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柄大明 >

第135部分

权柄大明-第135部分

小说: 权柄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年丧子,虽然丧的是个叛逆的儿子,还是人生的一大悲事,再加上盐仓被抢,这一连串的事情,击垮了陈祖旺。

    他毕竟已经老了。

    陈风进了陈家大院,就听到了陈若兮的说辞,陈家老爷子,一直都在叫陈风的名字。

    曾经的那些仇恨,都在陈风再次见到陈祖旺之后,彻底消弭殆尽了。

    床榻之上,陈祖旺脸色蜡黄,昔日饱满的脸庞,现在居然变得瘦削了,而在看到陈风到来之后,眼睛中开始有了光辉。

    柳四娘也守在了一旁,这几日,她每天都要进陈家来探望一下。

    虽然柳四娘的卖身契已经不在陈家,就和陈家没有关系了,但是,在得知了老爷病重,而且受到陈若兮邀请之后,柳四娘还是来了。

    陈守业背叛了他,湘氏也背叛了他,而陈守道和陈若兮两人的姆妈曹氏,早已经在五年前病故,现在老爷身边,已经没有贴己的人了。不管当初如何,柳四娘始终是个重情的人,所以,她牵挂着陈祖旺。

    “风儿,你终于回来了。”陈祖旺的嘴唇微动,终于吐出了这几个字。

    看到了陈祖旺此时的状态,陈风居然有种鼻子发酸的感觉,爹爹两个字,就脱口而出了。

    “爹爹,这次家里发生了大事,不过,你也不必太过悲伤,生死有命,这一切,早都是上天注定好的。”陈风说道,除了这种说法,他也没有别的说辞了,总不能说,陈守业那是咎由自取吧?

    “风儿,你能回来,我就满意了。”陈祖旺说道:“我把陈家所有的家业,交到你和道儿的手里,非常放心,你们兄弟俩,要将我们陈家的家业,继续做大。”

    说完这话,陈祖旺望了陈风一眼,又望了陈守道一眼。

    陈守道的船快,已经提前一日回来,现在,他也是从两淮盐运司那里,刚刚回来。

    怎么听,这话像是要交代后事似的,陈风有些承受不住了。

    “爹爹,你就放心吧,以我现在的地位,处理我们家现在发生的事情,非常简单,我和大哥出去商议一下,你多多休息,很快就会康复的。”陈风可不喜欢这种氛围,这种事情,是由姆妈和陈若兮来对待的,他最关心的,是前来抢劫的人的身份,究竟是哪个盐场的。

    出了陈祖旺的房间,陈风向陈守道问道:“两淮盐运司的人怎么回应?”

    “他们没有回应。”陈守道说道。

    哦?怎么回事?陈风听到陈守道这么说,顿时一楞,自己虽然是六品官员,但是,凭借着与鞑子皇室的关系,哪里的官员,都得卖他面子,而现在,那些人居然敢不回应自己?当初自己驾船出去的时候,那些人还要派出盐丁的。

    “大哥,其中是否另有隐情?”陈风问道。

    “不错,出了他们的府衙之后,我一打听,才知道,白驹盐场闹反贼了。”陈守道说道。

    白驹盐场?那不是张九四吗?他怎么这么快也就起义了?

    而陈风跟着也就想起历史上的事情来,白驹盐场的起义,开始根本就没有受到重视,到处都是汉人的****,能够成势的,也没有几个。

    他们即使想重视,也没有太多的能力,高邮府的驻军,已经被调到徐州去了。

    而两淮盐运司谢绝见客,恐怕不是商议怎么对付这些反贼,而是如何把这个消息隐瞒下来。

    毕竟,其他各处的反叛,和两淮盐运司没有关系,反叛的都是农民,而这次,却是盐民。

    两淮盐运司可是个有肥水的地方,谁都不愿意丢了官职,欺下瞒上,向来都是做官的不二法宝。

    难道要自己亲自去一趟?陈风想着,自己亲自去了,对方应该会给了面子,那么,他们会不会将各个盐场的盐船情况统计出来给自己筛查?

    到时候对方也让自己吃闭门羹,那就太丢面子了。

    突然,各种事情在陈风的头脑中,像是快进一样,各种镜头都出现了,陈风猛地恍然大悟。

    抢劫陈家盐仓的,绝对就是张九四这一伙儿人!丁成贤的外援,就是张九四!

    船的官方的盐船,能够把官方的盐船私用,也只有张九四能干得出来,史书上记载,张九四操舟运盐为业,兼营私贩,也就是在运官盐的同时,走私贩盐。

    反正贩私盐也是死罪,抢盐仓也是死罪,他一定能干得出来,而从时间上,刚刚发生在陈家的盐船被劫几天之后,这太凑巧了。

    看着陈风脸上阴晴不定的表情,陈守道问道:“风弟,你可否推测出什么来了?”

    “大哥,我们扬州路北方的高邮府,恐怕要不太平了。”陈风说道。

    张九四,又是一个乱世枭雄啊,本来陈风还想和他打好些关系,而现在,却毫无疑问地走到了对立面。

    和一个杀害自己家人,抢劫自家东西的人交朋友,那只有精明的政治家才能干出来,陈风自问,还做不到那种水平。

    不过,唯一让他放心的,就是张九四的势力不会扩大得太快,一年之内,他最多也就把高邮府给平了,所以,暂时无须太过担心。

    历史上,张九四在把丁溪的地主武装消灭了之后,再接下来,就是向南攻克重镇泰州。

    也不知道张九四怎么想的,其实,兴化城要离得更近,而且,兴化城内现在更加空虚,兴化的县尹陈守谦…

    想起这里,陈风突然心中一惊。

    陈守谦!陈守谦一家老小,都在那里,而陈守谦的儿子陈白普,那可是个养鸽子的天才,自己以后还是需要他的。

    经历过了徐州的战火,陈风知道,哪怕是上面的长官下令不得滥杀无辜,下面的士兵究竟能否听从,还是未知。

    那么,当兴化城被打下来之后,陈守谦一家人能否安全逃离,就非常有问题了。

    不行,自己得先把陈白普接出来!

    蒙古人进入中原之后,官僚作风就日益严重起来,陈风知道,靠任何人,都不如靠自己。

    自己得速去一趟兴化城!

    “大哥,我们那剩余的两船盐,恐怕是要不回来了。”陈风说道。

    “风弟,你的意思是,抢劫我们盐仓的,就是白驹盐场的人?”陈守道非常聪明,听到陈风这么说,也就猜到了。

    从贼人手里夺回的船,恰好运的是精盐,这样,他们的损失已经大大减轻。

    陈风点点头:“是啊,我也不想,但是,种种情况推测,事实就是如此啊。”

    “那我们通知官府,等到把白驹盐场的叛乱平定之后,那两船的盐,再返还给我们,这样总可以了吧?或者我们把其中一船的盐捐献出来也行。”陈守道说道。

    “大哥,这叛乱,恐怕是不会平定的,而我们扬州路,以后恐怕也会成为反贼的地盘,我们既然和这群反贼结了怨,要提前筹划,做好离开的准备了。”陈风说得很低沉。

    辣块妈妈的,没想到,在张九四这里,居然先吃了个亏。后世记载,最腹黑的是朱元璋,最桀骜的是陈友谅,最仗义的是张九四,没有想到,张九四反而更卑鄙啊。

 第207章 小蝌蚪咬开了玛瑙的外皮

    听到陈风的说法,陈守道脸色一变:“风弟,你的意思是,这股反贼的势力,会变得很大?“是的。”陈风说道:“家里的事情,就暂时交给大哥去处理了,我需要去一趟兴化,最多半个月,就会返回。”

    陈风说得很肯定,陈守道也没有再疑问,对于自己的这个弟弟的判断力,陈守道一向都是非常佩服的,再看四周的形势,真的很有可能。

    家里的事情,也要早做谋划了。

    “家里的钱,最好不要用宝钞。”陈风最后加了一句。

    就在几个月前,陈风已经将烟雨楼印刷的全部技术,传给了大都的工匠,陈风就知道,脱脱还是没有顶住压力,决定要增印宝钞了。

    加了些防伪的标志,就可以摆脱经济危机吗?这只能是将危机转嫁给普通百姓,从而引起更加激烈的反应来。

    陈风知道,脱脱也是没有办法了,徐州被拿下,运河就被堵死,朝廷就失去了重要的赋税的来源,朝廷没钱了,而四处打仗,黄河还没有完工,都是需要钱的,除了增印纸钞,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那个完者忽都,当了一次缩头乌龟,四周红巾军一起,就不敢再搞签名售书的这种把戏了,既没过瘾,还丢了一次人。

    增印纸钞,通货膨胀,最终导致纸钞彻底荒废,人们以物易物,这种危机,还是要来了。

    所以,陈风提醒了陈守道,不能收纸钞。

    在战争时期,纸钞随时都会成为废纸,只有黄金和白银这种硬通货才可以保持住价值。

    “还有,家里的家丁,也可以训练一下,必要的时候,可以保护我们的家业。”陈风说道。

    现在,好像陈风成了大哥,谆谆教导自己的弟弟一样。

    陈家的家丁,也要正规训练。

    听到陈风这么说,陈守道面露难色:“风弟,你既然在朝为官,就应该知道,朝廷是不会让我们自己有武装的。”

    朝廷为了防止汉人反抗,最初的时候,连菜刀都是几户一把,又怎么会让他们自己练武?

    “大哥,放心吧,朝廷很快就会取消禁令了,乱世之中,没有点武力,我们怎么保护自己的家业?我们家里的家丁,需要再多招收一些。”陈风说道。

    自己那支隐秘的武装,现在还不能暴露,而且由于距离较远,有时即使想要召唤过来,也有些难度,这次盐仓被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猛将常遇春在,那三艘盐船,都得给夺回来了。

    陈家四处贩盐,靠的是朝廷的盐丁,不管是在运河上,还是在陆地上,盐丁很多时候,比朝廷的官军还要勇猛。

    但是,他们都是建立在强大的朝廷的基础上的,当朝廷倒下的过程中,他们也就会不复曾经之勇武。

    陈家想要继续做生意,那就得有自己的武装。

    开始的时候,蒙古人是不会允许汉人有自己的武装的,甚至连汉人都是不允许习武的,不过,这个规矩,很快就要成为历史了。

    蒙古人最大的难题,那就是人口数量偏少。曾经的成吉思汗时期,还拥有质量上的优势,可以用质量还形成压倒性的优势,而现在,连质量也没有了,他们根本就无法平定四周的叛乱。再加上蒙古人最喜欢的内斗,让他们的兵员短缺严重。

    所以,在后期,蒙古人来平定天下,主要依靠的居然是地主武装,李思齐,察罕帖木儿,都是地主。

    即使在现在,恐怕用不了多久,蒙古人就会鼓励这些大地主来帮助他们维护统治了。

    其实,即使现在,由于陈风身份的特殊,手下拥有一支自保的私兵,几百人的队伍,也说得过去。

    更何况,现在他只是将家丁训练一下,这根本就不算什么了。

    “好,风弟,只要朝廷那边不追究,我早就想这么做了。”想起这次憋屈的经历,陈守道也是早有打算。

    “事不宜迟,我需要立刻动身。”陈风说道。

    ………

    窗户外面,是保扬湖上秀丽的风景,虽然时日渐近寒冬,凉风习习,画舫楼船,还是在湖面上漫无目的地航行着,良辰美景依旧。

    沈惠扶栏远眺,心中却是有些担心。

    数日了,风哥怎么还没有回来?

    房顶上的天窗,已经开好了,而她所期待的风哥,却再也没有出现。

    “风哥,你在哪里?”沈惠秀丽的脸庞上,满是期待与牵挂。

    “沈小姐,该去勾栏排演了。”小翠走了进来,说道。

    “是,我马上就去。”沈惠转过脸来,忍不住问道:“还没有风哥的消息吗?”

    “沈小姐,暂时还没有。”小翠说道,心下却在嘀咕,即使知道,也无须告诉你,你来这里,是来勾栏表演的,不是来勾引我家老爷的。

    虽然蓝玉寒已经不在了,但是,在她们的心里,依旧是在替蓝玉寒鸣不平的,对于沈惠,也就有了很大的成见,当然,她们毕竟是下人,不能表现出来。

    “哦。”沈惠答了一声,漫不经心。

    她不知道,在自己的肚子里,已经有一个小蝌蚪,咬开了一颗玛瑙的外皮,钻了进去,合二为一。

    …………

    扬州东北,兴化城。

    若论地理位置,这里依旧在长江以北,但是,论自然环境,却和江南类似。

    蜿蜒曲折的河流,向东缓缓流淌,各座房屋,仿佛就是建立在水上的一样,石桥林立,乘船和走路,几乎同等方便。

    在兴化的中部,一座城池矗立,这座城池的历史,并不久远。南宋宝庆元年,为了抗击金兵入侵,兴化人自发垒起了这座城池,由于是挖河取土所筑,所以城池很小,一圈总长六里一百五十七步,而高也只有一丈多,站在城墙上,也就只容两人并行而已。这种土墙,甚至还不如某些地主土豪家的墙头高。

    兴化毕竟只是一座小县,即使是整个高邮府,也是靠着沿海的各个盐场,否则,穷乡僻壤,简直连南荒蛮夷都不如。

    陈守谦被贬谪到这里来,已经习惯了。

    每日到县衙去一趟,审理几部公文,更多的时候,就是坐在自家的院子里,泡一壶茶,一边细细品味,一边看着头顶的天空。

    除了上次陈大人回扬州,他去了一趟之外,他就没有出过兴化城。

    他知道,自己是贬谪之人,不宜多走动,以免给至今仍牵挂着自己的人借口。

    皇上会再重新启用自己吗?陈守谦摇了摇头,只要能让自己顺顺利利地在这里安度一生,他就满足了。

    但是,近两天白驹场、草堰场那里的盐民暴动,让他有些担心。

    兴化城里只有五百新附军,这些军队,平时欺压一下百姓还行,真要和暴民对上了,还很难说。

    还好,兴化东面一百多里之外的丁溪,有一个爱国的地主刘子仁刘员外,他组织了自己的家丁,正在击溃那些盐民。

    公文已经加急送到高邮府去了,陈守谦现在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