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360部分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360部分

小说: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守,城中多少宗亲这也要搜查吗?”多伦小心地问道。

    “搜,都要搜!”吴乞买说道,“尤其是斜也、翰塞、翰者三家,要仔细的搜,你明白我的意思!”他恶狠狠地瞪着多伦说道。

    “属下明白怎么做!”多伦脸上冷汗直流,这三家都是皇上的兄弟家。看来留守是怀疑他们谋划的刺杀案,自己不可避免的卷入了夺位之争,弄不好就是毁家灭族之祸,但是他现在已经没有了退路。

    “另外随驾出征的大将,留守的宗室也要严密监视,查出问题的要严惩不赦!”吴乞买面色狰狞地说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自己必须抢下清理可能阻碍自己的登基的一切政敌。

    “遵命!属下一定办好!”多伦咬着牙说道,自己的富贵就在今朝了。

    待多伦出去。吴乞买忍痛提笔写了两封密信。其中一封是写个自己的长子蒲鲁虎,现在其是大金内、外诸军副都统驻扎在中京,这也他的一张王牌。吴乞买令儿子整顿兵马随时准备进入上京,协助自己登基。

    另一封写个了自己的幼弟吾都补。他自幼跟随阿骨打,因臂力过人,皇上亲赐其金牌。十七岁便随军伐辽,现在为上京兵马都统军。掌管着拱卫京师的五万亲军。其后吴乞买再下诏令,以谙音勃极烈的身份下令以自己的次子胡鲁领族兵万人宿卫皇城。

    皇储遇刺上京城中大肆搜捕刺客。不论是天潢贵胄,还是贵族豪强家中都不放过,挨户搜查,鸡飞狗跳,一时间监狱人满为患,不知多少人家一夜便满门失踪,昨日还是朝中重臣次日便成了阶下囚,整个城中繁华不在,百业萧条,人人自危,路上除了一队队的士兵,难见行人。

    本是夏日炎炎的时节,上京城中却是阴风森森,让人遍体生寒。一向处事温和的吴乞买此刻露出了自己锋利的獠牙,对朝中各派势力进行了一场空前的清洗,没有对错,只有黑白,凡是反对他的,或是可能反对他的人或杀或贬,城外的刑场昼夜哭声不断,每日被斩首的人犯成百上千,他们的罪名只有一个――刺杀皇储,意图谋反…

    八月,天空突然出现日食,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祸事出现。阿骨打联想到越来越糟的身体,他预感到可能要发生什么,如果这件事发生了,必须将其影响降到最低,于是他决定离开中京抱病继续北行前往上京。临行前再次严令驻守奉圣州的完颜宗翰,要防止西夏进一步介入金辽之战,阻止耶律延禧东山再起。

    都说濒死的人往往喜欢回想自己的往事,试图为自己做个总结。阿骨打也不例外,病榻上的他想起很多,自己在做小弟期间识大体,顾大局,大公无私,竭力辅佐老大,默默的做好自己分内的每一件事。上位后,他凭借自己的超群的智谋,敏锐的才思,勇猛和坚毅,建国安邦。

    征战数十年,“算无遗策,兵无留行”,从无一例败仗,他指挥的战役,以少胜多,以小胜大,从宁江州之战到出河店之战,从达鲁古城之战到护步答冈之战,从攻上京到破燕京,都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可自己这次他虽然攻下了燕京,但是西京却失之交臂,未能亲手擒获辽帝,这只能成为他的遗憾了…

    途中,阿骨打闻知吴乞买遇刺,其对上京展开了清洗,大批宗室僚臣被杀,急令吴乞买前来迎驾。他也许已经知道了吴乞买的用意,但他依然决定将皇位传给他,由自己亲手完成最高权力的交接,可不等其到来,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部堵泺西行宫,阿骨打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

    吴乞买的案头放着两份诏书,都是让他出京,一份是阿骨打命他前往部堵泺行宫接驾的诏书,一份是皇帝大行,命他迎陵回京的诏书。可吴乞买不打算奉诏出京,他担心自己回不来了,便以准备大丧之事,遣皇弟完颜翰者为使代己前往部堵泺行宫迎奉先帝回京。(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六章 添乱

    () 大金皇帝阿骨打的死不仅立刻震动全国,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首先发难的是原辽国奚王萧干,其在燕京拥立耶律淳为帝受到重用,成为燕京辽军军事负责人之一,和耶律大石两次击败了大宋的两次进攻,可以说是一个优秀的军事人才。

    萧干作为一名奚族人,怀着对自己民族的热爱,他没有像郭药师似的降宋,也没有跟随耶律大石和萧德妃去寻找老东家耶律延禧,选择一个比较有实力的靠山,而是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萧干乘乱逃出了燕京城,率领奚族士兵返回了自己的老家箭笴山。

    在得知阿骨打升天之后,萧干在箭笴山正式宣布乘帝,在辽国即将灭亡之际,乱世称帝,确实也算得上是一代枭雄,他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奚族人的王国,改元天复…

    另一个闲不住的人是张觉,他是辽国平州义丰人,曾为辽国官居兴军节度副使,金兵进入燕云地区后,张觉便投降了完颜宗翰,很快被任命为平州留守。按照宋金“海上之盟”的规定,金国需要将燕京城交还给宋国,因此阿骨打便将平州改为南京,于是张觉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金国的南京留守。。。

    张觉这个人的民族意识较强,虽然投降了金国,但总觉得自己作为一名辽国的汉人,在辽国即将灭亡之际,应该投降宋国比较符合自己的民族观。而此时,幽云地区的各族百姓们由于不愿接受金国的统治,纷纷起兵造反。平州城也不例外,呼声很高。恰好被迫北迁的一批百姓途径平州,他们要求留守张觉带领他们起兵反金!

    而这时的辽帝耶律延禧很神奇。他不像是位亡国之君,反而显得斗志昂扬神彩焕发。他好运连连,先是得到了好消息,完颜阿骨打死了;另一方面得到了援军,阴山室韦谟葛失部落给了他足足5万多人的部队,室韦就是蒙古族的前身,他们的战力强悍,后来出来个大汗铁木真把金国又给灭了。

    过去别说是一个耶律延禧,就是十个耶律延禧也不是阿骨打的对手。现在对头死了,辽国的形势开始好转,耶律延禧这烧包又开始犯混了,觉得复国有望可以反击收复失地了,他准备出兵攻打燕京,耶律大石劝他应该等等,看清形势再出手,但耶律延禧已经没有耐心了,他要夺回曾经属于他的一切。他任命耶律大石为北院枢密使,率兵攻打奉圣州。

    按说耶律延禧这个时机选的也不错,此时金国的政策是收缩,为了确立新领导的权威。各占区的大佬们都往老家赶,准备向新皇表忠心,这其中就有主持原辽西京区域军务的完颜宗翰。也就是粘罕走了,辽军正好乘虚做战。

    面对再次雄起的老皇帝。平州的辽国旧臣们便开始劝张觉:先帝重新出兵东征,此时到了松亭关一带。现在女真人都急着回上京奔丧,不少契丹人都举族投奔先帝。平州降金那是左企弓的责任,此刻你要举旗响应行的是大义,咱们杀了他必定会得到先帝的原谅。然后咱们再将被迫北迁的燕人放了,让他们南归,大宋肯定会重新接纳这些人,他们必会感激咱们,那咱们平州就可割据为一藩镇。假如女真人出兵打咱们,咱们内有平州数万军马,外有先帝和大宋为援,还怕谁啊!

    张觉听着有理,为了顺应民心,更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于是在这些人的支持下擒获降将左企弓,将他勒死发动了兵变,释放了汉官汉民,任由他们南归,占据平州正式宣布反抗金国,树起辽国的大旗,供奉天祚帝的画像,自己当了土皇上,并暗中向大宋伸出了橄榄枝…

    宋金海上之盟至此已算交割清楚,但宋朝所得并不是全部的燕云故地,总有点心犹未甘。三国在这一地区的利害关系也并未最后定局,稍有风吹草动,就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这大好形势下,大宋又怎么会舍得放弃,当仁不让的跟着插上了一脚。大宋君臣得知阿骨打驾崩后,第一时间派出了吊慰使,名为吊唁阿骨打,实则是向金国讨要云州和平、营、滦三州,却不想此时形势,无异于火中取粟!

    ………

    吴乞买拒绝出京迎奉先帝灵柩,他怕自己一旦离京,就会被一帮兄弟给扣下,别说当皇上,命都丢了,于是他调集十万大军陈兵上京城,让伴驾的众兄弟进京奉诏立他为帝。而以完颜斜也为首的一班人早就闻知吴乞买在上京所作所为,担心一旦回京就会人头落地,哪里敢回上京,坚持要吴乞买前来迎奉先帝灵柩。两边人都不肯让步,事情一下陷入了僵局。

    完颜斜也敢于同吴乞买这个正牌皇储叫板也是有底气的,这不止是他依赵柽之计以退为进自行请罪替大家背了黑锅,赢得了人心,且还因为他得到了几件宝贝,并不比吴乞买手中的传位诏书分量轻多少。不用问就知道是他大宋的王爷兄弟送给他的代表大金国皇帝身份的玉玺和虎符以及曾经属于自己的都帅金印。当然赵柽不会傻得提名点姓的去做这个好人,这岂不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有了这三样东西,完颜斜也就可在先帝灵柩前登基为皇,再说他也是顺位继承人之一,且这些东西都在自己的手里,随时可公布于众。而吴乞买手中的诏书没人见过,完全可以认定是伪诏,起码从公信力上来说比自己差了很多,他在等待机会,等吴乞买坐不住自行称帝,那么他就可以公开去讨伐他…

    此刻坐镇代州准备‘接收’西京的赵柽小日子过得十分惬意,在自己的安排下大金国已经走到了分裂的边缘,女真两大势力在混同江两岸隔岸对峙,一场大战一触即发。他有些得意,自己不过是修改了行动上的一个点,让吴乞买保住了性命,这与他的本意并不矛盾,杀了吴乞买也是为了在女真人中制造混乱和分裂,现在不仅达到了目的,而且来得更早了一些!

    可正当他洋洋自得,自以为得手的时候,风起云涌,各方势力都开始了行动,这让赵柽有些担心了,因为他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不是白说的,外部的压力会迫使兄弟反目的女真人重新团结在一起,对抗外部的危机。

    这就像后来的抗日战争,打得不可开交的国共两党突然发现不把日本鬼子赶走,哥儿俩谁也别想坐天下,此刻谁当老大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咱们哥儿俩先团结起来把鬼子赶走再说吧!

    就在赵柽心惊肉跳的念着阿弥陀佛,希望几位大佬在安分几天的时候时,让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吊慰使赵良嗣毫无意外的在女真人那又碰了一鼻子灰,想想也是,我们当家的尸骨未寒,兄弟们还未选出老大来,你就跑来要账,那账还是笔烂帐,任谁心里也不会高兴。赵良嗣回来一汇报,赵佶就不高兴了,朕是个完美的人,西京你们还没打下来可以以后再说,可幽燕那三个州你还不给,那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

    刚刚闹了独立的张觉很快便发现作为一个地方小城,身后没有靠山就没有安全感,必须要找一个,而他本就是汉族后裔,所以决定投靠大宋。他派出了使者,向大宋献上了平州地图,表示愿意归顺。

    正郁闷的要死的大宋皇帝赵佶喜出望外,你不还我,人家自个送上门来了,老子不仅能收复丢失百年的大汉故土,而且还能开拓疆域,把别国家的领土也划拉进来,而且不费一兵一卒,看我活活气死你们这些不守信用的女真人。对于这送上门的买卖,宰相王黼高度赞同,朝中大臣也随声附和,极力怂恿皇上收了张觉。

    在大宋君臣上下高兴的不得了的时候,当初建议联金伐辽的赵良嗣提出了反对,他明言:金国实在太强大了,绝对惹不起。而且我们在盟约里已经讲明,双方不能招降纳叛,收留逃人。如果我们先背盟,女真人肯定非得向咱们讨个说法,搞不好贪小便宜吃大亏。并向皇上建议杀掉张觉的使者,向金国讲明,我们不会干涉别国内政,尊重金国的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分裂行经,绝不会容留恐怖分子。

    赵佶听了大怒,将赵良嗣连贬六级,外放安置,将他赶出了汴梁城。得知情况的赵柽懊恼不已,知道他爹贪小便宜吃大亏的毛病又犯了。你几次背信,阿骨打却还遵守诺言,将燕京城和幽云地区的其它六州交给了大宋,虽然此事做的不大地道,但自己的爹怎么就不想想平州境内的榆关是辽东通往中原的唯一咽喉要道,战略地位特别重要,女真人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放弃…(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七章 长袖善舞

    () 国际风云变幻;赵柽满嘴起泡;上火啊!他觉得就像个斗蟋蟀的;蛐蛐都在罐子里;就是只叫唤不动嘴;拿草棍撩拨两下;也只是蹦踧了两下就没了劲儿;又玩儿起来动口不动手。不是女真人又向文明世界靠近了一步;而是一个个咄咄逼人的敌人让他们感到不寒而栗;必须要抱团取暖。

    面对僵局;分别以吴乞买和斜也的完颜家族开始寻找突破口。吴乞买出手了;他再次派出重臣习古乃为使;代表自己前去祭灵。习古乃很聪明;他没表明自己的立场;支持或反对某一方;而是以中立的态度与完颜斜也和宗亲说起为阿骨打选择陵址;修建陵园之事!

    此时阿骨打的庶长子完颜翰本、二子完颜翰离不、四子完颜兀术、五子也是嫡长子完颜绳果都在随驾的军中;他们当然也希望能尽快让父皇回到上京入土为安;可他们也跟着折腾还另有原因;因为完颜家族长之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兄死弟及;而是上溯两代才做出的改变…

    根据生女直的风俗;儿子长大后即分居;因此;女真家族因分居而被分化而变弱小。完颜乌古乃为保持家族在部落中的强大优势;改变风俗;取缔分居;让兄弟同室而居;组成大家族;他有九个儿子;完颜乌古乃死后把节度使的职位传给有器量、胆识的第二儿子完颜钵里劾(完颜阿骨打的父亲);同时他而让柔和、善良的长子完颜劾者治理家务。

    在完颜乌古乃时代。女真世界基本上完成了以完颜部一部独大的局面。但女真世界此时的统一还处于初期;其凝聚力并不牢固。组成统一的各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