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英雄 >

第598部分

清末英雄-第598部分

小说: 清末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主张的,戊戌时吹鼓变法,失败时又提共和,最后见满清开释之前的变法时的罪臣,又转为鼓吹立宪,到最后光绪出山,他又重提**,光绪身死国灭,他又开始赞扬共和……如此反反复复,不是婊子是什么?说到底,此人就想着给你捣乱,然后要你安抚他,给个官做。我见过不少无耻的,却没见过这么无耻的。”
  杨度不想梁启超在他心中如此不堪,他本是想说两句好话的,见此只好道:“卓如毕竟是人才嘛,你若是真要把他关起来,那……”
  “中国可以没有人才,但不能没有法律。”杨锐不悦道:“目无法纪的人才,越有才危害就越大。皙子,你难道要搞刑不上大夫?”
  杨锐这一套天大地**律最大让人无以应对,当年他可是以泄密为由把留美幼童出身的吴仰曾关到牢里面去了,矿业司的同僚抗议他不但关闭矿业司,甚至连编制都取消了,直到现在都没重建,弄得国家矿业事务一片空白,探矿只能由天字号代替。另据可靠传闻,总理还曾说他在职一日,矿业司就取消一日,要想重建那就等他下台。如此执拗的总理大臣,不由让人想到王安石,如今不知道为什么他又和梁启超对上了,真让杨度摇头不已。
  按照新朝的服饰,议员们穿的也都是绯红一品官袍。他们十几个人,在总理府卫队以及国会卫队的的保护下。簇拥着杨锐走在宣武门大街上。此时京城百姓听闻总理上街和日军登陆大沽口几乎是同时的,很多人这边刚听见东洋人上岸了。这边就被告知总理大人带着小妾正往前门大街去。前一种只让人想关门闭窗,甚至出城下乡以避兵灾,后一种又让人想着上街去一睹为快——总理大人据说是天上星宿下凡,有缘见到的说大人是身高八尺、周长也是八尺,可到底是几尺,还要看过才知道。
  一帮人浩浩荡荡步行去前门,全聚德的大掌柜杨庆茂此时刚听到东洋人上岸的消息正在发愁。三年前蒙总理大人厚爱,入京第一顿饭就是在全聚德吃的,他吃过之后京里京外诸多大人都慕名而来。全聚德生意一时无两,两年间铺子就扩了三倍,即便如此,生意也还是忙活不过来,风头直追旁边的便宜坊。如此红火的生意,要是因为东洋人像庚子那会烧杀掳掠,那不单全聚德完了,整个北京城也是完了。
  杨庆茂不安间,出街的伙计飞也似的跑了过来。嘴上止汗道:“掌柜的,来了…来了……”
  “什么!东洋人来了?”杨庆茂大惊,伸手抓起杆子,就要把外头的店幌取下来好关门。
  “不…是。是总理大人还有很多议员大人来了,说是要来吃烤鸭。”伙计上气不接下气,就是进了门。一只手还是指着北面。
  “啊!”杨庆茂一惊之后猛然欢喜,道:“快!快。多备几次鸭子,我…”他转了一圈之后忽然自语道:“我得出门迎着啊。”说罢就出了门。
  十几个大人物进了全聚德。再加上一干卫士,这店顿时是满了。诸人拿银锥子选定鸭子之后,便坐下耐心的等了,夏日里吃烤鸭要等二十分钟,不想鸭子还没有上桌,徐华封和章太炎就赶来了。
  杨锐学着刚从杨度的口气,看着两人笑道:“怎么了,大白天旷工啊,这可是要记考勤扣工资的。”
  徐华封闻言大笑,章太炎唰的一声打开折扇,道:“皇帝都出来了,我们几个难道不能出来?”
  “啊!”杨锐几个一惊,站起道:“这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你不是要出街吃饭以安民心吗,皇帝一听,觉着是这么个道理,也说要出来。盛书动那小子拦不住,那就出来了。”礼部向来是把岷王宣传成皇帝,章太炎平日里说惯了皇帝,也就改不了口,“不过这全聚德是不会来了,应该是去隔壁的便宜坊。”
  总理大人爱吃全聚德烤鸭,京城里头人人都知道的,可诸人却不知道他之所以吃全聚德,是被后世宣传所致,说这里是老字号。可时光前移一百多年,这全聚德也就是个普通铺子罢了,独独旁边鲜鱼口的便宜坊,那才真是百年老店。据说这字号的老店前明永乐十四年就开铺了,而便宜坊这个字号是嘉靖三十年兵部员外郎杨继盛所写,如此算来,这便宜坊迄今将近有五百年了。总理爱吃全聚德,皇上爱吃便宜坊,京城的烤鸭店一时火爆,这一次杨锐上街吃烤鸭,朱宽肅也借口以安民心给跑出宫了。
  “那我们要去旁边候着啊!”杨度说道,他身后的议员也是如此说。
  “那倒不必,我就是从宫里面出来的。”章太炎道:“皇帝吩咐过了,说君臣各吃各鸭,不须多礼,以示与民同乐。”
  听闻居然是各吃各鸭、与民同乐,杨锐倒是笑了,朱宽肅这小屁孩也长大了,听说那王后也是怀上了龙种,他忽然想莫不是生出来的皇子姓朱,名镕几,但再想这时间也不对啊。
  神武三年四月廿一,日本人登陆大沽口当日,君臣全凑在前门大街上吃烤鸭,弄得后来为纪念此日,京城饭馆搞出一个京城烤鸭节,时间就定在四月廿一日,当然这是后话了。此时听闻东洋人来了有些惶惶的全城百姓,听闻皇上和总理都出了街,心中不由安定了些。毕竟这城里头还有总理,还有皇上,城外头还有几十万复兴军。再想前明那会,这京城也是被围过好几次的,只是崇祯皇帝是。天绝大明,横生瘟疫。这城才破了。现在东洋人要来打,怎么可能像满清那般三下两下就破了城。届时各地勤王兵马入京,东洋人一定是要退走的。
  百姓的安慰是自找的,但历来守城第一个就是要民心安定,而要民心要安定,那大人物们就要抛头露面,不然大人物自己都跑了,官兵百姓哪有心思守城。在之前政府的宣传里,皇上是要与京城共存亡的,总理大人以及各部官员同样如此。另外京中四品官员的家室,也都被明令不得出京,若要出京那请先辞官,此令一出,京城真是变成个铁桶了。
  就在朱宽肅和杨锐这些身着绯红官袍的大人们把京城百姓的心映的通红之时,上午十点十一分,由镇远舰305mm主炮发出的第一发炮弹落在了毫不设防的大沽口上,因为装填的是下濑炸药,引信也是瞬发。炮弹一触地就腾起熊熊火焰,甚为夺目。镇远最先,紧接着严岛、松岛、桥立等这些甲午时的旧舰也开始炮击大沽口,一时间弹如飞蝗。焰似巨浪,猛烈爆炸中整个大沽口似乎都不见了。
  炮击连续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停炮后日军前导船靠岸。这些士兵见此地并无守军,也无工事。信号旗挥舞下,轻巡洋舰开始靠近大沽口。而随行的几艘炮艇则进入海河,以肃清内陆之敌,但确如在天津英国领事所说的那样,中国人不敢违反北京议定书,海河沿岸并无修筑炮台,附近也不曾修筑工事。
  当一切情报汇总到司令官黑木为桢这里,他诧异道:“难度支那人真的不设防?”
  “阁下,支那只是列强的殖民地而已,杨氏看上去强硬,但不能强硬的事情他一概不敢强硬。”参谋长藤井茂太一副早知如此的模样,“还是下令登陆吧。”
  “不可能这么简单吧。”黑木为桢确实是极为谨慎的将领,他不待藤井再言,又命令海兵对再次搜索,如此又等了一个多小时,只等往前搜索的海兵队被大沽口西侧十五公里的守军击退,他才相信这大沽口附近真的是不曾设防,京奉铁路也未曾破坏。抱着庆幸的心思,下午一点,第一批部队开始上岸,这些师团上岸之后就在炮艇的支援下往西布防,海河北岸的京奉铁路也被其占领,从此天津至唐山乃至山海关奉天的铁路线被切断。
  旅大在之前的五个月里堆积了十九个师团,除去在盖州一线的六个师团,其余的八个正规师团和五个后备师团都将被运来了天津,另外按照大本营的计划,这十三个师团上岸后,安东方向也将抽调四个正规师团、两个后备师团前来直隶战场,由此安东、盖州一线的态势将由进攻转变成防守。这其实是参谋本部的计算,那就是海运比陆运便捷,不管支那军有多少个师,他们都无法在短时间内把部队转移到关内,尤其是在露国也对支宣战的前提下。
  参谋本部、满洲军司令部都相信,只要快速的把这些部队通过海运经天津以及秦皇岛投送到直隶平原,那么仓促间支那无法抵抗这十九个师团三十万人,而快速占领北京俘虏皇帝以及政府官员之后,那剩下的事情就是割地赔款了。因为秦皇岛已经被支那军彻底破坏,真正能用于登陆只能是天津港,所以第一批登陆部队上岸后就立即往天津方向推进,如此才能抢占更多的河岸,使后续的部队在海河两侧登陆。
  鬼子一上岸,稍经休整就发起进攻,让在前线指挥所的陶大勇少将吃惊,他娘的是吃春药还是吃了枪药,虽然他很想撤退,但按照总参的布置,他必须要坚守一段时间,等鬼子大部分上岸才能撤退。是以几通电话之后,驻防在海河两岸的守军炮兵开始极力延阻日军往前推进。可奈何此处不是山地,等第二批日军上岸之后,日军开始包抄守军的侧翼,天津防线被公使团规定的无法设防,是以日军一包抄,守军便撤退,日落时分,登岸的第4、第7师团回报,天津以东已无支那守军。
  支那人就这么撤退了,天津就这么呈现在诸人眼前。这让在辽东几个月不得寸进的日本皇军激动的热泪盈眶,这真是天佑啊!只是这些又叫又跳的人,几个小时后全悲剧了。 


己卷 第六十六章 天罚


  迎宾曲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奏响,天津日租界码头上,前来观礼的各国领事欢迎着正在登岸的日本直隶派遣军司令官黑木为桢大将、前日本驻津总领事松平恒雄、前天津驻屯军司令官佐藤钢次郎少将以及直隶派遣军各个将军们。
  英国驻津总领事禄福礼站在最前列,待诸人致礼完毕,他看着黑木为桢和松平恒雄道:“先生们,你们来的晚了一些,城里的中国巡警刚刚离开,他们把整座城市的人都迁走了,当然,总会有人留下来的,特别是那些对现政府不满的人。”
  “我们以为支那人会抵抗得更激烈一些,这样才能配得上杨氏的那些美丽的口号,但是没想到……”作为外交精英,松平恒雄学着外国人的模样摊着手,一幅很遗憾的样子。
  “是的,中国人还不敢冒犯文明世界的准则,他们不敢在大沽口以及邻近地区修筑炮台,铁路两侧也不敢修筑工事。”禄福礼笑道:“也许,你们只要行军到北京,战争就胜利了,现在中国人的军队……”他看了不远处站着的俄国驻津总领事杰得曼。彼得。赫一眼,小声说道:“……都被俄国人牵制了,松平先生,胜利将属于贵国。”
  英国总领事一个人嘀嘀咕咕。其他各国领事都只是礼貌性的问候,见大家都客套完毕。松平恒雄看着在场的嘉宾和记者们道:“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很高兴能再次回到天津。”松平衡雄微笑的看着欢迎的诸人。见大家都开始鼓掌,心中很是满意:“日本军队此来并不是想侵略中国,只是鉴于杨氏政府多年来对日本以及文明世界的敌视,日本有必要遏制中国拳匪化的趋势。战争开始以来,我想诸位和我一样,都吃惊于杨氏政府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控制以及他们的动员能力,再联想到复兴会政府那些敌视文明世界、诋毁文明世界的言论,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中国就会再一次发生拳乱。
  在杨氏以及他们所谓皇帝的管理下。中国人根本不会信仰上帝,他们所信仰的异教还在米国圣弗朗西斯科、智利、甚至是意大利制造惨绝人寰的灾难,妄图以信仰魔鬼以对抗整个文明世界。先生们,这么一个邪恶的政府必须被推翻,而日本将履行这一个任务,为建立一个友好、开放、文明的中国而努力!谢谢各位!!”
  松平恒雄风度翩翩、言辞侃侃,他此来天津为了这番讲演是做了不少努力的,杨锐从前的著作他也全部看了一遍,排除那些专业书籍。他唯有找十年前那本《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兴起》做文章,再就是拿中国的道士和尚频频准确预测地震散布异教威胁论。
  《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兴起》是学术性著作,或者是用学术攻击西方文明的著作,虽然著作论证严密。资料详实,但凡是洋人看了都是不喜,因为这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原罪。这本书出版之后,除了在中国传播之外。日本乃至整个亚洲、美洲都有转译,一时间被西方世界定为**。而该书的作者虽然只是一个亭子间的笔名,但很多人认为,这本书只有在伦敦图书馆呆过好几年的杨锐才能写出来,并且文章也符合他的文风。
  而除了这本书之外,另一本哲学著作虽然内容上并没有在主观上贬低西方文明,但书名、书中的所表达的含义,却认为西方文明已趋于毁灭的边沿,因为这种文明本身就是带着种种问题,它将起源于理性,最终也将毁灭于理性。
  一战还未开始,当时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在这场战争中都在这场战争中做了最理性的选择,但理性选择的结果对于整个西方世界来说却是一个悲剧。因为没有一战的印证,因此这本书也为西方所不喜,但奈何书中以文化的形式来分析每一个民族的模式,让洋人们也找不到什么把柄,他们唯一能攻击的就是作者对西方历史的解释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却不能也写一本著作对此进行反驳。
  从美洲金银揭露西方文明的原罪,以文化的发展预示西方文明的末日,再用神奇的预测否定整个上帝信仰,这三者各不相干,又彼此配合,是以在整个中国知识界,否认西式文明,提倡国粹国学越来越深得人心。于是在很多西洋传教士看来,假以时日,文明世界对中国几十年来的教化和驯服将前功尽弃,这些野蛮人最终会回归野蛮。
  和松平恒雄预料的一样,他的讲演得到在场诸人的热烈赞叹,刺刀代表文明,而中国代表野蛮之说被在华的洋人们深深赞同,不过就在这掌声之中,京津泰晤士报的主笔伍德海却问了一个让松平恒雄无比尴尬的问题:“总领事先生,我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