“母后,后宫的事朕不管,朕现在说的是国事。”
    有风由窗直入,李太后鬓上一枝金花流苏,沙沙的打着鬓角。两鬓灰白的发被足金一映,格外醒目。半晌,她目中冰似在慢慢开裂,道:“你想怎样?”
    双目看的,却是香墨。
    香墨一笑,声若银铃,悦耳撩人:“犯了宫规,自然是赶出去。”
    李太后闻言不语,只端起面前的茶盏,白釉紫花盏,碧绿的一泓水倒似一盏毒药,难以下咽。盏盖磕在杯壁上,连那声音也是沉沉的。李太后若有所思了片刻,方又神色平静道:“明天叫皇后传旨,驱李芙离宫。”
    “把第二本盖了吧。”封荣躺在那里一笑,道:“母后跟舅舅说,户部尚书好好当着,天下的税银三分归他李氏,七分国库,还想要封赏?朕可真是封无可封了!”
    李太后忍无可忍,起身而去,临出殿前眼波掠过封荣。香墨只见她发上足金簪花,璎珞流苏如水波轻漾。
    李太后走了,殿内就静悄悄的,窗外风漱着乌桕,枝叶沙沙清晰入耳。
    香墨五内如焚,一时激愤道:“你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不管?你知不知风吉的百姓……”
    封荣躺在那里,微闭着双目,似是不胜厌烦的截断她:“那些烂摊子,你就是现在交给别人也只会更烂。朕不管你也别管,有杜相母后他们烦就好了……”
    然后,微微一笑,极艳丽的,也是极残酷的,象是玫瑰的刺,明知人的痛楚,仍刺到人的心里去。
    香墨看着他,蓦的起身而去,赤裸的足急急踏过金砖,石榴烟纱如水,流过她的长发,她的衣袖,从她的脚下淌开,身后,漫了一色的红。

    大陈宫的清晨静悄悄的,亦或者每日每夜都是寂静无声的。康慈宫寝殿窗与床的月牙门洞之间,因为李太后喜静,原本垂挂的纱幔就改为了翠色竹帘。天下女子向来以宫中手工最为精巧,单只竹帘上垂下的丝络都打出了五色的花样。霓色滟滟中,唯见条条缝隙透过昏昏日影,更显殿宇深闳。
    李太后仿佛似醒非醒,躺在床上重又阖起眼睛,耳中依旧是什么声音也没有,寂静得令她心中发慌。
    这样的静,仿佛初嫁陈王府之前,闺阁内再多的妆奁,侍婢来来去去亦都是无声的。那时的房里也是垂下碧翠的竹帘,阳光从缝隙透进来,一道一道。帘子下垂着她亲手打的金色丝络,偶有风致,如意结下无数细小金丝就轻轻飘浮。
    而她只需安静的坐在那里,只是这样坐着,便连从宫中针工局特遣来缝制彩衣的女官,都夸她贞娴雅静,气韵无双。面前托盘内是特赐的贡茶,橙黄清澈,白玉的碗壁团团金色彩圈,叶子也甚是奇特,边缘朱红,仿若女子唇边抿落的一抹胭脂。可这一切都及不上它极好的口采“凤凰水仙”。那清香的味道,即便不喝,只捧在鼻下细细的闻着,也不禁令人神思舒畅。
    母亲捧着朱漆泥金雕花的盒子缓步走进闺房中,一身的正红色礼服,带着赤金的凤冠,胸前补子上繁杂富丽的图案,看久了颜色直让人晕眩。而这样的诰命夫人的装扮,却是女人一生追求的极致,作为正妻,可以身着正红色礼服,跪在丈夫的身边,而丈夫身边的那些女人,即使美艳无双,宠冠一时,也不能撼动她的位置。
    母亲放下手中的事物,拉着她的手叮嘱万事小心,细细叮咛,不外乎是上敬君父,下解夫忧之类的话。正听得她昏昏沉沉的时候,母亲却突然面色肃然的道:“今天你和陈王的初夜,切切记住为娘的话。”
    说着打开朱漆泥金雕花的盒子,将里面的书册极为郑重的交到她的手中。
    书册已经很陈旧,发黄的纸页上赤裸的男女以奇怪的姿势抱在一处。那时的她年轻纯真,一面瞪大了眼毫不羞涩的看着,一面问:“这是什么?”
    倒是母亲的面颊微微泛了红:“这是今夜你们要做的事。”
    “你不用担心,虽然有些痛,但只要安静的躺着就好了,一切交给陈王来做就好。要知道即便是寝室,外室内也有值夜的丫鬟婆子,所以叫出声是很粗鄙的。也不可以动手动脚,保持安静才是李氏女子的恪守礼节,才不会让人轻瞧了去。”
    她惊异的瞪大了眼,母亲洁白似玉的面上仍是惯常的淡漠,但目间深处藏匿的殷殷之情却瞒不过她的眼。流连花丛的父亲,常年冷遇的母亲。而她能做的只有这些,于是她郑重的点下了头。
    那晚她在陈王身下,依言安静的忍耐着疼痛。朱漆泥金雕花三屏风式的妆台上铜镜映着红烛,烛光嫣红若晚霞铺陈开来,在他的眉目间镀上一层淡淡的薄晕。夜色无声,恍惚能听见他心跳的声音,近的紧贴着她的心跳。
    这就是自己一生依靠的人,那时,她的心是满满的,幸福的快要涨溢出来。
    可是,他并不喜欢她,莫名的没有理由的,无论她怎样娴雅安静,都无法止住他留恋花丛的脚步。一开始眼泪总是打透亲自刺绣的比翼双飞枕,后来连眼泪都没了。
    “太后。”
    耳边恍惚是李嬷嬷的声音,她不耐的翻了一个身,不曾张目,只紧抓住瑞草云鹤的锦被,道:“让我再睡一会儿。”
    轻嗔的语气,依稀还是旧时待嫁女儿的模样。
    李嬷嬷愣了片刻,方又有些不忍的道:“国舅爷要见您。”
    远处隐隐有晨钟之声,一声,再一声。李太后不由轻轻叹了口气,自紫檀雕花的床上坐起身,道:“去跟他说,明天再来吧。”
    正说着李原雍已一把掀了帘子,急急的跪在脚踏上大叫着:“太后不为我们做主,那打算让芙儿今后怎么办?!从宫里被撵出去,这一辈子就是毁了!我们李氏的脸面扫地,无颜以见宗族!”
    最后一句话,因激愤过度,几乎已近似嘶吼。李太后也不搀他,脸上淡淡一片,可是眼底里却掠过一丝哀凉。
    “你现在才想到问我怎么办?芙儿进宫前,我千叮咛万嘱咐,叫你别去招惹佟香墨,可你呢?有听进去我的话吗?”
    “太后就这么忌惮那个贱奴?!还是连太后自己都被那贱奴整的毫无招架还手之力了!?”
    李太后吐出一口气,慢慢点了点头,紧攥着锦被的手伸起,食指指向着南方:“我不是怕她,我忌惮的是住在坤泰宫的那个。”
    匍跪在脚榻上的李原雍一愣,霎那间讶然无语,不禁抬首望向李太后。但见她面色淡静,似只在闲话家常。
    “你现在明白了?可是晚了。”
    李原雍缓缓垂下头,磕在檀木的脚踏上,重重的一响打破深闳殿宇,转身退出。
    青砖铺就的御道,笔直绵长,内苑之内如无特旨便绝对不可以骑马乘轿,十一月的天已寒凉,李芙紧裹着黑缎斗篷,腰背挺得笔直的走在李原雍身后。
    御道本就极其洁净,连一片树叶都看不见,但不远处有内侍手持长柄的扫帚,在一丝不苟地清扫着。兀地,沙沙中夹杂了马蹄声,叠叠沓沓的径直过来,踏得地面都有些发震,李芙心下晓得不妥,却已不知如何动弹。到了近前马上的人才一紧缰绳,却是无意有意,在李原雍的面前停下。受勒的马扬起马蹄,“咴咴”长鸣;镶着乌金前蹄,在晨日中发出锐利的寒光。
    金绣红缎的斗篷于风中翻卷猎猎,风兜落下,香墨乌亮的长发梳成胡姬的百辫式样,发间额上簇密的红宝石下,明亮的眼眸不经意地望向李原雍,犹自带了三分倨傲。
    “我道是谁敢阻了我的马,原来是李大人。这是出宫吗?”
    宫中侍婢无人不知墨国夫人的特殊身份,虽无明令,但绝没有人敢阻挡她在禁苑中骑马。原本打扫御道的内侍,此时亦都跪在了一旁。
    李原雍一时呆愣在那里,竟觉瞠目结舌,不能言语,闻得香墨开口,方才恍然醒悟,忍气草草一拱手,道:“夫人。”
    香墨居高临下地望着李原雍,她今日为骑马特地穿了一身四色孔雀锦的胡服,刺绣百花,日色丝光,花枝缠绕,一时竟分不清花娇还是人艳。而她手中的马鞭不时轻敲着长靴,嘴角边就泛起冷酷的笑意。
    李原雍眼见着那马鞭高高举起,只听“啪”一声,当面挥下,他下意识的一闭眼,耳边就听见惊声高呼。再睁眼,身旁的李芙已经歪倒在御道上,护住面颊的手背上一道狰狞鞭痕。
    李芙浑身颤抖,也不知是急火攻心,还是瑟缩害怕,只从颤抖的唇间吐出字句:“你干什么?!”
    此时风起,远处太极殿下檐下风马铮铮而。香墨坐骑听到鞭声,已开始烦躁地刨着蹄子,铁蹄下低低地蒙了一重青烟。香墨收住缰绳,定定的只看着李原雍,眼角余光似漫不经心目光扫到的李芙脸上,笑容微带讥讽:“什么东西,见了本夫人还不避跪?”
    “你!!!”
    李原雍怒极,握拳就待上前。
    “怎么?还当自己是一宫的主位呢?”香墨若无觉,斜首抿唇轻笑:“虽是被撵出去了,但还没出宫本夫人就好心,教教你规矩,见到位份比你高的人,就得下跪。”
    李芙霎时面色惨白,半晌后缓缓起身,走至一众伏跪在地的内侍旁,膝往下弯,却好似被一块铁板拦住,弯了几次都无法成跪。她能感觉到自己浑身上下没有一处不是在颤抖,抖得连五脏六腑都抽搐着。
    香墨在马上垂眉凝眸,仍是微笑着,仿佛只是淡淡地一瞥。
    这一眼令李芙轻轻吸了口气,一咬牙,扑通一声,跪在了青砖上,奴婢旁。
    四周的空气似乎一下子凝固起来,泪逼在眼眶间,视线渐渐模糊。阵阵清风如利刃,割在肌肤上。恍惚中,只听见轻笑一声:“李大人慢走。”
    抬首望去时,那人发辫如流水,如丝缎,缠于风间。碧蓝的天下,红色斗篷飞扬跋扈,颜色深的触目。
    李原雍脸铁青了,指骨都几乎攥的折断。
    ————————————我是破产分割线————————————
    杜江早三日前就递了帖子,然而进宫谒见时,不巧还是碰上御医正在坤泰宫给杜子溪的请脉。早有人设座,他端坐在一旁,眉头不由一皱。
    宫中侍婢俱都回避了,只有几名年纪已长的女官在外,殿中五彩线络盘花帘已经放下一挂,又放了一架刻丝弹墨幔子;隔得严丝合缝,连一点影儿都瞧不见。只有杜子溪的手从幔中伸出,女官又覆上了帕子,藕合色的绢下寸余长的指甲,染着凤花汁的淡粉。
    御医见杜江进来,只把了片刻的脉,起身说道:“娘娘只是体虚染了风寒,贵体尚安,只需服两剂药,另从饮食上调养就好。”
    说完,便告退出去。
    杜江的眉头这才平缓。
    待到御医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