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奉旨成婚 >

第15部分

(红楼同人)[红楼]奉旨成婚-第15部分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奉旨成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姐这边的糕点就是好吃。”赵承岳满足的揉了揉肚子,感叹的说道。
      “你若喜欢,便多到姐姐那坐坐。姐姐旁的不多,吃食,还是会满足你的。”黛玉捂着嘴笑了笑,又补充了一句:“不过可不许多吃了,否则谊母又要急的请大夫了。”
      黛玉是有自己的小厨房的,厨子便是之前林府的。自黛玉搬到了赵府,那厨子也跟了过来。
      待黛玉回到了自己院中,便又铺好了宣纸。这一次下笔倒是没有丝毫犹豫,笔尖落在宣纸上片刻便又重新抬起。整个宣纸上便落下了两个字,也只有两个字。因为,黛玉已经将手中的笔,再一次搁置在笔格上。
      黛玉看着那两个字,想象着那人见到字时的表情。却发现似乎想象不出来,两人见面的次数太过少,说过的话更加的少。
      黛玉见过的云泽,是在贾府时挂着毫不在意的疏远笑容的人;是在父亲的灵堂前说着:万事有他,怜惜而霸道的安顺亲王;是在太上皇和皇上面前调节着气氛的身为儿子和弟弟的云泽;是在画舫上警告宁府尹满身威压的云泽。
      那么看到信的云泽又是何种样子?是无奈的笑容,还是不在意的微笑。不管是怎样的表情,黛玉觉得,这个只见过几面的王爷,也许真的是自己的良人。
      待纸上的墨迹干了,黛玉便将纸折好,放入一旁的信封之内,信封如收到的那封一样,乃是空白的。
      “将信送到柳管事那里,就说是我给太后娘娘的回信。”黛玉将装好的信封给了幽兰,如是说道。

      第二十九章
      :摆宴席赵冶办大寿,身份变各家均来人

      赵冶今年已经四十九岁,待明年便是知非之年。既是五十,自然是要做寿的。而此时,赵冶却遇到了一个难题。
      “老爷,你找妾身来,不知是何事?”赵氏听下人来报,说赵冶找她,便丢下手中的事过来了。
      “夫人,为夫找你来,是商量一下,明年为夫大寿,是否要邀请王爷。”
      “依妾身看,还是送了请帖去为好。”虽知道云泽来的可能性不大,赵氏觉得还是将请帖送给云泽比较好。
      “为夫怕王爷到时为难。”林如海和贾敏皆不在世,身为黛玉谊父母的赵冶家,便是云泽未来的岳家。收到请帖的云泽来嘛路途遥远,不来面上又说不过去。
      “老爷多虑了,王爷可是亲王,没皇上允许,哪能随便出京。”
      “倒是为夫想多了。”
      见此,赵氏便说道:“柳管事明日才走,妾身这就去将请帖准备妥当,让柳管事带给王爷。”
      “如此甚好。”
      第二日,柳管事便带着人返回京城。依旧是管家一路送到码头,等船,管家才带着人返回府中。
      赵冶的大寿是在六月底,在几日前,赵府便开始派发米、粥和衣物,直到今日整整三天。城中虽是富饶,流民乞儿亦是不少,见有人派米发粥更是奔走相告。就连一些普通百姓家,亦是前来领取。
      三日来,赵府门口,便是一大早就等满了人,直到日落时分,人才散去,真是热闹非凡。
      在大寿当日,赵府门庭很是一片红火,更是早早便开了大门。由四个家丁守在门口,而管家则在门外迎客。
      赵冶五十大寿比四十大寿要热闹很多,省内官员不论地位高低,竟都派人来送了贺礼。各大家族也纷纷派人前来祝贺,其中最惹人注目的,自然还是贾史甄薛四家。
      这四家远在金陵,四家所来之人,更是昨天就到达赵府。因为四家交好,便直接安排在了一处。自王家倒台后,金陵四大家便变成了这四家,其中以贾、史地位最高,甄家次之,而薛家却是最末。
      大寿一共是三天,虽是从头一天的早膳便开始招待客人,其实寿宴真正开始的时间却是要从头天的晚膳算起。
      “柳老爷里面请,我家老爷正在里面恭候大驾。”管家让人接过贺礼,又叫来一个家丁,在家丁耳边说了一串编号,便让他带着那柳老爷往里走。
      哪些人家来人、每家来几人、各人的位置在何处,都是一早就安排妥当的。管家更是在昨日,就将一切记得清清楚楚。
      因着男女间避讳,宴席也是分的外院和内院两席。外院接待的是各家男客,而内院则是招待的女眷。
      在内院,赵氏作为主人,坐在主桌的主位上。那一桌,坐的皆是和赵家关系亲近的几家的当家主母。而黛玉的那一桌,坐的便是各家嫡女,黛玉自是坐在主位之上。
      桌上坐着的人,黛玉参加各家聚会时都见过。虽不十分熟悉,却也不陌生。在未开席前几人倒是一边看戏,一边小声的交谈起来。
      “林家妹妹头上这玉簪倒是精致,只怕找遍扬州也找不出第二个来。”说话的,是坐在黛玉左边,隔了两人位置的秦家嫡女。
      因是赵冶的寿宴,黛玉虽在为林如海守孝,倒也带了一根十分朴素的玉簪。那簪子是一整块白玉制成,上面镌刻着一些凤纹,簪子的顶端雕刻着一朵兰花,栩栩如生。
      “让秦家姐姐见笑了,这簪子本不是黛玉之物,乃是皇太后来扬州时赐下的。”
      “难怪这簪子做工如此精致,原来是太后赐下的。林家妹妹真是好福气,不仅得了皇太后的青睐,还是未来的安顺王妃。我等就算是再羡慕,也没有妹妹这等福分。”
      “周家妹妹这话在理。要我说,这扬州城,哪个比的上林家妹妹这天人之姿。瞧妹妹这通身的气派,除了妹妹这样的人儿,也没有其他人配的上太后娘娘赐下的这玉簪。”
      “几位姐姐这样说,真是折煞黛玉了。”初闻这般话时,黛玉还会脸红一下,现在却依然可以笑着应下。
      “今日乃是林家妹妹谊父的大寿,也不知安顺王爷会不会来?”此人开口,席间便安静了一下。她出口便知自己的话极为不妥,便讪讪的笑了一下,也不再开口。
      “瞧妹妹这话问得,王爷乃是亲王,哪里是想来便能来的。”给那女子开口解围的人,便是骆姑娘,黛玉的好友。
      “骆姐姐,王爷的事,哪里是我们可以随便议论的。”黛玉开口,便结束了这个话题,看似责备骆家姑娘,语气中却没有任何怪罪的意思。
      坐在黛玉身边的人又说了几句,便是将话题引到了戏台子上。席间气氛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似乎刚刚的事情,并未发生一样。
      宴席申时才开始,现在未时已过了大半。席间是高朋满座,众人交谈之声不绝,真是热闹非凡。在赵冶所在这桌,还有一个位置空在那里,且那位置就在赵冶身侧。
      管家此时还站在大门口等着,似乎还有什么人要来。看到空着的那个位置,众人也在猜测。那究竟,是为何人所留。
      “老爷,安顺亲王派了人来,给老爷贺寿。”众人并没有等多久,管家便揭晓了答案。赵冶环视了众人一眼,眼中虽为得意之色,内心却笑得开怀。实则,早在昨日,赵冶便知,云泽派来的人,今日会到。
      云泽派来的人也是个会办事的,今天一早便已到了,却是挑了这个时间点才出现。这个时间,来的虽晚,却也是最能给赵冶挣面子的时间。
      “王爷知赵先生大寿,却无法出京,便派了小人前来。王爷说,他无法亲自前来,还望赵先生见谅。”那人对赵冶的态度倒是恭敬,在众人面前,让赵冶赚足了面子。
      赵冶的手不断的抚着自己的山羊胡,嘴角更是一直上翘着,显然是非常高兴。其他的人也纷纷说着:赵先生真是有福气等恭维话。
      众人说话的同时,又在心中将黛玉和赵家的地位拔高了一些。黛玉是未来的安顺王妃是一回事,能让一个亲王不远万里的派人送来贺礼,又是另外一回事。
      内院显然也的了安顺亲王派人送来贺礼的消息,一时间捧着黛玉、赵家夫人和老夫人的话不断的从那些女眷口中说出,真是恨不得将所有赞美人的话,都说给三人听。反正只是几句漂亮话而已,既可以讨好到赵家和未来亲王府,自己也不需付出任何代价。
      那些大家千家看黛玉的目光更夹杂着羡慕,甚至隐藏的很好的嫉妒。有几家夫人甚至打起了赵家两兄弟的主意,在赵氏面前不断得夸着自家女儿的好。

      第三十章
      :宴席开何人迟迟到,见信言元春为安嫔

      宴席已开,女客处喝的皆是果酒。唯独黛玉,饮的却是清水。倒非是黛玉不喜果酒,只是她在孝中,本就不该出席宴会。只是,今天她谊父的大寿。身为女儿,哪怕是谊女,父亲的大寿也不可不出席。
      黛玉既出席了,自不会再饮酒。就连吃食,也是挑的一些素食。对此,众人心中皆了然,也不会有人提起这茬。
      女眷这边虽也有交谈,皆是细声细语的说着话。而外院却是接人不同,真真是觥筹交错。
      此时,坐在主位上的赵冶站了起来,举起手中的酒杯。众人见此,便都停止了交谈,齐齐看向赵冶:“今日各位良朋好友不辞辛苦,前来参见赵某人的寿宴,赵某甚是感动。赵某敬大家一杯。”
      赵冶仰头干了杯中酒,正打算坐下,便见管家快步走了过来。管家走到赵冶身边,便附在赵冶耳边轻声说着话。
      听闻管家的话,赵冶笑容未变,抚着山羊胡的手却是顿了一下,随后便吩咐了管家一句。管家便又转身离开,方向却是向着角门。
      “各位,赵某先失陪一下。”待管家离开,赵冶又向众人赔了罪,才离开宴席,向着大厅方向走去。见状众人皆在议论,纷纷猜测发生了什么事。
      赵冶离开并非是别的事,只是有人前来贺寿而已。等赵冶到达大厅时,那人正坐在椅子上,手边的茶杯也不动,只是不时的看下门外。赵冶还未进来,便已经被他发现。
      那人来忙站起来,等到赵冶在主位上坐下,才作揖说道:“小侄贾琏,见过赵世叔。”
      “贤侄请坐,不知贤侄此时前来是为何事?”贾琏的态度太过恭敬,一开始便把自己放在晚辈的位置上,却是和上一次见时大不相同。赵冶也不好责备什么,倒是有一丝好奇,是什么事,让这个人变化如此之大。
      “赵世叔,您的寿宴贾琏不请自来,实在是抱歉。让您从席间赶来见贾琏,也是十分不安。匆忙来去,更是惶恐。”贾琏也未坐下,直接半躬着身对赵冶说到:“只是祖母之命,贾琏不敢不尊。赴任在即,贾琏亦不敢耽搁。”
      说话间贾琏又取出一封信来:“临行前,祖母便给了一封信,让贾琏交与林表妹,还请世叔代为转交。”
      贾琏说完这些,又向赵冶告了罪,便直接告辞。门外一辆马车正等在那里,风吹动轿帘,隐约可以看到一个女子抱着孩子的身影。
      “二爷,可是办妥了?”待贾琏上了马车,凤姐儿便开口问道。
      “信和礼物皆已交给赵世叔,我们便出发吧。只怕要连夜赶路了,倒是要辛苦你和姐儿了。”
      “二爷哪里话。只是二爷如此匆忙的离开,老太太那里怕是不好交代。”这些时日发生的事情太多,凤姐儿夫妻的感情倒是变的比以前好了。
      “不好交代又如何,你们指不定什么时候才回京城。再说我便是做的再好,老太太心里便也只有一个宝玉。上次的差事就被老太太搅黄了,这一次若非时间紧急,只怕又要一通闹。”说道此处,贾琏心里却是一通怨气。
      直到马车离开,贾琏也没提出见黛玉一面。
      “姑娘,贾老封君有信给您。”待宴席结束,黛玉回到院中,才有人将信送了过来。黛玉看着如往常一样厚厚的信,眼中闪过一丝厌烦。
      “知道了,外祖母那边派的谁来?”黛玉接过信,却没有看。反而关心起前来贺寿之人,若是以往贾家来人,必然是要见她的。今次却不见有人求见,她还以为荣国府并未派人来。
      “回姑娘话,来的是荣国府的琏二爷。他来时,寿宴便快开始了,老爷便未让人通知姑娘。”
      “原来是琏二哥哥,不知他现在人在哪里?”
      “琏二爷说,他还要赶去上任,便先离开了。”那仆人过来时,是当时在厅里伺候的,贾琏的话听的自然清楚。
      “琏儿哥哥被派了差事了?”贾琏夫妻二人处事皆是圆滑,在贾府时凤姐儿对黛玉也多有照顾。里面虽有讨好贾母的成分,黛玉也是感觉。便多问了一句,贾琏被派了差事,她也替他高兴。
      “这个小人就不知了,不过小人看着,那位二人走得倒是急。”
      贾琏这次调的是江宁府的五品同知,原来的同知暴毙而亡,贾赦用了贾家以前的人情,给贾琏争取到了这个职位。赴任时间本就紧,又绕道过来贺寿送信,自然是急着望江宁赶去。
      待仆人离开,黛玉才拆了信。信中内容倒是和往日没有什么不同,只多了一件事,是关于贾元春的。
      “原来大表姐被圣上封了安嫔。”黛玉看完信,便问了身边的湘竹,语气却不好:“湘竹,这安嫔,却是个什么身份,倒是管的了王爷府上的事了?”
      随身伺候的幽兰,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没听见一般。每一次姑娘看完贾家老太太的信,面色都不会太好,她们也已经习惯了。
      “回禀姑娘,这宫中各位皆有定额。其中嫔位便有六人,而安嫔,却是排于嫔位最后一位。”
      在宫中皇后、皇贵妃各一人,贵妃却是两人,其下是妃位四人,嫔位六人。妃嫔两位的封号,却是定死的。是以,湘竹虽不在宫中,却也知道贾元春那安嫔在宫中地位如何。
      “我还以为大表姐在宫中得了多大的恩宠,便言,我在王府中被欺负了去,可找大表姐做主。”黛玉说完这话,也不再多言,她也仅是气急了罢了。若是当着不信任的人的面,只怕连这话都是不会说的。
      “湘竹看着,王爷对姑娘是极好的。王府每回来人,也对姑娘十分尊敬。这不宴席刚散,王爷派来的人,便到姑娘这边来请安了。哪个敢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