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英雄 >

第725部分

清末英雄-第725部分

小说: 清末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罐凉茶一碗酸梅汤犹显不够,再看到价目牌上有冰镇绿豆汤。在人群中已经找不到陶成章的陈振先看了身后的秘书一眼,道:“再来一碗冰绿豆吧。”随即坐到了小店的后面。那里一排桌椅明显是卖吃食的。
  “发票…发票…发票…发票……”三口两口吃完冰镇绿豆,正到橱柜付钱的时候。一个抱小孩的女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她嘴中默念了几句发票,再对着陈振先问道:“西桑,要发票吗?要发票吗?如假包换,假一罚十。”
  “去!去!滚一边去。妈拉个巴子的!”小卖部的店家是一个长相凶恶、穿着严谨的男人,他脸上的凶相一露,顿时把那女人给吓跑了。
  广场上人声鼎沸,陈振先根本没有听到那女人在叫什么,便好奇问道:“老板。她在说什么?”
  “做啥子?卖假发票的,都是些社会蛀虫,想钱想疯了,也不怕被税警抓去杀头。”凶悍的老板面对陈振先却是和蔼的,他说完又笑问:“先生是衙门里的人吧?”
  “哦…老板哪里看出我们是衙门里的?”总理府下各部中,农部官员是最没有排场,深入到农村还要穿草鞋破衣服。沪上繁华之地,一身廉价洋装的陈振先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哪里漏了底。
  “嘿嘿……”老板得意的笑了两句,说出来原委:“刚才大人付钱的时候。腰间的皮带是军用的,”他随即把自己衣服一扯,腰间也是一条军用皮带,笑道:“只有衙门、还有军里的人才敢用这种皮带。不然就是盗用官产,要坐牢的。大人斯斯文文,总不会是军里的吧?”
  “哟。”新朝官员从不穿洋装,陈振先以前的洋装皮带不知道扔哪去了。出家门的时候无法只好系了根军用皮带,不想就这么一根皮带露了底。他大笑起来,“我不是什么大人。老板,你怎么也有,不怕坐牢吗?”
  “我……”老板笑,他拍了拍一条腿,颇为豪放的道,“阿拉是伤残军人,只是运气太差,要不然就进太庙永享香火了,哪还在这里卖杂货。”
  居然是伤残军人,陈振先的眼光从老板的脸上再隔着玻璃橱柜打量着整间小店,看着另一边靠广场卖杂货的橱柜生意忙的不得了,不由道:“这里的生意不要太好,真是日进斗金啊!”
  “那也是皇上和总理赏的。”老板脸上灿烂,他拍了拍橱柜旁边的大冰柜,又指了指小吃摊角落里轰轰直响的柴油发电机,“阿拉老家就在沪上,要不然就到乡下去开大拖拉机、办碾米厂了。沪上全是劣绅当道、穷人吃苦,这地方呆着说话的人都没有,真没意思……”
  退伍军人的价值观让陈振先颇为难懂,他正待说些什么不想秘书已经吃完,他便掏钱买了两包好烟,扔给老板一包就拱拱手告辞了。在秘书的带领下,两人电车换公交一路倒腾,到市政府招待所已经累的不行了,不过见陶成章不在,便一头就栽倒在床上,晚饭的时候才醒。
  “铎士今日辛苦了。”在外头跑了一天的陶成章依旧精神抖擞,反倒是睡了一下午的陈振先一脸萎靡,了解自己部下的陶成章难得和蔼了一句。
  “哪有大人幸苦。”陈振先有些汗颜,他赶紧转移话题,问道:“案子明日就要开庭了,现在情况如何了?”
  “如何了?本朝总理府素来不干涉大理寺审判,我下午先去督察院见了督察院左都御史徐伯荪徐大人,还去找了市政府,最后还去了哈托华律师行……,反正该去的地方我都跑了一遍,大家都对案子没把握,洋人律师也说护宪党请的律师不好对付,形势不容乐观啊。”说到案情,陶成章面有忧色。
  “啊!徐伯荪徐大人也来了沪上?”陈振先很是吃惊,督察院是朝廷机要部门,徐锡麟官居一品,和总理同级,坐镇中枢,不想居然来了沪上。
  “不光徐大人来了,大理寺寺卿许静仁也来了。”陶成章道,“现在全天下亿万百姓全都在盯着这案子。我们赢了,那土改一切顺理成章,要是输了,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陶成章说完这话心中更优,这土改一案实在不能久拖,现在地价还算低。化肥之前一直不用,但今年春天已往各地调拨了。一旦化肥功效显现,那地价更要大涨;还有手扶拖拉机等那些机械。以前一户人家就种二三十亩地,但若用上农业机械,那些地主完全可以雇人自己种,拖拉机、收割机、抽水机,这些东西完全可以替代人工。真要这样,佃农生计将更加紧迫,且可能永无翻身之地。
  “大人,这次的法官是谁?不会又像去年的那什么蔡寅一样吧?”陈振先没想败诉的后果,只是怕这次政府又被廷尉府给糊弄了。等案子审完再来更正,嫌疑人早就跑了。
  “我听徐大人说,本来是想用回原沪上大理寺寺卿黄庆澜的,但黄庆澜是南洋公学出身,担心会因张元济入狱一事心怀不满,便用了一个叫张鸿鼎的法官。”陶成章道。
  “张鸿鼎?”陈振先念着这个名字,发现根本没听过。
  “嗯,安徽桐城人,神武前三年毕业于东京明治大学法律系。回国后没去京城考试,在安徽江淮大学任法科教员,开国后参加廷尉府司法考试,当了法官。去年在汉口任大理寺寺卿,判了几个疑难案子,时人称张青天。”陶成章介绍道。
  “那就是说他会秉公执法了?”陈振先道。想不出这么一个任法官对政府是有利还是不利。
  “安全局对我说,此人在东京时和孙党走的极近。但却没有入同盟会……”陶成章道。
  “孙党?”陈振先顿时汗了一把,焦急道:“他要是孙汶党羽。那这案子十有**……”
  “只是怀疑,但没有证据。大理寺派谁做主审,政府不说不能干涉,就是能干涉也不行,不然案子判下来那些地主能服吗?”陶成章眉头也是拧紧的。他完全知道法官对于案件审判的重要性。以他看来,司法独立根本就是**立牌坊,谁要是不服,复兴军杀过去便是,何苦和他们打官司?
  公义是什么,公义就是炮筒子,谁的炮筒子粗谁就有公义。不服,哼哼!现在的美洲土族有谁敢说自己不服的?还有满清,鼎革的时候杀了那么多人,二百余年有几人敢说不服的。国人九成九都是欺软怕硬,且奴性深重而不自知。开国才四年,要想清除前朝的污秽,岂是不杀人可以解决的?把这几百万地主杀了,家财也没收个干净,农民不单分了地,户部也有了银子,何等的两全其美,弄到现在打官司,一但输了那政府可就灰头土脸,简直是自寻死路。
  心中嘀咕银安殿那位的不对,无心吃饭的陶成章没扒几口便扔了筷子回房去了。市政府招待所里吃政府标准餐,沪上租界四马路的五层茶楼,一干护宪党的骨干面对着满桌子的佳肴却无心下箸。这些人怀抱着宪法,都在听党内宣传部部长林长民的布道。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此乃西洋胜于东亚,雄于世界之根本。历史的进步是任何人不可违背的!何为历史的进步,那就是生产的进步、是效率的进步。与西洋各国对比,吾中国不是人太少,而是人太多。米国耕地远超吾国,可米国人口不到一万万。吾国为何穷困落后,为何又洪杨发匪之乱,全是地少人多所致。
  今朝堂衮衮诸公,不思极力控制人口,反而变着法子平均地权,那和孙党何异?这是和历史潮流对抗!这是违背宪法!这是要注定要被扔进历史垃圾堆,遗臭万年!”
  林长民站在二楼的戏台上,近千党员都能看见他讲演时激动的神情、听见他饱含正义的声音。他遗臭万年一句才说完,潮水般的拍掌声雷鸣般响起,五层楼上上下下全是叫好声。
  “时下欧战正甘,政府与俄国未曾休战,妄图以此要挟到一些好处。正因为此,欧洲各国怕我国摇摆,全都异口同声的支持当朝政府,支持土地改革。诸君千万要看清这一点,不看清这一点还真以为各国都支持他杨竟成。不是的!各国是因为要我国支持、要我国之战时物资,这才妄顾公义,支持土改。一旦欧战结束,那自然会有人站在公义的立场上说话。(掌声)
  米国人不是这样吗?米国政府私下已经认为没收有产者的田产是不正义的行为。不管名义上说的多伟大,但横夺民财就是横夺民财。不管稽疑院有多少人举手,不管电影局拍多少部电影。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激烈的掌声)
  土改衙门拿着灾荒说事那更是颠倒黑白。灾荒是吾等酿成的吗?既然不是吾等酿成,那吾等乘机收地有何不对?地价总有涨跌。生意素有赔赚。为何以前低价收的地,现在就不能涨价卖出?以买进之地价核价补偿,试问天下各国哪有这样的生意?(激烈的掌声)”
  之前都是梁启超上台讲演,但讲来讲去总有累的时候,明日就要开庭,为提升军心士气,梁启超本是要登台的,可不想昨夜居然着了凉,于是只能林长民上台。梁启超讲演常长在说理。林长民讲演则胜在气势,现在这一段讲下来,效果居然出奇的好。
  “宗孟这般实在是说的太好了。若是明日能在大理寺门口也这么讲,那可就……”护宪党的声势越闹越大,汤化龙越来越佩服梁启超的脑子。现在诸人身处无比安全的租界,战场也选在临近租界的沪上县衙,还拿住了银安殿那位的软肋,操持着正义和公理,真是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不可等闲视之啊。”意气风发的梁启超将身旁沪上花魁玉月仙的玉手从额头上移开。清清的咳了两声,道:“杨氏素来多计,真要是官司输了,他必不甘服。肯定会有什么后着的。”
  “难道他会……”同桌的李经方哑然道。李家在合肥有数万亩地,因为都不是正价买来的,土改衙门只给了一成地价。本该认命之际。不想护宪党悄然鹊起,他又花了数万两银子。买了个党内干事当当。
  “他如果会这般,”汤化龙做了一个杀头的手势。然后肯定道:“那是自绝法统。杨竟成虽然不爱惜名声,可做事素来极有分寸,手底下的丘八们也与民秋毫无犯,算的上是义师了。再说,他若真的这么做了,那世界各国又会如何看他?欧战终有一天要打完的,那时候洋人不再捧着他,他能在台上呆多久?”
  “对了,我听说……”汤化龙说完,林森忽然提起一件事情,“我听说这杨竟成上个月死了老婆……”
  “咯咯……”陪着客人,左顾右盼的花魁玉月仙忍不住道:“这位老爷,总理大人不是死了那恶煞煞老婆,是死了妾室。可怜啊!想当年沪上滩美救英雄,恩爱了才几年啊,就被老天爷拆散了,真是可怜了我们这些苦命女子……”
  “据查,死的是那个叫寒仙凤的妾室。”护宪党党报主笔邵飘萍道,他是记者,消息最为灵通,“听说是难产死的,不过却给杨竟成生下了两个儿子。”
  “一次生两个儿子?”徐佛苏很是吃惊,他是生了好几个女儿才有那么一个宝贝儿子,“这也够赔上一条命了。”
  “好了。坊间野闻就不要说这么多了,土改补偿一案是我党立足于政界之根本;赢了,那在座诸位两年后便是稽疑院议员,要是输了,那不说一辈子冷冷清清的,人死狗不理,杨竟成会放过大家吗?”梁启超看着讨论越来越偏向主题,忙出声打断。他说完这些,又对坐在席间叫局而来的女先生看了看,明白他心思的汤觉顿忙打发这些**下了去。
  “明日上午十时开庭,我们务必要多找些人,闹出一些声势来。”等**们走光,梁启超再道:“还有各大报的记者,都要给我请过去,照相机要多,庭讯最好能找电影公司录下来。律师说了些什么,证人又说了些什么,法官又说了些什么,都要好好的记录下来,如果法官审判偏向政府,那这事情就更好玩了。”
  “明白!”负责行动的林森说道;
  “明白!”负责宣传招呼记着的邵飘萍说道;
  “明白!”负责召集鼓动真真假假群众的徐佛苏说道
  次日上午九点三刻,赶往沪上大理寺的陶成章等人一入城就发现气氛不对,沪上县城虽然在神武元年就拆了城墙,整治了街道,可现在这县城还是人满为患。那些行人一看就是有组织的——全都穿着白色西装,手举宪法,不少人胸前还挂着十字架。
  “大人,很多地主怕政府……,所以不少都入了基督教。”陪同陶成章的沪上安全局杜月生说道。
  “入教?”陶成章不屑的笑,“入了教政府就管不了他们了?真是一群声色俱厉的劣绅。”
  “大人,他们是怕万一政府硬来,好引起各国舆论谴责。”杜月生再做解散,“也不知道谁出的这么个缺德注意。”
  “时间快到了,还有多远,有其他的路吗?”陈振先没理那些伪教民,只是看了看时间。
  “有。”杜月生对沪上各地熟悉的很,说着就把他们带到了一条的小道,七转八转不一会就到了大理寺。
  没有理会大理寺门口堵着的白西装地主,陶成章等人亮明官牌便被法警带入了审判厅,此时审判法官张鸿鼎已敲过法槌,宣布开庭。
  “经审查,原、被告出庭人员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参与本案庭审活动。
  依照《大中华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之规定,沪上特别市大理寺行政审判庭今天依法公开审理原告唐恒序、王国藩、关恒启、张招元、王家瑞、周骏烈、孙荃芳……,诉被告沪上特别市市政府、沪上特别市土地改革办公室,耕地征收补偿一案,现在开庭。
  现在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本案由行政审判庭庭长张鸿鼎担任审判长,审判员黄庆澜、徐维震组成合议庭适用普通程序进行审理,书记员王振南担任本案记录。
  本寺在收到原告唐恒序、王国藩、关恒启、张招元、王家瑞、周骏烈、孙荃芳……的起诉状后,在法定期限内予以立案,并向原告发送了受理案件通知书、权利义务告知书及举证须知;
  向被告沪上特别市市政府、沪上特别市土地改革办公室发送了应诉通知书、起诉状副本、权利义务告知书及举证须知。
  因沪上特别市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