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 >

第942部分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第942部分

小说: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我们不能现在回到直布罗陀要塞吧?”谈仁皓叹了口气,“如果行动失败,那么最终也得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而这个人不会是你们,也不会是姜仲民。”
“这个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要现在取消行动。”常荐新压了压手,没有让郝东觉叫出来。“我们的意思是,必须要修改行动计划,以确保行动能够成功,而不是如同你所计划的那样去冒险。”
“那你们有什么意见?”谈仁皓的情绪也低落了下来。
常荐新干咳了一声,提醒了一下仍然有点气愤的郝东觉。
“仁皓,我们不是要害你,而是在帮你。”郝东觉勉强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这么说吧,我认为现在第一舰队应该继续前往加勒比海,而不是转向去英吉利海峡。我们过去没有任何的意义,反而会起到不好的作用。”
“可问题是,我们现在去加勒比海有什么意义?”谈仁皓微微皱了下眉毛,“第三舰队在那边的行动只是为了迷惑德国人,只要我们成功的控制了英国,海军司令部肯定会立即取消攻打大安德烈斯群岛的行动。而加勒比海那边没有足够多的港口与基地支持两支主力舰队,到时候,我们还得返回直布罗陀要塞。”
“我觉得这些问题都不存在。”郝东觉又有点激动了,“加勒比海的港口并不少,第三舰队已经打下了小安德烈斯群岛里的多座岛屿。另外,军事基地也在扩建。到时候,我们可以与第三舰队轮番进港休整,就不存在争夺港口的问题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迟早会攻打古巴,到时候,我们仍然将赶过去执行作战任务。最重要的是,我们可能在大西洋上隐蔽的前进吗?”
谈仁皓微微皱了下眉毛,郝东觉最后一句话说到了重点上。
北大西洋一直是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的活动区域,现在,德国海军至少有600多艘潜艇,就算其中三分之一在海上执行作战任务,那么也有200多艘潜艇分布在大洋上。而这些潜艇都主要集中在商船的航线上。如果德国人想搞清楚第一舰队的行踪的话,肯定会联系那些在大洋上执行巡逻任务的潜艇去寻找第一舰队。在此情况下,第一舰队不管是向西,还是向北航行,都有可能与德国潜艇遭遇。就算不会与德国潜艇遭遇,第一舰队秘密的到达了英国附近海域,德国海军也会因为第一舰队没有出现而产生怀疑。也就是说,除非第一舰队在大西洋中部航线上,并且是正在向西航行的途中被德国潜艇发现之外,都会让德国人起疑心!
“仁皓,我觉得,我们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就是迷惑德国人。”常荐新直接说到了第一舰队的主要任务。“不管是去北海,还是去英吉利海峡,或者是前往加勒比海,我们都是德国人重点监视的对象,而按照海军司令部发来的命令,我们没有去协助陆战队前往英国的任务,那是第五特混舰队的事情。而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迷惑德国人,让德国人相信,我们正在开赴加勒比海战场,而不是去英国那边。这样的话,我们就最好去加勒比海,并且在设定航线的时候,最好选择几处德国潜艇经常出没的海域,争取让德国潜艇发现我们的行踪,到时候,德国人就不会怀疑我们将去占领英国,而等到他们感觉到事态不对的时候,陆战队就已经到达英国了。”
“我也是这个意思,我们应该继续向西航行,并不转向,并且尽量暴露舰队的行踪。这样,德国人才不会注意到第五特混舰队与运输船队,让陆战队可以秘密到达英国。”
“可问题是,第五特混舰队有能力阻止德国人进攻英国吗?”谈仁皓没有立即改变决定,毕竟他对姜仲民并不是很放心。
“如果德国人要强攻英国,我们能够阻止吗?”常荐新笑着摇了摇头,“如果我们真与德国人发生冲突,以第五特混舰队的实力足以将德国舰队挡在英吉利海峡外面,就算再不济,也足以自保。而且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我们才会与德军发生冲突,将陆战队秘密送到英国是整个行动的关键,只要我们的目的暴露的话,就算我们在海上击败了德国人,那又有什么意义?难道我们现在与德国翻脸吗?”
谈仁皓沉默了下来,常荐新这番分析是相当有道理的。
“仁皓,你就别犹豫了,如果再不做出决定的话,那我们的行踪就将暴露了。”
“让仁皓仔细想想吧。”常荐新叫住了郝东觉。
思考了一阵后,谈仁皓朝两个搭档看了过去。“你们的分析有道理,看来,是我把问题想简单了。”
“那我们立即调整航线……”
“这个我知道。”谈仁皓压了压手,“我们的行动并不复杂,主要的问题是,第五特混舰队与登陆舰队如何秘密到达英国。”
郝东觉立即沉默了下来,看样子,他对姜仲民仍然极为反感。
“这确实是个难题。德国人肯定会监视我们的行动,而且很快就会知道,或者是现在已经知道第五特混舰队已经离开了直布罗陀要塞,我们的登陆舰队也已经离开了休达港。这样一来,如果德国潜艇发现了第五特混舰队的行踪的话,那么就算我们此时在加勒比海参加作战行动,也不可能让德国人相信我们的计划了。”
“看来,怎么处理好这个问题才是最关键的。”谈仁皓翻出了海图。“我觉得,第五特混舰队首先得沿着葡萄牙海岸线前进,但又不能进入岸上的目视范围之内,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避开德国的潜艇。进入了比斯开湾之后,舰队应该尽量在浅海区活动,并且在夜间接近英国,渡过海峡西南部最容易被发现的这片海域,然后让英国皇家空军负责对付德国人的侦察机。这大概需要三天的时间,如果能够在这三天中不被德国人发现的话,那我们的计划就多半成功了。”
“如果靠近法国海岸线航行的话,那就很容易被德国的侦察机发现!”
“德国没有足够多的夜间侦察机,如果皇家空军能够在这三天之内轰炸德军的机场的话,那么风险性就更小。”
常荐新站了起来,看着海图思考了起来。
“可这也不能完全保险。”郝东觉也跟着站了起来,“我们最好能够在这边搞出点风浪来,让德国把注意力放在我们的身上,这样就自然无法去照顾到我们的登陆舰队了。”
“东觉的话没有错,我们应该制造点事情出来。”
“这是不是有点画蛇添足了?”谈仁皓还是有点不肯定的样子。
“也就三天的时间,三天后,就算德国佬反应了过来,那也太晚了,就算是画蛇添足,只要我们能够做得逼真一点,德国的情报部门也需要花不少的时间进行分析,那我们就能够争取到这三天的时间。”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可问题是,有什么办法可以引起德国人的注意,同时又不显得过于做作,让德国人起疑心呢?
“东觉,这次你们补充的新飞机里面,不是有一批新式侦察机吗?”常荐新朝郝东觉看了过去,“那我们何不以检验新式侦察机的性能搞一次对抗演习,由第二特混舰队充当进攻的一方,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充当防御的一方,把演习时间确定为三天,并且主动联系一下其他部队,把演习范围确定在马德拉群岛北部海域。这样一来,我敢保证,德国人肯定会很关注我们的新式装备,同时想知道我们这几支特混舰队的战斗力,就肯定会把周围的潜艇都派过来,到时候,第五特混舰队与登陆舰队就可以秘密北上了。”
“对啊,这确实是个好办法,而且我们还真没有检验过那些新式侦察机的性能呢。”郝东觉差点跳了起来,“仁皓,就这么办,把演习搞大一点,同时舰队向西航行,也不耽搁我们赶往加勒比海地区的时间,这样一来,德国人就不会有所怀疑了。”
谈仁皓笑了起来。“看样子,真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了。那就这么办,我们立即拿出大概的演习计划来,等下我就与雷少卿联系,另外,派遣人员去通知第五特混舰队秘密脱离编队。记住,演习期间都用以往的密码发送电报,让德国人监听我们的通信,而且要经常发电报,让德国情报部门的人全去破译与分析我们的电报,到时候,他们就自然没有精力去监视第五特混舰队与登陆舰队的活动了!”
演习计划很快就确定了下来,由第二特混舰队充当主攻部队,而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则扮演假想敌,由第二特混舰队发动偷袭。演习的战术目的是要检验第二特混舰队新装备的那批“侦察鹰”的性能,而真正目的自然不是这个了。
当天下午,谈仁皓就安排一架水上飞机把新的行动计划送到了第五特混舰队去。同时,他还主动与雷少卿取得了联系,为了不让德国人知道第一舰队搞演习的真正目的,谈仁皓没有在电报中提到相关的内容,只是要求雷少卿派出补给舰队支持演习行动,同时安排一批军官来做演习的裁判。
相关的工作也迅速的安排了下去,傍晚时分,第二特混舰队就脱离了编队,第五特混舰队也在同时脱离了编队。在谈仁皓发给雷少卿的电报中是让第二特混舰队与第五特混舰队同时充当进攻部队的,因此第五特混舰队在此时脱离编队并没有什么麻烦。而这两支特混舰队都将隐蔽行动,等到德国人发现第五特混舰队没有参加演习,并且早就已经离开了演习海域的好似后,恐怕第五特混舰队已经进入了英国的港口了吧!

第九章 侦察鹰

在“猎鹰”才开始服役的时候,航母上配备的侦察机仍然为老式的“射水鸟”,很快,各舰队就发现,“射水鸟”侦察机的侦察半径还不如“猎鹰”的轰炸半径,因此很快就全部用临时改装的侦察型“猎鹰”取代了“射水鸟”。这并不是正式的侦察机,当时,哈飞正在紧锣密鼓的研制具有更强大的侦察能力的侦察机,并且取命为“侦察鹰”。
“侦察鹰”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飞机发动机的下方安装了一具圆盘型的雷达舱,装备了一部专门用于对海搜索的雷达。这不但提高了发现敌战舰的距离,同时还让舰载侦察机具备了在夜间执行侦察任务的能力。对舰载航空兵而言,这绝对是划时代的进步。不久之后的一些实战就证明,“侦察鹰”上配备的雷达也具备有对空探测能力,只要飞得足够高,那就能够发现远处的敌机。也正是这一发现,最终带出了预警机。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侦察能力,“侦察鹰”上还做了多处改进。比如,为了增加航程,“侦察鹰”的弹舱被设计成为了整体式油箱,这样一来,及时在不携带外挂副油箱(如果携带外挂副油箱的话,就会限制雷达的探测能力,使其难以发现侧向目标)的情况下,“侦察鹰”的续航能力也达到了“猎鹰”在携带两具650升大型副油箱时的水平。另外,在“猎鹰”上作为标配的一些装甲被拆了下来,减轻了重量,这样就抵消了因为增加整体式油箱,以及气动外形发生变化后对速度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测试的时候,“侦察鹰”的最大速度甚至比“猎鹰”还要快20节左右,而且其加速性能明显比“猎鹰”号一点。为了加强通信能力,“侦察鹰”上配制了两部电台,并且留出了在今后安装第三部电台的位置。这一点非常重要,后来在使用三部电台的情况下,“侦察鹰”具备了一定的空中指挥能力,可以引导其他的轰炸机,甚至是战斗机作战。
这些改进极大的强化了“侦察鹰”执行侦察任务的能力,并且为其今后的改进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可同时,这也使“侦察鹰”的轰炸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最多只能携带外挂弹药,而且因为雷达罩的影响,其外挂弹药的能力并不是很强。“侦察鹰”是帝国海军装备的第一种专用侦察机,虽然是在大战后期服役,而且在战争结束之前,“侦察鹰”从来没有执行过轰炸任务,但是其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优秀侦察能力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也正是从“侦察鹰”开始,帝国海军提高了对侦察机的重视程度,并且延续下了发展专用侦察机的传统。
三月初,哈飞将第一批“侦察鹰”交付海军航空兵进行性能测试。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对测试的结果极为满意,在测试工作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就下了订单,并且要求哈飞尽快制造出第一批“侦察鹰”,好提供给在前线作战的各航母特混舰队使用。到三月下旬初的时候,哈飞通过调整生产安排,在适当降低了“猎鹰”产量的情况下完成了第一批36架“侦察鹰”的制造工作,并且很快就交付给了海军航空兵。这批“侦察鹰”原本计划提供给第三舰队的第四特混舰队使用,可当时第三舰队正在利蒙湾休整,而且计划的下一次战役时间要到四月底才开始,到时候哈飞将制造出更多的“侦察鹰”,因此,这批侦察机就被优先分配给了第一舰队。
四月初,36架“侦察鹰”通过五次转场飞行到达了休达。在决定这批新式侦察机的分配问题上,谈仁皓主动把让步,让郝东觉占了便宜。主要是第二特混舰队是第一舰队的主力航空打击舰队,而且郝东觉更懂得怎么利用航空侦察力量。另外,第二特混舰队在“英吉利海战”中损失了不少的战斗机,这也算得上是给第二特混舰队的一点补偿吧。最后,这36架“侦察鹰”被分配到了第二特混舰队的三艘航母上,替换掉了以前用的侦察型“猎鹰”。
在舰队离开直布罗陀要塞之前,郝东觉就组织侦察机部队进行了多次测试,对“侦察鹰”的性能,郝东觉也是赞不绝口。当然,在测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当时舰队侦察机部队的导航员并不熟悉雷达的操作方法,结果不得不由巡洋舰上的雷达兵对其进行紧急培训。另外,“侦察鹰”仍然是两人配制,导航员要负担更多的任务,压力也自然增加了很多。这些在部队实际使用中找到的问题都很快反馈了回去,后来通过延长飞机座舱的方式,增添了第三名飞行员,即专门的雷达操作员,这使“侦察鹰”的速度降低了一点,同时减少了内部油箱的容积,使其续航能力降低了大概两成左右。
完成了基本的培训与测试之后,第二特混舰队的侦察机部队立即组织进行了高强度的训练,而且通过训练来具体掌握“侦察鹰”的性能,特别是其装备的雷达的性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