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681部分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681部分

小说: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争,给自己添堵找不痛快,所以他认定南朝虽然叫嚷的欢,但短期内是不会主动开战的,而金国可以放心大胆的积极应对,不用畏手畏脚一味谦让以致军心涣散,士气全无。

    兀术觉得萧仲恭分析的很有道理,同时南部边界榷场传来两国互市交易正常的消息。自从大宋先后收复燕云地区和占领大定府后,两国西以大灵河为界,北以古长城为界,中间留下了一道宽三百里左右的走廊,这成为宋金两国主要的贸易通道。大宋在长城上的迁州设置了榷场,允许双方商队在此交易,而随着前年为应对大旱修建的营州港竣工,也吸引了大宋东南部的客商乘船自海路前来此交易。

    与西部边界上双方剑拔弩张相比,而在这边却是一团和气,榷场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根本看不出两国关系的紧张。现在随着东南部商人的加入,对金国的毛皮、人参、鹿茸和木材的需求大为增加,且价钱也跟着水涨船高。尤其令金国商人满意的是,今年大宋方面不仅允许以金银、丝帛等物结算,还准许以两国通用的铜钱作为货币及粮食以物易物。

    铜和粮食一直是大宋严控的战略物资,尤其是战时绝对不允许过境的,更不要说用于交易,现在大宋放开粮食交易表明他们根本就没有打算与金国交战。由此兀术断定大宋在西边炫耀武力是为了讹诈,因此也命右帅府针对宋军展开军演,展示自己的实力以震慑敌军,但要注意策略不可越线引发大的冲突,同时命令塔塔儿人展开对蒙兀人的攻击,以阻止其不断对金国冬季牧场的侵扰和掠夺。一时间西北的宋金边界上兵戈铿锵,铁蹄踏碎冰雪,战争的阴云密布,大有一触即发的态势……

    …………

    “现在蒙兀人那边怎么样?”西边形势虽然紧张,但是女真人还是保持着克制没有越线的行为,赵柽紧急召见军情司都统尚虎,他一进来便问道。

    “陛下,属下已经让也速该加大对金国的袭扰,现在金军右帅仆散忠义几次催促塔塔儿人向蒙兀部进攻,以缓解他们的压力。”尚虎急忙禀告道。

    “哼,他们到能沉得住气,还是不肯亲自出手,仍欲假手塔塔儿人对付蒙兀人!”赵柽在冷哼一声道,在殿上转起了圈。

    “陛下的意思是想把女真人拖下水,让他们对蒙兀人动手?”尚虎在皇帝身边多年,知道皇帝这是在思考对策,可他看得眼晕,想了想小心地问道。

    “废话,你当那么多军队在西边陪女真人玩儿呢,老子是准备揍他们的!”赵柽停下脚步瞪了尚虎一眼道。

    “陛下是想找个开战的理由?”尚虎笑笑问道。

    “知道还问,师出要有名,否则老子一动,那帮闲的难受的士人们又该给我上奏章了,烦也烦死了,可赵礼是个规矩人,没事找事的事情他又干不出来……”赵柽没好气地唠叨着,突然看着尚虎笑了……

 第四百五十三章 没事找事

    尚虎赶到设置在大定的西北都部署帅府时已经是腊月初的时候了,这时节正是冷得能冻掉下巴的时候。他的突然到来让赵礼吃了一惊,这个时候他跑到西北做什么来了,尚虎也未多言只是给赵礼出示了皇帝亲笔手谕,要其全力配合尚虎完成一项极为秘密的任务,至于是什么任务并没有明示。

    赵礼和尚虎两人很熟,想让他透露点内幕消息,可尚虎只是摇头苦笑只说让他做好战备,至于其它的事情不肯透露一字,以多知无益推辞。随后尚虎让赵礼在帅府附近给自己安排了一处独立的院子,然后他以军情司都统的名义,将大定镇抚司情报主管及龙翼军、狮翼军和克虏军主管情报工作的参军召集到一起,警卫工作也由克虏军斥候营接管,搞得神神秘秘,一看就不像干好事的。

    其实尚虎还真不是干好事来的,可谁让皇帝看上他了呢!亲自将‘制造战机’这件极为重要的工作交给了他,而说白了就是不择手段的没事找事,让女真人犯错,然后皇帝好堂而皇之地大打出手,将大金国给灭了,以报他爹和他哥两位皇帝被俘虏的奇耻大辱,让他自己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尚虎详细了解了两边军队的部署情况,又搞清了各方势力的情况,觉得事情不大好办。金国这个右军元帅仆散忠义虽然年轻,但是勇略过人,处事冷静,城府很深,不是个毛躁之辈。想在他身上打主意不大好办,只能采用迂回的方式来办。而恰好有个机会可以利用……

    金国经济困难,一些大臣的日子也过的紧巴。便都会想些办法改善生活,当然也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西北这穷山恶水之地,边将们便将主意打在了那些‘叛乱’分子身上。

    最近一次,金国联合塔塔儿人以剿匪的名义掠夺了两个不大的部落,按照以往的惯例,当然是女真人拿大头,塔塔儿人拿小头。可是塔塔儿人现在觉得不公平了,自己出兵最多。干得也是冲锋陷阵的苦差事,你们女真人兵没多少又躲在后边吃现成的,最后却要捡好的要,多的拿。

    塔塔儿人开始嫌弃分给自己的战利品太少了,他们这些人一气之下不仅将掠夺所得全部占为己有,还把‘友军’给洗劫了。这下事情闹大了,仆散忠义将事情上报给朝廷,请示如何处置。消息传回上京当然是惹得皇帝暴跳如雷,自己养的狗居然反噬主人。这还了得。而兀术也意识到想要利用塔塔儿人长期控制草原的策略也许行不通了。

    前年在金军的帮助下,塔塔儿人在对蒙兀部的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将其驱逐出了草原。可与其对抗的天敌消失,塔塔儿人在草原上是一家独大。他们通过征战和招抚将周围的其它部落迅速得以壮大。这时候的塔塔儿人以鱼儿泺为根据地,附近聚集着众多部落,已经壮大到七万人之众。

    塔塔儿人明白女真人是想让他们充当抵挡汉人的马前卒。过去实力不济不得不看女真人的脸色行事。可随着实力的增加,让塔塔儿人的野心膨胀。不甘于再做女真人的马前卒,想和大哥平起平坐了。他们开始寻找各种借口向金国要钱要物,其越来越大的胃口让女真人都吃不消了。

    可碍于当前的形势,女真人还需要塔塔儿人消灭蒙兀人,为自己守住西方边界阻挡宋朝的进攻,因此还是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但是塔塔儿人现在居然敢对金国的军队动手,那性质便全然不同了,这是背叛!金国向塔塔儿人发出严厉的警告,要他们马上归还抢劫金**队的财物,并立刻向蒙兀人发起进攻,否则将派兵讨伐之。

    对于女真人的警告,塔塔儿汗蔑兀真决心捍卫塔塔儿人的‘荣誉’,不肯屈服于金国的威胁。而其真正的目的是以为如此可以在与金国以后争取更多谈判砝码的做法,以为在宋军步步紧逼的情况下,其不会与自己真的翻脸,事实却被证明是打错了算盘。他们错误地高估了自己在金国人心目中的位置,也低估了金国人的决心。

    对于塔塔儿人心生厌倦的金国人,他们决定利用在与大宋爆发全面战争前收拾塔塔儿人,下令给右帅府都统仆散忠义要对其动手,而这次金国已经痛下决心,不只是出于教训一下塔塔儿人的目的,而是要给予摧毁性的打击,以免重演当年蒙兀人尾大不掉后患无穷的悲剧,再重新选择一位傀儡。

    为了保证命令能顺利传达,各国采用的措施往往都是递次派出数路信使,而这次女真人同样采取这样的方式,可偏偏其中一路信使被潜入金国境内的大宋军情司的探子截获,现在下令攻击塔塔儿人的诏书就在尚虎的手上。他现在就琢磨着怎么利用这封信做些文章,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

    尚虎学着皇帝的样子在堂中兜着圈子,转的自己腿儿都发软了才捋清了自己的思路。皇帝的命令是让他在二月完成挑起两国间的边界冲突,引发大事件,而三月全军将以此为由发动对金国的总攻,还有不足三个月的时间。而现在以大宋的名义告知塔塔儿人金国要对其发动进攻,显然还不是最恰当的时候,可能还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引发无法控制的结果。

    从地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西部的宋军向金国都城进攻的路线有两条:一条就是现在宋金对峙的兴安岭地区,沿湟水突破界壕后,一路向西经泰州和长春州到达黄龙府进入金国腹地,北上京城;另一条就是从临潢府西部的草原地区自鸭子河过境,进入蒙兀部旧地直逼完颜部的祖居之地,到达会宁府、

    从现在的金军设防情况看,当然是从草原这一路最为方便和快捷,而且此地当初被大宋划为安全区,使金军不敢擅自进入,修筑界壕也就无从谈起。这也是女真人为何一直视蒙兀人为心腹之患的原因,这里离金国的都城太近了,快马加鞭不需数日就能抵达。而赶走蒙兀人后此地被塔塔儿人所占据,充当女真人的看门狗,可他们却发现自己养的不是一只狗而是随时会噬主的狼时,便想将其除掉,以保住自家后院的安全。

    边患一直是皇帝极为忧虑的事情,而边患往往来自于那些北方游牧民族,保全塔塔儿人并不符合大宋的利益,因为一个叛服无常,实力强劲的部族同样对大宋也是一种威胁。如何利用塔塔儿人挑起战争,又不能让他们全须全尾儿的活下来的同时,还得给女真人制造麻烦,为大宋顺利完成前期的突击行动便成了尚虎必须考虑的事情……

    他鲁河上北岸有一个小寨子名曰擒虎寨,此寨历史悠久据说在汉武帝北击匈奴时大军在这里设寨,因曾擒获一个匈奴首领,故名‘擒胡寨’,后来大汉灭国,游牧民族再次兴起,因‘胡’有贬讽之意,故改成擒虎寨。因为这里紧邻辽西通往临潢府的大道,又靠近渡口,逐渐繁华起来。

    可自从女真兴起后,这里便成了兵戈之地,到现在只剩下几十户人家,几间店铺和家小酒馆。按说现在宋金两国在边界上战云密布,又是严冬时节,应该人迹寥寥。但是这里反而比往日繁荣许多,不断有各色人物出现,既有汉人,也有契丹人、蒙兀人、女真人和塔塔儿人,令人奇怪的是他们之间却能相安无事,并没有相见之后拔刀相向的事情发生。

    掮客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他们活跃在敌对的两方之间,充当联系人传递消息,为双方服务,当然这一切都是有酬劳的。而这些人中不乏吃了上家吃下家之人,说好听点是双面间谍,直白点就是情报贩子。这种人为了钱什么事情都会干,千万不要指望他们有什么职业操守,可在特殊的时期双方又离不开这些人,所以虽然对其恨之入骨,却又不得不奉上真金白银。

    而擒虎寨的‘繁荣’正是这些掮客们带来的,这里正处于宋金边界,又在草原边缘,正是三不管的地区,各方势力的探子也便都将这里视为收集和传递情报的首选之地。临近正午,擒虎寨这间连酒旗都没有的小酒馆人也多了起来,来到这里的人怀里都是揣着大把的银钱,自然是挥金如土,小酒馆也成了他们的销金之所,不大功夫,七八张桌子都坐上了人。

    可今天这里并没有像往日那样充满了喧闹,反而透着股诡异的安静,甚至没有人抱怨酒中又掺了多少水,各人默默的喝着酒,心不在焉扒拉着桌上的几盘粗鄙的菜肴,眼睛却时不时的向门口瞥上一眼,仿佛都在等待什么重要人物的到来……

 第四百五十四章 ‘通风报信’

    巴林在外人看来就是个骗子,听名字像是个鞑靼人,可他分明长着副汉人的面孔,但他有时自称是汪古人,有时还说自己是党项人……可究竟是哪族人可能也只有他自己清楚;他说自己是个商人,却没有自己的商队,也没有店铺,更多的时候是骑着匹老马游走于各个部落之间,总是来去匆匆、神神秘秘的。

    但巴林却从来不缺钱,衣着鲜亮腰里的钱袋总是鼓鼓的,仿佛是个聚宝盆随掏随有,因此也有人怀疑他是马匪的眼线,专门为他们提供线索,并替其收取赎金的。而其实这都是外人的蠢见,在西北情报圈中巴林的名声很大,其总能搞到些各方的内幕消息,且往往十分精确,引得人都跟他交易,托他打探消息。

    金国从上京前往泰州传递诏书的一个信使失踪的消息虽然金军方面百般封锁,只是暗中派出探子寻找,但是这事儿在情报圈早已传的尽人皆知,所有人都嗅到了其中的商机。金国人为防止泄密肯定会出大价钱回购,宋朝人也会不惜重金购买,而其它势力也想知道其中说了些什么,以便在宋金大战中寻找出路,保全自己。

    令人意外的是多天过去了,这份极有价值的情报却没有出现在任何一方的情报交易中,且没有人打听到金国信使的下落。大家都明白,传递重要信件往往不是通过驿站,而是专门派出信使,并且由军队护送,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将他们一起歼灭不是谁都能做的到。从信使行走的路线上分析。大家认定除了大宋军情司和塔塔儿人没有人能做的,可两方早已放出话来要高价收购这份诏书。

    正当大家以为这是谁放出来的谣言或是已被女真人找回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诏书’落入了巴林的手中,信使失踪的真相也逐渐显露出来。原来传递诏书的一行人在途中宿营时招了贼。苦寻一番后无果,这帮人一商量丢了诏书回去也是死,跑了也许还能活命,于是一哄而散各奔前程了。而巴林凭借自己在草原上行走多年积累的人脉,很快就找到了偷东西的马贼,一番威逼利诱后,马贼们也意识到闯了大祸,拿着巴林给的一笔钱远走高飞了!

    巴林在情报圈里混迹多年,当然知道这里边的水很深。表面上看大家是一团和气相互交流,暗中却是刀光剑影、阴谋伴随着血腥,一不小心就会卷入其中引来杀身之祸。而这次得到的东西不比从前那些小打小闹,却是事关西北形势的重要情报,放出去就会引起轩然大波,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人头落地。

    再看女真人的态度必然会不惜代价的拿到手,所以巴林想早些脱手,免得夜长梦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