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英雄 >

第633部分

清末英雄-第633部分

小说: 清末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还是英国人对自己登陆台湾将会如何表态?宣战虽然不惧,但最好是不要宣战。这边正想着这些事情,一会谢缵泰就来了。
  “竟成,是不是朱尔典来过了?”谢缵泰知道今天复兴军会干什么,也就猜到为什么杨锐找自己来。
  “嗯,来过了。”杨锐把手上的烟头熄灭,而后又拿出一根烟,将其在烟盒上顿了两顿,又放到嘴里点着了。“言辞很激烈。我看八成是最坏结果。”
  谢缵泰看着他点烟的样子就发现他今天有些失神,于是笑着道:“之前不是讨论过最坏结果了吗?现在德军还没有侵入法国,真要等交上火了。那他们的口气就不会这么狂妄了。”
  看着中日两国的战事,谢缵泰完全知道战争的残酷,现在欧洲还没有大规模交火,英国人当然毫无压力,真要如杨锐说的那般打上好几年,那事情就好办了。
  “竟成,以你的判断。我们和德国之间在英国人看来,谁的威胁最大?”书房寂静间,谢缵泰再问道。
  “当然是德国。”杨锐吐出一口烟。身子软靠在椅背上,不知怎么的,今天他很疲倦。
  “只要我们不威胁印度,不做出威胁印度的事情来。英国我想是不会宣战的。”谢缵泰说道。“其实欧洲大战能打起来,英国的作用不可低估,格雷爵士在最后几天是有可能调解诸国矛盾的,但他什么都没做,据说德国对俄国宣战前两天,他还在度周末钓鱼。这也就是说,是英国放任了欧洲局势恶化,最终使得各国开战;并且。没有法国的支持,俄国不敢全力支持塞尔维亚。而没有英国的支持,法国也不敢许诺俄国,这一切都说明,在英国看来,欧洲才是其最关注地方,而德国才是其最大的敌人。
  英国人在上个月已经做过一次选择,在对我们和对德国间,他们选择了先对付德国。我想他们都认为欧洲的战事长不了,等打败了德国,再来惩戒我们也不迟。”
  “可我就是担心他们以为欧洲的战事不长啊!”杨锐打断道。“英国如果对我开战,那生意就耽误了,虽然美国那边已经说好了,可这就等于我们只能一门心思往美国人那边靠……”
  就欧亚大陆的局势来说,开始的时候是英俄玩攻防游戏,等德国取代俄国的角色后,中国和德国就变作跷跷板的两端,日俄战争的时候是德国妄图破局,支持俄国东侵,但英日美联手把俄国给打了回去;辛亥的时候则是欧洲事急,中国这头上扬搭顺风船,免费爽了一把;不过去年中日开战则又是东亚下坠,只等上个月局势才最终逆转了回去。就在这飘来荡去间,中国存在着那么两个窗口时间,真要是没抓住,那就真是……
  “还是约见法国公使吧。”杨锐想了半天,感觉还是要做些什么。
  “见法国人?”谢缵泰奇怪道,“竟成,几千技工此时可就在德国呢,你要对法国太过友善,那德国人可就要不高兴了。”
  “不高兴也没有办法!”杨锐说道,“现在也只有找法国人了。在我看来,这几年第一重要的是台湾,第二重要的是赚钱,第三重要的是技工,第四重要的是朝鲜。台湾是能占下来的,赚钱和技工之间,还是赚钱重要的,没钱哪能办工厂、建学校、修铁路?那些技工德国也不会把他们怎么样,最多就是晾在哪里不理睬罢了。”
  “那青岛呢?”谢缵泰也大致明白杨锐的取舍轻重,可他觉得杨锐此般做法太不妥了,英国会宣战吗?就谢缵泰的判断是不会的,最少也要调解几个月,等欧洲战局明朗,也等京畿战事明朗,才会最终做出决定。现在就找法国人示好,实在是没有必要。
  “青岛要是德国人不还,那就我们去取吧。”杨锐说道。
  “哎!要我说,找法国人还不如公布东北对俄战事。求法国人不如给法国人予以震撼,并且大军做出北上哈尔滨、打入海参崴的姿态。远东一旦危机,俄国在欧洲就会分心,可现在德国是一根筋的往西打,真要俄国把兵抽到远东来,法国人第一个要哇哇叫。”谢缵泰建言道,他说完之后又加了一句,“竟成啊,弱肉强食的规矩,可是示好不如示刀啊!”
  谢缵泰最后那句‘示好不如示刀’却让杨锐顿时清醒了过来,他拍着脑门自嘲道:“关心则乱!关心则乱!那就按重安兄说的办,马上开新闻发布会,把歼灭俄军的事情通报出来……”不过他说道这里又想到京城外面的小日本,再次怕脑袋道:“不过这么一来,外面的日本人可就要坐不住了。”
  “能顶住吗?”谢缵泰关心的问。虽然歼灭俄军的事情发布可以震慑英法,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但日本人屁股怕是要着火了。
  “顶得住顶不住都要顶!”杨锐道。“马上!赶紧的!召开新闻发布会!!”
  下午两点的时候,身着盛装、雍容华贵的剩女吕碧城又在她的舞台上展现风姿,不过这一次她嘴的新闻可比她整个人吸引人多了,当听到‘俄军在昨日已完全被歼灭……’的词语之后,会场突然起了一阵嗡嗡声,即便是华籍记者也无法相信这一无比震惊的消息,嘈杂声过后,等吕碧城宣布以下可以提问的时候,无数支手臂举了起来。
  “请问吕大人,我军是击溃俄军,还是全部消灭了俄军?”第一个被点名的是帝国日报的记者黄远生。刚才一说俄军被歼灭,他脑子里就是嗡的一片,根本没听清楚吕碧城在说什么,而后他问旁边的记者,大家也都说没听清楚。
  “全部消灭!”吕碧城眼睛再次扫视了一下文稿,回答道。其实她对此也很震惊,想当初日俄两国也是二十万对二十万,那可是打了一年多,现在三天就围歼了二十万俄军,真是难以想象,可文件上就是这么写的,她只有照这个念。
  吕碧城再次确认俄军已被全歼又引起厅中一阵喧哗,不待他提问,一个洋人记者就站起来,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大声喊道,“这不可能!这根本就是一场骗局!”
  洋人如此可没人理他,吕碧城再次点向莫里循。吵吵闹闹的大厅中,莫里循其实也是浑浑噩噩的,只等吕碧城在回答黄远生问题的时候,他才感觉事情似乎是真的,最少政府是真的这么宣布的。莫里循被点到后,因为嘈杂,他连续说了两遍吕碧城都没有听见问题,于是女人性子起来,拿起法官用的木槌狠狠捶了桌子几下,大声喊道,“肃静!肃静!肃静!”
  女人大喊下,大厅里终于安静了下来,这时莫里循的声音才被诸人听见:“刚才我听见贵**队已经歼灭了俄西伯利亚军团,并且准备北进。请问有多少军队北进,北进的目的又是什么?是要占领符拉迪沃斯托克吗?”
  “俄西伯利亚军团的司令官萨姆索洛夫上将已经兵败自杀,第一军团米西琴科中将已经被俘,第二军团连年卡姆夫中将昨天晚上在辽河岸边被击毙,我军是今天清晨才发现他的尸体。此三人身亡被俘的照片,明后天就能见报,”吕碧城再次强调自己所发布消息的真实性,而后才回答莫里循的问题:“我军歼灭俄西伯利亚军团后,按照既定计划,将派遣第六集团军李烈祖部北上,该部有三个正规师,六个预备役师,共计十一万余人。至于该部在肃清哈尔滨等地的俄军后,是不是会往东攻占海参崴,则要看俄军在蒙古的行动以及其他情况。”
  “请问吕女士,其他情况是什么情况?”记者的敏锐让莫里循抓住了这个值得深究的词语。
  “其他一切认为有必要的情况。”吕碧城答道。她说罢又点了下一位记者,这次是法国人。
  “请问吕女士,贵国和俄国签有契约,如果进攻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不是意味着契约已经无效?”法国人问道。他来之前本是想问复兴军攻占台湾的事情,但现在俄军被全歼,远东也将不保,台湾瞬间被他丢到了一边。
  “契约只承诺我国不介入欧洲战事,但我国和俄国正处于战争状态,只要战争发生在亚洲,不算我国违约。”吕碧城道。这是政府第一次承认和俄国签有密约,也是第一次宣布对俄的战争范围,此时已被震惊过的记者们不再吵闹,急忙记录。(未完待续。。)


己卷 第九十四章 国运

  下午两点开始的新闻发布会很快就结束了,在这场发布会上,所有记者都忘记询问复兴军在台湾的战事,而全部关心俄国西伯利亚军团被歼灭的详细情况、以及后续将会发生的中俄战争。在发布会中,虽然有多个记者提到复兴会为什么能这么快歼灭俄军,但只是文职非军方人员的吕碧城无法回答这么一个极为专业的问题,于是,在结束新闻发布会之后,北京城庆祝对俄胜利的爆炸声声,记者们不断猜测复兴军是怎么做到的。
  记者们的反应杨锐不在乎,他在乎的只是各国公使、以及各国政府的反应。就在他的等待间,法国公使康德如约而至。
  “总理阁下,我记得您之前只说对在中国领土上的俄军作战,但是现在新闻发布会却要把战火蔓延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这是贵国转变自身立场的结果吗?”夏日里,法国人头上全是汗水,他本不想这么这么匆忙的,可中国对俄胜利却像一根绳子栓在法国脖子上,他不得不前来探一探风声。
  “公使先生,我依然不想介入欧洲的战争,”杨锐看着满头是汗的康德很是快意,他本想说对俄的战争完全看英国人的态度,但深知外交准则的他没有把这种话说出来。毕竟法国不是英国,无法代替英国做决定。“我只想把眼前的日本人赶走,只要消灭日本不受阻碍,那么我国的军队没有必要去进攻俄国。”
  ‘只要消灭日本不受阻碍……没有必要去进攻俄国。’康德看着面前风轻云淡的中国人,心中反复想着这最后一句。和英国外交官常常以自度人、把对方想成应该和自己一样不同,法国人是敏锐的且极为准确的观察力。并具备富有说服力的口才。在完全明白为什么中国要宣扬军队北上哈尔滨之后,康德心中松一口气的同时。又开始考虑其法国在中日战争的最终立场。
  站在俄国的角度,那最好是日本被打败。毕竟法国在中国北部并无什么利益;但站在英国人的立场,在俄军被歼灭、并无法从欧战抽调兵力前来远东时,大张旗鼓的支持日本是必然举措,这不光是其在盟友立场该做的事情,更是英国外交的核心所在——均势。欧洲俄国强大的时候,英国就支持德国,现在德国强大,那她就转而支持法俄。现在中国明显是要趁英国在欧洲脱不开身时打垮日本,这对于英国来说是绝不容许的。特别是今天早上中**队入侵了台湾,这就给了英国一个行动的借口。
  但在欧洲大战的背景下,英国会怎么选择呢?对中国宣战,还是对中国进行毫无痛痒的谴责和封锁?当然,这都是唐宁街的事情,法国不牵涉其内,可如果英国真的选择和中国开战,将中国推入同盟国一边该怎么办?中国真的进攻俄国远东,帮着德国牵制俄国怎么办?
  站在法国的立场。任何削弱俄国、牵制俄国的作为都是不能被接受的,但中国真的要这么做,法国也没有办法制止——二十万俄军都无法让北京屈服,凭借远东舰队那几条船能让中国妥协?
  “总理阁下。我完全明白贵国对日战争的正义性,也理解将俄军驱逐出境的正义性,但贵**队如果进攻符拉迪沃斯托克。那在我国看来就是等同于加入了同盟国、和整个协约国为敌。我想即使贵国现在取得了胜利,欧州战争结束之后。原先获得的胜利也会消失。
  为了远东的长久和平,法国愿意为中日、中俄之间的战事调停。以达成和平。总理阁下,日本人正在准备发动新的攻势,贵国的军队还在东北,如果不在此时议和,而要出兵符拉迪沃斯托克,那北京很有可能会被日本人占领,这是极为不明智的……”康德深思的同时终于抛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那就是中日、中俄议和。
  “议和?”杨锐听闻之后笑道,“怎么个议和法,日本人准备赔我国多少亿银子?”
  “欸…”杨锐赔偿以亿计算,顿时让康德一口气憋在心里,他苦笑道:“既然是议和,那就是双方停战,日本军队撤离中国就是了。”
  “呵呵……公使先生,既然是这样的议和,那不如等复兴军也围着东京打个几个月再议和吧。我们不会要一分钱赔款。”杨锐冷笑道。“我还是那句话,中日之间的战事我不希望有人干涉,欧洲的战争与中国无关。”
  “您这是讹诈!”康德有些激动,法国再怎么说也是强国,现在中国完全是威胁的态度,不但不接受调停,还有以欧洲战事来要挟的意思,这点让他极为气愤。
  “公使先生,这不是讹诈,这是阐明态度。”杨锐看着生气的法国人纠正道,而后就端茶送客了。此时,他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接下来就看英法怎么选了。
  “爵士,中国人是在讹诈我们!”出了银安殿的法国人没有回公使馆,而是直接找到了朱尔典,身为盟友,他必须和英国人协同一致。
  “中国人一直在讹诈!”朱尔典吐了一口烟,很是消沉的道。他觉得自己这三年来很是失败,不列颠的完全无法左右中国政局,并且为既得利益顾虑重重。三年前如果支持日本进攻北京,那结果一定会比现在好的多,最少他们没有上百万的军队,没有自给自足的军工;而现在,银安殿里那个狡诈的男人抓住各国无法关注远东的有利时机,想一举把日本打垮,这将使十三年前北京议定书所确立的远东秩序完全重写。重写倒没有什么,秩序既然被建立,那就总会有颠覆的一天,可关键这种颠覆要由大不列颠来主导,但现实却完全不是这样。
  “爵士。法国的态度还是希望能调和中日之间的战事……”康德委婉表达自己的观点,他真正的意思是希望不要协约国和中国闹僵。现在英国扣留土耳其战舰,已经把土耳其得罪。真要再将中国也逼到同盟国那边去,远东乱起来那就不可收拾。
  “杨竟成是不会答应停战的。他是想趁我们无力干涉远东时,彻底把日本打垮。台湾中国人会占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