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英雄 >

第845部分

清末英雄-第845部分

小说: 清末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现在最要做的是迅速稳定国内的局势,不管用什么办法,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德国陆军还保有战争潜力,你们才能在和约谈判时有还价的实力。”杨锐道。“另外,为了维护中德之间的友谊,中国会在和约上要求德国赔款,但德国所支付的赔款将减去庚子赔款多于义和团给德国造成实际损失的那部分。以灵活的方式全额返还给德国,这样大家都不吃亏。还有面对德国国内的饥荒,我们正在想办法,可最大的问题是协约国的封锁。粮食几乎只能通过俄国运输,但波罗的海很快也在封锁范围之内,而波兰又和俄国在交战。这真是让人苦恼啊。”
  “总理阁下,感谢您为德意志做的一切!”被宝隆扶着的吕特对着杨锐深深鞠躬。
  “不!中华政府刚刚成立的时候。德意志也为中国做了不少事情。”杨锐也站起回礼。不过他本以为德国人要告辞的时候,吕特再问道。“总理阁下,虽然德国的共和国宪法已经制定,但反对的声音依然不少,很多人认为可以像中华宪法那样给德皇保留一个虚位,使其成为一个精神象征,我们正在犹豫这件事情……”
  德国变成民主政体,能被德国人接受的政体只有美国模式和中国模式,以杨锐的第一反应,德国采取美国那种联邦体制明显是不行的,德意志确切的说由一只狮子、六只绵羊、二十只老鼠组成的,一旦采取联邦制,那么绵羊和老鼠的权利暴增,势必会引起地方和中央的矛盾。他会象清末民国一样,各地督抚军阀——对德国来说则是州议会,他们将为独自为政,根本不把柏林中央政府放在眼里。
  换作以前,普鲁士这只狮子一吼,不说老鼠,巴伐利亚这些绵羊也得乖乖听话,可采用联邦政体,那么老鼠和狮子的地位是平等的,老鼠的权益必须得到保障,狮子也不能持强凌弱,其结果便是政令出不了柏林。如果德意志一切顺畅,几十年后这种情况或许会得到改善,可现在,一个战败国还四分五裂,加上混乱低迷的经济,政局肯定是动荡不安。
  怎么可以让德国政局稳定呢?杨锐脑子里转过这个想法,然后笑道:“贵国能认同中华宪法我深感荣幸,只是德意志人民现在对德皇的观感如何?”
  “非常不好,但我们准备立威廉皇太子殿下为新德皇……”思索过中华政体的吕特也知道威廉二世已失去了民心,所以根本不打算让其复辟。
  “贵国社会民主党人和美国威尔逊总统一定不希望看到这一点,”杨锐道:“虽然新成立的国家只是叫做‘德意志国’,没有共和国的意思,但在社会民主党人的宣传中,德意志已经是共和国了;而且与协约国谈判的基础是德国民主政府,以美国人对我国的看法——他们从来都不认为中国是民主政体,而是**政府。因此我认为以新皇帝作为德意志的精神象征,将会使德国的内外局势更加混乱。你可以将此提法询问威尔逊总统,如果他同意的话……”
  “威尔逊总统对此完全反对。”吕特很遗憾的道。“杨,虽然我说不出原因,但我能预感变成共和国后,德国将会面临更大的危机。人们以前习惯了信仰皇帝,现在皇帝退位了,他们真不知道该信仰什么,所有人都很担心民众会倒向布尔什维克……”
  “吕特先生,也许倒向布尔什维克是德意志唯一的谈判筹码。”杨锐打断道。“不过国内的饥荒真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这个筹码还是要谨慎使用。我可以在这里承认:一旦和约签订。德意志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中国食品,我保证那全是低价食品。如果德国人购买不起食品,那我国岷王殿下将捐助不少于一亿华元的食品帮助德国度过危机。”
  “岷王殿下?”吕特和宝隆有些奇怪。
  “是的。岷王殿下。”杨锐笑道,“中国的国策是:所有坏事都是总理府来做,而所有的好事都归于皇室,这样一旦发生危机,那么通过更换一直干坏事的政府,民众的愤怒就会得到平息,国家才能稳定。毕竟,愤怒总要有一个发泄口的。”
  居然是这样的逻辑,德国人有些目瞪口呆。“可这也会有另外一个危机,如果民众支持岷王殿下登基甚至执政,那么国家将重新回到帝国时代,就像日本一样……”
  “不,这不可能。”杨锐摇头,“已经掌握了权利的人,不可能将权力重新还给皇帝,复辟只会是少数人的幻想。就日本而言,他也不是将权力还给皇帝。而是将权力集中起来,掌握在军阀和财阀手里。其实即便我们不这样做,民众也会习惯性的把好事归于皇帝,坏事归于政府。如果民众真的连皇帝也认为是不好的话。他们就会想着改朝换代,总的来说,换皇帝的成本绝对比换政府高。”
  杨锐并不想和德国说其他的事情。他很快就结束了上述话题,转折道:“吕特先生。请转告国内,中国将在不违反条约和国际原则的情况下。尽全力帮助德国获得一个体面的和约。不过,你们不能对此抱有太大的希望,欧洲问题显然不是中国和日本有资格发言的。”
  草草的将德国人打发了,回到内室,之前回避的谢缵泰笑道,“竟成你又在坑德国人。”
  “我这哪里是坑,我这是……”杨锐红着脸,有些不好意思,不过终究正色道:“如果中国的崛起必须踩在德国的尸体上,那我将毫不留情!”
  “可问题是你这个逻辑是从哪里来的?”谢缵泰早就看出杨锐对德政策的真正内涵,他一直不明白会说德语的他为何这么使劲坑德国人。
  “那是你这个外务部尚书很不合格!”杨锐掏出一支烟点着,看着迷糊的谢缵泰,他指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笑道:“为什么会得出这个逻辑,地图上有答案啊,你为何不看?”
  “地图上有答案?”谢缵泰茫然的看着世界地图,不解的问,“中国和德国分处欧亚大陆的两边,是绝对不可能发生战争的,按照常理说,远交近攻,我们拉拢日本不就是遵循这个原则,担心他为美俄所用吗?对德国为何就不是如此……”
  注重细节是谢缵泰的强项,但他的毛病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杨锐见他说了半天也说不到点子上,不由站起找了支笔,在地图上重重的划了三道横线,而后半是开玩笑半是郑重的说道:“给你三条辅助性,再看不出来,那就打报告辞职吧。”
  听杨锐如此说,谢缵泰很是认真的这三条横线,但半分钟之后他还是摇头,“这最上面一条似乎是西伯利亚大铁路,这一条……”谢缵泰说不下去了,中间那条是经波斯、土耳其连到欧洲,有些像德国的3b铁路,但又不完全是3b铁路。“这一条是亚欧铁路吧?”谢缵泰问,见杨锐不回答,又接着看最下一条,这一条他真是不知道是什么了。
  “竟成兄,还请不吝赐教,小生感激不尽!”满头是汗的谢缵泰作揖道。
  “你说的那一条确实是亚欧铁路,”杨锐点头,“但是,我们现在丝毫不能透露出任何要建设亚欧铁路的想法,连‘亚欧铁路’这个词也不能出现在任何报纸和媒体上,因为……,
  英国人现在占领了巴格达和伊斯坦布尔,3b铁路有2b已经掌握在他们手里,这是一;第二,波斯的英国人势力不小,虽然他们的所作所为令波斯人厌恶,而我们粮食救援和支持其波斯收回土库曼让波斯人欢迎,可未知的东西还是很多,一场革命就能使我们之前的所有努力前功尽弃。
  最重要的一点。亚欧铁路和海运是相互竞争的,这其实就是最下面那条横线的含义。那代表海运。虽然现在海运成本远低于铁路运输,但就军事上来说。铁路比海运快速的多、有效的多。欧洲战争就本质而言其实是一场铁路战争,所有的战事都围绕着铁路。一旦亚欧铁路建成,复兴军十天之内就能赶到柏林,半个月之内就能抵达大西洋法国、西班牙海岸。
  最上面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中间的亚欧铁路,最下面的就是海运,这三条通道决定世界霸权。最下面那条,从横滨或者沪上出发,经南海、南洋、新加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直抵地中海、大西洋一侧的海运通道是世界贸易的主通道。为什么英国愿意将美洲海权分享于美国,原因在于最下面这条海路才是大英帝国的命脉。
  在俄国崛起之前,也就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出现之前,只有海运和中间这条通道的竞争,那时候还没有铁路,只有骆驼。为何唐朝能将势力扩展到西域?完全是得益于丝绸之路。海运繁荣之前,阿拉伯人掌握着世界贸易,海运繁荣之后,不管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还是现在的英国,都是整块大陆的边沿国家,而后,临海的地方开始繁荣。内陆地区开始衰败。但在丝绸之路时期,完全是相反的,那时候西北才是鱼米之乡。江浙、以及连着长江的湖广都是蛮荒之地。
  航海技术的发展、苏伊士运河的开凿,使得海运几百年来处于上风。丝绸之路没落了。可现在铁路又使得陆权——我以前很不明白西洋人所说的海权和陆权,但现在我算是理解了。何为海权?何为陆权?权就是对世界贸易通道的掌握,掌握了贸易自然就掌握了金融,贸易和金融在手,那么任何国家都要臣服,这才是真正权力。
  也许有什么都不要购买、自给自足的国家,可这样的国家能有多少工业?能有多少钢铁?当全世界的商品都纳入一个贸易体系时,贸易就成为一种决定性力量。英国人是靠舰队来保证他对海路的掌握的,掌握这条海路让英国获得巨大的收益,不过和原来掌握丝绸之路的阿拉伯人一样,帝国正在衰弱,但不同的是,当初阿拉伯人——确切的说其实是奥斯曼人,他们正处于海权替代陆权的时代——是因为海权替代陆权,所以衰弱;
  现在英国的衰弱在于其财政的败坏、懒惰的人民和毫无创新精神的企业主、以及竞争者美国。情报局以及商情局众多报告显示,虽然英国政府不乐意,但英国背后的势力、特别是金融实力,乐于向美国转让世界霸权。如果我们坐视不管盎格鲁…撒克逊人顺畅无比的完成这个交接,那么世界帝国就会再一次出现,这对我们是极为不利的。
  我们的策略不是开战,我们真正要做的是重建丝绸之路,也就是亚欧铁路。可现在的问题是,和旧丝绸之路相比,它的上方已经有了一条陆权通道,更有一个庞大的帝国,整个世界格局现在已经分成了东南西北四块。我们是东,德国以及法国是西,俄国是北,大陆最下方的海路是南。
  非常不利是,一旦我们试图建立中间这条通路,必会受到南北势力的联合绞杀,俄国人希望繁荣西伯利亚铁路,英国人或者美国人则希望阻止任何可挑战海权的陆权,特别是与建设在雪原上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不同,亚欧铁路经过的都是资源和人口都极为密集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和国家又直接或间接掌握了一些关键港口和海湾,谁也不能保证这些国家在被亚欧铁路串起来后,会不会做出一些疯狂的事情,所以这条铁路的建成很有可能会颠覆之前海权大于陆权的格局,这等于直接瓦解了海洋帝国,不管他是英国还是美国。
  东南西北四方势力,照说二对二也未必会输,可问题是整块大陆是狭长的,德**队运抵君士坦丁堡的速度一定没有俄国人快,到时候我们和德国法国将面临着来自南北的海陆夹击。这个困局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将俄国推入欧洲,将东南西北四方角力变成三国争雄。当俄国人站在德国人位置上,他就会产生和德国人一样的思维,那就是建设一条最经济的、连通整块大陆的高速铁路,以应对海洋帝国的威胁。
  我们为什么要坑德国、不断的坑德国,就是要完成这个构想,当然,如果德国人争气的话的,我也不介意和他们一起绞杀俄国,可就目前看……”
  难得有这样的长篇大论,谢缵泰直接听傻了。这其实是杨锐带着后世经验——美帝、欧盟、俄罗斯、中国,并结合当下的世界局势所思考出的结果,很神奇的是,这个想法和杨度不谋而合。德国若是赢得一战,中德两国可以联合起来肢解俄国,但问题是中国的崛起必定要踩在德国的尸体上,不然根本没有下场的资格。德国既然死了一次,她虽然会被纳粹复活,可也只是外强中干,帝国从根本上说是极为虚弱的。
  “竟成,俄国人即使能占领欧洲,那也不会是长期的。”回过神来的谢缵泰道。
  “当然,我也没打算这是长期的,不过,以欧洲为诱饵,使得南北势力对撞、消耗,并且在这个对撞、消耗的过程中,我们,波斯、土耳其将有时间从容壮大;而退出欧洲的俄国将会为虚幻的**理想耗尽自己最后一滴血。到那时候欧洲还将是欧洲,他们和我们一样,会从根本上支持亚欧铁路,而俄国,虚弱的俄国将会重复沙皇俄国的下场,走向分裂,这时候东西两股势力将大于南北合力,没有人能阻止陆权的复兴。”
  杨锐说到这里,又看着谢缵泰笑:“外交政策必须切合国家整体战略,所以这些东西你必须知道。但仅仅是你,一旦欧美人知道我们会这样玩,他们又要高叫上帝了。”
  杨锐告诫务必要保密,谢缵泰看了杨锐一眼,使劲晃了晃脑袋,“如果这些话不是出自你之口,任何人都不相信这会是国家战略。俄国占领欧洲,俄国现在能不能站稳脚都还是未知数,也许他们自己就内乱了,也许他们被协约国资助的邓金尼、克拉斯诺夫剿灭了,英国人把大量战车从黑海运到了敖德萨、顿河,外高加索,俄国的战争真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这就是眼光了。上等人认为布尔什维克无法统治俄国,我则刚刚相反。你认为俄国无法占领欧洲,我的判断也刚刚相反。”杨锐笑。不过他显然不想再讨论关于国家大战略的东西,只问道:“明天准备怎么谈?”
  “依旧只听不说。”谢缵泰道。杨锐虽是代表团的首脑,但他并不急于在和会上露脸,一到法国就先去南锡看望远征军,去祭奠阵亡的远征军亡灵,而后才赶赴巴黎。这个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