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奉旨成婚 >

第68部分

(红楼同人)[红楼]奉旨成婚-第68部分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奉旨成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闱那日,云泽身为主管自要到场。本来他只打算在那里坐坐,等考完便离开,倒是鬼使神差的走去了贾宝玉的隔间。云泽扫了一眼贾宝玉的考卷,不管是字还是答案皆是脂粉气十足,这样的才学能参加春闱,云泽都觉得是运气,也难怪贾家那帮人想找他走后门了。
      春闱一共三场,每场三天。今天是最后一场的第二天,云泽依旧坐在给自己安排的房间内看书。
      于此同时,一个考生晕倒在隔间内,最后被人抬出了考场。这个考生,便是贾宝玉。春闱九天,条件实在艰苦,贾宝玉从小便娇生惯养的,到现在才晕倒,便是硬撑着了。
      贾宝玉回到家后便发起了高烧,昏迷了两天才醒过来。见贾宝玉如此,王夫人和贾母都心疼不已,贾母甚至命人拿了拜帖,去请退休在家的张太医。
      今时今日,张太医又怎会理贾母的拜帖,人自是没有请过来。
      两天后,贾宝玉从昏迷中醒了过来,却是忽然大彻大悟,直接皈依佛门,常伴青灯古佛去了。
      见贾宝玉铁了心要出家,怎么劝都没有用。贾母受的打击太大,竟也一病不起。
      无论黛玉心中怎么看待贾母的,那人毕竟是她的外祖母。没有外祖母生病了,做外孙女的不闻不问的道理。
      所以,在听闻贾母卧床不起时,黛玉便带着太医前来荣国府,给贾母诊治。
      此时的荣国府已大不如前,外面看着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壮观,内里却带着颓败之色。府中的丫鬟和婆子,也比从前少了大半,想来是负担不起那边多人,被变卖了出去。
      黛玉来时,恰巧看到穿着一身僧衣的贾宝玉,正坐在贾母床头。他听闻贾母重病,特意赶回来的。
      “周太医,还不给老太君看看。”黛玉看着病床上形如枯槁贾母,对着身后的太医说道。在看到贾母的瞬间,她忽然想起了母亲病重的时候。
      见太医过来,贾宝玉从床边让开,而后走到黛玉身边。他双手在胸前合十,道了声佛号。
      “表哥这是何苦?”黛玉开口问道,贾府的情况她没有过多的关心,实在不明白,宝玉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何会铁了心的要出家。
      宝玉再一次道了佛号:“阿弥陀佛,小僧法号了空。”
      听到宝玉这句话,贾政忽然走上前去大了宝玉一巴掌:“你个逆子,气病了你祖母还嫌不够吗,还不快快还俗。”
      贾政这一巴掌是发了狠的,贾宝玉半边脸都被打的鼓了起来。饶是如此,贾宝玉也没有退让半步,一心要出家:“贾施主,这世界已没有贾宝玉,只有了空。”
      “没有贾宝玉,既然没有,我今天就打死你,权当没有那这么个儿子,也省的你祖母和母亲看着生气。”贾政一下重似一下的打在宝玉身边,下手毫不留情,似乎真的要打死他一般。
      宝玉站在那里不躲不闪,生生的挨着贾政的打,王夫人见此赶紧上前阻拦,有几次甚至落在了她自己的身上,疼的紧。饶是疼,她也未退让一分,谁让身后是她的宝玉。
      “够了!”一声厉喝响起,带着虚弱之气:“你们想气死老身才甘心吗?”
      贾母说完,看向宝玉,眼神一如既往的慈爱。而后她目光转向黛玉,手抬了起来,对着黛玉挥了挥:“玉丫头,你过来。”
      黛玉犹豫了一下,便向着床头走去这崩坏的女主'GL'。
      待黛玉走到贾母床边,贾母无力的抓着黛玉的手说道:“玉丫头,外祖母做过许多错事,你可怨过外祖母?”
      “我不怨老太君。”黛玉摇了摇头说道,既不在意,便不会再怨。
      贾母的眼神暗了一下,而后说道:“那便是怨的,你怨我也是应该的。”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黛玉差点相信了贾母的话,相信她是真的知道错了,真心悔了,直到听到那一句:“外祖母走了以后,希望你多多拂照宝玉,外祖母还记得,你住在这里的时候,和宝玉的关系便是最好。”
      在这个时候,贾母所作所为依旧在为宝玉做打算,知道他的父母如今无权无势,便想帮他拉上黛玉这个亲王妃做靠山。
      黛玉不想去猜贾母刚刚的话有几分真意。真假,毫无意义。
      幼时,黛玉和宝玉便要好,要说荣国府最真心对自己的,便是宝玉。若贾母不提,她自会拂照一二,现在却怎么也不想答应。
      还不等黛玉开口,一个声音忽然响了起来:“玉儿她还要照顾本王和本王的世子,怕是没空照顾你贾家的凤凰蛋。”
      云泽听说黛玉来了贾府,便赶过来给黛玉撑场子。他是摄政王,他要进来贾府也没有敢拦着,结果刚进来,就听到这样一句话。也不用询问黛玉的意思,云泽直接开口帮她回绝了。
      见云泽进来,宝玉双手合十,对着云泽微一鞠躬,而后开口说道:“阿弥陀佛,夫妻本是一体,灌溉之恩、借水之情,互不相欠。”
      这话说的没头没尾的,除了说出此话的贾宝玉,其他人皆没有听懂。
      而后,不等其他人说话,宝玉再一次行了合十礼:“小僧今日过来,便是为了见你们一面,如今尘缘已了,小僧告辞。”
      见宝玉离开,云泽也想带着黛玉离去,反正人也见了,太医也请来了,等一下回去再让人送些药材过来,旁人也不能说什么。
      不等云泽有所行动,一个妇人打扮的人走了进来,她身后跟着的是她的贴身大丫鬟——侍书。
      “探春见过摄政王,见过王妃。”探春过来后,先给云泽和黛玉行了礼,而后又给贾政和王夫人行礼。
      她来的方向和贾宝玉离开的一致,也不知两人路上有没有碰上。
      探春嫁人黛玉是知道的,他的丈夫乃是皇商,今年三十又六,探春乃是继室。
      “探春来了。”贾母开口说道:“苦了你了。”
      探春脸上扯着笑回答道:“探春不苦,夫君对我很好。”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苦与不苦,只有探春自己心中最清楚。
      分别前宝玉所说的话,意有所指,云泽和黛玉琢磨了半天也没有琢磨明白,便也放弃了,从字面意思来看,总归不是什么坏事。
      不过自那以后,黛玉的身体越发的好了起来,一直不断的人参养荣丸也停了下来,春、秋分时分也咳嗽的没有那般厉害,最后这个寻了多少名医都无法医治的顽疾,竟慢慢好了起来。
      这事,想来想去,最大的可能性,便是和宝玉那日的话有关。云泽有心再见宝玉一面,问问清楚。派人出寻时,才知道宝玉已经跟着一个癞头和尚、一个跛脚道人离去,云游四方去了。
      如此,云泽也只能作罢,却是深深记住了宝玉那句话。

      第103章 正文终章

      一晃数年,云瑾也小小的一个成长成了龆年。
      云瑾小小年纪便离了父母,生活在宫中,太上皇对云泽和云瑾皆有愧,便将对儿孙的爱一股脑的都付诸在云瑾身上,对云瑾宠的狠。
      除了不能时常和父母在一起,云瑾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的,俨然成了皇城一霸,各皇子皇女哪个不要让着这个小皇叔三分。
      云瑾小小年纪也是个极会笼络人心的,经常让黛玉和云瑾帮他带一些宫外新奇的东西过来,而后送给几个小的,没几日就成了宫中的孩子王。
      摧花拔草,打狗撵猫干的也不少。偏偏这位深受两代皇上的宠爱,身后还有一个摄政王,就算自家宠物被摧残的不成样子,各宫主子也只能咬牙忍了。
      就算闹到皇上那里,被罚的也只是自己,还落了一个不大度,和孩子一般见识的名声。
      每日黛玉和云泽来请安时,都会陪云瑾一会儿,虽不常在一起,感情却是深厚。那个时候,也是云瑾难得乖巧无比的时候,甚至还时常劝着黛玉,说自己过得很好,皇上和太皇上都对自己很好,昨日又有什么赏赐下来,懂事的让人心疼。
      “皇上,摄政王求见。”
      皇上听闻此话,放下手中的御笔,说道:“快请皇叔进来。”
      御座上的天子越发的沉稳,也越发的有威慑力,恍惚间,云泽能从天子身上看到他皇兄的影子。两人越来越像,不仅仅是相貌上,行为处事上,也极为相似,一样的勤政,一样是个明君。
      云泽进来时,皇上便已经从御案后面迎了过来:“皇叔请坐。”
      待云泽坐下,皇上又走回御案后面,重新坐了下来。而后,他看向云泽,等着云泽说明来意。
      “皇上,臣此次过来,是请旨离京的。”云泽也不和皇上绕弯子,直接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这些年来皇上愈发倚重云泽,也愈发忌惮云泽。听到云泽这一句话,皇上有一些不舍,更多的却是松了口气。
      皇上关心的问道,于云泽他还是有叔侄情的:“皇叔想去哪里,几时离开?”
      “半个月之后。臣之岳父今年六十阴寿,臣打算先陪王妃前往姑苏,待事情办妥当了,再四处走走。”云泽丝毫不隐瞒自己的行踪:“臣这半辈子除了陪着先皇南巡,还没有好好看看我云家的江山是什么样子。”
      第二天早朝,云泽以摄政王之名不利于朝纲稳定为由,恳请皇上撤了他摄政王的头衔。
      这件事再一次在群臣心中掀起千层浪,云泽的人早已经得了云泽的吩咐,待云泽说完,便站出来表示支持。反倒是先皇的一些人,站出来反对这个决定。
      理由无非是云泽有功社稷,又是先皇亲封的摄政王,不可无故撤去,说道最后,隐隐有拿孝道压皇上的意思。
      本朝皇上,皆是以孝治国,谈到孝道,就算是皇上也不得不重视起来。这个时候,云泽和皇上的脸都已经拉了下来。这件事,云泽和皇上已经达成共识,今日拿到早朝上说,只是走走形式,对于反对的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这个时候,唱喝声响起:“太上皇驾到。”
      太上皇年事已高,不理朝政许久。现在却忽然驾到,众人皆在心中猜测是为何事而来。
      太上皇驾到,皇上赶紧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侧身立在一旁,等着太上皇进入大殿。
      在太上皇踏入大殿的瞬间,殿内众人便跪了下来,齐声高喝:“臣等恭迎太上皇圣驾。”
      大殿之上,脚步声响起,一路走到龙椅之上。而后就听到皇上的声音响起:“孙儿恭请皇爷爷万福金安。”
      “都免礼吧。”太上皇的苍老的声音响起。
      “谢太上皇恩典。”众人的声音再一次齐声的响起。
      云泽抬起头来,就见自己的父皇正坐在龙椅之上,而皇上则十分恭敬的站在他身侧。太皇上虽年岁高了,一身的气派却是被皇上还要盛上许多。
      整个大殿之中安静极了,众人皆在等太上皇的指示。
      “给皇上和安顺亲王赐座。”太上皇的声音响起,不轻不重不急不缓,却是威严十足。他的气势丝毫没有因为老去而减弱分毫,反倒是越发的盛了。
      太上皇说完,便有两个太监分别给云泽和皇上搬来了椅子。等两人坐下,太上皇环顾了大殿,而后转头对着皇上说道:“不要因为朕的到来,打扰了你们商议国事。”
      太上皇自然是云泽请来的,先皇曾经的势力当中,有一些人仗着自己是先皇封的辅政大臣之一,便自视甚高。而云泽,这个摄政王便是辅政大臣之首,若他的摄政王位去了,对那些人影响甚大,从此辅政大臣之势,势必会彻底瓦解,这些人自然会反对到底末世之求生日常。
      云泽便是料到那些人会极力反对,昨日才和皇上提议,两人一起去请示了太上皇。今日早朝开始,太上皇便已经等着了,就等着这个时机出现。
      云泽再一次将废除摄政王头衔的事说了一遍,这一次却没有人再出声反对。
      太上皇一开始那一句安顺亲王,众人听的明明白白。此时,哪怕他就坐在那边不说话,也足够让那些反对的声音乖乖的消失。
      皇上早已准备好的圣旨被拿了出来,大意便是撤了云泽摄政王封号,加封其为安贤亲王,享双王待遇,且安顺亲王和安贤亲王之王位,皆是世袭罔替。
      也就是说,只要不犯什么大事,此后云泽一脉,永远都会有两个亲王。
      几日后,离开王府数载的云瑾,再一次回到了安顺亲王府,带着几箱的行礼和大堆的赏赐,由云泽亲自接了回来。前一天,黛玉亲自监督,带着人将云瑾的房间收拾了一遍。
      云泽虽是亲王,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特别讲究的人。这一次出行,云泽却命人改造了马车。马车表面看上去,没有太过提现云泽亲王的身份,反倒更像一般大户人家的马车,出门在外还是低调一点的好。
      不过内里,却是五脏俱全,各种功能,一应俱全。暖炉也是特别改造的,冬日放碳、夏日置冰,保证冬暖夏凉,绝不会让黛玉和云瑾冻到热到。
      半个月后,一辆马车在穿着便装的王府侍卫的护送下,驶出了京城。马车中,第一次离京的小人儿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畅想着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也期待着将要见到的赵氏一家。
      扬州某处河畔上,是垂钓的好去处。此时,河畔上最吸引人的,便是那坐在一处的一大一小两个穿着华衣的人。他们两长的极相似,一看就是父子,两个人便是云泽和云瑾。
      在两人身边各放着一个鱼篓,一个是满的,一个却只有少少的两三条,数量相差十分的明显。
      在云瑾扯起钓竿,将咬勾的鱼取下的时候,一个十五岁左右的丫鬟走了过来。她对着站在两人身后的侍卫说了什么,而后侍卫便走了过来,躬身对着云泽和云瑾说道:“王爷、世子,王妃派人来催你们回去。”
      王爷和世子已经连续来了这个地方三天,前两天这个时候,两人已经回了赵府,今日却是迟迟不肯离开。准确的说,是王爷迟迟不肯离去。
      倒不是他钓鱼上了瘾,不舍得离开,只是……想到这里,那侍卫默默的看了一眼两人身边的鱼篓,里面放着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