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逆进化 >

第119部分

逆进化-第119部分

小说: 逆进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他跟这三个人虽然不同班,但是几人间的情谊却要比普通的同学关来的更亲密些。

    徐俊峰,年纪最大也乐于助人,就是偶尔脾气不大好,由此得了个诨号“疯子”。

    侯亮,行二,不知道从那哪一年开始这个“二”字就犯了忌讳,变成了傻叉一类的代名词,另外“老二”这个称呼貌似另有其它更深层次的解释,所以这哥们儿是说啥也不让人叫了,为了这事儿当初没少折腾,最终就用了“亮子”这一昵称。

    马晓波最小,有叫波仔的,也有叫**的。

    至于苗扑,行三,平时也低调少言,总喜欢自己独处,也没落下什么绰号之类的。现在想来,貌似只有很小的时候被叫过“苗人凤”,那是个大侠!

 第274章 黄城灾变伊始

    在得知了魏萍萍带来的资讯和好友信息后,苗朴自然是喜出望外。

    专门腾出半下午的时间,跟哥仨聚了一下,大难不死再重逢,自然免不了一番唏嘘感慨,四人互述别情,苗朴这才知道,程方他们三人是典型的先甜后苦……

    十一放大假,他们几个相约狂欢,没有去参加野营。

    生化危机爆发,作为具有信息爆炸时代特色的大学生们,那驳杂的知识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首批逃离城市的难民。

    侯亮带着几分缅怀回忆道:“虽然病毒感染的过程非常快,可以说呈几何倍数扩散,可在最初的几个小时里,情况并不是特别恶劣。你也知道,疯子老大一直有点评新闻的恶趣味,我们跟着他结果看了一段插播的即时新闻,说是友谊大街南段居民区有人报警发现怪物,特警出动、记者随行,估计本意是想搞个展现我强大特警部队英明神武之风采的段子。要知道毕竟神太集团前脚捐了3000万用于治理及强化黄城治安,钱都花在哪了,总得秀一秀,正好有这么个机会,也算瞌睡来了个枕头。”

    苗朴真就不知道这些细节,虽然从其他人那里也了解过危机爆发的情况,可能说出个所以然的真就不多,尤其是最初的情况。黄城那么大三个区跨度几十公里,日常生活中,普通人谁会关心几公里、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之外的事儿?大多数发现情时,都是恐慌已经彻底蔓延开来,有好些人已经开始跑路了,这才留意并主动询问情况,然后分析判断进行选择。当然,等恐慌到了一定程度,就没功夫想那么多了,盲从心理会占据上风。

    魏萍萍有人脉渠道,苗朴从她那里获得危机爆发相关信息算是最全面的,但也只是个大概。如今才知道,原来友谊大街南段是最初的爆发点之一。此时虽然只是闲谈过往,但苗朴却用心牢记了这些有用的信息。

    “开始是典型的法制片儿,雄赳赳、气昂昂、雷霆扫穴。可接着就变成了惊悚悬疑片儿,还挺小成本的那种,遭了贼般凌乱的房间,到处泼溅的血浆,镜头晃得厉害,有人影不时一闪而过。最后,就变成了恐怖片,非常突然的特警就遭到了屠杀、包括记者、摄影师,摄像机都没来得及关,落地后几秒还在拍,随后就突然断掉了。疯子老大说,估计是停在外面的通讯车看情况不对关掉了直播中转信号。”

    苗扑若有所思的发问道:“从头到尾都没看见袭击者的模样?”

    这时徐俊峰接口道:“没有,太快了,场面很混乱,就看到了一只带血的爪子,类似【生化危机】里卡的那种,虽然是惊鸿一瞥,但印象深刻。”

    苗扑惊讶的问:“就凭这个,你们就立刻判定发生了生化危机?”

    马晓波挠挠头道:“差不多吧,我记不清了,反正疯子老大第一时间就让我们给亲人们打了电话,之后我们就开始了疯狂购物……”停了停嗫嚅的看着另外两人说道:“我到现在还后悔为当时没把我妈的信用卡刷爆……早知道这样……”

    “之后呢?你们是先筑垒自守,还是直接就开始跑路了?”

    “靠,当然是跑路。”侯亮解释道:“那种电影小说里的以避难所为依托,靠简陋工具就开始打杀怪物的思路纯属扯淡,面对绝对的数量优势再能打也是渣渣,而且咱们是瓷器怪物是瓦罐,那时候还不知道到底到底是空气传播还是怎么传播,万一挂个彩到时候那得多闹心!”

    苗朴点点头感叹道:“真要是找地方躲起来,错过了最佳的跑路机会,估计我们现在也就见不到了……”

    灾变的事儿说完,侯亮艳羡道:“还是你命好,成了觉醒者,还进入了军方,能把我们从西河湾难民营弄出来肯定不容易吧!”

    这个苗朴就没细说了,何止不容易,苗朴想想都觉得难,魏萍萍在这里面帮了多大的一个忙,苗朴心里是清楚的。

    马晓波倒是很关心苗朴的遭遇,抢着说:“三哥,快说说你的情况吧。待我们来的人严肃的吓人,我们说什么都不回答,只说以后就知道了。你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连珠炮一样,嘴上不停,仗着年纪略小央求着:“快说说,你到底是个什么级别?士官吗?据我所知,西河湾难民营一些混的不错的觉醒者,被破格提拔直接成为士官,最牛的已经是二级军士长了,那愿意投怀送抱的美女,啧啧……很牛的一逼啊!”马晓波口沫横飞的一脸的神往。

    呵呵,苗朴见到**这个样子难得的放下心里的烦恼发自内心的笑了笑,年纪小些的,没遭了大罪的,还是不识得烦恼的滋味,或者说容易放下。想他这样已经被摧残折磨的迅速心境苍老了起来,他们几乎同龄仿岁,在马晓波的身上他还可以看到从前的影子,而他呢?早已不复当初的苗朴……

    其实徐俊峰和侯亮也都挺关心苗朴的职权,倒不是他们市侩,一方面他们确实关心苗朴的近况,另一方面也真真好奇。当然也有部分是受现实所迫,莘莘学子的那点清傲早就星流云散了,用某难民的肺腑之言说:不求飞黄腾达吃香喝辣,只求有个基本保障不至于横死于这场灾难之中,要是真死在怪物手里也认了,可死于同为人类的手中那该有多凄凉?

    叹了口气,苗朴声音平和的说:“我现在是军官,这次任务回来,提升为了中尉。”

    “纳尼?中尉军官?”马晓波一脸难以置信,眼睛瞪的宛如个牛蛋,猛的探身伸出双手紧紧抓住苗朴的一支胳膊,来回的晃就是不知道他要说个几。

    “我说波仔,至于这么激动嘛?”苗朴被他搞得有点哭笑不得。

    “还嘛?你以为穿越到封建社会了?领个军职就是领主一句话的事儿,这可是现代!信息时代!华夏承平了六十多年,就是军区司令想要安排子侄当军官,也得做足了前戏。你受过一天正规军事教育吗?在部队呆过吗?在军事专科学校上过学吗?你就一三无人士,死老百姓!怎么就军官了?还中尉!新兵训练还得3个月呢!你跟我说,是不是哄哥们儿开心呢?”

    苗朴站笑着起身,做到床尾,从衣柜里拿出二等功奖章和证书,走回来放到桌上,推到马晓波面前。“配给物资还没到位,不过这个应该够证明了。”

 第275章 设想,建民团

    官方配备的物资除了一些特殊的装备外,那些军服、礼服什么的对苗朴的意义并不大,反正他也穿不住个好衣服,相比这些物资配给,他更在意的是华夏陆军中尉这个前缀,有了它意味着华夏军方某种程度上对他的认可,未来并不知道,可眼前来看这个的意义还是很重大的。

    再有,他的组织关系已经转到军方,众所周知,军方有自己的体系,连犯罪的处置也有自己的军事法庭,地方无权审判定罪。所以即便是地级市的市长想要查阅他的相关档案,也需要签署保密条令,且有些保密级别高的信息也是无法调阅的。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情况而已,可又就比没有强,在这个时期多一点优势也是好的。

    当然,这些信息他不会拿出来显摆,相反,他怕的就是因为现在地位、能力的差别,而导致彼此疏远甚至产生隔阂。

    即便这样,徐俊峰哥仨儿的眼都有些发直了,马晓波在一怔之后,迫不及待的一把拿过那些奖章及证件,有点哆嗦的翻开,看那样子显然是很激动。

    缓过神儿的徐俊峰出言解释道:“你是不知道在西河湾避难营一个基层军官的权力有多大吗?乱世枪说话,别说是普通公民,即便是一般的觉醒者,那也是被吃的死死的!”

    侯亮立马附和道:“恩恩,疯子老大说的没错,我们亲眼见过与军官顶呛的难民被就地正法,连句像样的解释都没有,啧啧……”

    苗朴想到之前翟武处理师母一家的事情时也随手就毙了一个,所以料想哥儿几个也没有夸大其词。

    兄弟们在一块儿,自然是聊不完的话题,而且分开的这段时间,各自也的确遇到了许多事。

    苗朴的自身遭遇哪怕他带着几分刻意以及隐瞒,平铺直述下来也不免让徐俊峰三人感慨万千,用马晓波的话说:都是一场场杀出来的路,哪怕是遇到了冯建国、魏萍萍这些贵人的相助,他的经历和所得也绝对是羡慕不来的,其成功也是不可复制的。

    晚饭,苗朴用以招待三人的伙食并不算奢豪,最高档的不过是两听肉罐头,一个红烧肉,一个炖牛肉,他分别配了土豆和胡萝卜,略加烹煮,简单、顶饿、也解馋。这顿晚饭,没等菜上桌,就已经口水一尺多长,最后不但盘碗舔了个干净,米饭硬是干进去两锅,把一旁的苗朴看的直发憷,不是怕吃,而是怕撑坏了。

    酒足饭饱沟满壕平,三人打着饱嗝聊起了往昔,马晓波是猫的食量,从来没见他吃饭香甜过,几口就饱了。侯亮,挑肥拣瘦,吃饺子不吃馅儿,吃包子不吃皮儿,吃馒头撕皮去底,肥肉更是一口不碰。

    也就属徐俊峰不挑食,可却是个无肉不欢的主儿,今天要是食堂伙食少肉,那就一定得整点儿王傻子猪手、哈尔滨红肠啥的助餐。可就这,每天以**丝自嘲,屁民自居,说什么博士硕士满街走,大学生不如狗的混账话,那伤春悲秋的也不知道怎么才算好了。

    如今,这些毛病全没了!见了饭菜就跟见了杀父仇人,扑上去就是一通狼吞虎咽!

    小聚至此,苗朴拿出了他的另一个议题:他有意弄个“民团”,以此获取更大的自由权限。这个设想是他反复琢磨过的,不说自己现在得罪了些人,就说为了以后留条路,这个想法是很不错的。

    “民团”是时下人们对私人性质的社团、帮派、团伙、组织…的统称。苗朴去汾城执行任务的时候,民团尚未形成什么规模,如今最大的民团“洪堂”,成员已经超过三千,这已经是股不可小窥的力量了,而且听闻这里面还有十几个觉醒者,虽说不是什么强力角色,但最起码这些人在这乱世之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最不济也不至于任人摆布横死眼下。

    据魏萍萍说,官方目前对之采取的态度是听之任之,这已经与鼓励无异,毕竟那仅有的几条规范实在是笼统的很,就算对民团的发展有所限制却也有限的很,否则断然不至于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有这样的暴增,光是规模上百人的,就超过了两位数。

    按照魏萍萍的分析是,这种形式的小型团体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些现实问题,官方目前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很好的处理难民的安置问题,因为安置不是简单的放在某地就可以,还要考虑他们的日常生活及生存问题。而这种小型的团体组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种问题。

    目前官方的主要精力放在对抗病毒、研究病毒、隔离病毒上。如今所有灾区,连同临近的城市都被彻底的封闭了,怕的就是造成更大的危机和灾难,病毒控制的问题一天没有彻底解决灾区就不可能开放,现在能够保持通讯和物资供给已经是经过多方努力的结果了。

    苗扑看着众人说道:“从我个人的角度,懒得去揣摩幕后的真正原因。我想弄个民团,想法比较简单实际。信的过的人聚起来,不求发展壮大,只求各取所长,相互照应,抱团取暖。”

    像是下决心一样,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这次危机,不是风头过了就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看看kv病毒对生态物种的改变,我们就应该明白,整个环境,包括这环境中的所有人,都已经变了。除非该病毒已经完全被攻克,并且像根治脊髓灰质炎病毒那样全国乃至全球人类都注射了疫苗,否则灾区就是香港那样的特区,出入境程序只会更严格。目前我还在研究所兼着一份被研究的工作,非常清楚想要攻克病毒到底有多难。”

    苗朴的一席话让众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从他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其内心的震动有多么的强烈,好半天才恢复了平静。侯亮苦着脸,目光有些呆滞,半晌才叹了口气道:“你的意思是不用对重回过去有啥念想了,是吧!”

 第276章 势成,不离弃

    老实说,苗扑的话某种角度上讲摧毁了大家的希望,之前哪怕再狼狈苦逼也总是觉得留住小命儿熬到这灾难过去就好了,就能和家人团聚,就能重回太平岁月。哪怕种种现象和线索表示他们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可还是不愿意相信这种事情,还是愿意心存侥幸的给自己留个念想。

    马晓波年纪最小,也最恋家,可以说能够熬到现在,有一多半是靠盼着灾难结束后回家来支撑的。当下有点激动的说:“不能回家怎么办?外面不是没事吗?为什么不能回去?这么多难民在这里,每天的消耗都是天文数字,像现在这样时间长了国家也受不了吧,怎么办?难道都困死在这里?”通过这一连串的为什么不难明白他的心思。

    苗朴拍拍他的肩膀说:“别激动,咱们可都是爷们儿,清醒点认清现实。你说的问题官方当然有考量,已经计划在北面的平阳市搞一个永久性避难所了,这是一个大动作,大工程,一旦竣工,就会有难民迁过去,开始真正的自救生产。”

    侯亮惊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