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11部分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11部分

小说: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家,你看三皇子的词作的多好,很有大家的风范,来日定是状元之才啊!”在一边伺候的内省都知杨戬笑嘻嘻地说道。

    “嗯,确实,把内库的金带赏给楷儿!”赵佶点点头说道,太宗皇帝登基后曾制作过三十条金带,每条价值数十万贯,其中一条自己自用,赏给开国大将曹彬一条,其余的一直存在内库,赵佶曾赏给过在西北监军的童贯一条,现在能赏给赵楷一条,也算是隆恩了。

    “多谢父皇!”赵楷看到杨戬的眼色,立刻磕头谢恩。

    “咦,二郎呢,怎么没见二郎?”赵佶笑笑,放下手里的东西,忽然问道。

    “官家,二皇子不是出宫避难了吗!”杨戬赶紧说道。

    “哦!二郎出宫快一年了,可能已经忘了我这个爹爹啦!”赵佶想起来了,笑着摇摇头说道。

    “官家,这么多孩子陪在身边,难免忘记!”这时崔德妃凑上来,剥了个橘子送到赵佶嘴边说道。

    “官家,二郎没有忘记圣上,他也上了贺表!”杨戬说道。

    “快拿来我看!”赵佶大喜道,杨戬赶紧从袖中取出贺表送到案前,暗暗对郑贵妃一笑。平常人长八个心眼,杨戬这家伙长了十个,靠着会来事儿,会想着法的给皇上敛财混到了现在,到了以后连蔡京都对他的手段佩服不已,他知道皇上看不上呆板的王皇后,却极宠爱郑贵妃,所以不敢隐瞒。

    郑红梅也极为惊诧,从杨戬手里接过折子,展开一看愣住了,里边一个字没有,就画了几幅画:第一幅是一个小孩儿正在吃饭,从脑袋上引出了一个泡泡,里边画着一男一女两个人,从穿戴上模样上依稀可以看出是皇上和自己;第二幅是一个小孩儿躺在床上睡觉,同样泡泡里是皇上和自己;第三幅是一个小孩儿托着腮坐在台阶上看着一只母狗带着两只小狗在那玩耍,他满脸都是羡慕;第四幅是小孩儿满脸惊慌的在跑,后边一个凶神恶煞般的人物拿着刀在追他,浮起的泡泡里是一个头戴皇冠的男人拿着剑把他护在身后;第五幅是一个小孩满面笑容的捧着个大寿桃跪在地上献给身穿皇袍的男人。画纯粹是用毛笔一笔笔描出来的,人物形象画的十分夸张,但是抓住了每个人外貌的特点,画的十分生动。

    “二郎写了些什么?”赵佶见郑红梅默不作声的发愣,催促道。

    “官家自己看吧!”郑红梅把折子递给了赵佶。

    赵佶接过来看了一眼,先是错愕,紧接着哈哈大笑起来,好一阵子才止住了笑,点着折子说道:“二郎,真是有意思,亏他能想的出来···”说完又忍不住地笑了起来。

    “官家看了折子这么高兴,也让臣妾们看看,跟着乐呵乐呵!”这时崔月娥扭扭哒哒的走过来,对皇上说道。

    “传给大家看看吧!”赵佶笑着把折子递给崔月娥。

    “呦,二郎画的这是什么啊,三郎两岁的时候比他画的都好···”崔月娥好像看到了天大的笑话似的,笑得花枝乱颤对众人说道。

    折子在殿里的每个人手里传递着,有点人跟着大笑,矜持点的也是忍俊不止。传到赵桓手里,他看了看却没有笑。赵楷抢过去只看了一眼就不屑的递给了傻站在一边不明所以的赵楫手里。他还没看仔细就被赵玉盘抢了过去,不再给任何人,她也明白大家在取笑弟弟。

    看着殿里的人讥笑的神情,听着她们小声的议论,郑红梅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尴尬异常,“官家,二郎还小,不懂事你不要怪他!”她轻声对赵佶说道。

    “不碍的!”赵佶摆摆手,又对几个孩子说:“你们可知二郎画的是什么意思?”

    “二哥的画,纯系涂鸦之作,儿子没看出什么意思来!”赵楷抢先说道。

    “嘿嘿,二哥画的小人穿着皇袍挺像父皇的!”赵楫傻乎乎地笑着说。

    “大郎你可看出了什么?”赵佶没有理会两个小的,转脸问赵桓。

    “父皇,儿子只看明白了一点,却不知道对不对!”

    “哦,你说说!”赵佶往前探了探身子说道。

    “是,画中的小孩应该是二哥,两个大人应该是父皇和娘娘,前两幅画的意思儿子认为是二哥想说他吃饭和睡觉的时候都在想念爹爹和娘亲,后边的儿子愚钝,还没有想明白!”赵桓拱了拱手,规规矩矩地说道。

    “嗯,桓儿说的意思不错!”赵佶是个艺术上的天才,能够想出‘乱山藏古寺’,‘住所桥边买几句’这样意境考题的人,绝不会读不懂赵柽画中的意思,他只是觉得赵柽笔下的人物画的既有孩子的稚气,又用的夸张的画法感到十分有意思罢了。

    王皇后这时拿过赵柽的折子看了看,婉然一笑,点了点第三幅话对郑红梅说:“妹妹,二郎这孩子真是个有心的人!”

    “柽儿···”郑红梅更不是笨人,她不过是紧张自己的孩子,当局者迷罢了,听了赵桓的话又经王皇后一提醒,已然明白了画中的意思,他是羡慕小狗可以有母亲陪伴,而自己只是孤身一人,联系前两幅画意思十分明了,鼻子一酸,潸然泪下。

    “二郎这幅画的意思好像是他有危险,想让我保护他,我的儿子谁敢动他一手指头,只是他把我画的像个门神!”赵佶点着第四幅画说道。

    “官家,柽儿画的是真的,上个月府中的一个管事买通了花园的一个花匠和道观里的小道士,潜入内府把柽儿骗到僻静之处,想行刺他,幸亏跟随他的小黄门拼死救护,死了两个人,才杀掉了刺客,柽儿险些丧命!”郑红梅抹了把眼泪说道。

    “这些人吃了豹子胆,竟然敢行刺皇子,一定要把他们抄家灭族!”听了郑红梅的话,众人都是一惊,崔月娥忽然恶狠狠地说道。

    “哼哼,多谢妹妹关心,那个刺杀柽儿的管事就是崔节度使府中的人推荐的,以后我们的事就不劳烦妹妹操心啦!”郑红梅冷笑着瞥了一眼崔月娥说道。

    “二郎怎么也还叫我声娘娘,我怎么能不操心呢!”崔月娥本就心虚,见事情被郑红梅点破,陪着笑讪讪地坐下说道。

    “杨戬,你怎么办事的,二郎府中派了些什么样的东西,会出这么大的事情!”赵佶脸色不大好看,居然有人敢对自己的儿子下手,这还了得。

    “官家息怒!”杨戬提举皇城司,负责宫中的安全,就像现在的中央保卫局长,皇子的安全保卫工作是他总管的,他赶紧跪下说:“官家,不是小的疏忽,二皇子远在襄邑,又未开府,由宫中派殿直护卫祖宗没有这个规矩!”

    “这···”赵佶听了一愣,杨戬说的没错,皇子幼年都是住在宫里,成人后除太子外分府以后才会由宫中派出殿直护卫,赵柽还未成年就出了宫,还真是头一回,没有这个先例!

 第十七章 善恶

    赵柽府中此时也是热闹非凡,锣鼓家伙响成了一个点,戏台上副净装痴作呆,副末插科打诨,逗乐,再有一人装官,四五个人说学逗唱,表演滑稽,全场人乐的前仰后合,叫好声不断。

    “见喜,这叫什么?”赵柽看着这个像后世小品一样的东西,好奇地问道。

    “二爷,这个叫杂剧,他们演完就是影戏,那个更好看!”见喜眼睛不离戏台的说道。

    “哦!”赵柽点点头,他对这个时代的‘普通话’还听不太懂,就像北方人到了南方听评弹,人家看着是享受,自己看着热闹剧情主要靠猜,别人乐也跟着傻笑,他看了会儿有些兴致寥寥。

    忽然哄笑声起,赵柽扭头一看,皱了皱眉,周围的一帮人不顾形象的在哈哈大笑,中午府里也摆下了宴席,邀请了府里各个庄子的庄头,地方上的保长,大保长,耄老和当地几个豪绅。中午吃饭的时候,赵柽没听到他们说几句话,都忙着喝酒吃菜,宴会上一片西里呼噜的声音,让他食欲大减,现在他们桌上的果子蜜饯也是吃了个干净,就是茶水都上了好几壶啦!

    “二爷,他们就是一帮土财主,没见过世面,没吃过什么好东西!”见喜看赵柽有些不高兴,鄙夷地扫了他们一眼说道。

    “唉,不知是福是祸啊!”赵柽轻叹了声气,“见喜跟我去方便一下!”他起身离位说道,这些人都算是地面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不可能基本的规矩都不懂,他从这帮人眼中看到的和见喜不同,那是贪婪,肆无忌惮,他们看到偌大的府邸,家主却是一个小孩子,难免起了巧取豪夺之心,府内的事情刚搞定,外边的麻烦弄不好就要来了!

    赵柽一泡尿还没撒完,就听到外边传来一阵喧哗声和府里护院们的呵斥声,他赶紧办完事,提溜起裤子跑了出来,“见喜出什么事了?”他忙问守在门口的见喜。

    “二爷,好像是庄子里的顽童在扒墙头,想进来看戏,护院的在驱赶!”见喜回答道。

    “快过去看看,不要让护院的伤了他们!”赵柽说着便向那边跑去,到那一看,一群孩子在和护院的们‘打游击’,把这边的轰走了,又从那边爬上来,护院们东跑西颠的穷于应付,有些人已经急了,拿起弩弓装上了弹丸要射。

    “快停手,不要伤了人!”赵柽赶紧喊道,现在这个年代没有电视电脑,能来个唱戏的班子,在村子里都是件大事,如果不是畏惧他们,恐怕大人们都会来凑热闹,何况这些精力过剩的孩子们。

    “二爷,这帮小杂种太难缠了,成心捣乱,不给他们点厉害,还当咱们府里是他们家菜园子呢!”杨锋满头是汗,气急败坏地说道。

    “二爷,我们不是捣乱,就是想看戏!”一个孩子骑在墙头上喊道,五六米高的墙不知道他们怎么爬上去的。

    “二娃,怎么是你啊,赶紧下来,不要摔着!”赵柽认出说话的是雷家的二娃,“见喜,快找梯子,把他们接下来!”

    “二爷,不用梯子,我自己能下来!”二娃说着抱住墙边的一棵大树溜了下来,随后几个半大孩子也跟着下来了。

    “外边还有人吗?”赵柽问道。

    “二爷,还有些小的,他们爬不上来,在下边急的哭闹呢!”二娃摸摸脑袋不好意思地说道。

    “杨师傅,把边门打开,让他们进来!”赵柽扭头对站在自己身后地杨锋说道。

    “二爷,这不好吧,他们不懂规矩,要是毁坏了府里的东西,小的们担当不起啊!”杨锋皱了皱眉头劝道。

    “不会的,不会的,到时候我照看着他们,不会碰府里的东西的!”二娃见杨锋不同意,赶紧说道。

    “放他们进来,我说话不管用吗?”赵柽沉下脸说道。

    “二爷,我···我这就去开门!”见喜看出赵柽已经恼了,捅了捅杨锋示意他快点去办。

    “二爷,大管事的说天凉了,暖阁已经准备好了,戏班子也搬过去了,让您去那里看影戏,就等您开戏了!”这时一个小厮跑过来说道。

    “好,你跟郑大说一声,就说我来了一群朋友,二楼就不要让别人上了,再吩咐厨房多准备些果子和蜜饯送上去。”

    “是,小的这就去办!”小厮马上下去吩咐,说话的功夫一帮孩子涌了进来,大大小小的有十多个,二娃马上过去收拢‘队伍’给赵柽介绍他的朋友,无非是大蛋、二狗、三毛、四虎之类的小名,一时他也记不住,领着他们上了暖阁。

    暖阁中四处放了火盆,比外边暖和了许多,阁里养着花草,墙上挂着纱幔,里边的桌椅,茶几无不精致,别说二娃,就连刚刚落座的那些保长,豪绅们也觉得奢侈。这些孩子们更没见过这些东西,别看在外边折腾的欢,一上楼就都傻了眼,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了。

    “别动,有点规矩!”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想是馋了,看到桌子上摆放的蜜饯,伸手去拿,被二娃在手上打了一巴掌,小家伙瘪瘪嘴要哭。

    “二娃,东西就是给大家吃的,打他干嘛!”赵柽赶紧抓了几个蜜枣放到他的手里说道,“见喜,逢喜把东西分给大家吃!”开始他们还有些拘束,但是孩子毕竟还是孩子,经不住美食的诱惑,很快就放开了。

    “二爷,这果子真好吃!”二娃嘴里塞满了东西,含糊不清地说道。

    “当然了,这些都是京里来的厨子做的,用的都是上好的材料,当然好吃了!”见喜笑着说道,“这个是用今年才摘下的菊花做的菊花糕,比那个还好吃!”

    “谢喜爷,这个菊花糕娘亲肯定没吃过,我带回去给她尝尝行吗?”二娃似乎早就忘记两人往日的‘恩怨’,仰着脸问道。

    “这···可以,知道心疼娘,是个好孩子!”见喜楞了一下,马上说道,这时他发现有大点的孩子,把分到手里的吃食都攥在手里舍不得吃,肯定也是和二娃一样的心思,想带回家孝敬大人,留给弟妹们。

    梆子连响,好戏开场了,场子安静下来,为了让人看的清楚,杂役们将一些灯笼遮了起来。大管事想的周到,知道主子是给孩子,影戏演的都是‘儿童节目’,图的是给热闹,孩子们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了,楼上也安静下来。赵柽此时才注意到,别看这些孩子乡下孩子,却比楼下那些人懂得规矩,也许觉得自己的衣服不干净,都是席地而坐,没有一个人坐到椅子上,他悄悄的吩咐小厮们去找了些蒲团让孩子们坐下,防止受凉。

    ······

    戏一直演到月亮高挂才结束,送走了客人,赵柽邀请二娃他们明天再来看戏。一连折腾了几天,他结束了斋戒,从道观搬回到了夏院,他也乏了,躺在澡盆里已经是哈欠连天。

    “二爷,小的今天自己做主办了件事,请爷责罚!”见喜见赵柽出来给他倒了杯水,退到一边请罪道。

    “怎么了,你干了什么事?”赵柽盘腿坐在床上笑着说道。

    “二爷,我把厨房里剩下的果子都给二娃他们带回家了,没有跟二爷说!”见喜耷拉着脑袋说道。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赵柽送孩子们出门时已经看到他们手里都多了给纸包,他喝了口水不动声色地说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