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海寇 >

第656部分

大明海寇-第656部分

小说: 大明海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祸一方!
    崇祯九年,对于朝廷来说,又是一个难过的一年,虽然崇祯在八年的时候,擢升卢象升督军东南,洪承畴主西北,几省会剿流民军,多少见到了一些成效,可是崇祯九年期间,山西却又出现大旱。
    不光山西,河南等地也同样大旱,河南南阳一带,易子而食的情况十分普遍,树皮草根皆被饥民吃光,饿死的人不计其数,道路上到处都是饿殍。
    为此崇祯闻奏之后,下旨拨银赈济,但是整个山西和河南灾区,却仅仅是拨发了三千五百两的赈济银,这三千五百两银子,面对着等待赈济的百万民众,实在是少得可怜,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四月间建奴奴酋皇太极在关外坐北朝南,登基称帝,五月底便发兵再次南下掠食,从喜峰口等地攻入关内,七月建奴军攻入京畿之地,连破昌平、顺义、宝坻(今属天津)、定兴、安肃(今河北徐水)、大城、雄县、安州等近畿州县。
    整个京师再次告急,八月唐王朱聿键闻讯毅然起兵准备赴京救援,但是走到开封却被诸官拦住,因为他此举乃是大明皇家之大忌,大明皇帝生怕这些亲王执掌兵权起兵谋反,所以崇祯下旨,将唐王朱聿键废为庶民。
    这一次建奴入关,对大明的打击颇重,自从上一次建奴破关而入之后,建奴已经看出了大明的虚弱,认为大明不过尔尔,以前他们还没敢想过面南背北的称皇,可是现在大明的虚弱,让他们变得胆子越来越大了起来。
    在建奴心目之中,对大明的最后的一丝敬畏,这个时候早已烟消云散,到了这个时候,建奴已经兴起了争霸中原的心思。
    而这一次建奴入关,某种程度上算是又一次对大明的试探,而他们此次的试探结果,却是相当理想的,建奴军破关之后,进入京畿之地,连克十余座京畿周边的州县,明军屡战屡败,丝毫挡不住建奴的兵锋。
    这一次建奴的入关,对于大明的根基打击甚重,更大大动摇了大明这座大厦,时至此时,天下有点眼界的人,都已经看出来,大明已经到了风雨摇曳的境地,这大明江山弄不好可能保不住了。
    但是大明将会死于谁手,目前却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也有人认为,大明还不至于如此不堪,毕竟大明三百年基业在这儿放着,而且虽然此次建奴入关破坏严重,可是在洪承畴、卢象升等人主持之下,对流民军的几省会剿,却已经初见成效,贼首高迎祥,被时任陕西巡抚的孙传庭设计伏击,大败于黑水峪,将高迎祥生擒活捉,解送京师。
    于孝天一直都在关注着这些消息,他原本以为,他的出现对时局已经造成一定的影响,弄不好会影响到不少人的命运,可是现在看来,他的影响力,目前还暂时限于南方,对于中原一带以及北方,他的影响还没有那么大。
    起码高迎祥的命运,并未因为他的出现,就出现什么改变,高迎祥还是死在了大明朝廷和官府的手中。
    对于这次建奴入关,于孝天深知这其中恐怕跟他也有一定的牵扯,甚至可以说有他一定的责任。
    因为自他从登莱平乱返回福建之后,留守在登莱一带的手下们,便很快打通了和建奴的商路,开始将大量的盐茶输入到了关外,开始和建奴做起了买卖。
    建奴其实这个时候,是非常穷的,别看他们这些年来没少掠夺大明的财货,表面上看来是发了大财。
    可是实际上对建奴来说,小冰川时期对于东北一带的影响,要超乎许多人的想象,建奴所控制的辽东一带,每年的无霜期最短的时候,仅仅只有三个月,最长的时候,也没有超出五个月的,所以说辽东乃是一个绝对苦寒之地,是丝毫不夸张的。
    这样短的无霜期,使得辽东的农业根本无法得到发展,每年只能种一季粮食,而且还要看老天乐意不乐意,往往收获的粮食很少,农业处于一种极度萎缩状态,根本无法满足建奴的需要。
    这也是当初野猪皮努尔哈赤为何在关外大肆屠杀辽东汉人,甚至对于臣服他们的汉人也绝不留情,就是因为他们粮食奇缺,根本不够吃的,所以才会想出这等杀光汉人,来减少吃饭人口的缺德办法。
    于是建奴只能通过花钱来买的办法,解决他们吃饭的问题,只要有钱,就有人愿意做这生意,特别是山西一些富商大贾,这些年来,没少出口粮食到关外,着实赚大发了,建奴往往从关内掠夺一大笔财富,回去之后没多久就又流回到了那些晋商手中。
    所以说如果不是这些卖国的晋商,为了赚黑心钱,把大批粮食出口到关外的话,仅仅是饥荒,就能把建奴饿死一大半。
    某种程度上最终大明覆亡,这些该死的晋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建奴入关之后,也着实对晋商不错,算是报答了晋商当年对他们的恩情。
    现如今海狼集团打通了和建奴的商路,于孝天虽然眼红建奴手头的钱,可是原则还是有的,就算是他现在手头上各种粮食已经囤积如山,可是他在贸易清单上,直接便将粮食出口这一项,给彻底划掉。
    (弟兄们,帮帮忙!让我这个月做一次突破吧!多谢!)
    
    第一百九十章 盘点1
    
    虽然如果海狼卖粮食给建奴的话,将会获得极高的利润利润,现如今建奴坐地收购粮食的价格,已经高达十几辆银子,把粮食从南方用海船走海路运往辽东,一石粮食起码可以赚取到十两银子,这一船百吨粮食放过去,一家伙就可以赚取上万两银子。
    可是于孝天却严令主管这件事的手下,一颗粮食都不许卖给建奴,只允许将茶盐等商品卖给建奴。
    建奴本身不会制盐,而且那边天气酷寒,熬盐成本也非常高,所以他们食用的盐主要是依赖进口,所以盐这种东西,也是他们很需要的商品。
    对于茶叶来说,建奴消耗虽然并不多,但是盐茶这两种东西,他们的同盟者蒙古诸部却很是需要,建奴拿到这些盐茶之后,倒手卖给蒙古诸部,又可以赚取不少利润,所以这两种商品,还是颇受建奴欢迎的。
    但是像玻璃器皿和香皂肥皂这种目前还属于奢侈品的东西,建奴却并不需要,他们贵族数量有限,就算是要,也只需要极少量,另外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皇太极严令不得进口奢侈品,供个人享乐,所以这些海狼的拳头产品,反倒在和建奴贸易的物品之中,成了鸡肋。
    但是像一些日用的陶瓷之类的东西,却还是比较受欢迎,为了进一步打开贸易途径,更多的从建奴手中赚取利润,于孝天考虑再三,最终批复可以少量出口一些印度棉布或者目前南方滞销的松江布给建奴。
    而建奴身在酷寒的辽东,对于棉布这样的东西,却还是相当欢迎的,这么一来,双方的贸易立即便如火如荼的做了起来,经常会有从南方过来的船只,在登莱一带稍作停留,然后继续北上航行到辽东一带,和建奴进行贸易。
    但是作为交换,让建奴全部真金白银的拿钱来买这些东西,却又不太现实,因为建奴手头也没有那么多的现银,于是双方最终商议,建奴出一部分现银来购买物资,剩下的货款,则使用部分铁锭以及辽东特产的虎骨、鹿茸、人参、高丽参、貂皮等土特产进行交换,价格方面,建奴议定的价格也不高。
    像人参这样的药物,大明需求量很大,在南方现在整个药行之中,人参基本上是有价无货,一斤人参的价格,高到了百两银子之多,就这样也一参难求。
    但是海狼和建奴议定的价格,一斤人参,却仅仅只有七两银子,运回南方之后,立即就可以赚取到十倍以上的利润。
    所以这种贸易,对海狼来说,也是非常划算的,另外海狼贸易人员还提出,可以用生口来进行交换,一石粮食可以从建奴手中换取两个汉人奴隶,对于这样的要求,建奴皇太极考虑再三,最后也答应了下来。
    建奴每次入关,都会掳去大量的人口,而且女人居多,青壮男人居多,都是不错的棒劳力,但是因为关外粮食不足,这些被掳出关外的奴隶,生活质量极差,建奴养活他们也不容易,就算是给他们吃最差的东西,好歹也必须是可以吃的东西。
    所以建奴也不太在乎用人口来换取盐茶棉布等物,于是双方在这方面也达成了协议,每个月,建奴都会给过去贸易的海狼人员,提供几百名生口,然后被海狼转运回登莱或者是济州岛等地进行安置。
    这些被换回来的奴隶们,当重新踏上关内故土的时候,许多人都放声大哭了起来,在关外的时候,他们都是被当成猪狗不如的奴隶,吃的连狗都不如,甚至连猪都不如,穿的更不用说了,鹑衣百结算是好的,许多人在严寒之下,甚至还衣不遮体。
    现如今被海狼换回来之后,虽然还是奴隶的身份,但是每个人都获得了新的衣服,可以穿的暖和了,吃的虽然还是杂粮饼,但是比起他们在关外的时候,已经好到了天上,许多人直到这个时候,感觉还如同做梦一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就算是给海狼这些新主子当奴隶,也比给建奴当奴隶好上了一千倍,所以当他们被弄回来之后,对海狼这些新主子们,各个都感恩戴德,表现的极为恭顺。
    这些人被于孝天视作了今后反攻辽东的种子,这里的人每个人都对建奴怀有刻骨仇恨,只要将他们身体养好,以后编练成军,到时候出关攻打建奴的时候,这些人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这个时候于孝天特批在济州岛上,成立了一个新兵营,专门负责收编这些从关外以及山东一带收拢起来的辽东汉人,将其编练成一支北方军,只等未来投入到北方战场之中了。
    建奴恐怕万万想不到,他们和海狼做买卖,交给海狼的这些奴隶们,今后会成为他们的掘墓人,要是皇太极知道于孝天是做的这种打算的话,恐怕打死他,他都不会和海狼做这样的买卖的。
    当然和建奴做买卖,也不算是一帆风顺,建奴之中许多权贵,是相当嚣张狠毒的,以前跟他们做买卖的不少汉人商人,把货运到了关外,有不少人的货物被这些建奴的权贵侵吞,搞得血本无归的大有人在,甚至杀人越货的事情都实属正常。
    所以在最初的时候,过去进行贸易的船只,也遭遇过建奴一些刁难,甚至于出现过建奴试图哄抢船只和货物的事情。
    海狼的货船可不是吃素的,船上的人都是海军预备役,船上装备了不少中小口径的火炮,另外武装了不少火枪。
    碰上这种事,船上的船长可不会坐以待毙,当即便下令开火,船上枪炮齐发,登时将那些试图哄抢船只货物的建奴打的人仰马翻,丢下一地的尸体。
    建奴这一下才立即学乖了,知道这海狼惹不得,人家手头上炮铳犀利,想要在他们手头上讨便宜,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另外出事之后,建奴皇太极闻听消息立即派人过来查问,得知是他们的人图谋不轨,顿时勃然大怒。
    好不容易现在来了一伙海狼愿意跟他们做买卖,却有人想要从中谋私,这么做弄不好会切断这条商路,所以皇太极当即下令处斩了为首的几个家伙,算是彻底镇住了那些试图对海狼的船只图谋不轨的建奴。
    而且自从这件事之后,但凡是海狼的船只靠岸贸易,皇太极都下令各贸易点上驻守的建奴军队,要给海狼的船只提供保护,还要给海狼的船只提供给养,对海狼的船只上的人员,好的是不得了。
    这条贸易路线,虽然对于孝天来说,赚取的利润在他每年赚取的利润之中,并不算什么,可是却也使得于孝天在辽东一带,初步构建起了一个情报网络,多少能搜集到一部分建奴的情报。
    崇祯九年建奴挥师破关南下京畿之地进行袭掠,某种程度上和海狼的贸易有一点关系,他们为了从海狼手中换取更多的物资,手头现银不足,加之可供交易的生口数量也不多,所以只能想办法再去抢大明的。
    这才促使了建奴在崇祯九年皇太极刚刚一登基称皇便急吼吼的派兵破关,冲入关内大肆抢掠了一番。
    这一年建奴入关,足足抢走了十几万京畿一带的人口,另外还有各种财货,折合起来现银的话,足足有七十多万两白银之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朝野之间对于孝天的弹劾一浪高过一浪,可是崇祯眼下被建奴和流民军搞得是焦头烂额,根本没精力考虑该怎么对付于孝天,所以这件事也就这么拖了下来。
    当崇祯十年到来的时候,于孝天对手头的兵力进行了一次统计,目前于家军的海军三大舰队的兵力,已经高达两万多人,拥有中大型战船已经超出了三百条,而加上各种缉私船和掠私船这样的快速轻型帆船,还有海上负责监控渔场收税的渔监快船,数量更是高达近千条之多。
    现如今海狼的第一舰队,已经在于家军序列之中,被正式改称为北方舰队,在于孝天的命令之下,将舰队移驻到了浮山所也就是后世的青岛港那边,真正形成了对北方沿海一带的控制,责任区域包括了整个山东沿海,渤海湾一带,到朝鲜乃至是济州岛一带的海面,都归属于北方舰队负责管控,有事由他们进行处置。
    而第二舰队则负责福建、浙江、南直隶沿海一带的,舰队的母港暂时还留在围头湾,但是却实际控制了温州府沿海外面的洞头群岛,在那里派驻了一个支队,以洞头群岛为基地,控制浙江一带的沿海。
    另外现如今杭州湾外面的舟山群岛,也已经被于家军实际控制,那里曾经乃是海盗聚集之地,另外也是浙江一带海商走私的聚集之地,在岛上有诸多海盗的老巢,另外还有自发形成的黑市,完全不受陆上官府辖制。
    于是在几年前,于孝天便授意海军方面,开始向那边渗透,很快以一股海盗的名义,在当地崛起,迅速的干掉了一大批当地聚集的海盗,将那里的各种势力整合了起来,进而将整个舟山群岛都控制在了海狼的手中,直到彻底完成了对那边的控制之后,一些人才知道,新近在那边崛起的这伙海盗,原来是海狼的人,但是也已为时晚矣。
    (感谢大漠笑春风兄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