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247部分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247部分

小说: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我也有事,可否告知?”这两个人正在犯嘀咕,那边一人却出列喊道。

    “当然可以,尽管说来!”赵柽看是韩世忠,笑笑说道,不知这小子又出什么幺蛾子。

    “王爷,我别无所求,只想这功劳能实实在在的落在我们身上,王爷可敢答应?”韩世忠施礼说道,可这话听在忠勇军众军耳中却带有挑衅的意味。

    “韩将军,我忠勇军中法纪森严,绝无冒功之事,更不会有功不赏,有罪不罚!”赵义瞪着韩世忠说道。

    “你算干什么的,我问的是王爷不是你,你难道比王爷的官还大?”韩世忠却不怕他,撇撇嘴不屑地说道。

    “当然可以,如你能建功,不但免你之罪,还可以功行赏,本王绝不会没了你的功劳!”赵柽摆摆手让大家退回,不要与他争论,笑着对韩世忠说道。

    “王爷可敢与小将击掌为誓?”韩世忠却不领情,依然不依不饶地说道,他也是真被哄怕了。

    当年韩世忠所在之部在宋夏边界修了座天降山砦,可不久就被夏军攻占。这在相互拉锯战的边界本是件平常之事,韩世忠却觉得是种耻辱,他半夜起来独自一个人摸上了寨墙,手起刀落砍了两个西夏人。下了城想到,杀人要讲证据的,不然回去将官不认账,于是回身把两个人头切了下来,顺手又把天降山砦的护墙毡子割下来两块,带回了营里。这种有凭有据的事情他先后做了三次,可童贯却不认,不赏,最后还是大家看不过了,联名请功,才给了他个‘进勇副尉’,这在大宋武职官阶中位居第二,不过是倒数的!

    “大丈夫一诺千斤,有何不敢!”赵柽上前举掌与韩世忠重重的相击。

    “好,王爷小将愿与前锋的众位兄弟一同登城,只要不死定登灵州城头!”韩世忠单膝跪下道...

 第二百四十二章 攻似雷霆(一)

    午时正,隆隆的炮声揭开了攻城的序幕。按照兵法和常识,攻城的时间一般都选择在黎明或是清晨,这样既可以达到奇袭的目的又有充足的时间,所以夏军见一个早晨列阵的宋军都没有行动,以为又是一次例行‘演练’,到了中午便开始换岗开饭。而赵柽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也有自己的道理,正午时分,他们是顺着阳光发起进攻,这样便于己方瞄着shè击,对于夏军,他们却要逆光防守,刺眼的阳光当然会影响他们命中率;另一个原因是西北在正午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段无风的时间段。

    灵州城的防御设施被前两rì宋军的炮火所毁,虽然rì夜抢修,但是城楼、箭楼、角楼也不是一两rì便能修好的,所以只能清理干净,多搭战棚,土垒、储备兵器、滚木、礌石和黄沙、水瓮之类的灭火用具。宋军的炮声一响,城头上的夏军立刻敲响jǐng钟,钻进战棚躲避炮击,吃饭的赶紧放下饭碗,拎起兵器伏在城下的藏兵洞中,随时准备上城支援。可这次宋军又耍赖,先打进来的不是开花弹之类的爆炸物,而是换成了燃烧弹。。。

    见城头火起,赵仁立刻命令架桥,早已做好准备好的工兵们立刻在民夫们的协助下推出了十数架壕桥。桥宽有一丈,长有六丈,底下装有轮子。皆是用硬木制造,可容骑兵过桥。通往城下的道路已经清理完毕,战前也已经在类似的地形上多次演练,桥顺利的架设完毕。两两并在一起,宽阔的护城河上出现了数座宽两丈的便桥。

    壕桥架设完毕,民夫们迅速撤回,另一队民夫扛着草捆,拎着铁锨上前,填沟埋坑,而工兵们则抄起利斧将灵州城吊桥的悬索砍断,放下吊桥。清理城前夏军设下的陷坑、麓角、拦马桩,清理通路,对付那些人力难及的矮墙干脆就采用爆破的方法清除。。。他们的整个行动都是在炮火掩护下完成,而行动更是有条不紊。分工明确,各司其责,一队完成工作,马上退下,而另一队立刻上前接手。就如同工厂中的生产流水线一般。

    这边道路刚刚清理完毕,‘隆隆’声再起,却是阵中又推出数座与灵州城同高的攻城车和几辆怪模怪样形似廊桥的廊车。

    攻城车在攻打丰州城时已经用过,而这次使用的又与上次的不同。不但在车顶上设置了两个dú lì的机枪掩体,用以提供火力支援。而且通体用牛皮和浸湿的后毡垫覆盖,连推车的民夫全部笼罩在其中。全靠前边的人以哨声指挥,经过训练,这些人真正做到了步调一致,前进、后退、转弯,如同一人。

    廊车过去只是用来掩护城下作业,起到临时掩体的作用,而赵柽将它做了改进,现在这个当然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了,但在现代人看来,一眼就能认出,这不就是上下飞机用的舷梯车吗!不过此时的车,廊顶改成了尖顶,覆盖着铁皮,可以抵御箭矢和飞石,攻城的军士可以顺着廊桥直接跑步上城,比过去的轒辒车的回廊形便捷了许多。

    为了保持稳定坚固,这些家什必然造的庞大,又靠人力驱动,所以移动的必然缓慢。这时节的火炮虽然经过赵柽的改进,但是局限于现在的制造技术和火药的配方等因素,shè速、威力、准确xìng、杀伤力都远逊于近现代的火炮。灵州城墙绵长,丈五的宽度,便是现代的火炮也不敢保证颗颗都落到城墙上,因此尽管赵柽集中了忠勇军所有的炮兵,仍然难免顾此失彼。他先用燃烧弹清理了城头的守军,为打通通路争取了时间,而为防止误伤攻城部队,就只能改用实心弹和开花弹,城下躲过炮火奇袭的夏军便利用这个弱点顺着马道和城墙蔓连之处集结上城,开始了阻击。…。

    “集中机枪火力,扫清城头上的弓箭手!”担任攻击城门的是虎将的两个龙骑营,见城头上出现夏军大队人马,赵忠立刻指挥虎将的直属机枪队和挑选出的神枪手前出建立shè击阵地掩护攻城部队。

    “命令赵孝炮火延伸打击城下敌军,向城下施放烟雾弹!”在战前,赵仁等忠勇军诸将多次与王爷推演攻城战术,对各种状况早有预案,见夏军大批登城,马上命令炮火转移,截断夏军上城的通路,施放烟雾遮掩夏军视线。

    烟雾弹在对付察哥时就已经开始应用,只是此时施放的少了那些毒物,多了狼粪,这东西燃烧后产生的烟柱直直向上经久不散,而今rì又无风,整个城头功夫不大便被浓烟笼罩,虽然同样遮挡了进攻一方的视线,但是对夏军影响更大,一时摸不清了宋军的进攻方向,只能处处分兵,而城下的又被炮火所阻,兵力不免捉襟见肘。

    “突击队该出击了!”赵柽眼看烟越来越浓,城头上的夏军都变成了腾云驾雾的天兵天将,正是抓瞎的时候,扭身对待命的突击队长吴涛说道,他现在是豹将四营指挥使,因为作战时沉着冷静,果断坚决,而被赵柽选为队长,因为上城之后,情况瞬息万变,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员根据敌情处置,而他正是合适的人选。

    “出击!”吴涛给王爷敬了个礼,并无废话,马上领兵出阵,而他们的进攻目标却不是攻势正猛的正面,而是选择了城墙的东南角,登城的工具也是传统的云梯和钩索。

    “告诉赵孝,突击队出击了!”赵柽端起望远镜,看着突击队在吴涛的率领下顺利的过了护城河,利用地形、地物的掩护迅速向城墙靠近,他下令道。此时担任支援任务的二梯队也开始向城下运动,他们都预先进行了掩护、搬运、攀登以及攀登后的格斗等训练,对自己的任务都十分清楚。

    ‘轰轰。。。’城墙的东南角突然落下了一排炮弹,将城头上探出的篦篱笆和弩台摧毁,几具夏军尸体从城头跌落,赵柽接着爆炸的闪光看到一架云梯已经搭在了城墙上,他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真正的**就要到了。。。。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四十三章 攻似雷霆(二)

    万人如蚁,十数万人聚集在这不过几里的范围内厮杀,场面绝不是现代电脑动画和导演们能制造出来的。 快望着不断逼近的宋军,城上的夏军当然不会束手待毙,可一把大火早把城上的重型守城器械烧的七七八八了,上城的夏军只能一边用随身携带的弓箭阻击,一边抢运城下储备的物资,而宋军连绵不断的炮火不断在城后落下,想送上点东西都是在用人命换!

    城头上的残砖碎瓦、余焰未熄的大木、甚至是死去同伴的尸体此时都变成了阻挡宋军前进的武器,一股脑的被从城上扔了下来,而滚滚的浓烟更让他们害怕,谁也看不清有多少人隐身其中,守城的军将只能不断的向城头增兵,却被横扫过来的子弹一批批打死在城头,但夏军还是面对呼啸而落的炮弹和飞蝗般的弹雨不屈不挠的上城....

    “举梯!”突击队趁炮火转移的机会迅速突到城下,城角要比那边安静点,夏军大都被城门那边声势浩大的攻城车吸引过去了,在滚滚浓烟的遮盖中,两架云梯被立了起来,四个人抱住梯脚稳住云梯。

    “大宝上!”吴涛一挥手喊道。

    “突击组跟紧我!”大宝一手拎着短枪,一手扶梯向上攀去,他身后依此是他带领的四个组员。

    “我先上!”不等二组上梯,韩世忠冲了出来,抽刀在手已然抢先跃上了云梯,吴涛无奈的摇摇头。命令第二攻击组跟上。

    俗话说得好‘脸皮比城墙拐弯还厚’,城墙拐弯指的就是城墙角,也是两条城墙的交会处。正因为这地方厚度大,又远离城门。所以破城、攻城都会远离这个地方,它还是两面城墙守军的分界点,容易引起忽视,也就是防守最为薄弱的地方。而对攻方来说,却是宝地,不但有两面现成的城墙作为依靠,防止腹背受敌,而且易于建立支撑点。向两个方向发展。

    隆隆的炮声和机枪的扫shè声仿佛唱大戏似的将夏军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那边,却没人注意这边有人‘爬’墙角,大宝和韩世忠两个人仿佛较劲似的争先登城。可能韩世忠练过轻功,要不怎么能一个人徒手爬城。斩杀夏兵呢,大宝虽尽了全力,还是让他先一步翻过了垛口,跃上了城墙。

    这城角上夏兵猛然看到两个人从烟雾中钻出,都被吓了一跳。也不管是人是鬼,刀枪剑戟一起往上招呼。大宝对着冲到自己身边的一个夏军就开了一枪,将他撂翻,接着又开枪将两个威胁最大的夏军打倒。这才有功夫去看先自己上城的韩世忠,只见韩世忠虽然手里没枪。但是手里的刀却没闲着,左砍右劈。刀下早多了几个无头鬼,他面前的夏军竟没有一合之将,五六个人竟被他一个人逼的直往后退。

    “韩将军,不要穷追,巩固城头要紧...”大宝开枪将两个夏军弓箭手打倒,挥刀冲过去,将听到jǐng讯刚刚聚拢过来的夏军弓手杀散,又命人发信号告知突击队已经上了城,转脸看到韩世忠杀的兴起,竟追着几个夏军要下城,他赶紧提醒道。

    “好,待我斩了这几个就回!”韩世忠此刻亢奋异常,也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战斗力强悍,将几个夏军逼到女墙边上,挨个把他们砍死。

    这时跟在他们身后的突击队员也陆续上城,一部人马上加入战团,守住城头,另一部分人到达城头后迅速吊下绳索,以增加攀登点,接应更多的人上城。夏军守将得知宋军从城角上城大吃一惊,失去城墙的护卫,灵州城将无险可守,也料到此时上城的宋军人数不会多,必须趁他们立足未稳将其反击下去,因此立刻调集城上城下的军士向这边扑过来。

    “结阵作战,挡住夏军,守住立脚点,掩护兄弟们上城!”大宝几个人奋力杀散城头的守军,大气还没喘一口,就见大约一百多增援的夏军向他们扑过来,他急忙招呼上城的十几个人聚拢过来,结阵抗敌。

    在现实中,一个人的武功再高,也很难徒手打赢几百个人的围攻,那些所谓“有万夫不当之勇”,往往只是一种神话,从各处涌来的夏军已经将突击队围住,现在也就是仗着城墙狭窄,敌人无法一拥而上,否则即使他们有支冲锋枪也得被人踩死,这时的韩世忠也被夏军围住,左招右架没了刚才的便宜,只是凭着悍勇与夏军周旋,身上也已经挂了彩。

    忠勇军自组建之rì,赵柽就讲究个协同作战,往大里说,是与友军配合、各种武器和兵种之间的协同,往小里也可以指班组之间的配合作战。这是一种非常有威力的作战方式,它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种武器和兵种的优势,把各种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

    提到这种协同作战法,不能不提戚继光对rì本的辉煌战绩:有时杀敌上千人,自己却损失极少,甚至是零伤亡。这样辉煌的战果,与他的建立的“阵”即‘协同作战小组’,是分不开的。在一个作战小组里,有弓箭手,长枪手,短枪手,盾牌手等组成,这样的配置当然很好理解:对于不同距离的敌人,都能形成有效的杀伤。

    更绝的是这里面的规定:比如在同一个小组中,短枪手有保护弓箭手的职责,如果弓箭手在交战中被敌方杀死,对不起,这个小组里被指定保护弓箭手的短枪手,也会被在战后砍头一一因为你没尽到你保护的职责。这样在每个作战小组里,都会形成一个互相照应保护的坚强的集体,因为在小组里如果战友被敌方干掉的话,自己也会被杀。

    大宝指挥着两组突击队结成小阵,相互配合掩护,他们在一起训练了多rì,之间已有了默契,枪打刀砍,进退有序,死死的守住城头这方寸之地,接应其他人上城。随着上城的突击队员越来越多,他们结成的阵势也不断的扩大,将夏军逼退,双方也随之又近距离的白刃格斗变成了远程武器对shè...

    吴涛这时随着二梯队登城,他跳下城垛隐在女墙后观察着城头的设施和敌情,现在抢先上城的突击队已经控制了城角十几丈左右的城墙,他们利用敌人的尸体、土袋等一切可利用的器物堆积在攀登点两侧作为掩护,建立了支撑点,并在随后上城的二梯队支援下逐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