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六:安史之乱 >

第6部分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六:安史之乱-第6部分

小说: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六:安史之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荣华都是圣上所赐,唯有身体受之父母。永别之日,愿以此酬谢陛下恩宠。
  唐玄宗看见杨贵妃的头发,大惊失色,急忙派高力士将她召回。如此这般过家家似的闹过两回以后,皇帝似乎不再花心,贵妃也似乎不再任性。他们甚至在天宝十载(751)七夕节立下海誓山盟。正所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30'
  结果是什么呢?
  从此君王不早朝。
  这里说的,当然不是元旦和冬至的大朝会,也不是每月初一十五的朔望朝,而是每天或隔日一次的御前会议,也就是常朝。这其实是件苦差事,因为天不亮就要起床,而且弄不好一开就是好几个小时,皇帝和官员都很辛苦。'31'
  所以,玄宗不再早朝,倒是让不少人松一口气。李林甫更是暗自庆幸,他正希望陛下泡在温柔乡里,专注于修身养性和卿卿我我,陶醉于《霓裳羽衣曲》呢!要知道,那乐曲是玄宗糅合印度和中原音乐创作,又由杨贵妃改编为舞蹈,并由陛下本人亲任鼓手,堪称帝国“第一乐舞”的。'32'
  可惜,李隆基这位音乐家皇帝并不知道,当他心爱的女人梳着玉环髻,穿着尖头小皮靴翩然起舞时,金玉其外的帝国已是岌岌可危。他当然也不会想到,后来害得杨玉环死于非命的,正是贵妃娘娘的干儿子安禄山。
  '22'关于李隆基与杨玉环第一次幽会的时间,请参看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的考证。
  '23'见两《唐书》之《杨贵妃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天宝三载十二月条。
  '24'唐玄宗的《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见《唐大诏令集》卷四十,《全唐文》卷三十五。
  '25'见《新唐书·玄宗贵妃杨氏传》,并请参看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
  '26'见李白《清平调》。关于这三首诗的故事,见乐史《杨太真外传》,王仲镛《唐诗纪事校笺》、《太平广记》等。李白写作此诗的时间,见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的考证。
  '27'见《全唐诗》卷五百一十一张祜《宁哥来》。
  '28'此说见乐史《杨太真外传》。
  '29'此处据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的考证。
  '30'关于杨贵妃的两次出宫,见两《唐书》之杨贵妃传及《资治通鉴》有关条目。海誓山盟之事与时,见白居易《长恨歌》及陈鸿《长恨歌传》。
  '31'见杜佑《通典》,王溥《唐会要》。
  '32'关于《霓裳羽衣曲》和《霓裳羽衣舞》,详见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的研究。
  安禄山进京
  第一次见到皇帝时,安禄山气都透不过来。
  后来改写了大唐历史,也改变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命运的安禄山,原本是个卑微的胡人,而且是混血儿——生父康某是粟特人,母亲阿史德则是突厥巫婆。她这个儿子由于是向战神轧荦山(荦读如落)祈祷所得,所以叫禄山(轧荦山的汉译)。又由于母亲改嫁突厥将军安延偃,所以姓安。'33'
  混血的安禄山长得雄伟而白皙,年轻时很可能相当帅气和漂亮。他的邻居小伙伴史思明(本名阿史那崒干,崒读如卒)虽然也是突厥混血儿,却其貌不扬。不过,两个小伙子都非常聪明,通晓多种民族语言,曾经在大唐与突厥的边境贸易活动中充当掮客。当然,如果有机会,他们也不在乎干些偷鸡摸狗和顺手牵羊的勾当,直到因盗窃而被捕。
  决定他们生死的,是幽州节度使张守珪(读如归)。
  节度使是唐代的地方军政长官,相当于军区司令。受命之时,朝廷要赐以双旌双节,表示有权节制调度。安禄山和史思明落到节度使手里,几乎只有死路一条。依法,像他们这样在作案现场被捉拿的盗匪应该用乱棍打死。
  张守珪却把安禄山和史思明放了。因为他发现这伙毛贼虽然为非作歹,却也身强力壮,聪慧矫健,说不定是他镇守边疆克敌制胜的可用之才。于是,三十岁的安禄山和史思明成为张守珪帐下的“捉生将”(敢死队员),靠着对地形地貌的熟悉和心狠手辣胆大妄为,为张守珪屡建战功。
  安禄山,也被张守珪收为养子。
  可惜那时的他还是年轻气盛,结果在一场战争中由于轻敌而导致全军覆没,张守珪也只好将其押解到京。玄宗皇帝却一看就明白了。将在外,不由帅。原本有着节制调度之权的张守珪,之所以没把这个败军之将就地正法,其实是舍不得,也是要把这个人情留给自己做。因此,尽管当时的中书令张九龄力主将其斩首示众,玄宗却决定法外施恩。
  捡回一条性命的安禄山长了记性,他的人生也从此芝麻开花。后来,张守珪获罪贬官,安禄山却步步高升,并于天宝二年(743)正月第一次见到了皇帝陛下。
  这时,他的官职已是平卢节度使。
  在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长大的安禄山,万万没有想到帝国的首都是如此气势恢宏一片繁荣。他当然也没有想到,至尊天子是那样令人敬畏。因此,当他气喘吁吁走完殿前的台阶,并一头跪倒在地时,脑子里竟是一片空白。
  不过,安禄山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他对皇帝说:去年我们营州闹蝗灾,臣焚香祈祷禀告上天:如果臣心术不正,就让蝗虫把臣的心吃了;如果体谅臣一片忠心,就让蝗虫离开营州。结果,北方飞来一群鸟,把蝗虫吃得精光。'34'
  这当然是胡编乱造,玄宗听了却很受用。这就让安禄山摸准了帝国的脉。同时他也清楚,无论自己官位多高,在大唐那些王公贵族眼里仍然是土包子,是尚未开化的戎狄和粗俗不堪的武夫。但,唯其如此,皇帝才会放心地把权力交给自己,就连嫉贤妒能的宰相李林甫也不设防。
  安禄山决定将装傻卖萌进行到底。
  天宝六载(747)正月,安禄山又一次觐见皇帝。这年他四十五岁,身体早已发福,据说光是肚子就重三百斤,然而跳起胡旋舞来却转动如陀螺。唐玄宗忍俊不禁,不由得半开玩笑地问:你这杂胡,肚子这么大,里面都装些什么?
  安禄山一本正经地回答:全是赤胆忠心。
  玄宗很高兴,让他见过太子。
  安禄山却问:太子是什么官?
  玄宗说:太子就是储君,朕百年之后的天下之主。
  安禄山犹豫片刻,然后一脸真诚和无辜地跪下来说:我们胡人愚蠢,不懂中华礼仪。因此,长期以来,臣只知道有陛下,不知道有太子,真是该死,罪该万死!
  毫无疑问,这是装疯卖傻。要知道,这时的安禄山已经兼任御史大夫,怎么可能连太子都不知道?恰恰相反,他太知道皇帝和宰相对太子李亨的态度,也很清楚玄宗最怕的是朝臣和边将与太子结党。因此,这不过是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台戏,要说的台词也只有一句:臣只知有陛下。
  结果,太子很尴尬,皇帝很放心。
  安禄山却得寸进尺,提出要认杨贵妃为干妈。这当然马上就得到了批准。以后每次进宫,他都是先拜贵妃,然后才拜皇帝。玄宗问:你这家伙如此这般,是何道理?
  安禄山答:胡人都是先敬母亲,后敬父亲。
  说这话时,也照样憨态可掬。'35'
  尽管谁都看得出,安禄山这是政治投机,杨玉环却不但欣然接受,还把事情越闹越大。天宝十载(751)正月,安禄山四十九岁生日第三天,三十三岁的贵妃娘娘亲自主持了洗儿礼。宫女们把安禄山像婴儿一样扔进华清池洗刷,然后用巨大的襁褓包起来,用彩车抬着招摇过市,大肆张扬。
  从此,安禄山被宫中呼为“禄儿”。'36'
  ◎安禄山与杨玉环年表
  公元 年号 月份 事件
  740 开元二十八年 不详 安禄山任平卢兵马使  十月 杨玉环与唐玄宗第一次幽会
  741 开元二十九年 正月 杨玉环被度为女道士  八月 安禄山任营州都督
  742 天宝元年 正月 安禄山任平卢节度使
  743 天宝二年 正月 安禄山第一次到长安面圣  744 天宝三载 三月 安禄山兼范阳节度使
  745 天宝四载 八月 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
  746 天宝五载 七月 第一次出宫事件
  747 天宝六载 正月 安禄山兼御史大夫
  杨玉环收安禄山为养子
  748 天宝七载 六月 赐安禄山丹书铁券
  750 天宝九载 二月 第二次出宫事件
  五月 册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
  751 天宝十载 正月 杨玉环为安禄山行洗儿礼  二月 安禄山兼河东节度使
  七月 唐玄宗与杨玉环海誓山盟
  755 天宝十四载 十一月 安禄山反
  756 天宝十五载 六月 杨玉环死
  很难猜出杨玉环当时的心情和想法,然而上一页的年表却表明,她和安禄山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命定前缘。他们几乎在同一年登上历史舞台,又几乎同步地得到玄宗的宠爱,尽管最后要分道扬镳。那么,当安禄山提出认这个比自己小了十六岁的女人为干妈时,她会不会心中一动呢?
  不知。也许,这不过是游戏。
  玄宗皇帝的恩宠却有着政治考量。由于继承北周宇文泰的关中本位政策,唐帝国的军事重心一直偏于西北。吐蕃的崛起和大食(阿拉伯帝国)的东进,更是使他们无暇顾及华北和东北,尽管契丹和奚人也在骚扰帝国边境。这时,最好的选择便是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代理人,帮皇帝陛下和中央政府看守好被称为“河朔”的黄河以北地区。
  安禄山,就是这样一条看门狗。
  表面上看,这个人选是合适的。我们知道,魏晋南北朝以来,河朔就一直是胡汉杂居之地,不但民风彪悍,而且情况复杂。朝廷派去的使臣,常常被当地人欺负或驱逐,就连张守珪这样的大将也感到头疼。安禄山却不同。他比胡人还要胡人,比土匪还要土匪,还怕摆不平那些混混?
  何况安禄山又是忠诚的,至少曾经忠诚。玄宗皇帝甚至想不出他不忠诚的可能性和理由——安禄山没有强大的部落势力作为资本,自己反倒是他的再生父母和救命恩人。
  安禄山也没有让皇帝失望。他总是不断送来对契丹和奚人作战的捷报,尽管这些战争其实也有一些是他为了军功而挑起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个番将每次进京都会献上大量的战利品,这就等于实实在在地证明了河朔地区的安宁。
  于是,安禄山的地位越来越高,权力也越来越大。也就在被杨玉环扔进华清池洗过以后一个月,他成为平卢、范阳以及河东三镇的节度使。平卢节度区治所营州,在今辽宁省朝阳市;范阳节度区治所幽州,在今北京市;河东节度区治所太原府,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这真是好大的地盘。
  至于三镇的兵力,加起来近二十万,占全国边防军的百分之四十,是中央军的两倍有余。
  呵呵,谁还能说安禄山没有谋反的资本?
  就算过去没有,现在也有了。
  但,有资本谋反,并不等于一定要反。因此,也有人说是被逼出来的。而且这个逼反安禄山的人,竟然就是他名义上的干舅舅、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37'
  '33'本节述安禄山事迹如无另注者,均见两《唐书》之安禄山传,同时请参看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
  '34'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天宝二年正月条。
  '35'以上均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天宝六载正月条。
  '36'见(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上。
  '37'如《旧唐书·杨国忠传》即称,杨国忠屡于玄宗前言安禄山必反,“由是禄山惶惧,遂举兵以诛国忠为名”。
  杨国忠惹事
  杨国忠这个名字,是唐玄宗赐给他的。他是杨玉环的远房堂兄(共曾祖父),本名杨钊。父亲是个小官,母亲是武则天男宠张易之的妹妹,自己则是酒鬼、赌棍和色狼,据说跟杨玉环的姐姐(后来的虢国夫人)关系暧昧。这个家伙出身既卑微,品行又不佳,临近不惑之年也没能混出名堂,只好娶了个从良的妓女,凑凑合合在成都过日子。'38'
  谁都没想到,此人也会时来运转。
  不过,杨国忠的咸鱼翻身和飞黄腾达,倒不完全是沾了杨家姐妹的光。他最早引起玄宗注意,其实是靠了自己的拿手好戏——赌博。当时,宫中流行一种名叫樗蒲(读如初葡)的游戏。玄宗自认为天下无敌,国忠更是精于此道,结果两人棋逢对手,让皇帝陛下龙颜大悦。
  当然,杨国忠能够进宫,是靠了杨家姐妹的推荐。
  玄宗皇帝却看出杨国忠是理财的好手,便任命他担任了户部(财政部)的官员。以后,此人虽然一路攀升,兼职也非常之多,为帝国理财却始终是他的主要任务。
  事实证明,杨国忠比他的前任宇文融、裴耀卿等人更加能干也更有办法。他甚至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中央库藏不足的问题,让好大喜功和挥霍无度的皇帝可以大手大脚。满心欢喜之余,唐玄宗应其请求赐名国忠,意思是国之忠臣。
  这时,就连李林甫也奈何不得了。
  李林甫与杨国忠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狼狈为奸到反目为仇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当然是杨国忠的权力和野心都越来越大,势必与李林甫一决雌雄。天宝九载(750)四月,杨国忠折其左膀,御史大夫宋浑被判流放。两年之后,杨国忠又断其右臂,户部侍郎王鉷(读如洪)被赐自尽。最后,当李林甫抓住机会绝地反击时,老天爷叫走了他。
  据说,李林甫临终前,杨国忠曾前往相府探望,诚惶诚恐拜于床下。一生嫉贤妒能排斥异己的李林甫,则泪流满面地托以后事。但这些都是不管用的。这位盘踞相位十九年的老政客尸骨未寒,就被杨国忠诬以谋反。玄宗皇帝也翻脸不认人,下令打开棺材,夺走了所有的陪葬品。'39'
  当然,杨国忠也如愿以偿,成为首相。
  安禄山却不干了。
  节度三镇爵封郡王的安禄山,一生只怕一个人,那就是李林甫。而且,他对李林甫是由衷地畏惧和敬佩,心悦诚服地自认为不是对手,以至于每次线人从长安归来,他问的第一句话都是:十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