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

第148部分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148部分

小说: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术要向北发展,公孙瓒要向南发展,都必须首先占据兖州,因此,二人有了共同利益。192年冬天,袁术和公孙瓒南北配合,同时对曹操发起进攻。袁术的先锋部队很快进驻匡亭,深入陈留郡一百多里,再往前二三十公里就是曹操的大本营东郡。袁术在后方听到捷报,大笑起来:曹阿瞒,从今以后天下将不会再有你这个人!
  可是,袁术笑得太早了一些。曹操发动反击,连败袁术军队。袁术非但没有攻下曹操的一寸土地,反而不得不放弃大本营,率领残兵败将逃到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去了。
  袁术喘口气,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公孙瓒这小子干什么去了?
  袁术本来指望公孙瓒能从北面牵制,让曹操无暇南下。公孙瓒有利可图,他任命单经担任兖州刺史,就是为了染指兖州。袁术一路北上的时候,单经率部进驻平原国,刘备率部进驻高唐县,威胁兖州北部。
  可惜,袁术与公孙瓒的军事联合缺少默契,单经和刘备到达约定地点后,袁术并未如期出现在应该出现的地方。联合行动变成了单独行动,预期的合力没形成,单经和刘备部队很快被曹操军队击退,袁术部队也因为孤军深入而溃败。
  日后的魏、蜀、吴三方之间,第一次敌对发生在魏方和蜀方之间,曹操是一方老大,刘备是一方跑龙套的,双方不在一个层面上,并未碰撞出火花。
  


第五章 天下逐鹿
  ◎叛逆,决定了曹操知难而进;孤独,决定了曹操行动极端;倔强,决定了曹操永不放弃。争霸,要么失败而死,要么胜利而让别人死,但是必然引起无数人仇恨,最后还是死。
  ◎一方是曹操领兵,一方是刘备领兵,这是后来成为三国霸主当中的两方第一次直接对抗。结果是刘备败给了曹操。曹操的战场雄风在刘备心里留下了阴影,在以后的多次交手中,刘备只要一听说是曹操亲自出场,大多数情况下是拔腿就跑。
  ◎可是,和曹操一样,一旦成了霸主,孙策也变得血腥了。一旦尝到权力的滋味,就会贪恋上这种美妙的滋味,就会不择手段地捍卫权力,就会采用血腥手段。无论是中年人曹操,还是年轻人孙策,因为权力巅峰的感觉太过刺激,都变得疯狂起来。
  一 一件惊天血案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人们对曹嵩谈论起曹操来,总喜欢引用这句前浪后浪的话。
  曹嵩虽位草太尉,但那是花亿钱买来的,而且连一道让士兵放屁的命令也未下过,只是一个空头太尉。曹操呢,被兖州人跪着求着,当上了兖州牧,号令手下几十万青州兵,如狼似虎,想灭谁就灭谁,绝对话语权,绝对控制力——曹操做到这一切,一个子儿也没从兜里往外掏。父子比较,曹嵩就是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
  屁!曹嵩不屑,老子买官是用钱,臭小子买官还是用命,是全家人的命!
  自从曹操做出头鸟,树起讨伐董卓的旗子,曹嵩就知道曹家再也没有好日子过了,而且随时有灭顶之灾。为了避免被董卓迫害,发生袁家那样的灭门之祸,曹嵩率领全家到琅邪避难。琅邪在徐州刺史部最北端,相当于今天山东省日照一带,东临大海,是夫人卞氏的老家,董卓对这里鞭长莫及,曹家可以在这里栖身。
  面朝大海,提心吊胆,曹嵩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领着家人在沙滩上演练如何躲避官府的追捕。董卓掌控朝廷,能以官府的名义杀人。儿子成为一个反政府的恐怖分子,曹嵩很无奈。
  董卓死了!
  从遥远的长安、传来一个好消息:在司徒王允的精心策划下,吕布亲手杀了董卓。史书精准地记载着董卓覆灭的时间:初平三年(192年)四月廿三日辛巳日。
  董卓被宣布为逆臣,全家五十多口被杀,尸体堆积在袁家坟墓旁焚烧。董卓的尸体在长安中心广场示众,然后肚脐眼上被人插了一根灯捻,点燃,光亮如烛,烧了几个昼夜。
  曹操这位反董急先锋,曾经的全国通缉犯,一朝成为国家英雄,曹家也该成为光荣之家了。
  可曹嵩不喜反忧,他踩着脚,无比绝望的样子。董卓死了,天下不是开始安定,而是更加动荡。董卓死了,但是像他这样的强势人物暂未出现,一个个野心家都蠢蠢欲动,群兽逐鹿的时代才刚刚开始。知子莫如父,曹嵩知道曹操肯定会加入这场争霸风云中去。叛逆,决定了曹操知难而进;孤独,决定了曹操行动极端;倔强,决定了曹操永不放弃。争霸,要么失败而死,要么胜利而让别人死,但是必然引起无数人仇恨,最后还是死。
  有人会把对曹操的仇恨转嫁到曹家的无辜成员身上,这是最令曹嵩绝望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总被前浪推回去。曹嵩的人生经验告诉他,以后,曹操每走一步都是要踩着鲜血的。现在做官都要经历生与死,太不值了,花钱就可以买官的岁月,多么让人怀念啊!
  可是,父亲认为不值的儿子,出了家门口却前呼后拥地被人拥戴。董卓被杀之后,其余部李傕、郭汜攻入长安,杀了王允,赶跑吕布,挟持献帝。192年冬天,曹操派王必通使长安,向朝廷表忠,其实就是想让他的兖州牧之位获得国家认定。李傕和郭汜没有舍得正式任命曹操为兖州牧,但是也回赠曹操礼物,算是默认他为兖州牧。就连朝廷最高层的人都要给曹操面子,偏偏曹嵩自己看不起自己的儿子,没办法,老子就是老子。
  做儿子的出息后,总喜欢把父母接到身边。193年夏天,也就是把袁术赶到九江之后,曹操决心让父亲结束在海边做缩头乌龟的日子,要他带领全家到兖州。
  儿子不让人省心,世道更让人烦心,还是白的黄的细的软的,让人感到心里踏实,因此曹嵩积攒了不少家产。曹嵩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大家奇怪他怎么能忍受得了在海边的寂寞生活,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从妾那里得到了慰藉。他的妾无比肥胖,对曹嵩来说,肥胖的肉体更能激发他的情欲,疗治现实的伤痛。有钱,有女人,有海风,有沙滩,曹嵩在琅邪的日子还过得去。去兖州有什么好啊,看见那个小兔崽子就生气,曹嵩宁愿躲在海边的世外桃源里。
  可是,曹嵩读完曹操的信之后就变了脸色,下令家人准备出发到兖州。信是绝密的,曹嵩没有对任何人透露一个字。
  白的黄的细的软的,装了一百多辆车,胖妾也被装在车里,曹嵩带着全家急匆匆上路。
  按照曹操的安排,兖州刺史部泰山郡太守应劭到华县一带迎接曹嵩。这是应劭义不容辞的任务,华县处于徐州刚刚进入兖州的地段,在泰山郡的地盘上。
  应劭不仅仅是一郡之守,还是天下闻名的学者,热门书《风俗通义》的作者,现在为曹操做家政工,他十分抵触,行动也就慢慢腾腾的。
  等他带领士兵赶到华县时,没见到一个活着的曹家人,只看到几十具血淋淋的尸体乱七八糟地倒在那里。
  来晚了!应劭闭上眼睛,呻吟一声。
  曹家数十口人被杀,百余辆辎重也不见,现场证据表明,这是一个抢劫杀人案。这是一件惊天大案,不仅仅案件标的数额巨大,受害人众多,而且受害人曹嵩与曹德是新兴霸主曹操的父亲和弟弟。
  这件惊天大案,在各种历史记载里却是一笔糊涂账。
  郭颁《世语》记载,陶谦派人追杀曹嵩,在华县一带追上,先把曹德杀了。曹嵩往后院跑,后院墙上有一道缝,他完全可以从这里钻出去,但是胖妾太胖,钻不过去,曹嵩舍命不舍妾,带着她跑到厕所里躲起来,最终被陶谦的人发现,死于非命。曹嵩用来提升生活质量的女人,最终把他拉进了鬼门关。这是陶谦策划版。
  《后汉书·应劭传》记载,曹家车队遇到陶谦部队伏击,全家被杀,辎重被抢,但是不是陶谦指使并未明确。这是陶谦涉嫌版。
  韦昭的《吴书》则有另外一个说法,陶谦派部将张辏Т於偃嘶に筒茚裕抨'见财起意,人杀光,东西抢走,然后跑到淮南袁术那里去。这是陶谦无辜版。
  哪个版本是真实的,仁智互见,但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曹家人是陶谦的人杀的。应劭没有完成任务,弃官而逃到邺县投奔袁绍。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二 复仇只是假象
  秋天第一片黄叶飘落的时候,曹操举兵讨伐徐州。
  曹军上下和徐州军民,都被曹操的复仇情绪感染,人们总是喜欢煽情的东西。其实,复仇只是假象,争霸才是本意。
  在打败了南方袁术之后,向东边徐州扩张成了曹操的战略。陶谦地盘小、人马少,实力弱,软柿子一个,可以放心地捏。而陶谦也把刚刚在兖州立足的曹操看成软柿子,有向西边兖州扩张的打算。曹操和陶谦,各自拉上北边的袁绍和公孙瓒结为同盟,形成了'曹操+袁绍]PK'陶谦+公孙瓒]的对局。早在曹嵩被害之前,陶谦已经对曹操动手了。这年五月,有个叫阙宣的人造反,自称天子,身为朝廷命官的陶谦,不镇压伪天子也罢了,反而与之联合,发兵占据了华县和费县,掠夺了任城郡。因此,华县虽在兖州治下,但是陶谦部下却能出现在此地,杀了兖州牧的父亲和弟弟。
  曹操写信给父亲,让他尽快离开徐州刺史部的琅邪郡,就是准备与徐州开战。曹嵩读到曹操的信时,非常紧张,就是因为上面写的事情非同小可。曹嵩不被徐州人杀害,曹操也要开战。曹嵩之死,只不过送给曹操一个动兵的理由吧,这也算是曹嵩对儿子霸业最后的支持吧。
  这是曹操第一次主动进攻他人地盘,并无必胜把握。出征前,他对卞夫人说:“我如果回不来,那你就领着孩子前往陈留郡投奔孟卓(张邈的字)。”
  无论世事多么险恶,还有一个张邈可以托付,曹操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虽然袁绍一直挑拨,但是曹操一直相信,如果世上有一个人绝对不害他,那就是张邈。吕布离开长安后,先后投奔袁术和袁绍,都不被接纳,在去投奔河内郡太守张杨的路上,受到张邈的盛情款待,二人相谈甚欢,最后把手共誓。分别时刻,可以握手,可以拥饱,可以垂泪,可以叮咛,共誓却显得过分诡秘。张邈和吕布共誓何事,是十分隐秘的事情,无人可知,历史当然没有记载,但是一年多之后发生的事情,让天下人都知道了二人共誓之事。袁绍派到张邈身边的间谍很可能也探知了二人共誓之事,袁绍知道后,直接给曹操下了一道命令:“杀了张邈。”袁绍仍然把曹操看成可供驱遣的部属,当然,为了让曹操愉快地接受命令,他少不了拿情报来交换:张邈与吕布共誓要把曹操赶出兖州。曹操以为这是袁绍要报复张邈。袁绍当了联军盟主,摆谱耍大牌,张邈看不惯,批评了袁绍几句,袁绍心比针眼儿还小,从此嫉恨张邈。曹操才不给袁绍当枪使呢,他拒绝袁绍:“孟卓,亲友也,是非当容之,今天下未定,不宜自相危也。”宁可得罪袁绍,曹操也不肯伤害张邈。正是因为这样的交情,曹操才会有把家人托付给张邈的想法。
  连托付家人的想法都有了,说明曹操抱有宁死必胜的斗志。有斗志,又有谋略,曹军在徐州所向披靡,一口气拿下十几座城池,直捣徐州军事重地彭城。陶谦死守,龟缩不出。
  曹操在城外喊:“有种的出来打!”
  陶谦躲在雉堞后面,缩着头,同样用力喊:“有种的进来打!”
  果真是曹操更有种,战事一边倒,曹军大胜,攻克彭城,大开杀戒,有近万人被杀。陶谦打不过曹操,但是跑得过曹操,撤退到郯县躲了起来。
  对于这场大战,有多个版本的历史记载。
  《三国志·武帝纪》:“秋,太祖(曹操)征陶谦,下十余城。”
  《三国志·陶谦传》则明确了徐州方战死人数,“死者万数”,被杀死的接近万人,尸体阻塞了河道,“泗水为之不流”。
  后来,不知怎么回事,在《资治通鉴》里,曹操成了嗜血杀人狂,“初,京洛遭董卓之乱,民流移东出,逼操至,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水为之不流……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一次活埋数十万人,每次读《资治通鉴》至此,总是读得特别快,不忍心阅读如此血腥的文字。
  可是,这是真相吗?
  据《后汉书》记载,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全国总人口是49,150,220人,当时彭城全部人口为493,027人。顺帝之后大汉就进入衰微的桓灵二世,民生凋敝,人口不会增加太多,甚至可能负增长,又经过黄巾之乱,全国人口锐减,徐州是黄巾之乱重灾区,人口减少更多,虽然有洛阳一带百姓为躲避董卓之乱而逃避到徐州,但是人数不会太多。乐观估计,曹操攻打徐州时,彭城的人口也就是三四十万,可以称为数十万人了。《资治通鉴》上说曹操屠杀数十万人,莫非把有的人埋两次甚至更多次进行统计?曹操一边攻城拔寨,一边把彭城的所有人都抓起来,然后全都杀死,最后都扔到河里,这可能吗?真要这样,曹军士兵累也累死了,不用说打仗了。
  一个很明显的错误记载,却被大多数人相信,这是因为血腥场面更能激发人的兴奋度,更值得人们追逐。至于其中科学与否,却往往被忽视。
  抛下这桩公案,回到193年的徐州战场。一直攻无不克的曹军,在郯县停下了胜利的步伐。千里远征,曹军师劳力疲,军粮供给成了问题,战斗力下降,攻城不克。
  更让曹操头疼的是,郯县来了一支援军。
  三 角色的转变
  陶谦敢向曹操叫板,就是因为背后有公孙瓒支持。194年2月,公孙瓒派青州刺史田楷带领刘备救援陶谦。这就是曹操在郯县打不开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
  刘备只有一千多士兵,公孙瓒舍不得给他增兵,但是刘备意识到发展个人实力的机会到了,他募集了一批乌丸族骑兵,一路上又抓饥民参军,到徐州时已经有数千人了。饥民最需要的是粮食,吃饱了训练后才能上战场,有违救援的本意,但是刘备理直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