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导演万岁 >

第823部分

导演万岁-第823部分

小说: 导演万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在多年之后,在这些人都苍老的时候,能够聚在一起拍摄这样的一部电影,不管电影好坏。光是其中的纪念意义就已经足够让这些人为之回味的了。
    所以基顿这么做,所有人都了解,事实上。他的加入也推动了一匹好莱坞的老电影人。
    基顿为了扮演好电影中地拿个乐队的指挥,特意剃掉了他那浓黑的头发,剪成了一个十分可笑地锅盖头。留起了滑稽的小胡子,做出了巨大的形象牺牲,但是基顿对于这些心甘情愿。
    我记得他在拍完他地最后一场戏的时候,他紧紧和格里菲斯抱在了一起。
    “大卫。能够和你们这些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生活在好莱坞,一起拍电影是我一辈子最大的荣耀!”
    基顿说这句话的时候,让我感慨万千。
    这就是好莱坞地老一辈电影人,内心诚挚而热烈,有着理想,有着追求,脑袋里面装地,更多的是艺术,是光明。是责任,而不仅仅是钱。
    这种传统,是后来的那些人永远不可能体会到的。
    电影中,开始进入影片的重点铺陈。
    1900在贵宾厅演奏,让那些上流社会的有钱人翩翩起舞。他更喜欢在二等舱、三等舱里面演奏。为那些社会底层的人演奏。
    他的音符里面,充满了安慰。充满的温暖,让那些普通地民众一次次笑容灿烂,一次次高声欢呼。
    然后有一天,当1900一个人在角落里静静地弹奏着一首抒情曲的时候,有一个苍老的男人用手中的风琴应和,并且向他执意。
    “上帝呀!竟然是他!竟然是他!”当这个苍老的男人出现在银幕上地时候,我地身边叫声一片。
    银幕上和1900合奏的那个人,典型地意大利人打扮,带着一顶小小的毡帽,留着漂亮的小胡子。
    他的脸,棱角分明,眼神里面露出无限的沧桑,他的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声叹息,都是那么的丰富,蕴藏着无限的韵味。
    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的,绝对是好莱坞顶尖的演员。
    而这个演员的出现,让现场的很多好莱坞电影人都惊叫一片。
    这个演员,在十几二十年前的好莱坞电影中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克拉克。盖博、加里。格兰特、亨弗莱。鲍嘉或者是约翰。韦恩。
    他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影星之一。
    亨利。沃尔索。
    《一个国家的诞生》的男主角!格里菲斯曾经的御用演员,一个时代的顶级明星。
    这个人,自从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失败之后,就逐渐离开了电影界。
    他就像是一颗灿烂的流星划过好莱坞的夜空,那么璀璨,却又那么短暂。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只知道在好莱坞的荧幕上,基本上看不到他的踪影。
    渐渐的,人们把他忘记了,把这个受到全美国人万千宠爱的电影明星忘记了。
    这么多年之后,当亨利。沃尔索再次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人们的那种震惊,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
    我听到的,是一声声的尖叫。马尔斯科洛夫都快要晕过去了。
    银幕上的亨利。沃尔索,和很多年轻的亨利。沃尔索已经完全变成了两幅不同的模样。十几二十年前的他,是英俊的,是风流倜傥的,就如同今日好莱坞的克拉克。盖博。
    但是现在,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饱经沧桑的意大利的老男人。
    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周围,但是也给他增添了无数的魅力和感染力。
    就想一瓶好酒,沉积了很多年,便变得异常的醇香起来。
    亨利。沃尔索,很多年轻就以形象和演技震惊整个好莱坞,在受到这么多年生活的磨炼之后,他的演技水平完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净的地步。很多镜头,根本无需要他如何的表演,只用把摄影机推近他的眼睛,那就完全可以了。
    退出了好莱坞之后,亨利。沃尔索没有留在美国。而是利用他赚来的丰厚的片酬去了欧洲。
    在欧洲,他没有想很多移民那样花天酒地,而是开始在欧洲各个国家旅游、生活。巴黎生活几个月。伦敦几个月、柏林几个月……他如同一个流民一样在欧洲的腹腔里面走动、思考。
    他学习电影理论,学习艺术、哲学,学习画画。学习雕塑。
    而他学地最多的,是到欧洲普通民众之间去体会生活,去构建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这么多年之后,昔日地风流倜傥的英俊小生不在。有的。是一个有着深厚内涵和无限魅力地老男人。
    对于这样的一个优秀老演员的表演,观众自然是期待异常。
    而亨利。沃尔索的这场戏,也地确是整部电影里面比较重要地戏。
    1900一个人在昏暗的船舱里面弹琴,琴声寥落而哀怨,充满了落莫和悲伤。
    这个时候,一个衣衫褴褛的意大利人,在身后用小风琴和他合奏。
    1900的这首曲子,显然拨动了这个流浪者的心弦,而流浪者身上流落出来的那份忧郁和寂寞。显得特别的有味道。
    可以肯定的是,在好莱坞,没有任何人比亨利。沃尔索更适合扮演这样的一个流浪者。
    俊朗中带着一丝忧郁,连微笑中都带着沧桑,他地动作很小。但是却充满着一种说不清楚的魅力。如同中世纪的流浪诗人。身上有着鸢尾花和罂粟结合的魔力。
    亨利。沃尔索,这个许多年前叱诧好莱坞的一代影星。在落莫了之后,用他地表演证明了他依然是好莱坞演员中不朽地传奇。
    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佩服格里菲斯的眼力。之前他找到我,告诉我他要用亨利。沃尔索地时候,我丝毫没有觉得震动,我只是告诉他他是这部电影的导演而不是我,类似这样的问题,用不着询问我的意见。
    那个时候,在我的意识里,格里菲斯这么做,带着一丝怀念的味道,启用亨利。沃尔索,就像他启用比利。比泽一样,像他启用埃德温。波特一样,对于格里菲斯来说,这些人都是好莱坞那个时代的象征,那个时代,也是他最为留恋和怀念的时代。
    在我写剧本的时候,这段1900和意大利人合奏聊天的戏,并不是很重要。剧本里这段戏的内容很少,也没有特别的设置。
    但是格里菲斯告诉我,他要重点做这场戏。因为这场戏,将是整部电影的关键之一。
    而这场戏,也是拍摄时间最长的戏,听格里菲斯说,拍这场戏的时候,整整拍摄了16遍才过,加里。格兰特最后都快要疯掉了。
    这段戏的配乐,那段寥落的钢琴曲,由安德列阿。莫里康内来主刀,当他把创作好的音乐演走出来给格里菲斯听的时候,格里菲斯直摇头,老头对这段音乐不满意,于是莫里康内只得重新些了一首,结果再次遭到格里菲斯的否定。
    之后,莫里康内连续创造了五种风格不同的乐曲,没有一首能够得到格里菲斯的赞赏。这让莫里康内愁眉不展。然后,这个意大利人放下了手中的笔,一头扎到了洛杉矶市的一个意大利移民的街区里面找灵感。
    众所周知,意大利人在音乐上有着高深的造诣,而远离故国的意大利人有着浓浓的乡愁,所以在思乡的时候,他们很多人便会用音乐表达出来。莫里康内在意大利街区里面一连呆了两天两夜,当他一无所获疲惫不堪地想回去的时候,经过一个空荡荡的广场,被一阵音乐所吸引。
    那是一个失去了双腿的老乞丐,手里面拿着一个意大利传统的小风琴,他靠在墙上,闭上眼睛,演奏着一段寥落的如同河流一样缓缓流淌的乐曲。月光照在他的脸上,照在他那凌乱、花白的头发上,加上那让人心灵发颤的音乐,让身为意大利人的莫里康内感动得泪流满面。
    莫里康内和老乞丐做了一番深谈,当他提出要对老乞丐的这首音乐改编并且拍到电影里面去并且可以付给老乞丐一笔丰厚的改编费地时候,老乞丐只是笑了笑。
    他把这段音符写在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递给了莫里康内。他告诉莫里康内。这段音乐不是他的,而是中世纪意大利北区地区地一个一辈子孤独的音乐家写的。这个音乐家从三十岁地时候就把自己关在了房子里面,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当他老了的时候,他一把火点燃了自己的房子,自己也葬身火中。而这段音乐,就是他在火中弹奏出来地最后地旋律。
    “这是悲伤的孤独的声音。像是地中海的风声。”这是老乞丐对于这首音乐的评价。
    莫里康内把这段乐谱带了回来,在巨大的震动之下,他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完成了创作。第二天。当他亲自弹奏这段音乐的时候。我和格里菲斯被深深的打动。
    而接着,他原封不动地讲述了老乞丐和那个意大利音乐家地故事,这让我和格里菲斯同时坚定了要把这场戏做成电影的一个重头戏的决心,
    带着这种心情,我重新改写了这一段戏的剧本,格里菲斯更是找来了亨利。沃尔索扮演这个意大利流浪者的角色。
    所有人都是在用心完成这场戏,而观众们地反应,也算是对我们努力地回报吧。
    当这场戏的第一个镜头出现1900一个人坐在船舱里面弹奏这段音乐地时候,电影院里面的一片寂静。所有观众都被这段伤感、深沉的音乐感动了。
    “原谅我的不请自来。你的音乐实在太有感染力了。”意大利流浪者放下了手中的风琴走到了1900的跟前。
    “我打赌,你一定是意大利北部人。”1900一下子就听出了他的口音。
    两个人开始聊天,流浪者靠在钢琴旁边,点燃了一支烟。
    他点燃烟的姿势,好像一个流浪诗人在动笔写下自己的第一行诗句。
    1900告诉流浪者他和那些去美国的人都不一样。
    流浪者笑了笑:“我只是怀念过去。几年前我还只是个农民。对于我来说。整个世界就是那块土地。”
    然后流浪者带着伤感地口吻告诉1900,他的土地被人收走了。妻子和牧师私奔,五个孩子死于热病,自己的家里只有一个女儿,为了女儿,他不得不出来找活干。
    “为了我的小女儿,我开始和坏运气斗一斗,有一天,当我照旧穿过陌生的城市的时候,我爬上了一个山丘,在那里我看到了这一生最美丽的东西。”
    “大海!”
    “我以前从来没见过大海,感觉就像被闪电击中,因为我听到了大海的声音,大海的声音就像是呐喊,不停的呐喊,它喊道:你!脑子就象是一团糨糊,你的脑袋里面满是悲伤。人生无限,你明吗?我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这些,我的想法突然就改变了,就这样,我决定改变生活。从头开始。”
    “改变生活,从头开始,把这个告诉你的朋友们。”
    但银幕上,那个意大利流浪者诉说着他的故事的时候,当他对着银幕说出“改变生活,从头开始”的时候,电影院里面的观众一个个都愣掉了。
    他们仿佛想到了什么,嘴里面念叨着这句话,很多人若有所思,更多的人则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可以说,流浪者的这些话,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面去了,这些因为经济危机失去一切的人,在流浪者的身上,学到了有很多东西。
    “说得好!”电影院的后排,有一个观众从座位上站起高声喊了起来。
    大厅里面顿时想起了一片掌声。
    电影很快就回到了现实。麦克斯和船舶公司的人在破旧的弗吉尼亚号中寻找1900,不管他们如何的呐喊,1900都没有露面。
    麦克斯走到了弗吉尼亚号中心的舞厅里面,那里已经破败不堪,但是麦克斯却恍惚看到了很多年前的事情。
    镜头转化,舞厅里面歌舞升平,1900的钢琴声让每一个人都如痴如醉。麦克斯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弹奏出那么美好的音乐。
    1900把他拉到了旁边,告诉了他自己弹琴的秘密。
    他弹奏的,不是音乐,而是一个个人地故事。他们的一声。
    1900看着舞厅里面的那些人,他从他们地身上看到了不同的人生故事然后再用音乐来演绎和自己的情人串通谋杀亲夫带着珠宝逃出来地德国女人、无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无法自拔的落莫男子,即将沦为妓女的艳丽女子。混入头等舱地下等人……
    1900有一种天才般地阅读能力,阅读人生的能力。
    这让电影院里想起了一片啧啧声。
    同时,电影也开始表现了1900的寂寞。他偷偷溜进船舶的通话间用电话和岸上的人交谈。
    他语气诚恳。希望对方能够和自己聊聊天,但是得到的却是咒骂和拒绝。
    岸上的社会,是污浊的,对于1900来说。太过复杂。
    而在这个时候。麦克斯也开始鼓励他面对这个世界,鼓励他走出这条船。
    对于麦克斯的话,1900只是笑笑。
    接下来,电影终于进入了一个高潮。
    1900地名气越来越大,所有人都知道弗吉尼亚号上有一个天才的钢琴师,他在爵士乐上的造诣无人能及。
    这便引来了一个对手…………爵士乐的发明者杰里。罗莫顿。
    这场戏,让电影院里面的观众全都直起了身体。
    “钢琴决斗,这个刺激。”山姆。华纳舔了舔嘴唇,满脸地期待。
    银幕上。杰里。罗莫顿高调出场,衣着讲究,嘴里面叼着雪茄,带着鸽子蛋一般大地钻石。这个爵士大佬语气中充满了不屑,神情高傲。
    “赢了这狗娘养的!”山姆。华纳站起来吹了个口哨。
    “赢了这狗娘养地!”电影院里面的顿时一片欢呼。
    接下来。高潮出现。
    1900在舞厅里面演奏的时候。杰里。罗莫顿的身影映在了巨大的玻璃门上。
    他神情冷峻态度高傲地走到1900的跟前,点燃了一支烟。要求1900起身。
    他吸了一口烟,将烟放在钢琴上,然后开始弹琴。
    一曲谈完,周围一片寂静。
    与此同时,电影院里面的也安静得能听到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杰里。罗莫顿的高超演技,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有点不妙。”马尔斯科洛夫皱起了眉头。
    杰里。罗莫顿一曲谈完,站起来走到钢琴边,拿起了那根香烟。烟灰长长,但是没有一点落下来。
    他举着那只香烟,如同举着一面胜利的旗帜走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