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钢铁风暴 小说作者: 搞个锤子 >

第267部分

抗战之钢铁风暴 小说作者: 搞个锤子-第267部分

小说: 抗战之钢铁风暴 小说作者: 搞个锤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换来和平,得到的只是规模一次比一次更大的战争,失去的土地也一次比一次更多。日本从来不会因为对手的退让而有丝毫的止歇。相反的,贪心这个东西,在之前的要求得到满足之后,只会提出更多的要求,一旦他们的要求无法被满足之后,便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诉诸武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抢过来。

    。。。。。。。。。。。。。。。

    “特使先生,贵国决定牺牲我国利益,保全自己的利益,站在贵国的角度行得通,站在我国的角度,难以接受。既然贵国已经发表了声明,那便没什么好说的了,民国有句古话,叫风水轮流转,以此时欧洲的局势,贵国未尝没有求助于我国的一天,到那个时候,贵国,也同样有沦为弃子的可能。”

    看着眼前想解释的英国特使,姜立淡然一笑道,“既然滇缅铁路与公路被封闭了,我这边也不需要与贵国保持联络了,西北军成立至今,从来只相信自己手里的刀枪。滇缅公路与铁路的封闭,确实让我军蒙受了一定的损失,但还在西北的应急预案之内。特使先生,请回吧!”

    “司令官阁下,对于我国的这个决定,我深表遗憾!”特使克莱特一脸歉意地退了出去。

    “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还要军队做什么。”姜立转身也离开了会客厅。

    “西北军的统帅是个极为果敢,爱憎分明的人。这次帝国对日本的妥协,无疑拒绝了以后一个极为坚定有力的盟友。根据我在西北这些年的观察,西北军已经有了与日军对敌的力量,他们的军队训练有素,他们的治度较南方的中央政府更加清廉高效。南面民国的中央政府已经在武汉会战之后,已经退入地方。影响力大减。而直到现在,西北军承受的日军压力,击毙的日军数量,日军坦克,飞机数量都远在南面的国民中央军之上。”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位对战争理解十分透彻的年轻将军的指挥下,西北军一直未曾出现大的溃败,直到现在,作为核心战区的河南都处于有序的控制之中。而作为修筑滇缅铁路与主公路的主要投资方与建设方。西北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为修筑这两条路,直接失去了上万人的性命。在民国东南沿海已经悉数被日军占领的情况下,这两条路承担着给民国输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各种战略物资,几乎寄托了民国抗战的希望。帝国选择这个时候关闭这两条通道,无疑是将对方推向绝境。也是将未来亚洲最有力的盟友拒之门外的举动。”

    “既然那些愚蠢的官员做出了这样愚昧的决定,那便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吧,可惜的是,时间只能证明大英帝国的损失,作为一名帝国的外交官,不能阻止这一切,是一伯让人无比痛苦的事。”克莱特与英国驻日大使发生了激烈争吵的同时,将这样的一封电文发往了国内。

    。。。。。。。。。。。。。。。。

    “苏联现在重心又在欧洲战场,对于民国援助的各种军事物资都大幅度缩减。现在这两条路再一封闭,看上去民国还真有几分孤立无援,独自面对日军强国,几十年前袁大总统手握一国也不敢干的事,现在让咱们摊上了,这心里还真是有些打鼓呢。”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使得此时的领袖几人也有些坐不住了,专程乘飞机赶往洛阳与姜立会晤。同时也旁听了姜立与英国特使的这一段话。

    “话说会见这些英国人,是周先生应该做的事了,让我来做,越俎代疱了。”姜立走进了旁边的客厅道。

    “英国现在关注的是军事上的问题,再说人家指明了是要见你。对洋人,还是你有经验。”周总一笑道。“不过咱们现在的形势可不太好,这两条路一封,后面的物资可就运不进来了。”

    “更心慌的怕是蒋委员长了,咱们好歹还有些底子,蒋委员长的来路给英国人这么一弄,可就断得差不多了。”领袖说道,“不过话说回来,眼下蒋委员长已经退到了湖南,国民政府影响力大减,正是咱们拉拢洋人,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时候,就算现在不待见英国人,也不秀这样直接把对方撵走吧。洋人可是一向高傲。后面再去求他们对方恐怕又要端架子了。”

    “洋人是很现实的,若是对他们没好处,就算咱们叫破了天都没用。若是对他们有好处,洋人也能拉下面子来。现在咱们对英国人没什么需求,把他们撵走也没什么。日军在东南亚步步进逼,英国人可比咱们要心慌得多。”姜立冷笑道,“现在日本逼迫英国人,动不动就武装威胁,跟当初威胁咱们民国也没什么两样。用不了多久,东南亚一片战火的时候,就有得英国人求咱们的时候了。”

    “其实当初我一力主张修滇缅公路与滇缅铁路,保证在与日本开战之后,有一个从外部输入物资的通道。对抗日军对民国的封锁,不过这几年来,已经买了不少器械,又有领袖周先生的主政,西北的工业发展得更快了,咱们现在已经能自立更生,对于外部的援助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迫切。”

    “这两条路,从当初运输物资为战略目标,转变成了以后向东南亚进军的重要通道。有一点,我们跟日本人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要建立东亚新秩序,英法殖民地,不应该在亚洲继续存在下去,眼下,不过要借日军之手,把英法赶跑,咱们再来个黄雀在后。把日军赶跑了,英法殖民地也退出了东南亚,民国才能真正在崛起的路上,把一些不安的因素降到最低。”

    “咱们真能走到这一步吗?未来民国要是想独占东南亚,那岂不是把日本人与英国人都得罪遍了,到时候这两国未必容得下咱们。”

    周总有些底气不足地问道。毕竟民国此时还是弱势的一方,哪怕此时的英国落难了,但日不落帝国的威名一直在世界上树立了百年。而眼前的日军,相对于民国,仍然是庞然大物一般的存在。至少眼前看上,民国与这两个国家都不具备可比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这个中间是有矛盾的,英日之间,美日之间,英德之间。姜主任的意思无非是渔翁得利,不过我跟老周的看法一致,眼下的局势对于民国确实有利,不过四两拨千斤,还需要自己有四两力。至少现在看上去,哪怕日本击败英国了,民国想要独自面对日本,还是力有未逮啊,哪怕是美国人参战,但美国人也不会坐视咱们控制东南亚。”领袖抽了口烟道。“再说咱们现在也算是外忧内患,蒋委员长跟咱们可不是一条心。国内的问题还未解决好,就着手国外,怕是力有未逮啊。”

    “西北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开战之后的几年也从未放松,自然还是有些底蕴的。本来关于这种新式武器的报告应该送到了你们的办公桌上,不过赶好赶上领袖和周先生来洛阳。失之交臂了,咱们去看看吧。”姜立起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579章 腾龙战机

    此时在空阔的机坪之上,整整齐齐的停放着数十架战机,经历了几年的抗战,西北原来的鹰式系歹双翼战机已经逐步停产。沦为二线战机,因为西北在飞机上的产能还是有所不足。而对付日军的轰炸机,地面部队都还能发挥作用。所以还没有彻底淘汰掉。不过在洛阳机场这边,却是清一色的飞龙系列战机。眼前,飞龙的改良型号已经达到了飞龙5。

    不过另外几架飞机,在看上去干净利落的飞龙式机群中,显得异常的显眼。

    在机场不远处,一个大铁锅一样的东西对着天空缓慢的旋转着。与机场的飞龙战机一起护卫着洛阳上空的安全。事实上日军在最初空袭了西北的几大核心机场,都遭遇了惨重的损失之后,日军也收敛了许多,只是后来空袭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而西北空军所装备的雷达,探测的距离已经使得西北的航空部得到了相当的预警时间。

    不过改进后的雷达显然不是今天的主角,而是在一众飞龙战机里面非常突兀的两种有着明显区别的机型。

    “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这洛阳的戒备还真是森严呢。”周总一路乘车过来,啧啧称赞道。

    “没办法,小鬼子的情报机构几乎无孔不入,估计就算是雷达,他们也得到一些情报了,不过知道雷达是一回事,但靠他们自己去研究技术,没个几年,别想折腾出个名堂来。除非日本那边也出个尼古特特斯拉一样的鬼才。”姜立哼声道,周总毕竟不是搞军事的,眼前的不过是明哨而已。

    “听说日本的特务还混进了兰州大学,差点接触到了尼古拉教授,幸好被人制止了,要是被日本人得到了这种技术,估计咱们的好日子要到头了。戒备森严一点是对的。”

    领袖深以为然地点头道,西北空军之所以能以劣势的兵力挡住数量占显著优势的日军,除了飞龙系列战机在性能上稳压以双懵机为主的日军战机一头外,这些雷达在西北空军的弹性防守里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亲自观摩过西北军几次大型军演,还有对于现在西北军战事了解的领袖,对于飞机发展也到了十分重视的程度。

    “兰州那边相对还是安全的,中原这边情况不一样,日本人可是时刻都想搞清楚中原野战军团的情况,去年咱们在军团里面再次增加了一个集团军的编制,没过几天就让日本人知道了。咱们的反谍工作,依然不容乐观呢。”

    随着时间的发展,日军扩军步伐不断加快,从39年开始在华兵力便已经逐渐突破百万,及至今年,已经陆续增兵至一百一十万左右,而关东军的数量自从诺门坎之后,也在迅速扩军。西北军一直顶在平汉路,为了应对日军逐渐加强的攻势,中原野战军团此时兵力逐渐增强到了近八十万人。包括5个集团军,还有部分军团直属部队。也正是因为中原野战军团的作用,将西北军视为眼中钉的日本,自然想弄清楚西北军的真实实力。

    “开始试飞吧,准备了那么长的时间,可别让人失望了。”汽车抵达机场之后,姜立便直接对机场的负责人说道。

    最先起飞的是飞龙5式战机,紧接着是两架体形稍大的飞机,不过最后起飞的两架飞机,不说领袖与周总,就算是机场的一些工作人员,看到那两架没有螺旋奖的飞机,也不由投来诧异的目光,若不是机场有着严苛的制度,恐怕早已经有不少人围过来观看这两架与众不同的飞机了。

    伴随着远比普通的螺旋桨飞机轰鸣声更大的动静,两架造型相对奇特的飞机在划过长长的跑道之后,也成功升空。

    “好!”在机场的一角,两名技师,与几名预备队飞行员看到这一幕之后,捏紧了拳头。

    姜立似模似样的提起了望远镜,看着几架相继起飞的飞机,争相向西方的空域疾驰。而最后起飞的那两架没有螺旋桨的家伙,虽然有着一副相对丑陋的外形,但却用极为惊人的速度正在赶超前面的两架飞机。

    滑跑,助推,起飞都很正常。驾驶着潜龙3型实验机种的飞行员陆文祥轻松的出了一口气。作为西北这几年来一直实验的机种,在这种以喷气式为动力的飞机上,已经搭进去了超过一个飞行中队的飞行员。陆文祥自觉算是其中比较幸运的一个,两次迫降成功,一次跳伞成功,被飞行队喻为西北飞行界的第一福星。

    正因为他的运气不错,飞行技术同样牢靠,这次才会驾驶着潜龙3前来洛阳机场,向被喻为西北空军之父的姜立展示他们的飞行。哪怕西北此时拥有了不少优秀的飞行器设计师,像王助,王孝丰,朱家仁这些声名赫赫的设计大家。从他们的手里走出了飞龙系列战机,还有这次同飞的战龙式飞机。哪怕有高志航这样在最初要求严厉无比的总教官兼西北空军司令官,但被喻为西北空军之父的却是从来没有操作过一架飞机,也没有设计过一架飞机的姜立。这也是高志航,陈鸿陆,聂玉恒这些高级指挥官一致认同,毫无争议的。这些从苦难中走过来的空军英豪都知道,西北空军是姜立从一片空白的西北建立起来的。而且在短短几年内便成长到了能与日军争长短的地步。完成了所有飞行员自投身飞行界以来的梦想。

    能亲自给姜立展示新的飞行器,对于西北空军的成员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殊荣。

    不过很快,让陆文祥几乎窒息的是,两台发动机竟然同时炸火了,更为要命的竟然还是在高达数千米的上空。推动力的突然消失使得飞机的速度仪表盘急速下滑着。在机头也开始下沉,飞机离地面越来越近。

    “该死,在这个时候熄火!”一刹那间,陆文祥脑子里一片空白之后,又闪过了无数的念头。

    千钧一发之迹,陆文祥展示出了极为出色的心智,能作为潜龙3的最重要试飞员之一的陆文祥绝不仅仅是运气比常人好一些而已。登舵压杆,同时切断了涡轮发动机的油路。柔和推节流阀。

    看到仪表盘上恢复的功率时,陆文祥才松了口气,发动机恢复正常了,他也在鬼门关前再次走了一遭。而此时飞机离地面已经不足百米。不过重新恢复了动力的飞机却是机头一提,再次拉升起来。

    “还真是险啊,不会是什么特技表演吧?这种表演也没什么高难度的飞行动作,可算不得精彩,这两种飞机是什么来头?”领袖也是坦荡,看不出所以然来,直接放下了望远镜询问旁边的姜立。

    “不是表演,是飞机出故障了。还好,解决了。”

    刚才看到飞机下附时,姜立心里也捏了一把汗。从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时起西北就制造出了最为原始的喷气式飞机,此时又经历了三年的时间,眼前的潜龙3经过无数次改进之后,线条变得更流程,机型比起三年前的也稍大了一些。故障率比起以前相对也低了不少,不过前前后后也搭进去了十几名飞行员,损失不可谓不惨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这次依然差点就出了篓子,可见这个时代开发喷气式飞机的难度。真正算起来,西北在喷气式飞机上的而已上,几乎已经有五年了。

    “对于这些飞机,我也是门外汉。专门的技术,还是让专门的人才来讲吧。”姜立对远处额头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